《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干预的增加
(1)原因
①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_____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_____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措施
①加大_____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订经济发展_____,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_____;等等。
(3)效果: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_____。
(4)调整
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_____”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②措施:适当_____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
(1)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__________、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_____,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深化拓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稳定国际汇兑,保证各国汇率的稳定;而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是短期贷款,是一个调节机构;而世界银行提供的是长期贷款,是一个发展机构。
... ...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PPT,第二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
史料一 二战后美国政府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史料二 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史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国家加大宏观调控的作用
(1)积极作用: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福利政策
史料一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史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根据史料二,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指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1)史料一表中是1983—1984年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应注意根据表中数据整体把握表中信息。
(2)史料二根据五处句号逐一归纳,关注“开支”“速度”“救济”方面的变化,认识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西方福利国家形成原因及影响
(1)原因: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2)影响
①“福利国家”制度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了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②“福利国家”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 ...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PPT,第三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
2.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
C.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3.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后才出现的( )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内燃机技术
... ...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同国家独立的史实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必然走向瓦解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及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变化,认识国家垄断资本..
发布于:2020-09-11 15:18:41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美苏冷战兴起及发展的具体表现,分析美苏冷战兴起的原因、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影响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对国际关系变化的重大影响
3.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苏关系由紧张走向缓和的表现及两极格局瓦解的表现,分析两极格局瓦解的主要原因,认识世界格局发展的总体趋势
... ...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含义: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
(2)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3)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将苏联视为其最大障碍。
(4)战后苏联为经济发展和自身安全,努力扩大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预习提醒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两国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1)正式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失衡对抗: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3)中间地带: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2.多极力量的成长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美苏关系的演变
紧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
美苏大搞军备竞赛,美国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缓和1985年以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德国统一
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 ...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美苏两极冷战对峙
史料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我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
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读史技巧史料为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讲话,借口通过援助所谓的“自由世界”遏制“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实际上表达了美国企图通过干预别国内政,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扩张,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外来压力”“美国的政策”的各自内涵。
(2)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杜鲁门讲话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1)外来压力: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的政策: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
(2)本质:通过干涉别国内政,达到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本质相同之处是(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提出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比较作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对美国冷战措施本质的准确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历史解释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发展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编自[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读史技巧史料指出了20世纪70年代左右,伴随着一股股新的力量的萌动与发展,美苏两极世界格局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互动探究史料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新的力量”的表现: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的经济“起飞”和谋求成为“政治大国”、中国的和平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等。
... ...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同国家独立的史实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必然走向瓦解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及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变化,认识国家垄断资本..
发布于:2020-09-11 15:12:15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同国家独立的史实,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必然走向瓦解的趋势
2.了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显著特征
3.了解当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及挑战的具体表现,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的区域性与共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的艰巨性
... ...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预习提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斗争类型
(1)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这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形式,如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领导的印巴分立。
(3)在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由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可能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如古巴革命。
(4)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由国王或王公贵族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领导的革命。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全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知识拓展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建立在旧的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基础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上,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形成的。当代世界经济中,国际经济旧秩序仍占支配地位。主要表现在:(1)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仍然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世界性经济组织和机构,维护旧的国际货币体系。(2)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中居于垄断地位。(3)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初级产品市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继续以不等价交换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 ...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阶段及特征
读史技巧以上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阶段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两个典型事件,体现了不同阶段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特点。
互动探究以上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怎样的特点?
提示:图1反映了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标志着亚非国家出现了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图2反映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着重发展本民族经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走向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例1对以下大事年表的正确解读是( )
A.两极格局美苏对峙
B.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
C.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经济全球化联系加强
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大事年表入手,旨在考查对世界殖民体系逐渐走向瓦解的准确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史料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读史技巧史料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而在世界工业领域内,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指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提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发达国家占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及对策
(1)由于世界经济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
(2)经济全球化将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和国内市场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3)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一体化面临最大风险,可能诱发一国的金融危机。
(4)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下,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1)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2)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
(3)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例220世纪70年代,因发达国家经济的“滞胀”而使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债务在1973—1980年间年增长24.6%。80年代初,发达国家为治理“滞胀”采取紧缩通货政策。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 )
A.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B.外部经济环境相对宽松
C.债务负担不断增加
D.与西方的差距逐渐缩小
题目立意本题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为解决“滞胀”状态而采取的通货紧缩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的准确理解,同时也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 (1)印度 ①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
发布于:2020-09-11 15:03:51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核心素养对接
时空观念在世界历史上,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封建庄园经济发展;在亚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兴起;非洲、美洲文明灿烂辉煌。
史料实证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经济发展,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在亚洲,阿拉伯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美洲印第安文明对人类的贡献。
历史解释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封建国家、西非、美洲文明的发展。
唯物史观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家国情怀中古时期的世界,很多民族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 ... ...
中古时期的欧洲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西欧封建社会
1.封建庄园的政治特征
(1)封君封臣制度
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_____。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_____。
(2)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
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_____,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封建庄园的经济特征
(1)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①领主的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_____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②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_____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③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_____。
(2)庄园秩序的维护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_____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中古西欧的王权
(1)西欧王权的衰落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西欧主要王权国家
①英国:到15世纪晚期_____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国:法国国王击败各地_____,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末,在_____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2.中古西欧的城市
(1)城市的兴起
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_____获得一定发展。
②工商业逐渐_____和繁荣。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2)城市争取自治权
①一些城市通过与_____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②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_____事业。
3.中古西欧的教会
(1)教会的经济特权
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_____。
(2)教会的等级制度
①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 _____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②教会控制着西欧居民的_____,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轻巧识记] 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一大变化趋势:中古西欧孕育着统一的力量。
二大变化动因:中古西欧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三大变化表现:中古西欧逐步形成王权比较强大的国家,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地位显赫,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 ... ...
中古时期的欧洲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西欧封建庄园的主要特征
史料一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这样,当农业改良发生的时候,农奴自己可以指望从中至少稍许获益。更重要的是,虽然理论上领主有权随意摊派赋税,实际上义务趋向于保持固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史料二 “让地”文书
我、女主持某某立让地文书于最可爱的某某女士;
缘众所周知,不久以前,你确认把某某地方,你所有的土地,给圣玛丽寺院。为此,你请求我们和所说的寺院让土地于你。所以我们立此文书规定:当你生存时,可领有并保持这块土地的使用权,但不管在怎样的方式下,没有转让它的权利,倘使擅自这样做,就立即丧失该土地。欲使文书有效,我们签字于此。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奴隶与农奴的区别,并说明中世纪时生产关系的变化。
(2)根据史料二,指出“让地文书”中的“我”和“最可爱的某某女士”各是什么身份和地位的人。
(3)史料二中“让地文书”使“某某女士”原土地的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1)史料一从两个方面指出农奴与奴隶的区别,第一方面“首先”,农奴虽然仍受领主控制,但“至少稍许获益”。第二方面“更重要的是”,农奴很少完全听凭他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
(2)史料二“让地文书”反映了贫困农民请求封建教会保护自己对原土地的使用权。
封君封臣制度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封君 赐地的人是封君。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封臣 领取封地的人是封臣。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认识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 ... ...
中古时期的欧洲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它是从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它”是( )
A.村社 B.庄园
C.乡镇 D.社区
2.对下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封臣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国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后,市民同封建领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主要目标是( )
A.保卫城市 B.谋求生存
C.争取自治权 D.支持国君
... ... ...
《古代非洲与美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非洲的班图文明及东非、西非和南非不同文明的基本史实,认识非洲文明的特征及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2.了解古..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建立、统治的基本史实,认识两大帝国统治的各自特点及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 2...
《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及管理制度,认识西欧封建社会三大统治制度的各自特征及历史影响 2.了解中古时期西欧的王..
发布于:2020-09-11 14:49:14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通过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核心素养对接
时空观念距今约1万年原始农业产生;农耕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最初的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等地。
史料实证人类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世界的帝国。
历史解释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性扩展。
唯物史观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
家国情怀文明的交流,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主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 ... ...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人类文明的产生
1.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活的现状
(1)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
(2)没有______,也没有阶级。
2.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生活的变化
(1)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______的生产者。
(2)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农业和______的分工,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3)农耕生产需要人们______,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______。
3.私有制逐渐产生,国家开始形成
(1)私有制产生的条件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______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______,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私有制的产生
①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______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
②社会分化成______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3)国家开始形成
①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______、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______,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②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特别提醒] 人类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1)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2)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知识点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代文明多元特点的主要表现
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______、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______、中国的黄河、______,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 地区。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2.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两河流域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①公元前3 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
②约公元前2 900年,两河下游的______ 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2)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18世纪,______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______制度。
[图解历史] 汉谟拉比法典
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让人把它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3)两河流域的古代文化成就
①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②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______。
③苏美尔人发明了______,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3.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______。
(2)古代埃及的国家机构
①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______等最重要的权力。
②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 ... ...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史料一 随着农耕和畜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私有制逐渐产生,……男女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有了变更……原来的部落管理机关为一种新的由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公共权力所代替。——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
史料二 社会上出现了穷人和富人、奴隶和奴隶主之后,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护他们手中的货币和其他财富,维持他们的特权地位,镇压被剥削者的反抗,便设立了各种强制性的暴力机关,如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从此,古老的氏族制度完全解体,国家产生了,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摘自上海师大历史系《世界史话•古代中世纪部分》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条件。
(2)根据史料二,指出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为什么说“国家产生了,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
(1)史料一中有两个省略号,第一个省略号前的关键信息是“私有制逐渐产生”,省略号后的关键信息是“男女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变更”;第二个省略号后的关键信息是“原来部落管理机关的改变”。两个省略号前后的关键信息是因果关系。
(2)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贫富分化,奴隶和奴隶主的出现,氏族制度解体,国家产生了,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
阶级产生的主要途径
(1)阶级产生的条件:社会等级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个人劳动能产出超过其个人生存所需的少量剩余的条件下出现的。
(2)阶级产生的主要途径:①外部途径,氏族部落或个人把外族人变为奴隶,这是阶级产生的最初途径,而部落间的械斗和战争为此提供了方便条件。②内部途径,部落酋长和首领们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氏族公社内部分化出富有的剥削者上层,他们转变为氏族贵族,而贫困、负债的氏族下层中的一部分人则沦为贵族的依附民和债奴。
一、“农业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
1.原始农业的出现
(1)西亚人试种禾本科植物
随着采集植物经验的积累,人类认识到植物生长的简单规律,即种子的落地、发芽、生长、结籽的过程,大概在中石器时代后期,西亚人便开始试种禾本科植物。
(2)农作物的培植
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
2.最初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在西亚、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
3.“农业革命”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1)人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随着家畜饲养业和农业的发展,人类由食物采集和渔猎型经济转变为食物生产型经济。
(2)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
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方式,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文明社会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3)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4)私有制逐渐产生,国家开始形成
①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品有了剩余,个体劳动代替了集体劳动,出现了家庭私有财产,促进了交换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②随着贫富分化的发展,血缘关系松弛,氏族贵族侵占公社利益。阶级分化加剧,氏族贫民破产沦为奴隶,战俘也被变为奴隶,原始社会就解体了。
... ... ...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农作物的培植是最初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 )
A.大麦、小麦 B.水稻、粟
C.大豆、甘薯 D.玉米、烟草
2.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主要由于( )
A.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B.要求有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C.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的发展
D.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3.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人类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包括( )
①阶级的产生 ②国家的形成 ③文字的出现 ④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
A.古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
C.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 ... ...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古代文明扩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认识农耕文明的优势在文明扩张中的作用 2.了解古代各帝..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早期人类经济和政治文明产生的各自表现,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及主要途径 2.了解世界各文..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古代文明的扩展 1.背景 (1)人类最初文明的现状 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__________的..
发布于:2020-09-11 14:42:43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核心素养对接
时空观念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2016年英国脱欧。
史料实证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人类面临的问题;“一带一路”的成就。
历史解释理解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含义;认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唯物史观运用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认识多极化的原因,辩证认识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家国情怀树立全球意识、责任意识、信息安全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 ______。
2.欧洲:欧洲联盟(欧盟)于 ______在 ______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到2013年,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3.俄罗斯:苏联解体后, ______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4.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 ______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5.中国:进一步 ______,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6.发展中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 ______的重要力量。
[特别提醒]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
知识点二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
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
(2)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 ______,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2.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 ___________,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3.快速发展
(1)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
(2)原因
①以 ______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②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一体。1995年 ______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③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 ______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3)问题: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 ______的风险。
(4)对策:各国既要注意保卫自己的 ______,也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
(5)曲折: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 ______”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 ...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二战后的政治格局演变
史料一 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至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伤痕遗产”。
(1)根据史料一,简析“冷战”退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史料二表格反映了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1)根据史料一中关键信息“从‘两极’格局至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进行提炼。
(2)由表格中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关键信息进行提炼。
[尝试解答]
(1)1991年,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暂时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
(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
(3)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
(4)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史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史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根据史料一,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2)根据史料二,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美苏冷战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2.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 )
①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各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是( )
A.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
D.中国和平崛起并积极介入国际市场
... ...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美国构建单极世界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认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必然趋势及..
发布于:2020-09-11 14:42:06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_______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1)在东亚
①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________。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②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斗争。
(2)在东南亚
①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_______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②越南掀起了反抗_______殖民统治的斗争。
(3)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 _______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4)在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_______”运动。
3.印尼的民族大起义
(1)1920年,印尼_______成立。
(2)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_______,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
(3)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_______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4.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甘地的思想主张:甘地提出的以爱、_______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
(2)过程
①第一阶段(1920—1922):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甘地号召印度人民通过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_______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
②第二阶段(1930—1934):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在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_______ ”,亲自到海滨取海水制盐。甘地的行动引发了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
③第三阶段(1940—1942):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_______”行动。英印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潮。
知识点二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埃及的抗英斗争
(1)领导力量: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_______。
(2)斗争方式:通过游行、示威、_______、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
(3)斗争结果
①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_______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
②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_______、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4)斗争继续:扎格鲁尔又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12年的_______,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2.摩洛哥里夫地区的抗争
(1)表现: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_______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
(2)成果: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_______。
(3)结果: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 ...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PPT,第二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史料一 我始终相信印度教徒关于精神导师的观念以及精神导师在个人精神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我认为没有精神导师就不会有真正的知识的说法很有道理。……在我的人生中,有三位当代人士影响深刻:与赖昌德巴伊在生活上的接触、托尔斯泰写的《天国在你的心中》以及鲁斯金的著作《直到这最后的一个》。这些在我心目中各有其位置。
——甘地《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史料二 非暴力抵抗是一种自我纯洁的过程。而我们的斗争又是一个神圣的斗争,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自我纯洁的行动,似乎是很恰当的。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的日子。……孟买的总罢市是完全成功的……那时的盐税是极不得人心的,而且不久以前还有过一次争取取消盐税的强大运动。我因此建议人民可以置盐税法于不顾,在各人家里,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售卖禁书……把这两本书加以重版并公开售卖似乎是进行文明的不服从的最轻易的办法。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史料三 乔治•奥威尔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还做出了另一番的解释:“在每次危机中,甘地都会挺身而出,制止暴力——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40多年里,警民总共将近8 000人死亡。”在英国人撤离的一年之内,印度人自相残杀约达100万人。
——黄家杨《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作用有多大》
(1)根据史料一,分析影响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甘地倡导“非暴力抵抗”的主要内容。
(3)史料三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存在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1)注意史料一中的省略号,据此把史料分成两层意思即可。
(2)史料二的关键信息是“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的日子……那时的盐税是极不得人心的,而且不久以前还有过一次争取取消盐税的强大运动……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建议是售卖禁书”,据此归纳概括即可。
(3)史料三的关键信息是“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40多年里,警民总共将近8 000人死亡。”据此分析即可。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1)积极性
①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
③创造了一条民族解放的独特道路。
(2)局限性
①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②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③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 ...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PPT,第三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 )
A.召开国民党一大 B.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C.整编国民革命军 D.发动北伐战争
2.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素有“圣雄”之美称。下列有关甘地的事迹,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 ②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
③发动“食盐进军” ④被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③①
3.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两次把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推向高潮,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
A.“手摇纺车”运动 B.阿姆利则惨案
C.食盐进军 D.“文明不服从”运动
4.2019年10月2日是第13个国际非暴力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其是印度独立运动领袖以及非暴力思想和策略的创始人圣雄甘地的生日。他的非暴力原则的普遍重要意义不在于( )
A.散播和平、促进宽容
B.弘扬人性尊严的精神与联合国的创立思想是相通的
C.人性不能结束战争,但能阻止战争发生
D.传播非暴力的信息,通过教育和提高公众认识的方式
... ...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的表现正确评价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识记..
发布于:2020-09-11 14:36:52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走向整体的世界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2.理解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3.掌握早期殖民扩张的概况,全面分析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美洲和非洲带来的不同影响
... ... ...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人口迁移
①美洲: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②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拓展提升16—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
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迁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
(2)物种交换
①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
②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
思维点拨物种交换的意义
丰富食物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开发;促进文明交融。
2.恶果: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起殖民统治。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条件: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1)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2)大西洋贸易
①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②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换取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由此,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拓展提升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由于欧洲人用白银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也刺激着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
(2)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的东南沿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这也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
(3)西方传教士东来,在传教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文化等。
三、早期殖民扩张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
(1)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2)西班牙: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3)荷兰、英国、法国: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1)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2)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①商业革命: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②价格革命: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价格波动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3)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 ...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物种交换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史料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于亚欧非和美洲之间开始交往,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在两个半球间传播。随后欧洲的船长们建立了双方永久性联系的桥梁……欧洲自由民和非洲奴隶组成的新移民开始定居西半球,同时欧洲和亚洲人获得了新的食物(包括玉米、烟草、土豆等)。……16世纪中叶,美洲开采出的白银通过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贸易横跨太平洋直接运往中国。以白银为财源,欧洲得以在亚洲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埃德蒙·柏克三世等《世界史:大时代》
读史技巧史料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三层,第一层强调了哥伦布发现美洲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物种交换,第二层反映了人口迁移和亚洲食物来源的扩大,第三层反映了白银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互动探究写出16世纪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并概括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路线:西欧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亚洲的路线;西欧通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路线;美洲通过太平洋到达亚洲的路线。
影响:高产作物传入中国促进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白银大量流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表现
(1)市场空间范围扩大: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达。
(2)市场贸易商品种类增多:美洲的玉米、烟叶、蔗糖和马铃薯,亚洲的香料、丝绸、茶叶,非洲的珍珠和象牙等,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
(3)市场联系便捷:直接沟通世界的新航路,使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
(4)市场资本总额和贸易总额增长: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商业资本增多。
(5)市场组织、维护机制初建: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例1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
A.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D.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对16—18世纪物种交流的情况的表述,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史料 “非洲到处在流血……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脱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摘编自艾周昌、程纯《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读史技巧史料中的关键信息为“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据此可分析出影响。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提示:使非洲丧失大批精壮劳动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从而更加贫困落后。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殖民地: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祸害,打断了亚、非、拉地区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例2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三角贸易”。这一现象( )
A.是工业文明扩张的产物
B.破坏了多元文明格局
C.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D.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
题目立意本题以“三角贸易”为命题切入点,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考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 ... ...
发布于:2020-09-11 14:34:53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古代非洲与美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非洲的班图文明及东非、西非和南非不同文明的基本史实,认识非洲文明的特征及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2.了解古代美洲地区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基本史实,认识美洲不同文明的各自特征及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 ... ...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古代非洲文明
1.班图文明
(1)农业: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2)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3)手工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4)扩展:活动区域由西非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1)发展: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
(2)延续
①标志: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是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②特点:这些国家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
(1)王国兴起: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它们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2)王国发展
(1)兴起: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2)发展: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
1.农作物: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2.文明发展
... ... ...
古代非洲与美洲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
史料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编自[美]弗朗兹·博厄斯《种族的纯洁》
读史技巧史料主要阐释了人类社会集团往往因文明的交流而进步,也因长期的闭塞而落后的基本道理。
互动探究用史料中的观点考察古代非洲,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历史,你有什么体会?
提示:这段言论比较符合古代非洲的史实。从古代非洲来看,当时的人们仅能通过尼罗河,或者是通过红海与外界有所联系。这种闭塞的环境使古代非洲文明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因此文明发展进程缓慢。
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
例1《伊本·白图泰游记》记载:“(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这一记载说明摩加迪沙( )
A.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B.经济以对外贸易为主
C.出口商品以棉布居多D.工商业水平远超埃及
题目立意本题以《伊本·白图泰游记》中的关于摩加迪沙的一段记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对东非古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准确理解,也考查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
史料 印第安人认为,整个世界都由各种各样的神统治,他们必须小心侍奉这些神灵,方能得到神对他们这些弱小生灵的保护,这种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本身便反映出印第安人对于自然界的无可奈何。同时,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读史技巧史料主要说明印第安人因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而形成的文明特征:如出于对自然界的敬畏而形成的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因交通不便而导致文明之间的交往极度缺乏、因各文明的孤立而导致生产力难以迅速发展等。
互动探究从史料中,你能看出古代印第安文明主要有哪些特点?
提示:农业生产力落后;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各文明间交往极度缺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较低。
例22018年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北部发现复杂的高架道路网,连接这一区域所有的玛雅城市,就算雨季也能方便通行,而且路幅够宽。专家还发现“惊人的防御设施”,包括围墙、防御墙和堡垒。这说明当时玛雅文明( )
A.商品经济非常发达B.车辆人员往来不绝
C.城邦之间战争频繁D.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题目立意本题以2018年在危地马拉的考古发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对古代美洲玛雅文明特点的准确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
... ... ...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建立、统治的基本史实,认识两大帝国统治的各自特点及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 2...
《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及管理制度,认识西欧封建社会三大统治制度的各自特征及历史影响 2.了解中古时期西欧的王..
《古代非洲与美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的古代农业 (1)主要农作物 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
发布于:2020-09-11 14:11:03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阶级和思想背景
3.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 ...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早期工人运动
(1)背景
①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
②1825年,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爆发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③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
④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
(2)工人运动
①表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②意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误区警示空想社会主义尽管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设想,但其并没有找到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立:1846—1847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还加入了“正义者同盟”,并帮助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2.形成: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
(1)内容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意义:《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48年的欧洲革命: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国,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他们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
(2)《资本论》的发表: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3)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4.评价: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拓展延伸《共产党宣言》对今天世界的现实意义
(1)《共产党宣言》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共产党宣言》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对我们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指导作用。
(3)此外,《共产党宣言》对反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性都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它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革命
(1)爆发:1871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工人革命,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第一国际的一些成员在公社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建立工人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迈出的第一步。
(2)措施
(3)结果:1871年5月28日,革命被扼杀。
(4)意义: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而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史料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首先产生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宣言》
读史技巧史料主要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作用和其灭亡的必然性。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分析《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什么问题。
提示: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史料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读史技巧史料分析了《共产党宣言》超越时空的价值,结合所学的其内容和意义进行分析。
互动探究《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提示:原因:《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1)对世界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历程。
②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例1(2019·江苏卷,18)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题目立意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及影响,考查对史料的分析和探究,注重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史料 巴黎公社颁发了法令,全面摒弃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民主选举出巴黎公社的执政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领导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
读史技巧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其公职人员是“民主选举”,并且受到“民主监督机制”的制约。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
提示:建立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行政、司法和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并受选民监督等。
... ... ...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分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掌握工业革命的成就 2.结合史实了解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早期工人运动 (1)原因 ①工人阶级的生活条..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
发布于:2020-09-11 13:49:39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核心素养对接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巴黎和会;1920年国联成立;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1917年十月革命;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新经济政策;1924—1937年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战和十月革命胜利后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1936年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1945年二战结束。
史料实证一战、二战期间重要的战役;十月革命的过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内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表现。
历史解释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内涵;辨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
唯物史观运用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认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辩证认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家国情怀树立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和平意识;认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精神。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帝国主义与大战的酝酿
1.帝国主义阶段
(1)原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_______阶段。
(2)政策: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______的狂潮。
2.大战的酝酿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______,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德俄矛盾、俄奥矛盾。
(3)两大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____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______”。
(4)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______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3.爆发: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______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一战的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______。
[特别提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是其导火线。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
知识点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条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______,德奥联军与俄军在______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 争斗。其中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1)1914年:①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以150多万兵力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②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______的租借地。
(2)1916年:①西线相继发生______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②英德在______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一战爆发的原因
史料一 19世纪后30年,英德两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品中的比例(单位:%)
史料二 一幅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漫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史料一中表明英德经济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特征?
(2)史料二反映了当时英德之间的关系怎样?根据史料一说明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是什么。它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局?
(1)读表格数据时要纵横对比,找到变化趋势。
(2)史料二漫画的寓意是德国向英国霸权提出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及结果即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表现及原因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表现: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②直接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表现为:a.法德之间围绕争霸欧洲矛盾十分尖锐。b.俄奥的矛盾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c.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 )
2.以下是德国皇帝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这个突发事件指的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材料中的“此役”是指( )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4.“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1916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普法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发布于:2020-09-11 13:48:24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对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的影响
2.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英法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重要作用
4.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会议,分析其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的形成
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2.法西斯主义的特征
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特别提示: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建立一党专政,主要表现为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获胜并实行一党专政,其取得政权的途径是合法的,而日本法西斯势力则是通过武装暴动取得政权的。
3.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战争寻找出路。
(2)过程
①在亚洲,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特别提示:日本军部是日本对外发动战争的军事指挥枢纽,包括政府中的陆军省、海军省以及陆军最高指挥部——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最高指挥部——海军军令部等机构。日本军部独立于政府、议会之外,直接对天皇负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军部,是在明治维新后伴随军事近代化组建起来的。
②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
(3)慕尼黑阴谋: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思维点拨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姑息纵容的政策,它们打算祸水东引,把矛头指向苏联,这使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助长了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特别提示:中国最早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14年的艰苦抗战。
(2)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东突西进,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同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3)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此,同盟国家协同作战,在以后近三年半的时间里,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承认朝鲜最终独立;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等等。
(2)成立联合国: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1)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但是,它也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史料二 亚洲的日本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十分沉重。工人失业、农民破产、职员减薪,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
史料三 在日本的法西斯组织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其中的一些军官利用日本社会对政党政治的不满,图谋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同时极力鼓吹对外扩张。
读史技巧(1)史料一中的图片表明法西斯势力夺取了政权并开始进行对外战争,说明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2)史料二说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特别严重,日本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
(3)史料三说明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他们对内通过暴力建立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互动探究(1)史料一中的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谈谈史料一中图1和图2所示现象的主要影响。
(3)根据史料二、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及方式,指出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1)问题: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纳粹运动的迅猛发展;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2)德国走上对内实行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导致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原因: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沉重打击;军部法西斯势力的要求。方式: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政变及对外扩张等形式建立。影响: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德国、日本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气氛浓厚。
②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存在着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的势力。
③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统治阶级支持法西斯上台以维护其利益。
(2)不同点
①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的法西斯专政;日本则是依靠现在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
②德国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增强势力,在1932年大选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对内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题目立意本题考查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不同方式,主要考查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的绥靖政策
史料一 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
史料二 还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
读史技巧(1)史料一体现了英法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相对下降,故实施绥靖政策。
(2)史料二体现了英法因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对苏联的仇视,加上德国法西斯对外政策的欺骗性使得英法表现出对德政策的偏软性。
互动探究(1)史料一、史料二中英法纵容法西斯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上述史料,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认识。
提示:(1)英法两国实力削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无视小国利益;希特勒的欺骗策略。
(2)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目的是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基础上的;具有反苏性质。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 (1)产..
发布于:2020-09-11 13:47:57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古代文明扩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认识农耕文明的优势在文明扩张中的作用
2.了解古代各帝国的建立、统治方式及兴衰历程,认识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3.了解古代不同文明之间早期联系的主要表现,认识古代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总趋势
... ... ...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原因: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文明 扩展范围
古代埃及文明 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与西亚大国争霸
古代西亚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古代希腊文明 通过移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并建立起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预习提醒古希腊积极向外殖民的原因
主要是为了解决母邦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增加与耕地有限的突出矛盾,其次是土地兼并、破产失地而导致的农民谋生问题,再次是谋求商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和开辟市场问题,以及国内政治斗争中失败者的出路问题,等等。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早期帝国的出现:赫梯、埃及新王国和公元前8世纪以后的亚述都已经是统治范围比较广大的国家,这些国家后来也被称为帝国。
2.地跨亚非欧的三大帝国
三、文明的交流
1.总趋势:各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
西亚文明的传播
①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②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埃及文明的传播
埃及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被希腊模仿
字母文字的推广
①起源: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
②推广: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中西文明的交流
①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②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③2世纪,已有罗马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 ... ...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古代帝国的扩张与影响
史料 下图为当今世界部分地区罗马时代的建筑遗址。
读史技巧对于三幅图片,首先要看表面信息:一要看其涉及的区域:西班牙、古罗马、土耳其;二要看其功能:生活、娱乐、文化。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些区域和功能分别蕴含的古罗马帝国的深层次信息。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指出图片中这些建筑的各自功能。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些建筑可以说明哪些问题?
提示:(1)功能:图1属于城市生活设施;图2属于娱乐设施;图3属于文化设施。
(2)说明:古罗马遗迹的分布广泛,是罗马帝国地跨三洲的有力证明,同时也体现了罗马的扩张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客观进步作用。这些建筑也说明了古罗马帝国城市的繁荣、设施的健全、市民生活的丰富及奴隶制的残酷。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异同点
例1某校高一某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几本书籍。据此推断,其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B.希腊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海外殖民的兴起与衰落D.文明交流的途径与扩大
题目立意本题以三本书籍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世界地跨三大洲的三大帝国的建立途径——对外征服战争的理解,也考查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古代文明间的早期交流
史料 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地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编自《世界历史》(华师大版)
读史技巧史料首先强调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两种途径:和平交往和战争征服,其次强调了无论是哪种方式均是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提示:和平交往:如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
征服战争:如亚历山大征服战争。
... ... ...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早期人类经济和政治文明产生的各自表现,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及主要途径 2.了解世界各文..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古代文明的扩展 1.背景 (1)人类最初文明的现状 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__________的..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通过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
发布于:2020-09-11 13:47:06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核心素养对接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发展了福利制度;赫鲁晓夫进行改革;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两极格局形成。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滞胀”,减少干预、减少福利开支;亚非拉国家经济发展;戈尔巴乔夫改革;多极化趋势出现。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史料实证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苏联各领导人改革的措施;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表现,亚非拉经济发展的成就;美苏冷战的表现。
历史解释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理解二战后苏联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知道冷战的含义与表现。
唯物史观知道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辩证认识冷战的影响及苏联解体的原因。
家国情怀树立调整、改革、创新意识,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四个自信。
... ...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含义:冷战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_____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_____的基础不复存在。
②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
③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_____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④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 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
(3)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在反对“_____”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
2.两极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
①美国: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_____”的演说,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这篇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②苏联:为应对美国的挑战,同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__________,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2)经济上
①美国:实施__________,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__________,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3)军事上
①美国:1949年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___”。
②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___”。
(4)地缘政治: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相继成立,_____。
... ...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史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1947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
史料二 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史料三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1)史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表明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2)史料二中马歇尔所说:“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含义是什么?他所说的“自由制度”是什么制度?
(3)从目的角度看,如何理解史料三反映的历史信息。
(1)注意史料一的出处,结合杜鲁门主义的相关史实归纳。
(2)联系史料二出处中的信息提示“马歇尔”,结合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和目的回答。
(3)史料三中关键信息是最后半句,从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提炼隐含的历史信息。
[尝试解答]
(1)方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目标:遏制社会主义,称霸世界。
(2)含义:帮助战后的欧洲恢复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3)两者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扶持和控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服务。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比较
(1)相同点
①背景: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 ...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反映( )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2.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成立欧共体
3.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4.1950年,法国外长发表声明称,“法国政府提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这一机构同时向欧洲其他国家开放”。联邦德国总理也说,该计划“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这表明( )
A.法德两国都倾向于联合
B.法德两国的矛盾彻底消除
C.法德以此来与美苏抗衡
D.法德两国摆脱了美国控制
... ... ...
发布于:2020-09-11 13:40:24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确立依据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________,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由于长期________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3)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________与发展。
(2)和平是发展的________,发展是和平的________,两者相辅相成。
3.制约战争的因素: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________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知识点二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
(1)世界经济增长的________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2)南北差距和________日益严重。
2.和平与安全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________与以色列的争端、叙利亚内战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等等。
(2)核扩散、________ 、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海洋权益和________争夺等日趋激烈。
(4)霸权主义和________依然存在。
[特别提醒] 当今世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途径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包括:平等享有主权(内政不容干涉)、平等参与权(国际事务)、平等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权(各民族、各种文明)。
知识点三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________、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改革原有的________,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新的治理机制
(1)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________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地区层面
①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________地区的安全。
②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得益的平台。
(3)中国的贡献
①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________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中国倡导构建________,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PPT,第二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史料一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史料二 进入新的一年,促和平,求发展,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是世界发展繁荣的前提。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人民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
——江泽民2002年新年贺词
(1)史料一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2)根据史料二,简析“促和平”与“求发展”之间的关系。
(1)根据史料一表格数据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考生可从全球化经济秩序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2)史料二的关键信息是“和平是世界发展的前提”,据此归纳即可。
[尝试解答]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扩大。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性作用。
(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①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②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
①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②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③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 ...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PPT,第三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下列符合材料观点的有( )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1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有(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教育了各国人民 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 ④南北鸿沟不断加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震惊了世界的照片《饥饿的孩子和秃鹫》摄于1993年,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贫穷落后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
A.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 ...
发布于:2020-09-11 13:38:25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
(1)产生
①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______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②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______”,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③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______的开始。
(2)特征:法西斯主义以______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3)主张
①对内:实行恐怖______。
②对外:侵略扩张,______,争霸世界。
2.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______。
(2)表现
①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______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②1936年:日本建立____________,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3.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1)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______,积极扩军备战。
(2)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______。至此,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
(4)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5)英法实行______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深化拓展] 绥靖政策的含义
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PPT,第二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史料一 让该死的《凡尔赛和约》见鬼去吧!我们强大的德国军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80万,我们的武器现在世界一流,这是欧洲和世界第一流的军队,德意志已经真正复兴了,万岁!从耻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仅仅20年啊,德意志重新站起来了!让世界看看吧,德意志是永远打不倒的汉子!(全体欢呼,德意志万岁!!元首万岁!!)这是什么问题,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德意志是真正的优秀民族!——希特勒演说词
史料二 经济危机却沉重打击了日本的进出口贸易。1929年的外贸总额为43.6亿日元,1930年降至30.1亿日元,1931年又降至23.8亿日元。进口额1931年比1929年下降44%,出品额下降47%。1930年破产企业达823家,减资的有310家,1931年3月,陷于破产和停业状态的银行达58家。
史料三 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的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
——《基本国策纲要》
(1)史料一中希特勒为什么利用《凡尔赛和约》向德国人进行宣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危机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3)史料三中日本制定了什么国策?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1)历史原因
①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比较强大;
②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
(2)现实原因:经济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
(3)直接原因: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妄图建立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国”,骗取了人民、垄断资产阶级和军方的广泛支持。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PPT,第三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
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
2.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持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
3.二战之前,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局部战争,但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下列对这一结局出现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力量弱,且各自为战
B.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了同盟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4.下图为20世纪美国画家亨利•科纳设计的宣传海报。下列各项对这一海报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其创作不可能早于1941年
B.反映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C.描述的是阿拉曼战役
D.坚信反法西斯战争必将胜利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对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的影响 2.认识第二..
发布于:2020-09-11 13:22:04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16—17世纪,英国_______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过程
①爆发:1640年,英国爆发______。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
②曲折:英国经历了共和国、______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
③巩固:1688年,发生“______ ”,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3)法律保障
①《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②《王位继承法》:1701年又通过______,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4)意义
“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2.美国独立战争
(1)原因: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______ 的呼声高涨。
(2)过程
①1775年4月,波士顿附近______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②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______,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③美国诞生后,以华盛顿为总司令的大陆军又经过几年艰苦斗争,于1781年打败了______。
④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______。
(3)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____________。
3.法国大革命
(1)原因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上:18世纪,法国______严重阻碍______。
③阶级上: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______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④思想上: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2)过程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______逐渐掌握了政权。
②1789年8月颁布______,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③1791年,议会颁布______,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④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实行帝制。
⑤1815年,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进攻下,拿破仑帝国______。
(3)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______。
②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思维升华] 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和意义
(1)从形式上看,这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上分析,这是一场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之间的相互妥协。
(2)“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 ...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第二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史料一 革命爆发前,西哀耶斯发表了被誉为“圣经”般的小册子《什么是第三等级?》。在书中,他呐喊道:“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
史料二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当路易十六的臣下向他报告这一事件时,国王吃惊地问道:“这不是造反吗?”臣下回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史料三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西哀耶斯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呐喊。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这是“革命”。
(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说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1)史料一中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西哀耶斯一是为第三等级身受的苦难和压迫而呐喊,二是为新兴资产阶级要求享有政治权利、发展资本主义而呐喊。
(2)史料二中革命的含义是: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把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与革命的含义对应,即可得出问题的答案。
(3)史料三中伏尔泰和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代表人物。路易十六之所以说是他们毁了法国,是就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影响而言的。启蒙思想家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敲响了波旁王朝的丧钟。
[尝试解答]
(1)第三等级深受压迫,没有社会地位;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权利,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
(2)攻占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或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3)他们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们的思想是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求自由民主;他们的思想推动了法国革命的到来。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和资产阶级已经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在思想领域的表现,启蒙思想为资本主义社会确定了一套政治构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实践了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政治民主等主张。
... ... ...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第三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光荣革命”使英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避免了流血冲突。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限制王权,给国王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2.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那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一主张应出自(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有( )
①分权制衡思想 ②成文宪法 ③联邦制 ④责任内阁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作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它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原则。这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 ... ...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掌握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2.了解资本主义..
发布于:2020-09-11 13:21:21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掠夺方式及产生的影响
2.了解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
3.通过柏林会议的内容,认识西方列强是如何瓜分非洲的
4.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西班牙: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总督由国王任命,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2)葡萄牙:葡萄牙紧随西班牙之后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葡萄牙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葡萄牙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西。总督享有行政权和征税权。
(3)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特别提示:从性质上看,葡、西早期殖民扩张是封建性的。从结果来看,两国都建立了封建性的庞大帝国,同时,掠夺的财富并没在本国转化为资本,而是在向欧洲其他国家购买供封建统治阶级享乐的奢侈品时流往欧洲其他国家。
2.影响: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他们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同时,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概况: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进行奴隶贸易。工业革命后,殖民者逐渐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1)英法等国争夺埃及,控制了苏伊士运河。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英国还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2)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1)柏林会议:19世纪后期,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会议还决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因此,这次会议也是一次“地图上作业”的会议。
(2)结果:柏林会议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特别提示:对早期殖民扩张的概念理解
(1)概念:是指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的侵略扩张活动,主要的参与国家是西、葡、荷、英、法等国。
(2)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对殖民者: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不断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它们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也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2)对世界: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3)对殖民地: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知识拓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的关系
世界市场拓展的过程,就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程。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西欧各国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
... ...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英国对印度的侵略
史料一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
史料二 英国先生们的工厂是很多的。……他们从事国家所出产的任何物品的贸易。为了购买这些东西,他们强迫农夫接受他们的价钱。……现在国内已经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了。
——摘编自[印]K.M.潘尼迦《印度简史》
史料三 英国人将印度受灌溉的土地面积扩大到原来的8倍。英国人从头建立了印度的煤炭业,到1914年,印度的产煤量已经达到年产近1 600万吨的水平。同时他们将黄麻纺织机的数量增加了9倍。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帝国》
读史技巧史料一说明当时英国政府积极支持对外殖民扩张;史料二反映的是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史料三反映了英国的殖民扩张在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的近代化。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的。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国的殖民扩张。
提示:(1)通过蚕食土地、武力抢劫、建立工厂、经济掠夺等方式扩大在英国的殖民地。
(2)既加剧了印度的贫困与落后,又迫使印度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加速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工业革命到来。
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因、方式
(1)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积累原始资本。
(2)方式
①野蛮地掠夺财富。
②贩卖黑奴,掠夺劳动力。
③血腥残酷地屠杀印第安人。
④组织特权公司,进行垄断贸易、欺诈性贸易。
例1大海盗德雷克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称号,后官至海军大将。这反映了( )
A.海盗掠夺得到英国政府的鼓励
B.德雷克击败“无敌舰队”,英国女王尊敬他
C.英国是海盗国家,重视海盗
D.英国女王害怕大海盗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英国对当时的海盗的态度,考查英国殖民扩张的方式,考查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
... ...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
发布于:2020-09-11 13:15:33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独立运动
2.了解美国对拉丁美洲的侵略,认识拉丁美洲独立的艰巨性
3.识记亚洲觉醒的重要历史事件
4.分析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和重要影响
5.了解非洲抗争的史实及结果
6.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 ...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5)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1)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2)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3)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1)独立以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2)美国对拉丁美洲的侵略: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力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1)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亚洲的觉醒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概况
三、非洲的抗争
(1)埃及成立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2)结果: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2.苏丹: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领导的反英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埃塞俄比亚: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 ... ...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美国对拉丁美洲觊觎已久,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拉丁美洲经济渗透的同时,武力干涉行动也越来越多,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史料二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
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1917年墨西哥宪法》
读史技巧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通过“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企图将拉丁美洲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史料二结合《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内容说明。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对外政策的认识。
(2)墨西哥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1)一方面抵制了欧洲对拉美地区的扩张,另一方面加剧了美国在美洲地区的扩张政策。
(2)一定程度上保卫了革命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给美国的殖民统治一定打击。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的比较
(1)拉丁美洲和美国都是在殖民主义的长期黑暗统治下,并且因为经济的发展,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才爆发为了挣脱殖民者长期的黑暗统治,从而获得民族独立的战争。
(2)它们都是以独立战争的形式出现的革命,都想挣脱黑暗的殖民统治,想要国家的独立,经济的独立。
(3)都是不惧强大,以渺小的身躯对抗强大,并且以弱胜强。
(1)美国独立战争仅仅局限于美国十几个州,但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却覆盖了整个拉丁美洲。
(2)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抵抗英国黑暗的统治,从而建立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美利坚民族是本次战争的中心力量。而拉美人民则是为了挣脱西、葡等国的殖民统治,以获得民族独立。
(3)美国的独立对法国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也得到了彻底解放。但是拉美则遇到了新的殖民主义,各国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并且发展困难异常。
例1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第一次亚非会议的召开
C.印度孟买工人大起义
D.巴拿马运河区主权收回
题目立意题目考查拉丁美洲地区的反对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考查历史解释素养。
... ... ...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1)政治上: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______..
发布于:2020-09-11 13:08:41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分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掌握工业革命的成就
2.结合史实了解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带来的变化
3.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
... ... ...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条件
①经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②技术: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③市场: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1)开始
(2)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3)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2)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电的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
(3)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4)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1)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方面
(1)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2)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3)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4)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
2.消极方面
(1)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概念阐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 ... ...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工业革命的兴起
史料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读史技巧史料以省略号分层,逐层分析了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主要因素,概括其层意即可。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
提示:条件:①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②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③劳动力:行会的瓦解和圈地运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④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⑤政治前提: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
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
市场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
技术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
国家政策保护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如实施专利法
例1(2018·全国Ⅰ卷,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题目立意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注重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史料一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史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读史技巧(1)史料一中抓住关键语句“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
(2)史料二中的“1914年”“《美国创新史》”说明美国出现福特“创新”与当时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
互动探究(1)史料一反映了工业革命怎样的特点?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提示:(1)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②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的人使用汽车;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②技术来源: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③开始部门:首先发生在轻纺部门。
④范围: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②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
③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④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
... ...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阶级和思想背景 3.通过了解马..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早期工人运动 (1)原因 ①工人阶级的生活条..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
发布于:2020-09-11 12:59:01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古代文明的扩展
(1)人类最初文明的现状
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__________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
(2)农耕文明具备扩展的潜能
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_____、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_____,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1)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
①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_____扩展。
②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_____,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
①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_____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_____东岸。
②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_____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3)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
①古代希腊人以_____方式扩大影响。
②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_____。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_____ 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概念阐释] 古代的农耕文明
(1)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文明形态。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
(2)农耕文明是指由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3)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知识点二 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1)波斯帝国的兴起
①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_____ 高原。
②波斯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_____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_____三大洲的帝国。
(2)波斯帝国的统治
①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_____制度。
②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_____。
③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_____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④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 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_____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 ... ...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PPT,第二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古代世界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史料一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继承王位之后,于公元前334年春天率领希腊联军东征。经过多场激烈的战斗后,他于公元前330年灭亡了领土范围包括埃及和巴比伦在内的波斯帝国。此后,亚历山大的军队一直进军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朱汉国主编《世界历史》
史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和交融,这使得富于理性和逻辑的希腊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的知识相结合。东西方的艺术也相互影响,出现了崭新的艺术风格。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是以何种方式进行文明扩张的。为了巩固统治,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史料二,指出亚历山大东征有什么历史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1)消极影响:亚历山大的征服和政治充满了暴力,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他们饱受战争之苦,一些抵抗的城市也被摧毁。
(2)积极影响
①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
②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明的交流和融汇,加速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步伐。从这个角度来说,亚历山大东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世界文明的交流
史料 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它全长2 400多千米,设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设一驿站,驿站备有马匹供信使使用。此外,从巴比伦开始的驿道有两条,分别通向波斯另一都城波斯波利斯和中亚以及印度。通向中亚的驿道的长度不在“御道”之下,为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3页
波斯帝国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波斯帝国是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的高级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波斯帝国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并且为后来的帝国所承袭。
(2)波斯帝国的形成,客观上为西亚、北非这一广大地区,提供了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舞台,但同时它的征服战争也给这一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破了该地区的正常秩序和规则。
... ... ...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PPT,第三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这些地区的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农耕文明的优势包括( )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④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逝去的注定不会再现,然而无数废墟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一段段远古的文明正是在这种回望中逐渐崭露出她神秘的笑靥。下图文物出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里亚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C.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4.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孔雀帝国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古代文明扩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认识农耕文明的优势在文明扩张中的作用 2.了解古代各帝..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早期人类经济和政治文明产生的各自表现,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及主要途径 2.了解世界各文..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通过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
发布于:2020-09-11 12:56:50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核心素养对接
时空观念14—17世纪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出现文艺复兴;16世纪德国等地区出现宗教改革;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后期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确立民主共和制;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
史料实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表现;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扩展的标志。
历史解释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含义及主张;辨析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的异同。
唯物史观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辩证关系;知道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进步。
家国情怀尊重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感悟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是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
... ...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文艺复兴
1.含义: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_________。“复兴”的原意为“再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1)经济上:西欧中世纪晚期_______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
(2)文化上
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_______文化积淀。
③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上: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_______,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3.实质:创立符合新兴_______需要的新文化。
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以 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_______。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_______社会的幸福生活。
(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1)意大利
①文学方面:14世纪,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他们被称为“_______”。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_______的自由。
②艺术方面:15世纪,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被称为“_______”。他们的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_______ 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_______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1)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
(2)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_______与现世世界。
... ...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文艺复兴的性质和特点
史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史料二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根据史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实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二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1)史料一抓住句中转折词“并非……而是……”;理解中心句“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史料二由关键信息“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口号的”可以得出利用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结论。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它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3)文艺复兴运动是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为内容,并以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 ...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与之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A.智者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
2.“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复兴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3.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即可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
A.否定教皇地位
B.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C.推翻了罗马教皇的统治
D.肯定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地位
4.牛顿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行文字:“……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牛顿之所以获得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他( )
A.创立了经典力学 B.捍卫了“地心说”
C.挑战了“进化论” D.发展了“相对论”
... ... ...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掌握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2.了解资本主义..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认识其对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 2.掌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1617世纪,英国_______..
发布于:2020-09-11 12:46:30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1)伊斯兰教的创立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①622年,穆罕默德迁居________,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
②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阿拉伯人的扩张
(1)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________的广大地区。
(2)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________ 三洲的大帝国。
3.阿拉伯帝国鼎盛
(1)帝国政治稳定
①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________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②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________和________ 的部门最为主要。
(2)帝国经济繁荣
①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________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________贸易。
②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都城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4.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贡献
(1)阿拉伯帝国文化成就
①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
②在文学、艺术、科学和________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①阿拉伯商人和________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________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知识点二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征服小亚细亚
①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________发展起来。
②不断攻击________,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2)攻占君士坦丁堡
①14世纪中期,跨过今黑海海峡向________ 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________,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3)地跨亚非欧三洲
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 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 ...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第二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史料一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数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史料二 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hy和hy武器等都是经阿拉伯人的手传入欧洲;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也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再如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学会以后,加以改造,并于12世纪传入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
——张曦《中世纪阿拉伯国家经济文化的繁荣》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
(2)根据史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1)史料一中的省略号,把史料分为两个层次,省略号前的内容反映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交通发达,对外交往规模大。省略号后的内容反映了巴格达商业繁荣。
(2)史料二反映了阿拉伯人传播中国四大发明、印度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要贡献。
... ... ...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第三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在( )
A.8世纪中期 B.9世纪中期
C.10世纪中期 D.11世纪中期
2.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苏丹人 D.法兰克人
3.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
C.习俗差异 D.国家冲突
... ... ...
《古代非洲与美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非洲的班图文明及东非、西非和南非不同文明的基本史实,认识非洲文明的特征及对人类历史的巨大贡献 2.了解古..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建立、统治的基本史实,认识两大帝国统治的各自特点及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 2...
《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世界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及管理制度,认识西欧封建社会三大统治制度的各自特征及历史影响 2.了解中古时期西欧的王..
发布于:2020-09-11 12:44:44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变化,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曲折历程及发展趋势
2.了解科学技术新发展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产生的背景及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发生的新变化
3.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的主要表现,认识就业人口、阶层变迁和社会运动的各自发展趋势,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理解
... ...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2)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现象,各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国内 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国际 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预习提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区别
(1)形成方式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的方式确立;战后是通过会议协商的方式确立。
(2)金融中心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欧洲为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在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3)组织形式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向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1)特点:“中间阶层”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
(2)趋势: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30%。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内涵: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作用: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3)调整: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知识拓展福利制度的实质
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
... ...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读史技巧史料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利用财政手段干预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策略:一是直接投资,二是出口补贴。这些均体现了战后美国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点。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策略?
提示:策略: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展国外市场。
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发展历程
(3)措施
①国内:建立国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利用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福利国家”等。
②国际: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组织,使世界经济走向体系化、制度化。
(4)特点: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追求的是国家垄断利润。
(5)评价
①积极性: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例11961—1971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5 233亿美元上升到10 634亿美元,这一时期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推行重商主义B.推行自由主义
C.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D.实行计划经济
题目立意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黄金时期”的相关数据作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对不同时段经济政策及思想的准确理解,同时也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辩证认识“福利国家”制度
史料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摘编自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读史技巧史料主要从财政开支、经济增速、贫困人数及社会反响等角度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必然性。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提示: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 ...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同国家独立的史实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必然走向瓦解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及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了解美苏冷战兴起及发展的具体表现,分析美苏冷战兴起的原因、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影响 2.了解世..
发布于:2020-09-11 12:36:42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认识其对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
2.掌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了解其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3.了解近代科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及成果,认识其与思想解放之间的关系
... ...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文艺复兴
1.时间:14世纪到17世纪初。
2.含义:“复兴”的原意为“再生”。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会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条件
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中坚力量: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4.性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思维点拨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5.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误区警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6.成就
(1)时间: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
(2)代表:英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8.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二、宗教改革
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
(2)主张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拓展提升马丁·路德的主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每个基督徒都可以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结果: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
4.扩展: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1)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2)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思维点拨文艺复兴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是通过宗教改革加入到思想解放运动中来的。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兴起: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1)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拓展提升近代科学的特点
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部门,其内部也逐步明确地划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科学实验从生产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实践,与分析方法和数学方法一起成为推动近代科学发展的主要方法;其前期(15世纪下半期至18世纪中期)尚处于经验科学阶段,其后期(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开始进入理论科学阶段。
四、启蒙运动
(1)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2.含义: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思维点拨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的原因
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英国,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是法国社会矛盾特别尖锐的产物。
4.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1)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2)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
... ...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史料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读史技巧抓住句中的转折词“并非……而是……”,理解中心句“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指出文艺复兴的特点和实质。
提示:特点:资产阶级用古典文化为现实政治服务。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1)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实际上它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一种创新,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2)从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是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为内容,并以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3)从作用上看,它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被封建文化和宗教神学所笼罩的局面,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例1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地重复。“精神的新生”意味着( )
A.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
B.天主教会的腐化没落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新的社会蓝图的描绘
题目立意本题以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观点为载体,考查文艺复兴的性质,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史料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①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②……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读史技巧①表明启蒙先驱们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判断一切事物。②表明启蒙运动把批判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互动探究根据史料,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提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批判对象:文艺复兴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则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2)涉及领域: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3)批判形式: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思想特点: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理性、科学大旗,为解放全人类宣传真理。
例2从欧洲思想史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同,其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其意在强调( )
A.启蒙运动已经成为政治运动
B.启蒙运动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
C.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落后性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考查启蒙运动的特点,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 ... ...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目标 1.掌握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2.了解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知识点一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1617世纪,英国_______..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
发布于:2020-09-11 11:48:42
0
统编版高中历史统编纲要下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PPT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PPT课件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PPT课件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PPT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课件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