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实词以及虚词“以”、“为”等词的不同含义。
2.背诵全文
3.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难点: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 ... ...
小石潭记PPT,第二部分内容:课文朗读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甚,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 ...
小石潭记PPT,第三部分内容:生字辨音
篁( ) ( ) 洌( )
坻( ) 屿( ) 甚( )
怆( ) 邃( ) 寥( )
m( ) 翕( ) 蹋 )
... ... ...
小石潭记PPT,第四部分内容:课文翻译
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感到愉快。便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道(走过去),看见下面有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甚、岩等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又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 ... ...
小石潭记PPT,第五部分内容:每课一练
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 )
A、如鸣佩环,心乐之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卷石底以出
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代著名文学家,“ _______”之一的柳宗元,此文写于柳宗元_______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的。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那里。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而去。
《小石潭记》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探究 一、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课文。 二、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
《小石潭记》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重点) 2.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作者的情感..
《小石潭记》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疏通文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
发布于:2020-06-30 10:55:40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 ... ...
记承天寺夜游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苏轼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代表作】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 ... ...
记承天寺夜游PPT,第三部分内容: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 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 ... ...
记承天寺夜游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 ... ...
记承天寺夜游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
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1)“庭下如积水空明”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文中多处语句体现出了苏轼与张怀民的友谊深厚,试找出一句做简要赏析。
如“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面对美景,只有张怀民可以共乐,而张怀民也没有睡觉,表现了两个人心有灵犀,友情深厚。
... ... ...
记承天寺夜游PPT,第六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言约义丰。
本文先记叙夜游的经过,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原因、结果各种要素齐备,行文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接着是出色的描写;最后抒情结束,抒情中含有议论,记叙文的几种表达方法全部用上。
2.善抓特征,虚实相生。
本文抓住月光晶莹与清凉的特点,以“积水空明”作比,而本体月光没有出现,化实为虚,后又以“藻、荇交横”这个喻体丰富前一个喻体“积水空明”,是化虚为实。虚实相生,别具匠心。
3.语言清丽含蓄。
本文中一个仿佛不经意的词——“闲人”,却饱含着作者对屡受打击、频遭贬谪的苦痛的控诉和对当政者的揶揄,还兼有对自己苦闷的排遣。
... ... ...
记承天寺夜游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对庭院中澄澈透明的美妙月光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极其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承天寺夜游》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的韵味。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 ... 记承天..
《记承天寺夜游》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
《记承天寺夜游》PPT 第一部分内容:写作背景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
发布于:2020-05-03 13:45:00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满井游记》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2.学习作者善于捕捉富有特征的事物,运用贴切而新奇的比喻的技巧。
3.了解袁宏道的有关文学常识;体会作者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思想感情。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 ... ...
满井游记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袁宏道】(1568—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世称“公安派”。他的散文力求自由解放,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
【代表作】《袁中郎全集》。
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人。“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为中坚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
... ... ...
满井游记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燕 砾 辄 廿
鹄 u 髻 鬟
鬣 蹇
呷 堕 恶
... ... ...
满井游记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u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
译文: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和几个朋友一同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细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样子好像明镜新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寰。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高约一寸左右。
... ... ...
满井游记PPT,第五部分内容:重点积累
一、通假字
1.夫不能以游堕事
通“隳”,毁坏、耽误。
2.恶能无纪
通“记”,记述。
二、一词多义
波色乍明 刚刚,开始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突然
鳞浪层层 像鱼鳞似的
呷浪之鳞 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 指鱼类和爬行动物
... ... ...
满井游记PPT,第六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课文第一段,说说燕地初春的特点。
“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寒:寒风刺骨、沙石漫天的肃杀景象
作者的心情如何?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苦恼、郁闷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第一段并没有写满井,反面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色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作铺垫。
阅读课文第二段,概括作者出游的时间、天气、同行之人和出游的路线。
... ... ...
满井游记PPT,第七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欲扬先抑。
文章第一段写北京城内春寒料峭,看似与游览满井无丝毫联系,实则是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写游览作了铺垫,表现了作者经过一冬的“囚禁”,渴望走向大自然的心情,而且“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天气描写与下文写满井的春色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比喻新奇。
文中新奇、贴切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绝。如“高柳夹堤……若脱笼之鹄”,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从局促小屋投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
3.描写逼真。
文中不仅描写了自然景物,还运用白描手法写了游人和动物。如写游人,有“泉而茗者”,有“而歌者”,还有“红装而蹇者”,十分形象生动,使人如见其人。
... ... ...
满井游记PPT,第八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及厌弃官场的感受。
1.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篇写景散文。题目自拟。
《满井游记》PPT课件11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多写闲情逸致,创作了大量山水..
《满井游记》PPT课件10 公安派 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因籍贯是湖北公安,所以称公安派。公安派在创作上坚决反对摹拟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他..
《满井游记》PPT课件9 学习目标 1、理解语义,把握文章写景顺序,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3、..
发布于:2020-05-03 13:44:59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湖心亭看雪》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故国之思。
2.学习本文细致入微和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技巧。
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刻画形象的艺术手法。
4.学习本文将记叙、描写、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张岱】(1597—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
【代表作】
文学名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治募》《快园道古》等;
史学名著《石匮书》。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5年,它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崇祯 更定 毳衣
雾凇 沆砀 一芥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
译文: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船,穿着毛皮的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寒气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这里(西湖)客居。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四部分内容:重点积累
一、通假字
余一小舟
通“桡”,撑(船)。
二、一词多义
是日更定 这
是金陵人 判断动词,是
是日更定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还
上下一白 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指酒杯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偶遇佳客
再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点明看雪的年月、地点、环境。
第二段:看雪的具体时间,描写所见西湖雪景。
第三段:亭中会客经过。
第四段:借舟子之口,抒发感慨。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写作中是一种描写的方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感情: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独往湖心亭” 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后内容表达很矛盾,如何理解?
(1)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
(2)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六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描写细致入微,富有诗情画意。
文章第2段用15个字描写西湖雪景,渲染了一幅雪光水气浑然一体、天色湖光茫然一片的背景,然后又以“一痕”“一点”“一芥”等一组传神的数量词把长堤、湖心亭、舟与舟中人写得既微乎其微又迷蒙不清。这既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又是一首梦幻般的诗。
2.笔法曲折多变,巧妙运用对比。
(1)文章开头描写大雪三日之景时,运用高度写意手法,不从视觉着笔,却从听觉入手,更能画出大雪的威严。
(2)描写湖中雪景,先以“上下一白”之“一”字,状其混茫难辨,使人唯觉其大,而下文“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状其历历可数,使人唯觉其小,大与小形成一组鲜明的对比。
(3)写亭中会友时,反客为主,以客之喜表现“余”之喜,以客之叹表现“余”之心声。最后又将客之“痴”同“相公”之“痴”进行对比,以舟子之“喃喃”不解与友人同“余”一见如故进行对比,突出知音难觅。
3.记叙、议论、抒情融于一体。
全文将记游与描写雪景以及抒发感情有机结合。如在描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后记“余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的举动,从而抒发了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怀,也有避世的忧愤。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以清新淡雅之笔,记叙了作者晚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一幅风韵绰约、气象雄浑的江南湖山雪景图,寄寓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1.背诵课文。
2.查找资料,分析“痴”的多种含义,并找出带“痴”的成语,越多越好。
《湖心亭看雪》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西湖很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
《湖心亭看雪》PPT免费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重点) 2.学习本文白描手法的运用,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
《湖心亭看雪》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个春天,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春意盎然;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份柔情,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温..
发布于:2020-05-03 13:44:59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观沧海》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结合诗人生平和作品特点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2.学会赏析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方法。
3.培养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官渡之战中,曹操粮草已绝,眼看就要撑不下去,这时袁绍方的许攸叛逃前来,曹操知此人必有机密相告,大喜之下顾不得穿鞋,赤脚便要来迎许攸,许攸深表感动。
果然如曹操所料,许攸将袁绍藏匿粮草的秘密地点透露给了曹操。曹操连夜派精兵烧了袁绍的粮草,终于以少胜多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 ... ...
观沧海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代表作《短歌行》《蒿里行》等。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
建安文学的十大代表诗人: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
... ... ...
观沧海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大意:向东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幸运到极点,唱这首歌来表达意愿。
... ... ...
观沧海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整首诗由哪个字来展开线索,统领全篇?
诗人由“观”写了哪些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抱负?诗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以大海自比,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 ... ...
观沧海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动静结合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2.虚实相生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使描写对象更有趣味,内涵丰富。
... ... ...
观沧海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1.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曹操的作品。
《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
《观沧海》古代诗歌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五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
《观沧海》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诗歌中律诗、乐府诗的一般文学常识。(重点) 2.反复吟诵、联想、品味,领略诗歌的图画美和意境美;在..
发布于:2020-05-03 13:44:59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饮酒 其五》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陶渊明及他的作品和创作背景。
2.体会诗歌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 ... ...
饮酒其五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陶渊明】(352或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官场政治腐败,最终选择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与官场彻底决裂。《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 ... ...
饮酒其五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大意: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边含有人生的真意,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
... ... ...
饮酒其五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 ... ...
饮酒其五PPT,第五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他自由地种花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1.背诵课文。
2.以“我心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随笔。
发布于:2020-05-03 13:44:59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答谢中书书》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
... ... ...
答谢中书书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等。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
... ... ...
答谢中书书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天堂。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 ... ...
答谢中书书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朗读课文,理清结构。
一、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写、抒怀
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山水相映之美:
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色彩配合之美:
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晨昏变化之美:
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 ... ...
答谢中书书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言简义丰,雀小脏全。
本文开头叙述“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引出全篇,中间的描写先总括江南景物的特征,后具体描写;先写四时景物的变化,后写一日景物的动态,最后抒发感慨并同开头照应,结构完整而章法严谨。
2.善抓特征,虚实相生。
(1)本文主要抓住景物的动态特征来描写,写四时之景时静中见动,写一日之景时以动衬静。为突出其动态,文中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既有实景,又有虚景。
(2)作为虚景的“五色交辉”,会引发读者对绚烂的山林景色的种种联想与记忆。而这种联想与记忆又因人而异,有着千差万别,把这些联想与记忆同文中实景结合起来,会使意境更加丰富。
3.语言清丽含蓄,耐人寻味。
本文本属骈文,却与充斥在齐、梁文坛上的那些绮靡浮艳、内容空虚的骈体文迥然不同。本文用语清丽而不重藻饰,含蓄而不晦涩。如“猿鸟乱鸣”中一个“乱”字,既给人以群猿腾跃、众鸟翔集的视觉形象,又给人以万音齐发、众响毕备的听觉形象。
... ... ...
答谢中书书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文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秀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背诵课文。
2.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的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任选其中的一句加以想象扩展)
《答谢中书书》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介绍 陶弘景DD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
《答谢中书书》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文意,学习文章的写景手法。 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文。 知人论世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10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品读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赏析文中凝练生动的语言。 3.领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自学指导 1.第..
发布于:2020-05-03 13:44:59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水浒传 节选》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传》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2.比较阅读两个章节,分析其在环境、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异同点。
3.体会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 ... ...
水浒传节选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年)汉族,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今江苏兴化人,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
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 ... ...
水浒传节选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搠将 怠慢 直裰
【勾当】事情,今多指坏事。
【差遣】指派遣;宋官员所任实际职务。
嗔道 尴尬 朴刀 憋拗
恁地 怨怅 崎岖 兀的
剜口 聒噪 面面厮觑
... ... ...
水浒传节选PPT,第四部分内容:人物形象
阅读课文,分析鲁智深和杨志的性格特征。
(1)“只见松树背后雷鸣……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先声夺人,迅速敏捷。
(2)“鲁智深扯出戒刀……叫:‘兄弟……正好杀这厮两个。’”“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都跟洒家来!’”
重情重义,勇而有谋。
(3)“智深笑道:‘你两个……直送兄弟到沧州。’”
机警、豪迈、侠肝义胆。
(4)“鲁智深打听得实了”“鲁智深又取出一二十两银子……自回去了”
周到细致,粗中有细。
... ... ...
水浒传节选PPT,第五部分内容:故事情节
阅读课文,拟出两个章节的情节提纲。
《大闹野猪林》:
开端:林冲路上受折磨
发展:解差树林害命
高潮:鲁智深英勇救人
结局:临别赠银警告护送沧州
1.智用天时、地利
(1)时间:六月初四当午
直接描写:“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其日十分大热”“其时那热不可当”
间接描写:“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2)地点:黄泥冈的松树林。
山冈可用来掩护,要松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准备。
2.智用矛盾
杨志的内部矛盾
3.智用计谋
乔装打扮——消除杨志的戒心
酒为诱饵——难以抗拒的诱惑
巧妙卖酒——天衣无缝的计策
卖而不卖——喝酒买酒——饶酒夺酒——巧下蒙汗药(欲擒故纵)
... ... ...
水浒传节选PPT,第六部分内容:环境描写
两个章节在环境描写方面有何异同?说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大闹野猪林》
(1)“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
自然环境,渲染险恶气氛。
(2)“宋时,这座林子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
侧面烘托,交代背景,暗示情节发展。
(3)“近沧州只有……再无僻静处了”“‘此去沧州不远了,前路都有人家,别无僻静去处’”
鲁智深的细致、忠厚情义。
... ... ...
水浒传节选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节选的两个章节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智取生辰纲》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几计?
伪装客商——瞒天过海
走小路——暗渡陈仓
林中休息——以逸待劳
送枣——抛砖引玉
发布于:2020-05-03 13:44:58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三峡》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
2.学习作者总分结合、动静相生的写景方法。
3.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区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千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
... ... ...
三峡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所撰《水经注》40卷,是对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做的注释。
《水经注》:
郦道元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它记叙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
阙 嶂 溯 湍
t 漱 啸 属
... ... ...
三峡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译文:在七百里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其间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
春冬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啼,声音持续不断,格外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泪水就要沾湿了衣裳!”
... ... ...
三峡PPT,第四部分内容:重点积累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 通“缺”
2.哀转久绝 通“啭”,婉转发声。
二、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从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沿溯阻绝 断绝
绝t多生怪柏 极,最
哀转久绝 消失
三、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 ...
三峡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朗读课文,概括作者描写的三峡的景物:
朗读有关山的语句,分析山的特点。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朗读有关水的语句,明确写作顺序。
季节顺序:夏、春冬、秋;
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
本文写三峡四时风光,重在写水,为什么从山写起?而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1)“峡”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水,所以从山写起。
(2)写水的顺序是承水势涨落的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干,顺势而下,入情入理。春冬二季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
... ... ...
三峡PPT,第六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布局合理。
作者先写七百里山势,再写夏水暴涨,继写春冬美景,后写寒秋肃杀。因为三峡的山不同寻常,不但多、连、高,而且峡间很窄。可想而知,江水通过这样的峡谷必然比其他处更急,更壮观。
水涨总有水落时,一年四季,涨落有致。夏季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
2.节奏有张有弛。
江水通过三峡,时而像一群奔腾的野马,时而如温驯的小鹿,反映到文章上则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七百里山势写的是静态,文气平和舒缓;夏水暴涨写的是动势,文气剧变似异峰突起,前后节奏,反差强烈,一张一弛,扣人心弦。
3.层次过渡自然。
全文写了四个层次,作者仅用了五个字,就把全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了。
用“至于”自然地导出夏水,一个“则”字暗示对比,巧妙地过渡到春冬,用“每至”引出肃杀之秋,用“故”总束第四层,引出渔者歌谣。
4.前后呼应。
文章前后照应,第一段写山,后三段写水。后三段写水又层层有山,与篇首遥相呼应。
... ... ...
三峡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写出了三峡独特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背诵全文。
2.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三峡》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研讨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三峡游》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相关资料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全长193米,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
《三峡游》PPT 第一部分内容:初读感知 知识链接 三峡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全长193千米。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
发布于:2020-05-03 13:44:58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汉字的魅力》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的魅力,增强热爱中华民族及文化的情感。
2.了解汉字的基本常识,把握汉字集形音义于一体的特征。
3.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已出版散文随笔、传记文学、诗歌、儿童文学作品集四十余种。
【代表作】
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
诗集《江湖集》;
儿童文学作品:
游记《丁丁游历北京城》;
诗集《篝火燃烧的时候》;
散文集《胡伯伯向你们问好》等。
... ... ...
汉字的魅力PPT,第二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借鉴 枯燥 娴熟
深谙 脍炙 亵渎
【魅力】吸引人的力量。
【娴熟】熟练。
【深谙】非常熟悉。
【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亵渎】轻慢;不尊敬。
【新陈代谢】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习以为常】常做某事,逐渐成了习惯。
【脍炙人口】本指美味人人都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人都称赞。
【不可置信】不可给予信任。
... ... ...
汉字的魅力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说说汉字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字形的魅力:能引起人美妙的联想;
②字义的魅力:激发兴趣、引起深思;
③精神的魅力:热爱中华民族及其文化。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2)举例说明汉字能给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从而说明汉字在表形上的魅力。
第二部分:(3-4)希望海外同胞耐心细心地教孩子学好汉字,说明汉字在表意上的魅力。
第三部分:(5-9)说明汉字的特征,重点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
... ... ...
汉字的魅力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分析作者是如何说明汉字在表形上的魅力的。
“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就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
举例子,语言生动且充满情趣。
“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这就是……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本文举例说明的方法与一般文章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所举例子,富有典型性和形象性,且作者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举例是一种文学笔调。
富有文艺性,吸引读者注意,引起阅读兴趣。
如何理解“恐怕中国以外任何……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中国汉字作为象形文字,集形象、声音和意义于一体,仅从字形上就能使人产生有关字义的联想,从而会意,这是其他表音文字无可比拟的。
... ... ...
汉字的魅力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举例、引用十分精当。
文章开头谈汉字的形体能引起人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所举的事例很恰当;
文章结尾引用屠格涅夫的诗句,借以赞美汉字、赞美中华民资,更是令人称道。
2.语言表达蕴含感情。
(1)采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感情:如第一部分列举事例后,用肯定句“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魅力”充分显示出作者对汉字魅力的认识和感受,明晰而又深刻。第4段末的感叹句也是作者的体会,是对汉字无比热爱的深情的表达。
(2)运用比喻表达感情:如用“大花园”比喻汉语文化的丰富,用“瑰宝”“良师益友”等比喻中文汉字对民族、个人的巨大影响作用。
(3)恰当的引用:如借屠格涅夫赞美俄罗斯语言的相关诗句,表达对汉字及其民族的赞美。
... ... ...
汉字的魅力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运用散文的笔调,设置了鲜明生动的标题,用形象生动的事例开头,用富有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把汉字集形象、声音和意义三者于一体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魅力介绍得引人入胜,字里行间渗透出对汉字无穷无尽魅力的赞美,同时含蓄地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汉字字形,往往能引起人们对字义的猜测和联想。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说出来和同学们分享。
发布于:2020-05-03 13:44:57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方块字》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进一步认识汉字在不同语言环境表意不同的特点。
2.掌握本文用讲故事介绍和阐释事理的方法。
3.理解文中所渗透的学习汉语言文字的思想和方法。
【汉字造字法(六书)】
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 ... ...
方块字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
短篇小说集《隔膜》;
童话集《稻草人》;
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夏D尊】(1886—1946年):名铸,字勉旃,号闷庵。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
【代表作】《平屋杂文》《文章作法》等;译有《爱的教育》《文心》等。
... ... ...
方块字PPT,第三部分内容:相关介绍
两位作者于1934年联手创作了《文心》。围绕阅读和写作的中心,本书论及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相关传统语文知识。同时,本书有别于一般同类教科书的严肃说教模式,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写作方式,既有情节,又有人物和对话,从而具有戏剧性和情景教学的优点。
本文是两位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所写的《文心》一书的节选。全书采取讲故事的方式。王先生的授课涉及文言文、白话文、语法、修辞等多方面的问题。选作课文的是其中的一小节。
... ... ...
方块字PPT,第四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瑟( )缩 凿( )壁
汶( )水 署( )名
【瑟缩】身体因寒冷、惊恐等而蜷缩、抖动。
【奇崛】奇特;奇拔。
【夸耀】向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优势、功劳等。
【似是而非】表面上看来似乎对,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 ... ...
方块字PPT,第五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说说用“方块字”作题目的含义。
“方块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
“方块字”看似“死”的,其实是“活”的,是动态的,有无限生机,它随岁月的流逝在变,也因所处环境的不同在变,这些特性也是汉字所独有的;
用“方块字”作题目,一从外形上加以肯定;二体现了作者对汉语言的热爱之情。
再读课文,理清结构,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5)王先生国文课上的教与学。
第二部分:(6-31)详细描述了王先生讲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的过程。
第三部分:(32-36)写乐华和大文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结合实际,学习和运用语言。
... ... ...
方块字PPT,第六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分析王先生国文课的特点。
教学方式:学生“自动”,教师“教导”
课堂气氛:自由、活泼、紧张
对于这门课,乐华、大文做了什么事情?
“乐华与大文坐在最后的一排……好好地预习过了”
“乐华与大文各得到……时时把眼光注射到他们身上”
正面、侧面描写,说明他们课前准备充分,预习的效果好。
阅读第二部分,分析王先生是如何说明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的。
(1)表明初学文言文应有的正确态度:“不要怕”。
(2)文言与白话的区别:一是用字的多少,一是关系词的不同。
(3)举具体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①从《登泰山记》中摘出句子来翻译,使学生明白文言白话用字上的区别;
②结合课文《登泰山记》中的句子提问,以“烛”为例一点点引导、探究,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了文言文词语中词类活用的有关知识。
... ... ...
方块字PPT,第七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讲故事,授知识,活泼生动。
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讲授语文知识,是《文心》的特点,也是本文的特点。
文章设置了王先生和乐华、大文几个人物,写的是王先生上课,乐华、大文以及同学们听课的情形。
全文以第三人称记叙课堂上课的经过,人物对话、心理活动、动作描写以及景物描写等一应俱全。但是作者却既不是为刻画人物形象,也不是为突显事件的起伏跌宕,不是像一般记叙文那样“以事感人”,而是意在讲授语文知识和技能。这种写法,确实是很新鲜。
2.深入浅出,文风朴实。
叶圣陶、夏D尊两位语文学大家,造诣精深,学通中外,写一部关于语言和文字问题的文章,理当洋洋洒洒、纵横驰骋,但是文章没有丝毫说教,没有深奥难解的通篇大论,不仅采取讲故事这种贴近学生的方式,而且文笔平白朴实、平易近人,如话家常。
不论是讲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还是字的多义这些学生较难掌握的文学常识,作者一概避开晦涩难懂的名词术语,没有一点玄妙神秘、不可捉摸,让学生很容易领会要领,学起来便捷亲切。
... ... ...
方块字PPT,第八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写王先生教方块字,突出文言与白话的区别以及同一个汉字在不同语言环境的不同用法;同时写了乐华、大文乐学、勤思,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方块字的故事。整篇课文,从课上到课下,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要领和精髓,让我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方块字的魅力和学好语文的方法。
“什么字什么性质,没有一定,因所处的地位而不同”,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例子吗?请与同学交流。
发布于:2020-05-03 13:44:57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最后一课》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宋朝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言,这些体现出来的都是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不论古今中外,所有爱国志士的爱国深情都是一样的。同样,不论年龄的长幼,他们的爱国之情也是可以相通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体现的便是法国人民的深厚的对母语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
... ... ...
最后一课PPT,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的结构特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学习本文通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2.通过听读课文,复述课文,把握故事情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重要语句的探讨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突出小说的主旨。
3.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学习本文通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 ... ...
最后一课PPT,第三部分内容:作品的历史背景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从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兰西国土的那一刻起,法兰西人民就奋起反抗。法国作家都德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以沦陷后的阿尔萨斯的学校被迫停教法语改教德语为题材,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 ... ...
最后一课PPT,第四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收在现行的高中课本中)、《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全文按情节发展,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至6自然段,写的是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第二部分,7至23自然段,写的是小弗郎士上了难忘的最后一节法语课。第三部分24至29自然段,写韩麦尔先生悲壮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
... ... ...
最后一课PPT,第五部分内容:课文解析
说说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
朗读第一部分
提问:“我”为什么想别去上学了,有几个原因?
小结:共有两个原因。一是迟到会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批评。一是怕老师检查功课,自己完成得很不好。“况且”,是连词,进一步说明情况。这两个原因,促使小弗郎士想逃学。
提问:小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呢?
看到的是:天气温暖而晴朗,画眉鸟在宛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在操练,还有镇公所边的广告牌前围满了人。
这里揭示的是小弗郎士目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自然景象是那么的优美恬静,对一个顽皮的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对社会现象,小弗郎士有的是感到有趣但是不理解(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有的是理解但又令人沮丧(广告牌──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有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这就含蓄地点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变化的社会环境。
提问:小弗郎士多么想在晴朗的蓝天下,宛转的画眉鸟的叫声中,开心地玩儿,可是他说,“我还能管住自己”。课文中哪些地方表明了他能管住自己?
首先,急忙向学校跑去,不再看普鲁士士兵的操练,还有,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也没有停步;再有,听到华希特跟他开玩笑,还是继续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以上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第1自然段,以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小弗郎士是一个稚气、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他闪过逃学的念头。
... ... ...
最后一课PPT,第六部分内容:引入新课
提示思考:课文的第二部分写出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全过程,同学们体会一下哪些语句表现了老师和学生都是非常珍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的?
韩麦尔先生:穿上“漂亮的礼服”,“从来没有这样耐心地讲解过”,“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下子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去”,这都表现了老师在最后一次的教学活动中,想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传授出来,是老师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小弗郎士:“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金甲虫飞进来,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钟声和号声,是时间的标志,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
说明大家感觉这一节课过得非常快,不知不觉中又到了散学的时间了。
提问,听到了钟声、号声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
小结:钟声显示着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要替代法语,这都宣告了阿尔萨斯人民将和自己民族的语言,自己的祖国告别,这两点对韩麦尔是沉重的打击。“脸色惨白”是他内心痛苦已极的表现。
提问:“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具有什么表现力量。
... ... ...
最后一课PPT,第七部分内容:细节描写
常出现在小说或记叙文中,就是极细微的表情,动作,衣饰等,它象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一样,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请找出本文的细节描写。
戒尺 屋顶上鸽子呱呱叫 绣边的黑丝帽 破连的初级课本 横放的大眼镜 普鲁士两次操练和军号声 小国旗 教室里飞出金甲虫 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
韩麦尔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对此,你是否赞同?
《最后一课》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
《最后一课》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三个阶段。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3.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
《最后一课》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2.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3.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情境引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
发布于:2020-05-03 13:44:57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谈笑》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品味课文关于“笑”的词语意义;学习、积累并运用本文丰富的词汇。
2.掌握课文结构,领会作者采用的分类标准和思想方法。
3.体会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生动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长恨歌(节选)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 ... ...
谈笑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周汝昌】(1918—2012年),字玉言,号敏庵,我国著名红学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书法艺术》《杨万里选集》等。
科学小品:即文艺性说明文,但它与文艺作品不同,它运用文艺手法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切实可靠的知识,而不是塑造形象,因此也称之为生动说明文。
... ... ...
谈笑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霁颜 粲齿 拊掌
莞尔 冁然 跞
讪( )笑 讥诮( )
哂( )笑 揶揄( )
【霁颜】雨后或雪后转晴,比喻脸色由怒转和。
【粲齿】露齿而笑。
【拊掌】拍手(大笑)。
【莞尔】微笑。
【揶揄】嘲笑。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 ... ...
谈笑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18)说明各种类型的笑。
第二部分:(19-21)借笑说明祖国语言何等的丰富和生动。
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思路,看看作者对“笑”的说明分成哪几类,找出分类标准。
... ... ...
谈笑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本文用什么方法把一百多个笑的词语连缀成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分后总,也是本文结构上的一大特点。
好处:有利于将零散的材料编织起来,集中表现主题;也有利于从各个方面深入剖析需述说的问题,又能对全文作出总结归纳。
《谈笑》一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在课文哪里得到了体现?
写作目的是为了赞美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在第20段得到体现,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课文最后以“笑柄”、“笑料”来结束全文,体现了文章怎样的特点?
既丰富了文章所要介绍的有关“笑”的语言知识,又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之情,而且还可以因作者亲自参与了“笑”而缩短同读者的距离,避免了枯燥的说教。
增添了文章的幽默感,从而体现了本文在语言运用形式上的一个特点——幽默风趣。
... ... ...
谈笑PPT,第六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以纲带目,多次分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课文采用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先从笑和脸、笑和全身、笑和人的关系将笑分成一类,再在各类中从不同的角度将笑再分成小类。这种先总后分、以纲带目的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2.紧扣“笑”字,结构合理,衔接巧妙,过渡自然。
(1)文章把两部分的内容的组织、配合,包括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等,都紧紧扣住一个“笑”字,精心安排,组成严密的整体。
(2)全篇用分类说明的方法,段落清楚,层次分明。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注意了段落内容的过渡、照应,读起来顺畅自然。
(3)全文由局部到整体,由说明到议论,按逻辑顺序安排结构,撒得开,收得拢,严谨有序。
... ... ...
谈笑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紧扣“笑”字,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经过分类处理,用幽默的笔调,把一百多个有关“笑”的词语连缀成篇,借以赞美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积累有关“笑”的成语,学会运用这些成语。
不苟言笑、传为笑柄、春山如笑、抚掌大笑
付之一笑、含笑九泉、哄堂大笑、回眸一笑
贻笑大方、哭笑不得、眉开眼笑、破涕为笑
强颜欢笑、鹊笑鸠舞、谈笑风生、谈笑自若
啼笑皆非、嬉皮笑脸、嬉笑怒骂、喜眉笑眼
发布于:2020-05-03 13:44:57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故乡》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体会运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3.学习鲁迅先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品质。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领导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
... ... ...
故乡PPT,第二部分内容:写作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阴晦 猹 祭祀
毡帽 秕谷 鹁鸪 獾猪
颧骨 髀尖 大抵 瑟索
寒噤 潺潺 恣睢 廿年
【阴晦】阴沉;昏暗。
【愕然】吃惊的样子。
【鄙夷】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伶俐】机灵;灵活。
【伶仃】瘦弱无力的样子。
... ... ...
故乡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哪三个故乡?侧重写了故乡的哪两个人物?
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人物:闰土、杨二嫂。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线索——“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再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 ... ...
故乡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回故乡”说明了什么?
开篇点题回故乡:“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二千余里”写“我”与故乡相隔之远;“二十余年”写“我”与故乡分别之久。
“我”回故乡的急切心情
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景物: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
写出了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文中“我”悲凉的心情。
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
作用: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 ... ...
闰土:勤劳善良,质朴老实,痛苦麻木,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杨二嫂: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
结合以下问题,分析“我”是个怎样的人。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指什么?
新生活指的是: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4.(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为什么“害怕”?
“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2)为何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5.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6.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结尾充满了哲理。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逾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 ... ...
故乡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境;
作为少年闰土活动背景的“神异”图画,创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故乡、对闰土的热爱;
离乡时的景物描写创造了静谧的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2.对比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1)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照,反映封建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以及纯真的人性被扭曲。
(2)“我”和闰土前后关系的对照,反映封建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于逾越以及对理想的人际关系的渴望。
(3)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照,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
(4)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对照,反映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民经济。
(5)“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的关系的对照,反映“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人物形象,典型鲜明,栩栩如生。
小说主要塑造了三个典型形象。
闰土是勤劳善良,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杨二嫂是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典型;
“我”是一个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新生活的进步知识分子形象。
... ... ...
故乡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所见故乡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层忧虑,以及打破隔膜、探求新生活的理想追求。
对同一篇小说的主题,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认识。关于这篇课文的主题,你怎么看?请在小组讨论会上谈谈你的认识。
《我爱故乡的杨梅》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交流平台 留心观察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到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翠鸟。 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
《月是故乡明》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之情。(难点) ..
《故乡》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的叙事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肖像、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妙处及作用以及对比手法在..
发布于:2020-05-03 13:44:56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济南的冬天》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理清结构,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2.体会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妙,学习本文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3.体会作者赋予景物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家乡和大自然的情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
... ... ...
济南的冬天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代表作】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 ... ...
济南的冬天PPT,第三部分内容:写作背景
本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
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 ... ...
济南的冬天PPT,第四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镶上 宽敞 看护
贮蓄 澄清 髻儿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设。
【安适】安静而舒适。
【髻】女子梳拢在头上的发结。
【澄清】(水)清澈。
【贮蓄】存放,储藏。
... ... ...
济南的冬天PPT,第五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用一个词概括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温 晴
找出课文主要描写的济南冬天的景物:山景、水色
朗读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1)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2-5)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 ... ...
济南的冬天PPT,第六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朗读第一部分,分析济南冬天的特点。
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宝地”,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这些对比来自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来自作者对济南的爱。
朗读第二部分,第2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概括第2段济南的山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
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从人们的感受写,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妙”在何处?
(1)妙在雪光、雪色: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妙在雪态:“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写出动人的雪态。
... ... ...
济南的冬天PPT,第七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抓住特征,色彩和谐。
第2段——济南全景
第3、4段——济南的山色
第5段——济南的水上景色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作者巧妙地把叙述、抒情、议论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人读起来好像欣赏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又好像自己在景中游览,从而将读者也带进了这“出奇”的景色中去,一起欣赏,共同感受。
(2)好的写景散文总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作者不仅如实地描写济南的冬景,而且处处流露出深深的赞美之情。在文字表达上,有时是直接抒情,有时是创设意境,寓情于景。
3.比喻、拟人,形神兼备。
文章较多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4.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亲切。
(1)作者写济南是个宝地,是阳光下的小城,写雪后的小山,写独特的绿水,娓娓道来,明白如话,丝毫没有虚情矫饰。
(2)在遣词造句上,作者也非常讲究。同样是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
(3)文中还使用了不少儿化词语。如“缺着点口儿”“被风儿吹动”等。
... ... ...
济南的冬天PPT,第八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情”这一特点,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突出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美丽如画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热爱济南的冬天,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1.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2.学了课文,请你回想下自己家乡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仿写作文。
《济南的冬天》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
《济南的冬天》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阅读素养 ◇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感情。 ◇品味课文精美的语..
《济南的冬天》PPT优秀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
发布于:2020-05-03 13:44:56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河与沙》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文章思路及作品的主题。
2.品味文章富有情感且生动形象的语言。
3.理解作者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感情,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周涛】1946年生,祖籍山西,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少年随父迁徙新疆。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目前出版诗集、散文集20多种。
【代表作】诗集《神山》《野马群》,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等。
... ... ...
河与沙PPT,第二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喀什 羌 碱滩
蜥蜴 哗笑 后裔
【神韵】风度韵致,也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诙谐】谈话富于风趣。
【呼吁】公开要求大众的支持。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讲只有勇往直前,绝不能退缩回头。
【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 ... ...
河与沙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全文写了哪几样事物?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6)写河与沙的殊死搏斗。
第二部分:(7-13)写人在不断沙化的环境中的危机和苦恼。
第三部分:(14-20)指出树的协调作用,鼓励大家保护生态环境。
... ... ...
河与沙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比喻“河流”“沙漠”的?
“河流”:生命之蛇。
“沙漠”:巨蜥。
哪些语句体现了河与沙的“殊死搏斗”?
“河想包围沙漠……随机准备猛地扑过去,并一口咬断它。”
比拟的修辞,表现了沙漠的可恶,表达了作者对沙漠的憎恶。
阅读第二部分,烧窑师傅的话有何含义。
引用作家王漫西的一段文字,表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从而表现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对人类的呼吁。
第三部分中作者对“树”是何态度?
树是伟大的“魔杖”,可以使沙漠、河流、人三者和谐起来。
请你具体说说“树”的作用。
正:种树可保持水土,因此能保护河流、限制沙漠。
反:砍树导致土地沙化,从而形成新的沙漠;水土流失而使河道淤塞乃至断流。
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①“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夹在当中的是我们人。”
②“夹在河流与沙漠之间的人,直到这时,才想起了树。”
承上启下:前半句均承上,后半句均启下。
... ... ...
河与沙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立意的深刻性。
课文的立意跳出歌颂新疆风情的窠臼,立足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以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为线索,抒发了对河流的歌颂,对沙漠的仇恨与无奈,对生存环境恶劣带给人民痛苦的同情与反思,对未来的设想等等,立意新颖而深刻。
2.结构的严谨性。
课文取材广泛,时而河流,时而沙漠,时而人类,时而树木,或引他人文中的精华,或谈自己的感受,大开大阖,汪洋恣肆。但这些材料的榫合又紧密无隙。通过关键语句承上启下,将三个部分的内容衔接在一起,使文章思路井然,结构严谨。
3.语言的形象性。
(1)作者笔下的河流有的像“永无休止的、奔腾拥挤的骆驼群”,有的浪花翻卷“如同众多大块的碧玉倾泻翻滚”,有的则像“一支忧伤的歌”。
(2)本文的语言还具有诗歌般的凝练。文中很少有大段冗赘的文字,许多地方都是独句成段。
... ... ...
河与沙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作者以诗歌般的语言阐明了河流是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谁也没有权利去破坏它的主题。告诫人们: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我们有责任保护环境。
文章说河流是养育生命与文明的“保姆”。可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洪水泛滥成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是作者的观点有误吗?谈谈你的看法。
发布于:2020-05-03 13:44:56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舌战群儒》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领会文中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其个性特点;了解《三国演义》。
2.分析各种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古文化的魅力。
说说你知道的三国故事
... ... ...
舌战群儒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学生。
【代表作】
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等,
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它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元代评话、杂剧等资料编写而成。
小说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复杂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成功地塑造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典型形象,对智慧和勇武精神作了出色的描写,积累了古代政治、军事斗争的知识和经验,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 ... ...
舌战群儒PPT,第三部分内容:写作背景
本篇选自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这一回的内容,在《三国演义》中颇为特殊,即诸葛亮为联合孙权、共拒曹操,奉命出使东吴劝说孙权,与东吴的主降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刘备寄寓荆州,兵微将寡,虽赖诸葛亮用计取得一些胜利,却仍面临灭顶之灾。
孙权占据江东六郡,有一定的实力,但也难与曹操抗衡,是战是降,内部意见分歧。孙权本人则既不愿降曹,又恐曹军人多势众,难以抵敌,正在犹豫观望。
为抵御曹军,保全东吴,鲁肃向孙权提出联刘抗曹主张,孙权遂派他去刘备处探听情况。早在隆中即洞察天下形势,建议刘备“外结好孙权”的诸葛亮早就有联孙抗曹之意,所以与鲁肃不谋而合。在征得刘备同意后,随鲁肃到柴桑劝说孙权。
... ... ...
舌战群儒PPT,第四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佞言 猖獗 剿灭 寰宇
云翳 衽席 沉疴 顿
垓下 社稷 帝胄 莘
【躬行】亲自实行。
【猖獗】凶猛而放肆。
【云翳】阴暗的云。
【匡扶】匡正,扶持;辅佐。
【稽考】查考。
【帝胄】古代帝王的子孙。
【强词夺理】没有理硬说成有理,强行狡辩。
【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
【舞文弄墨】玩弄文字技巧。
【皓首穷经】钻研经典一直到老。
... ... ...
舌战群儒PPT,第五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通过下面的注解理解课文,分析结构与内容。
这篇课文记载的是诸葛亮为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与江东主降派进行的一次论辩。
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抗曹还是降曹。江东诸儒为了阻止诸葛亮劝说孙权,群起而攻之,试图在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前先用车轮战术将其挑下马来。
再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7)详细地描写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形。
第二部分:(8)通过对黄盖责备群儒以及与诸葛亮对话的描写,赞扬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并交代了故事的结局。
... ... ...
舌战群儒PPT,第六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课文第一段,说说在张昭的眼中和口中,孔明是怎样的一个人。
眼中:丰神飘洒,器宇轩昂。
口中:自比管乐,自不量力,言行不一,无所作为。
具体分析诸葛亮与张昭论辩的过程。
第一回合:
张昭:是否自比管乐?(引君入瓮)
诸葛亮:小可之比(大胆深入)
第二回合:
张昭:欲卷荆襄,却已属曹操,为何?
(试探虚实,已露出牙齿)
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基业;刘琮暗自降操,我们不知情;屯兵良图,非等闲可知。
(耐心解释、软中带硬)
第三回合:
张昭:言行相违(大肆发难)。
诸葛亮:争锋相对,据理批驳。
孔明在反驳张昭时,为什么要先谈治病养身之道?为何要列举韩信?
比喻刘备根据实际所定的谋略,犹如治病养生;以韩信对社稷的作用驳张昭,暗含“我”的作用也不是你们所能估量之意。
... ... ...
舌战群儒PPT,第七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人物语言,极富个性。
课文中对诸葛亮、张昭等人物的刻画,都是通过他们的对话来表现的,极其鲜明生动,且富有个性。
如张昭的话充分显示了他的自大、狂妄的性格;诸葛亮反驳,则刚柔并济,有理有节。
2.借助神情、姿态,加强对话的表现力。
例如,写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孔明听罢,哑然而笑”“孔明厉声曰”“孔明笑曰”等神情、姿态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且和人物对话的内容、说话时的心情相吻合。
... ... ...
舌战群儒PPT,第八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记叙了诸葛亮舌战群儒并取得胜利的过程,表现出他对君主的忠诚,以及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机智、应变、雄辩的才智。
1.学习了课文,同学们对论辩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愚公该不该移山》展开辩论。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发布于:2020-05-03 13:44:56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天上的街市》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阅读的基本方法,结合创作背景理解并领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2.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
3.培养热爱生活,执著并不懈地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的生活态度。
... ... ...
天上的街市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代表作】
诗集《女神》《星空》等;
历史剧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当时的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五四”运动刚刚过去,革命处于低潮,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诗人写下这首诗,想象了天上自由、幸福、美好的环境,为的是表达他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
... ... ...
天上的街市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第1节)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进而联想到天上的街灯,渲染出一幅神秘绮丽的夜景图。
第二部分:(第2节)描写天上的街上,想象美丽的街市中一定有珍奇的物品,在诗人的想象中,天上比人间美好。
第三部分:(第3-4节)描写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的美好生活,是诗人想象的再创造。
... ... ...
天上的街市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朗读第一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朗读二、三、四节: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如果将“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换成“可能有美丽的街市”,效果有什么不同?
“定然”表达了坚信天上的街市是美丽的意思,语气肯定;“可能”只是一种猜测。
... ... ...
天上的街市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联想自然,想象丰富。
如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无数的明星;天上的美丽街市属于想象,由街市再想到人想象牛郎织女怎样过着自由自在美好的生活,是更进一步的想象。
这样,作者从人间写到天上,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2.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1)朴素而富有表现力。
①如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
②写天河用“浅浅的”,却很合人们观察所见。
③写牛郎织女的生活,只说他们“骑着牛儿来往”“在天街闲游”“提着灯笼在走”,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却勾画出一幅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2)节奏和谐,富有音乐性。
这首诗每节都是四行,每句都是三个节拍;每句句尾都是双音节词;偶句押韵,四句换韵。读起来节奏和谐优美,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性。
... ... ...
天上的街市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1.背诵课文。
2.设想你走进了“天上的街市”,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 ... ...
天上的街市PPT,第七部分内容:拓展延伸
将下面这首诗与课文比较,讨论一下,两位诗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上的街市》: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摘星的少年》: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天上的街市》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中国的情人节也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关于牛郎织女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据说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因..
《天上的街市》PPT优秀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学习诗歌阅读的基本方法,结合创作背景理解并领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 培养热爱生活,执著并不懈地追求..
《天上的街市》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阅读素养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训练点) ◇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 .....
发布于:2020-05-03 13:44:55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卧看牵牛织女星》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牵牛、织女星、银河系的科学常识。
2.了解课文借用诗歌、神话传说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牵牛星】是夏季大三角中的一角,它和天鹰座β、γ星的连线正指向【织女星】。
... ... ...
卧看牵牛织女星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叶至善】(1918—2006年),江苏苏州人。著名科普作家、出版家。曾任开明书店编辑。
【代表作】《失踪的哥哥》《我是编辑》《梦魇》等。
怠惰( ) 描摹( )
蜉蝣( ) 藐( )小
【怠惰】懒惰。
【情致】情趣,兴致。
【孤寂】孤独寂寞。
【描摹】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少见多怪】由于见识(见闻)少,遇见平常的事情也感到奇怪。
... ... ...
卧看牵牛织女星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3)引用古诗和东西方的传说,引入说明对象,增强趣味性。
第二部分:(4—9)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牵牛星、织女星及相关的一些天文学知识。
第三部分:(10)由对牵牛织女星的探讨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 ...
卧看牵牛织女星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杜牧《秋夕》的含义。
杜牧的《秋夕》原本是描摹宫女的心境,表达宫女孤寂、凄凉的心情。
作用:引出牵牛织女星,照应文题,同时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西方有关织女星的传说有何异同?
不同点:西方——天琴座
东方——牛郎织女七月七日相会
相同点:两者都给文章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这两个神奇美丽的传说,给人以许多美妙的想象,耐人寻味。
文章开头从《秋夕》和中西方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文学色彩;
科学小品往往既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这样写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 ... ...
卧看牵牛织女星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说明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
(1)古诗和神话传说的引用,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并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长人文知识,引起人们探求事实真相的渴望。
(2)文章从诗歌开始到介绍神话传说,再介绍科学知识,最后谈到从中引发的人生思考,水到渠成,条理清晰,融文学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
2.语言平实、准确、严密。
例如(1)“光的速度是每秒……就是一光年”精确地定义了“光年”的概念。
(2)“太阳并不在……大约2.8万光年……以每秒钟约……”体现出科学的严密性。
3.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1)下定义。例如对光年、河外星系的定义。
(2)举例子。例如“从成都到重庆……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3)打比方。例如“这银河系像一个扁平的车轮……像车轮一样在旋转着”。
(4)列数字。确数和约数的准确运用,十分严密、准确。
(5)作比较。例如“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10倍有余”。
... ... ...
卧看牵牛织女星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是一篇具有文学色彩的说明文(科普小品),生动地介绍了人们从小就耳熟能详但并不能详解的两颗星星——牵牛星、织女星的有关天文学知识,还包含了一个哲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宇宙时空虽无限悠久和广阔,但因人们能发现其自然法则,所以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
你还知道星星的哪些传说?自己搜集资料,然后讲给同学听一听。
《卧看牵牛织女星》PPT课件4 品读感悟 快速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将文中涉及天文知识的语句勾画下来。 课文主要讲了银河和其他一些星星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卧看牵牛织女星》PPT课件3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新词。读通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织女星和牵牛星。 织女星:也称天孙天琴座 共三星,组成一..
《卧看牵牛织女星》PPT课件2 本节课学习目标: 1.了解四大民间故事 2.了解文中介绍的天文知识 3.掌握文中词语 4.理解并运用文中的说明方法 5.《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文中有何作用 ... ...
发布于:2020-05-03 13:44:55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云赋》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体会并学习运用联想与想象以及多种表现手法描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情感。
3.培养观察、思考自然与生活的习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写得豪放
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写得沉重
杜牧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写得深远
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写得轻快
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写得闲适
... ... ...
云赋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当代作家,原名孙广举,河南永城人。1965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中文系。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
散文集《鸟情》《瞬间解读》;
理论批评集《让艺术的精灵腾飞》;
散文《星云月三赋》等。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特点:“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在现代散文中,“赋”含“歌颂”“赞美”的意思。
... ... ...
云赋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齑粉 徜徉 豕
翕动 精骛 宫阙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空鳌恐赶赣昝悦5难子。
【弹尽粮绝】泛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沁人心脾】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舒适。形容感人至深。
... ... ...
云赋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儿时看巧云赏心悦目和关于云的遐想。
第二部分:(2—7)从时间的顺序和视角的变化写观察到的云。
第三部分:(8)写雨后生机盎然的现实和作者领悟人生哲理的欣喜。
... ... ...
云赋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作者写儿时的遐想有何作用?
这种似乎不着边际的幻想渗透着对人间无比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挚爱。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会有下一段对云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
分析第二部分作者写了哪些状态的云。
(1)雨前狂奔的乌云
“清晨起来就见……浅灰色大幕……涌出一大团一大簇的乌云来”
比喻,低垂的乌云恣意漫卷之势。
(2)夏雨初歇
“乌云也在趁机会歇歇脚……带着重重的水汽的云在徜徉”
拟人,雨歇时乌云四散的情形。
(3)雨停后的云景
“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顷刻间纷然瓦解,无影无踪”
拟人,太阳驱散乌云的壮观景象。
“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若飞,若停,吸之若来,吹之若去”
新鲜的比拟,凸显作者心中的欢畅、惬意。
课文第6段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云的特点?作者观察的角度有何变化?
形 冰山、巨象、高高低低、或卧、或坐,或行、或止
色 以白色为主“汉白玉”、“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金色为辅
意 从容、安详、体味仙境中的静美
... ... ...
云赋PPT,第六部分内容:品味语言
1.“有的如有首无面的凶神恶煞……奔跑着……踏为齑粉不可之势。”
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地描写出雷雨前和雷雨刚开始时,乌云的独特“面目”以及急剧变化、迅猛翻腾的气势。
2.“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只见狼奔豕突,顷刻间纷然瓦解,无影无踪。”
“弹尽粮绝”等词将乌云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描绘成一个激烈壮观的战争场面,着力表现了大自然气势非凡的壮观之美。
3.“雨过天晴之后……天空和万物都像新洗过了……像新充了更多氧气。”
连用三个“新”字,描绘“清新”之景,不仅绘出了在碧天背景上映衬出来的白云清淡之态,而且传出了白云的潇洒飘逸之神。
4.“又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沁人心脾,纵目四望,只觉耳目一新。”
比喻为“羽毛”在视觉和触觉上给人以轻、薄、柔、润的感受;“若飞……”,进一步描摹出白云轻盈、柔美的样子,把人们带进一个神幻奇妙的仙境之中,极为真切地写出了白云给人带来的美妙感觉。
5.“呵,湛蓝湛蓝……像是‘挂’在蓝天上……一把神镰突然停在了那里。”
这出神入化的一“挂”一“停”,把蓝天显得更加深邃、宏伟,把九天仙境写得愈加神秘奇幻。
... ... ...
云赋PPT,第七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章明写巧云、乌云、白云、彩云,寓情于变化的云景之中,暗抒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之情。长空云景尽收眼底,笔中风情跃然纸上,读之确实能给我们以“神与物游”的美感享受。
2.描形绘神,手法多样。
作者用他那变化多端的笔触,通过记叙、描写、抒情,以及描形绘色、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巧用比喻等多种手法,将大自然的奇观录制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艺术图像。
3.用词凝练,语言生动。
例如:写乌云,“那灰色的天幕像浸透了水一样……更阴暗了”,将暴雨前沉重郁闷的气氛描绘得极为形象,这乌云不仅仅弥漫于天际,也紧紧地罩在了人们的心头。
... ... ...
云赋PPT,第八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对云的各种情态的描摹和作者对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象内在情韵的追求、体验与把握,抒发了作者对风云变幻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丰富的观察与感受,凝聚了作者对宇宙、人生哲理性的思索,寄托了作者对无限美好未来的憧憬。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本文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云景,生动精彩,引人入胜。你能借鉴这些手法描绘一下山峦的景象吗?尝试着写一写。
发布于:2020-05-03 13:44:55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月迹》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2.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和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语言,学习作者以联想、想象来创造美妙意境的写作方法。
4.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人生态度。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
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绣花,绣杂糍粑,
糍粑跌得井里,变杂蛤蟆,
蛤蟆伸脚,变杂喜鹊,
喜鹊上树,变杂斑鸠,
斑鸠咕咕咕,和尚呷豆腐……
... ... ...
月迹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代表作】
长篇小说《高老庄》《废都》《白夜》《贾平凹自选集》等;
中短篇集《制造声音》;
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 ... ...
月迹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屏气 面面相觑 倏忽
袅袅 锨 掬 相偎
【款款】慢慢。
【满盈】满满。
【屏气】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
【倏忽】很快地;忽然。
【袅袅】文中指有某种气息在身后缭绕或摆动。
【锨】掘土或铲东西用的工具。
【掬】两手捧(东西)。
... ... ...
月迹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归纳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中秋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奶奶、我和弟妹
事情:盼月亮、看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再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4)写镜中月轻盈、转瞬即逝。
第二部分:(5-10)写院中月纯洁明亮。
第三部分:(11-24)写杯中月柔和温馨。
第四部分:(25-36)写河边月宁静美好,同时点题:美好的事物永存心中。
... ... ...
月迹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细读课文,明确寻月的过程:
在寻月过程中,“我”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羡慕、嫉妒、争执”
“越发觉得奇怪了”
“都觉得满足了”
作者组织材料的感情线索
镜中看月:“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渐渐地爬得高了”
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像是在写一位久盼而至的很有情趣的妙龄女子。
院中望月:“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
叠词,月亮的特点是白白的、晶亮透明,突出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淡淡的痒痒的感觉……身后的这一棵了。”
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独特的联想与奇妙的感觉将明月这种真切的实在化为虚拟,又转换为实感,使读者获得一种美的愉悦。
... ... ...
月迹PPT,第六部分内容:品味语言
阅读课文,选取你最喜欢的句子赏析。
(1)“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2)“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这是虚写,作者的表现手法十分含蓄别致,它寄托了一个更为深层的含义: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
(3)“‘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这个对话描写十分精彩,既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天性,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这句话富有哲理,说明人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权利,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 ... ...
月迹PPT,第七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形散而神不散。
虽然本文描写的是各处不同的月的情态,但并不显得散乱,这是因为对月亮的描写始终是以“寻月”这一行动贯穿起来的,不仅不散,反而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展现月亮的柔美、迷人,表达作者那种月一般纯洁、真挚、明亮的心境。
作者表面上是写各个地点的月,其实只写了一个心中的月。作者将月亮作为中心意象,寓情于境,展示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纯洁无暇的情怀。
2.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和美感。
贾平凹的散文以纯朴气息著称,不但寄寓的情感是朴实、真挚的,语言的运用上也毫不矫饰。
(1)课文的用语很质朴,大都是孩子的口语,如第三部分中孩子们赞美月亮的那部分:“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个好。”这些质朴而又稚气的语言与孩子们希望美好的东西人人都能享有的纯朴愿望一致,充分反映了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
(2)儿化音的使用。全文共有二十多处用了儿化音,使文章语言有了口语化、方言化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
(3)叠词的大量运用。全文有十多处使用了叠词,写出了各处的月光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
... ... ...
月迹PPT,第八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记述了孩子们在中秋月圆之夜寻月、赏月的过程,描写了月亮迷人的形态和孩子们陶醉于月色之美时所产生的奇妙感触,抒发了他们的欢愉之情,表达了他们美好纯真的愿望,赞美了他们天真纯洁的美好心灵。
并告诉人们一个简单平凡却又重要的道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
“月亮是个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月亮。
《月迹》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现在我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月迹》PPT优秀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正确、流利、有..
《月迹》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 课 导 入 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结,那温润晶莹的月色曾经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 ... ... ... 月迹PPT,第二部分内容:整 体 感 知 ..
发布于:2020-05-03 13:44:55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寻找理想》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2.学习和巩固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3.理解作者对于理想的看法,树立“追求集体幸福和繁荣”的崇高理想。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 ...
寻找理想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代表作】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中篇小说《灭亡》《寒夜》《憩园》等。
1985年的一天,巴金收到了来自无锡县钱桥中心小学署名为“十个寻找理想的孩子”的信,这些孩子平均年龄不到11岁,都是学校中的好学生,但是他们面对社会上出现的“金钱潮”,在理想问题上陷入了困惑。
... ... ...
寻找理想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窒息 譬如 瘟疫 彷徨
缥缈 泛滥 尘垢 沐浴
【窒息】这里比喻难以适应或根本不能适应。
【唯利是图】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也作惟利是图。
【譬如】比如。
【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天花乱坠】形容人说话巧妙动听,但虚妄、空洞不着边际。
【尘垢】灰尘和污垢。
【沐浴】这里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 ... ...
寻找理想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我”的为难。
第二部分:(2-4)说明理想是存在的。
第三部分:(5-8)人生寻找追求高尚的理想。
第四部分:(9-10)向孩子们提出自己的希望。
... ... ...
寻找理想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课文题目“寻找理想”是什么意思?是针对什么而说的?
“寻找理想”:“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本文是针对无锡县钱桥中心小学署名为“十个寻找理想的孩子”的来信写的回信,十只“迷途羔羊”面对社会上出现的“金钱潮”,在理想问题上陷入了困惑,决定开展一个“寻求理想”的活动,向巴金爷爷呼救,请求帮助。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的“回答”来迟了的原因。
“我是一个有病的老人……因此要‘以最快的速度’给你们一个回答,我很难办到。”
虽然年老体衰,作者仍对理想充满激情,体现了作者执著追求的精神。
作者说自己没有“神奇的力量”“神秘钥匙”有何作用?
引用孩子们信中的词句,作者身为一代文学巨匠,却更愿意与孩子们平等交流,因此说明自己的真实情况,拉近了他与孩子们的心灵距离,为后文的谈话奠定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阅读第二部分,作者是如何说明“理想是存在的”?
(1)“不过我看你们也不必这样急……各人有各人的目标和理想。”
告诉孩子们“理想是存在的”,但各人理想不同,追求的结果也不同。
(2)“我听广播、看报纸,仿佛人们……仿佛理想在……就可以把它抓住。”
两个“仿佛”写出了人们极易产生的一种错觉:理想是不难实现的,是伸手可及的。
(3)“那么你们为什么……你们不是都有了理想吗……你们的理想起了作用吗?”
连续发问,感情强烈。第一个疑问句引起读者思考;后两个反问句起了强调的作用,充分肯定了孩子们都有了理想,并且理想已在生活中起了作用。
... ... ...
寻找理想PPT,第六部分内容:品味语言
1.“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
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作者终生对理想执著的追求,使他感觉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他视理想为生命,所以说是“血肉相连”。
2.“光辉的理想……我也不会感到‘内部干枯’……”
理想像水,能净化人的心灵;理想是火,能点燃心中的激情。巴金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理想,追求光明,在理想的照耀下,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和道德的自我完善,一步步向自己的人生理想努力着。
3.“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追求理想要不怕牺牲,要持之以恒,只有如此,理想才可能实现。
... ... ...
寻找理想PPT,第七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平等对话,娓娓动听。
作者像一位老爷爷在与自己的孙子促膝谈心,平易近人,娓娓动听。如文章开头“我只能跟在你们背后……更不用说什么‘神秘钥匙’了。”拉近了双方距离,为后面的谈话奠定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2.现身说法,真实可信。
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篇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去谈如何坚信理想的存在等等。这样的现身说法,既平易可亲,便于与小朋友平等交流,又真实可信,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比举其他的伟人事例有更强的亲和力和教育效果。
3.平实而生动,浅白而深刻。
本文是写给小学生的回信,语言以平实和浅白为其主要特色,但平实不失生动,浅白而又深刻。例如:“我听广播……你们不是都有了理想吗?……”整段文字显得生动而又富于变化。
... ... ...
寻找理想PPT,第八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课文是巴金老人写给小学生的一封回信。文章针对来信的困惑和要求,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会,阐述了对于理想的一系列看法,勉励广大青少年坚信理想的存在和价值,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的高尚理想,并为之终生奋斗。
你有没有“寻找理想”的愿望和经历?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
发布于:2020-05-03 13:44:54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背影》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以自己的故事与父亲的故事导入,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学习目标
1.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 ... ...
背影PPT,第二部分内容: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 ... ...
背影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背影》是一篇_____,表现父亲的_____。
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主要写谁? 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给加线的字词注音
交卸( ) 奔丧( ) 橘子( )
晶莹( ) 迂腐( ) 琐屑( )
栅栏( ) 差使( ) 狼藉( )
蹒跚( )簌簌( )
差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这里指职务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勾留:短时间停留。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衰颓败落。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踌躇:犹豫。
... ... ...
背影PPT,第四部分内容:寻找背影
本文共有几次写到“背影”?
四次“背影”各出现在课文什么地方?
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
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子浦口送别
1:课文哪两个地方着重写父亲的背影?
a: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
b: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候。
... ... ...
背影PPT,第五部分内容:感受父爱
探究:语言描写(爱在言中)
⑤“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真的认为此事“不必难过”吗?他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不是。面对解职失业和丧母的父亲心里比儿子更加悲苦和难过。可是,当他看见儿子难过得流泪的时候,却强抑巨大悲痛,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是多么深切。(既是安慰儿子,也是自我安慰)
检测一下你的情商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是为什么?)
“聪明”是反语,表现不理解父爱的自责之情。
父亲讲价钱,嘱托茶房,都是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理解不到,自以为是,觉得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傻了!
... ... ...
背影PPT,第六部分内容:思考讨论
1: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2:“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3:“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4: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
①: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②:感动之泪:望亲买橘,父子离别
③: 感伤之泪: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④: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5: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
①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②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③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④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 ... ...
背影PPT,第七部分内容: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段):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2—6段):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情景,表现父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三部分(7段):别后思念,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怀念之情。
请简要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
课文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于叙事中表现了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怜爱父亲,父子情深。
... ... ...
背影PPT,第八部分内容:写作启示:
作文开头方法: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作文结尾方法:照应开头、画龙点睛
选材要突出文章中心
叙事要详略得当
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中写人时要运用描写方法:例如: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等
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 ... ...
背影PPT,第九部分内容:结束语:
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
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
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很无私,值得我们去感恩。我们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用心观察他们的反应,用笔记下你们的感受。并以“父亲”或“母亲” 为题写一篇作文。
学会感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感恩所有曾经对你好的人……
《背影》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地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乐地..
《背影》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
《背影》PPT课件(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 揣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重点) 2. 品味语言,感悟父子情深。(难点) 3. 分析写法,领悟文章特点。(重点) 4. 联系生活,..
发布于:2020-05-03 13:44:54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青春万岁序诗》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王蒙的生平及创作。
2.体会诗歌精巧的结构和形象的比喻,感受诗中洋溢的火一般的激情和浪漫情怀。
3.思考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激发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
【王蒙】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代表作】
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
中短篇小说《小豆儿》《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
散文《德美两国纪行》《桔黄色的梦》等。
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个社会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尤其是热血青年,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激情和憧憬。年轻的王蒙亲眼看到了旧中国的崩溃和新中国的建立,他和所有的青年一样充满了希望。在这种特殊含义背景下,王蒙创作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 ... ...
青春万岁序诗PPT,第二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全诗,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4节)表现青春的美好和年轻人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5节)歌颂青春精神对生活的巨大作用。
... ... ...
青春万岁序诗PPT,第三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朗读第一部分: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对青春的热爱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以蒙太奇镜头的方式刻画生活场景
朗读第二部分: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 ... ...
青春万岁序诗PPT,第四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丰富的意象。
诗中的“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幅场景。我们展开想象,可以看出青年学生们那种充满激情、朝气、活力的精神面貌,进而形成了一种欢乐、热烈、青春的鲜明意境。
2.激昂的情感。
从诗歌热烈的意象、欢快的意境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充满激情的青春气息,根据诗歌的欢快基调,我们能够体会出诗人那种对生活、人生、未来的豪情和信念。
... ... ...
青春万岁序诗PPT,第五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歌颂青春的。通过全诗,读者看到了青春鲜明的形象,听到了诗人激情澎湃的歌唱,感受到青春的巨大的鼓舞力量。
课外阅读王蒙的《青春万岁》。
发布于:2020-05-03 13:44:54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学习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并对重要内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
2.学习本文运用的引用类比、设问启发等多种对话的方法。
3.明确读书的目的和方法,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 ...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刘墉】1949年2月生于台北,知名华人作家、画家。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
【代表作】《刘墉画集》《萤窗小语》《超越自己》《我不是教你诈》等。
【咀嚼】比喻反复体会;玩味。
【创意】创出新意,也指所创出的新意或意境。
【徒然】仅仅,只是。
【疲于奔命】原指连续受到命令或强制而不得不四处奔走忙碌,后来也指事情太多而忙不过来。
... ...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7)读书要记住、要读懂,不要只讲数量和速度。
第二部分:(8-14)用类比的方法,进一步说明读书不能只讲数量和速度。
第三部分:(15-23)“我”教给女儿正确的读书方法。
第四部分:(24-29)“我”告诉女儿学以致用的道理。
第五部分:(30-32)总结全文,对女儿提出希望,点明文章主旨。
... ...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1.如何理解标题“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快乐的读;
快乐的用;
常常温习;
常常思索。
2.文章批评了哪几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
(1)只讲数量和速度,不讲理解(质量)。
(2)只管比赛考试,不去欣赏、享受。
(3)只知道“学”,不知“习”和“思”。
(4)只顾读书,不能学以致用。
3.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要“咀嚼”、“欣赏”、“享受”;
读书要学、习、思结合
读书还要学以致用。
4.文章是怎样说明这些道理的?
(1)类比
①一家人参观历史博物馆的经历
既有利于说明做事只讲数量和速度的害处,又能使女儿理解和接受所讲的道理。
②作者谈自己栽种番茄的体会
使女儿明白读书与运用的关系,读书一定要学以致用。
(2)引用
“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两句名言,前一句与本文的标题(即文章的主旨)一致;后一句与本文反对读书只讲数量和速度,提倡“咀嚼”“欣赏”“享受”及“学以致用”的观点一致。
在多方阐述的基础上,又引用名人名言来论证,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 ...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托物言志中蕴含生活哲理。
课文虽然是父女两代人之间的交流,但作者并没有端起架子,板起脸孔,一本正经地说教,而是运用书信体裁,通过双方都知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这就好像面对面促膝谈心。
2.作类比、引名言,增强说服力。
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讲述了一家人到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的事,这是一个类比。
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还引用了孔子的两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说明道理,增强了说理的力度。
... ...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文章批评了几种不正确的读书目的和方法,提出了有关读书的种种观点,谆谆教导女儿形成正确的读书观,树立终身读书的思想,要爱读书,会读书,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指出读书要记住,要读懂,不要只讲数量和速度
进一步说明读书不能只讲数量和速度(作类比)
说明读书要“学”“习”“思”相结合
说明读书还在于运用(类比法、例证法)
殷切希望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有人说,与“怎么读书”比,当前“读什么书”的问题更为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发布于:2020-05-03 13:44:54
0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