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自主学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识作者
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5岁始在各地漫游①,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伴读] ①李白的漫游生涯在诗中是从十五岁开始的,你看:十五观奇书,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
二、知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后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②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这已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伴读] ②学者闻一多盛情讴歌李白和杜甫的相遇: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也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是太阳与月亮的相碰。
三、明文体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③。
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诗句字数不整齐的古诗,称为“杂言古诗”。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句子还是七言,所以杂言算是七言古诗。杂言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给人一种奔放排S④的感觉。
[伴读] ③李白很喜欢写古风,也许唯其如此,才会“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④Sào,矫健有力。
四、拓知识
1.谢公屐
《南史·谢灵运》记载:谢灵运⑤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伴读] ⑤他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开创了山水诗派。
2.三山五岳
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五岳各具特色: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
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于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东、西、中三岳地处黄河附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 ...
一、识作者
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 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知背景
《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明文体
律诗的格律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①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②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③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④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 ... ...
*琵琶行并序
一、识作者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他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二、知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 ,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 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三、明文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特点有:
①篇幅可短可长。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一百二十句,《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②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④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 ... ...
第二部分内容: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象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琵琶行并序
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前者为主,后者为宾。既表达了对琵琶女晚年沉沦遭遇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任务探究一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中也说过:“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衬,乃具深婉流美之致。”我国古代诗人深谙此道。本课三首诗中,渲染景物以衬托所抒之情的例子很多,要注意赏析。
... ... ...
第三部分内容:任务设计
1.本课三首诗中都有写景,请分别概括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
答案 李诗写景由四幅画面组成。第一幅是清幽宁静的月夜渡湖图,画面意境的清幽宁静,则表明了李白此时内心的惬意与自足。第二幅是山中日出图,壮丽雄奇的“海日”“天鸡”景象,预示以后的前途一片光明,豪壮的图画中洋溢着他凭诗才受宠后短暂的得意之情。第三幅是阴森恐怖的山中夜景图。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第四幅是富丽神奇的傍晚仙聚图。这是一个瑰丽多姿、险怪神奇,而又变幻莫测、灿烂辉煌的自由极乐的神仙世界。仙境美妙衬现实丑恶,向往神仙就是厌恶黑暗现实。
杜诗的首联和颔联是写景句子。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勾勒出了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浩茫而纷乱的思绪。
白诗有五处景物描写。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头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2.三首诗中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案 李诗写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十句诗描绘了梦中所说的洞天仙境的景象,这是一个色彩鲜艳、变化莫测的童话世界,众仙平等相处,仙人和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这些都显示了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之妙。
... ... ...
第四部分内容: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 此诗写于745年,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李白和杜甫在鲁郡再次相逢。分别之时,李白写下此诗。杜二甫即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 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注】 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
1.阅读材料一,回答:“海色明徂徕”一句中的“明”字有何妙处?
答案 “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着徂徕山,这就把山色写活了,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
2.阅读材料二,回答问题:颈联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作用何在?
答案 描绘了一幅桃花锦簇、柳絮纷飞的明艳春景图。运用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反衬出诗人离愁难遣、怕和友人后会无期的伤感。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诗,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诗。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诗成笑傲凌沧洲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江西九江市有一座仿唐代园林建筑,名叫琵琶亭。为什么这座占地3300平方米的园林,会以琵琶来命名呢?话还得从公元815年的一首诗..
发布于:2020-05-03 14:10:07
0
语文必修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诗,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诗。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李白与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的“诗仙”,一个是现实主义的“诗圣”。他们,一个喜欢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构建一个奇伟瑰丽的世界;一个擅长把现实中的风物纳入诗中,让一个个意象成为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载体。二人的风格,自是非常不同,差别也非常明显。
与杜甫一样,白居易也是现实主义诗人,但他的诗更加通俗易懂,因为据说他每首诗都务必要让老妇人能够读懂。
让我们走近这三位大诗人,研读他们的诗歌,体会他们与众不同的高超技艺和属于他们的情感吧。
... ... ...
第二部分内容:学习任务一 阅读与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一)诵读诗韵
1.诵读全诗,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韵脚。
这首诗可分为两大层,第一层从开头至“失向来之烟霞”,写梦游天姥。这一层又分三小层。
第一小层:梦前
海客 谈 瀛洲,烟涛 微茫 信 难求;
越人 语 天姥,云霞 明灭 或 可睹。
天姥 连天 向天 横,势拔 五岳 掩 赤城。
天台 四万 八千 丈,对此 欲倒 东南 倾。
第二小层:梦境
我欲 因之 梦 吴越,一夜 飞度 镜湖 月。
湖月 照 我影,送我 至 剡溪。
谢公 宿处 今 尚在,渌水 荡漾 清猿 啼。
脚著 谢公 屐,身登 青云 梯。
半壁 见 海日,空中 闻 天鸡。
千岩 万转 路 不定,迷花 倚石 忽已 暝。
熊咆 龙吟 殷 岩泉,栗 深林兮 惊 层巅。
云 青青兮 欲雨,水 澹澹兮 生烟。
列缺 霹雳,丘峦 崩摧。
洞天 石扉,訇然 中开。
青冥 浩荡 不见 底,日月 照耀 金银 台。
任务活动二 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一)赏析技巧
1.本诗为何开头不谈天姥,而是从“海客谈瀛洲”写起?
答案 (1)以虚衬实,瀛洲难求,而天姥可睹,因而才梦游天姥而不梦游瀛洲。
(2)把天姥与神山瀛洲并提,使天姥山也带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后面梦境的描写做铺垫。
2.诗人是怎样来表现天姥山的高峻的?
答案 诗人将天姥山与五岳、赤城、天台进行比照,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连天,横可遮天,五岳赤城不在话下,万丈天台拜倒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便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个神奇的色彩、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境界。
3.明代王思任在《天姥》一文中写道:“天姥(比之于天台),仅当儿孙内一魁父(‘魁父’指小山丘),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天姥山和天台山相比很矮,只能算是儿孙辈的一个小山丘,怎么可能“势拔五岳掩赤城”呢?)你是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的?
答案 (1)诗人运用夸张的写法,如同他写头发是“白发三千丈”,写瀑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2)诗人笔下的天姥山完全是其内心主观想象的产物,现实中没有哪一座山是他笔下的天姥山。
... ... ...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碎叶城(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家迁绵州明县(现四川江油)。少年时期就广学博览,10岁观百家,15岁观奇书,好剑术,自幼就有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自称其抱负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26岁时,出蜀远游,历访名山道观,广泛结交,并树立较高的声誉。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受权贵谗毁,被迫离开京城。“安史之乱”爆发后,应征加入永王李U的幕府,李U被肃宗消灭后,受累入狱,被流放到夜郎(现贵州桐梓),途中遇到大赦,重获自由,后病逝于当涂(现属安徽省)。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诗风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被贺知章称为“诗仙”,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作者延读
李白心灵里的故乡
李白的故乡究竟在何处,这些年始终没有停止过纷争。
故乡,其实就是一种回望,由现实里的无意触发,突然对自己最难忘最信赖最依靠的故土故地故人故情产生一种意念性的向往。它是抽象的具体,又是具体的抽象。基于这点,我们可以大着胆子学着诗仙的狂放,喝下几杯酒,迈着醉步走进诗人心灵之门。这时,你就会发现诗人心灵的故乡是变化的多样的唯美的抽象的。
... ... ...
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一)诵读诗韵
1.诵读全诗,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韵脚字,体会用韵特点。
风急 天高 猿啸 哀,渚清 沙白 鸟飞 回。
无边 落木 萧萧 下,不尽 长江 滚滚 来。
万里 悲秋 常 作客,百年 多病 独 登台。
艰难 苦恨 繁霜 鬓,潦倒 新停 浊酒 杯。
这首诗押i韵,“回”“杯”古音分别为huái和puāi。
(二)初步理解
2.诗歌主要写重阳节登高,哪些诗句是写登高所见?哪些诗句是写登高所感?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答案 (1)前两联写登高所见,后两联写登高所感。
(2)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顿挫。
任务活动二 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1.这首诗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哀”字在首联及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猴、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2)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3)“哀”字让诗句中的天、风、沙、猿啸、鸟飞顿时带上了伤感色彩,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加了不尽的悲怆意味。同时,这个“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仅写出了自然之悲象(秋),而且写出了人生之艰难(霜鬓)。
2.颔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评它“把悲秋的情感推向了极致”,请赏析一下这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茫无边际、萧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望;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是诗人俯视所见。这里有“萧萧”之声,也有“滚滚”之势,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面对一枯一荣的落木所抒发的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沉郁悲凉的对句,将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书写得淋漓尽致,用语精当,气势宏伟。
... ... ...
第三部分内容:学习任务二 整合与探究
1.本课三首诗均是人生失意之作,请简要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失意之情的。
答案 李白通过梦游天姥的幻境,抒发了自己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对现实强烈的不满情怀;杜甫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心系家国的复杂感情;白居易则通过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联想到自己被贬的悲凉境遇,从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失意。
2.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和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哪些特征?
答案 (1)浪漫主义作品,感情强烈,善于运用大胆的想象、丰富的夸张。
(2)现实主义作品,注重细节及体验的真实性,常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能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3.《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并序》这两首诗都充满了想象力,请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
答案 (1)《梦游天姥吟留别》全篇想象奇特,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
(2)《琵琶行》在描写琵琶女演奏时运用了联想、想象、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4.本课的这三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并序》是古体诗,《登高》是近体诗(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谈一谈古体诗与近体诗各有哪些长处。
答案 (1)古体诗不拘字数,可以让作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尽则止;押韵灵活,可以让作者根据所写内容与表达的情感适时换韵,不必以文而害意。
(2)近体诗讲究平仄格律,因此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平仄互间的格律美、错落有致的参差美;讲究对仗,因此具有成双成对的整齐美;字数句数固定,因此具有凝练浓缩的精致美。
相关链接——古体诗和近体诗
中国古代诗歌(不包括词、曲),从形式上可以大体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从时间上说,古体诗在前,近体诗在后。古体诗指近体诗形成以前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它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格律分明,所以又叫格律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诗成笑傲凌沧洲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自主学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识作者 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江西九江市有一座仿唐代园林建筑,名叫琵琶亭。为什么这座占地3300平方米的园林,会以琵琶来命名呢?话还得从公元815年的一首诗..
发布于:2020-07-15 10:43:54
0
语文必修一
《琵琶行(并序)》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2、引导学生抓主旨句,结合诗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二部分内容:导入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注:摭, zhí,拾取。浮云不系、造化无为:浮云、造化也都无法挽留住他的生命了。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本文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三部分内容:背景简介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三、四两段,回答问题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5、全诗的主旨句是?你怎样认识诗歌主旨?
鲜明的对比
诗歌的第三部分: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这一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五部分内容:课文讲解
浔阳楼楹联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琵琶)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六部分内容:合作探究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琵琶声在文中有何作用?
三个回合:
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
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
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读第一段:一闻琵琶,感受如何?
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猜想到它的基调是悲凉哀怨。因为:
A、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使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3、读第五段: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而诗人却“泪湿青衫”?
一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二悲自己的谪居偏远。此时,两人感情已经相通相融。
重点研读第二段
1、说说琵琶女在这里演奏的五个层次?
2、尾句有何作用?与此句有相同功能的句子,诗中还有哪两处?
3、找出八个比喻,体会妙处?
前奏曲:出场含羞多庄重,掩抑似诉不得志,信弹说尽无限事。
欢乐曲:《霓裳》《六幺》落玉盘。急切欢快,似当年红火。
深思曲:从间关到幽咽到暂歇。幽愁暗恨,似如今商妇冷落。
悲愤曲:激越悲壮,似是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
后缀曲:悄无言,秋月白。 余音袅袅,意味不尽。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七部分内容:总结艺术特色
1、高超的艺术构思: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出色的音乐描写:尤以第二段的欢乐曲、深思曲、悲愤曲为甚,运用大量的比喻,兼以拟声、叠词等手法。
3、侧面烘托:三次写江和月,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像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悲惨生活。
比较《琵琶行》和《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的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则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诗,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诗。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诗成笑傲凌沧洲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自主学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识作者 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
发布于:2020-07-21 10:57:43
0
语文必修三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江西九江市有一座仿唐代园林建筑,名叫琵琶亭。为什么这座占地3300平方米的园林,会以琵琶来命名呢?话还得从公元815年的一首诗说起,就是现在我们要学的这首《琵琶行》。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二部分内容: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后迁下(guī)(今陕西省渭南县境),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贞元十六年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六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白居易生活的七十多年,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
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著有《白氏长庆集》。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讽喻诗
以《秦中吟》、《新乐府》为代表,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 。
一是长篇叙事诗
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种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三部分内容:相关知识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琵琶:
琵琶,弹拨乐器名。相传在秦代,百姓因“苦长城之役”,“弦鼗(tao)而鼓之”。“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拨浪鼓。弦,名词做动词用,意即配上(三条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弹奏的,是从“丝绸之路”传进“曲项琵琶”,犁形、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四部分内容:内容分析
第一段,浔阳江头闻琵琶。
此段是全诗的引子,“浔阳”两句,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着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这段中作者着力写送别的悲凉、凄惨心情,用来反衬琵琶乐曲声强大的吸引力。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声。
这一段开头六句,极简练地交待邀请琵琶女相见的经过。之后,就细致地描写了弹琵琶的全过程。作者把琵琶女弹奏时的动作和神情、琵琶声的美妙动人、乐曲声中包含的满腹愁思以及听者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这样写,即表现了琵琶女演奏才能,又表现了乐曲的丰富感情,为下面两段琵琶女叙述自己经历和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慨作铺垫。
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
在这段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典型。
“沉吟”两句是过渡。“自信”以后二十句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分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控诉。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开头就写出了作者的感慨。头两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写产生共鸣。感到自己和琵琶女有着共同的命运,因而发出天涯沦落、同病相怜的感慨。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中间十二句是诗人自述。主要写迁谪后的郁闷心情,揭示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的原因。
最后,用“如听仙乐耳暂明”来赞扬琵琶女,并提出“莫辞更坐弹一曲”的请求,引出结尾段。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五部分内容:创作特色
1、形象逼真。
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时,不仅注意故事的真实,而且注意细节的真实。例如,在诗中,诗人除动情地叙述琵琶女的身世外,还细腻地从音乐在她内心掀起的波澜上去刻画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因而使人物刻画和故事自然融合,逼真地塑造了一个受摧残、被压迫的女艺人的形象,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
2、结构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形成了一种整齐兼变化美。
诗人从“送客”起笔,继而写了“寻音”“邀弹”“询问”“诉衷”“感慨”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推进的情节。这些情节,分则各为一个场面,合则为一篇动人的诗篇。全诗完整、和谐、统一。
3、音乐形象描写真切动人。
用语言表现音乐形象,是本诗突出的艺术成就。为使语言能表现音乐形象,诗人使用了摹写弹奏动作、巧用比喻、体会弹奏感情、运用和谐的韵律等多种手段,通过联想从视觉听觉、韵律变化等方面,帮助读者在无声的文字之中,体味动人的“情声”。
4、利用写景营造悲凉的气氛,通过叙事联系自己的遭遇抒发感情,也是本诗的成功之处。如,景色的烘托渲染,作者三用“江月”,却丝毫不觉得重复。诗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了。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六部分内容: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体会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诗,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诗。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诗成笑傲凌沧洲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自主学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识作者 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
发布于:2020-05-03 14:08:51
0
语文必修三
《琵琶行(并序)》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教学目标
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内容;
描写音乐的艺术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二部分内容:二、教学内容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
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代表作:《白牡丹》《买花》《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观游鱼》《鸟》《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宫词》
“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
“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
“元轻白俗”-------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平易,元诗还流于轻佻淫靡.后人“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元轻白俗”。
(1)关于歌、行、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琵琶行》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3.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谏官,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4.疏通字词
贾(gǔ)人 荻(dí)花
管弦(xián) 六幺(yāo)
钿(diàn)头 呕哑(ōuyā)
嘲哳(zhāozhā) 虾(há)蟆陵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三部分内容:三、知识点梳理
主题内容: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歌女,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女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基础知识:
A.一词多义
感斯人言(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使快弹数曲(几,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 ... ...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诗,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诗。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诗成笑傲凌沧洲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自主学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识作者 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
发布于:2020-05-03 14:08:50
0
语文必修三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赏析音乐描写及意蕴浓厚的句子,学习本诗通过比喻描写音乐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反馈问题:音乐方面)
2、探讨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主题含义。(反馈问题:主旨)
3、明确诗歌大意,为高考情境默写题打好基础。(反馈问题:诗歌内容方面)
二、过程与方法
1、梳理字句,把握叙事情节,理清线索。
2、合作探究,比较形象,理解主旨。
3、诵读诗句,赏析音乐描写,品味音乐和文学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珍视今朝的成长环境。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二部分内容: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清新明丽,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甚至达到忘我境界。“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所以人称“诗魔”。他的诗今存近三千首,因此他有“诗王”之称。
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三部分内容: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国辱”),首先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被权贵们指责越职言事,又被造谣者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和新井诗,“有伤名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四部分内容: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古今,第二年】秋,送客湓浦口【状后】,闻船中夜【名作状,在夜里】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於穆曹二善才【状后】。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名作动,摆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状后】。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状后】,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古今,于是创作】长句,歌【名作动,作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请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
小序叙述了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说明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文本
三次琵琶描写
第一次:初闻琵琶 “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二次:再闻琵琶 “东川西舫悄无言”
第三次:终闻琵琶 “江州司马青衫湿”
第一次演奏:江头送客闻琵琶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萧瑟凄凉气氛, 奠定基调。
“惨”饱含离愁、沦落之意
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六部分内容:鉴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以嘈嘈和切切摹声,再比喻为急雨、私语、大小珍珠坠落在玉盘中的声响。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以黄莺鸣唱与冷泉呜咽比喻曲调的流转和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以银瓶破碎与铁骑冲锋比喻曲调的高亢和雄壮。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叙议结合,烘托出琵琶女的超凡技艺。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1)本段音乐是怎样跌宕起伏、复杂多变的?
欢快——悲伤——悲愤——凄凉
(2)本段对音乐的描绘非常出色,试分析诗人是运用什么方法具体描写乐声的?(反馈)
①大量运用贴切比喻,以声写声。化无形之声为可感之物,写出了琵琶旋律的跌宕起伏与复杂多变,把琵琶的乐音描写得淋漓尽致。
喻体及音乐特点
急 雨——繁密急切 私 语——轻幽细腻
珠落玉盘——轻脆圆润 莺语花底——宛转流畅
泉流冰下——幽咽低沉 冰泉冷涩——艰涩凝滞
银瓶乍破——激越奔涌 铁骑突出——高亢雄壮
裂 帛——短促急迫
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有了画面感,给人无限的联想。
②侧面烘托与正面描摹相结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音乐结束后周围环境的寂静无声来突出音乐演奏的美妙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人们还久久沉醉在余音饶梁的美妙音乐氛围之中,侧面烘托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正面描摹不再赘述。
③巧用叠词
“嘈嘈”“切切”等叠词的使用,将乐声的强弱、快慢、音质表达得十分具体、可感,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
④紧扣“情”字来描写
琵琶女是带着感情弹奏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在乐声之中融入了情感因素,更加声情并茂,婉转动人;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倾听、来描摹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的起伏跌宕体现了情感的复杂变化,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七部分内容:理解主旨
1、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叹?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反馈)
琵琶女:早年的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现在的境况是“年长色衰,漂沦憔悴”。
白居易:早年的境况是“身居高位,名动京师”;现在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
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由“盛”而“衰”。琵琶女用一只琵琶曲向人们倾诉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地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又尽情地倾诉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2、“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什么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湿青衫呢?(反馈)
诗人泪湿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伤琵琶女:琵琶女激愤幽怨的曲调引起诗人情感的共鸣,琵琶女苦楚身世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2)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忧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能不悲怆满怀,泪湿青衫?这“泪”即是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 一个是被压抑的知识分子,虽地位悬殊,却在这风凄月明之夜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了知音。白居易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品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穿越时空,超越时代,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八部分内容:本诗小结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一位琵琶女“年长色衰”后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
2、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成衬。
3、诗中运用比喻描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神入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绝唱。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月光,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随时间沉入记忆。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诗,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诗。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诗成笑傲凌沧洲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自主学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识作者 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
发布于:2020-05-03 14:08:50
0
语文必修三
《琵琶行(并序)》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课时
中国古代有哪些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俞伯牙弹琴,钟子期竟能领会“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遂为知音。
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 ... ...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2.正音,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3.疏通“序言”文意,明白“序言”的作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在文学上,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
前期:仕途顺利,为民请命。讽喻诗(如《卖炭翁》)
后期:贬为司马,独善其身。闲适诗、感伤诗(如 《长恨歌》《琵琶行》等)
本诗作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 贬为江洲司马,此年秋天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伤感不已,因此作诗。 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形象抒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
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可叙事,可抒情、议论。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是歌行体。
... ... ...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铮 悯然 转徙 浔阳
声声思 捻 霓裳 衣裳
红绡 钿头 银蓖 谪居
还独倾 间关 贾人 荻花
裂帛 幽咽 船舫 虾蟆陵
呕哑 嘲哳 阑干 琴弦
初读课文 读懂词句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使快弹数曲 年长色衰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
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今漂沦憔悴 歌以赠之
凝绝不通声暂歇 秋月春风等闲度
梦啼妆泪红阑干 却坐促弦弦转急
去来江口守空船 暮去朝来颜色故
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ǔ)人妇。
元和十年,我贬官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嫁给一个商人。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官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时间:被贬第二年的秋天
地点:湓浦口
人物:作者、客人、琵琶女
事情:奏曲、自叙身世、作诗
写作动机:同病相怜伤迁谪
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小序简要地概括了全诗的内容,交代了写诗的时间、背景、缘由、动机,并确立了诗歌的主题:同情琵琶女,控诉社会现实,抒发内心苦闷、失意之情。
诗中运用比喻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神入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千古绝唱。
... ... ...
1、利用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梳理文句意思,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内容。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二部分内容:第二课时
1.梳理段落,理清文章结构。
1.请认真读课文,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
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
第二部分——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部分——江中听诉身世苦
第四部分——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五部分——重闻琵琶青衫湿
2、研读第一段。
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找出景物描写的诗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研读第二段。
第二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琵琶演奏情况,声情并茂。
找出音乐描写的叠音词、比喻句。
说说琵琶女音乐演奏过程及效果。
... ... ...
琵琶行并序PPT,第三部分内容:第三课时
1.分析人物形象。(谁解青衫泪)
2.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谁解琵琶声)
3.体会诗歌主题,欣赏环境描写。(谁解风物意)
... ... ...
谁 解 青 衫 泪
1、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2、分析琵琶女的形象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3、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4、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 ?
5、“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种“沦落”是谁造成的?
... ... ...
谁 解 琵 琶 声
品读: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请你找出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
第一次演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惨”! (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朗读第二段诗文,思考作者用了那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
... ... ...
一句话总结全诗:
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1.背诵课文。
2.课下自读白居易《长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诗,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诗。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1.诗成笑傲凌沧洲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自主学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识作者 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
发布于:2020-05-03 14:08:50
0
语文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