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交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2
0
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与能力
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
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认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设想是一个创造性设想,为其他各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
... ... ...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台湾问题的由来
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保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两制”指的是经济制度还是社会制度?
对一国两制的评价
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考虑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 ...
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1)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3)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4)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6)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7)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8)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9)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提供建议、共商国事。
... ... ...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坚持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2.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八项主张
3.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
4.阻碍两岸关系的不利因素
5.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和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主张,都应坚决反对。
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只有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才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与荣誉。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谈判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当局关心的各种问题。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 ... ...
1.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D.“一国两制”天才构想的提出
2.进入历史新时期以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一国两制” B.以武力解决
C.求同存异 D.搁置争议
3.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在此之前,葡萄牙占据澳门已有( )
A.150多年 B.近400年
C.400多年 D.500多年
4.“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受害”,这是哪位领导人企盼祖国统一的心声( )
A.孙中山 B.领导人
C.邓小平 D.江泽民
... ... ...
《海峡两岸的交往》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名师在线 易错警示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首次成功实践..
《海峡两岸的交往》PPT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2.通过两岸交往日益..
《海峡两岸的交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6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历史上说,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从三国时期开始,台湾就与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