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就总体而言,散文的语言特色是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洁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分析散文语言特色,我们可从遣词造句、修辞、语言风格、语体、情感、表现手法等角度去鉴赏。
课文范例:《荷塘月色》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叠词的运用,文章句子中多处出现叠词,总计有二十多处。别的不说,就是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这两段文字就有十多处,如“曲曲折折”“田田”“层层”等词语。这些叠词有的绘形,有的摹声;有的写动,有的表静。它们多为修饰语,与中心语一道写景状物,使所描绘的景物形象可感,充满诗情画意;再者,这富有音乐节奏感的叠词,读来朗朗上口,极富美感。
梳理角度:鉴赏散文的艺术手法
1.鉴赏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叙述能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描写可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抒情有抒发情感、揭示文章意蕴、体现写作意图的作用;议论则起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课文范例:《故都的秋》中的景物描写,作者在描写过程中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全面感受故都秋的韵味。比如天空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落蕊,作者感受到的是“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等。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爱,并让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得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
2.鉴赏修辞手法。散文作品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对偶、反问、反复、设问等。比喻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拟人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使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夸张可以烘托气氛,增强表现力;反复使得写景抒情感染力强,给人以深刻印象。
课文范例:《荷塘月色》第四段中句子:“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花的神情姿态,多角度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
... ... ...
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PPT,第二部分内容:高考素养探究
【典例研读】
(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汴京的星河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 ... ...
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PPT,第三部分内容:【真题演练】
1.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4分)(语言建构与运用之分析语言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语言的能力。本题要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而且是指定的局部的语言特色,并且还强调是赏析表达强烈情感(兴奋情绪)的语言,指向很明确。分析语言特色不外乎考虑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等方面。画横线部分多用四字词语,辞藻华丽地铺陈彩灯盛况。另外还有口语化的词语“果有”“真个”,第二人称的“你”,直接呼告,都表明了作者兴奋的情绪。
参考答案: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③语气急切:用副词“果有”“真个”等加强语气,用“你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审美鉴赏之鉴赏用词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的能力。在前文充分渲染繁华热闹的基础上,这两段内容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和前文开阔轩敞处的热闹形成对比。这是“长街的拐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用十个“一”字,突出了该画面的安静和独特。文本开头说孩提时的“梦”,这两段之后又写到“直伴着我进入梦境”“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正是这个画面让首尾自然呼应,让现实和梦相交。这就使得整个作品有繁华、有喧闹,同时还有安静;有大场景,也有小画面;让人深思,耐人回味。
参考答案: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②前文渲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形成强烈反差。③前文铺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十足。
发布于:2020-05-03 14:10:14
0
语文必修一
《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人物及其事迹
高考文言文试题一般选择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传记的核心是人物。人物优秀的思想品质体现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古代人物传记一般是通过典型事件来表现传主特点的,因此梳理人物事迹对概括人物特点至关重要。
课文范例:《赤壁赋》虽然是散文,但其主旨来自苏轼对人生重大转折的思考,与其人其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文中含有传记的因子,文中的“苏子”即苏轼本人。他原本胸怀天下,渴望建功立业,也有光明的政治前途。没想到“乌台诗案”将他逐出政治中心,侥幸保命后被贬黄州,形同囚徒,人生跌落低谷、陷入困境。本文抒发了苏轼对宇宙人生的见解,特别是对江水与明月变与不变的议论,表现了开朗的胸怀和达观的态度,从羽化成仙的超然之乐到现实人生的苦闷,再到从清风明月中找到出路,表现出作者力求排遣心中苦闷、听顺自然的思想。这种思想包含了儒家的兼济天下、道家的超脱达观等,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梳理角度:体会严谨、有序的文章结构
1.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描写。
课文范例:《赤壁赋》以月夜泛舟开篇,把握初秋月下赤壁江景的特点,抓住“水”与“月”这两个意象,描写了眼前月色笼水、水波含月的美景,令人进入一个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人间仙境。在水与月的净化中,真实的情感得以更加清新而自然地呈现。客的悲伤因月、水而起,苏子的人生感悟也由水月引发,文章的主题由此生发出来。
2.科学安排写景顺序,层次分明。
课文范例:《登泰山记》先总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及形势,然后写登山的具体经过,以及途中的艰险和初登顶峰的所见。接着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作者在泰山之巅观日出的情形,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观,写景层次分明,多角度地给我们描写了一幅瞬息万变的绮丽图景。最后略写了登山所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展开合理的想象。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文范例:《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泪下。
... ... ...
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PPT,第二部分内容:高考素养探究
【典例研读】
(2018·江苏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1分)
重到沭阳图记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①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②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③
夜阑置酒,闻车声,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知沭城新筑。④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一井],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⑤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 ... ...
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PPT,第三部分内容:【阅读示范】
文化传承与理解——分析人物及其事迹
①文章主旨:人民爱戴勤政爱民的官员。
②事件一: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侧面烘托,可见老县令即袁枚在任时政绩卓著。
③事件二: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可见袁枚在此地为官已是多年前的事了。
④景物描写一:白描手法,写远望沭阳城新添了许多建筑,一片兴旺之象。暗含袁枚对沭阳新发展的欣慰,这里面也有他当年德政打下的基础。
⑤事件三: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记得当年往事,而袁枚却多数事已忘记了。——进一步交代当地人对袁枚的德政铭记在心。
⑥景物描写二: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冰霰渐飞”写出江南冬天的特色,预示“岁将终矣”,必须回家了,隐含依依惜别之情。
⑦事件四: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当地人的盛情,还是因为袁枚的惠民德政。有力地支撑了文章主旨。
... ... ...
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PPT,第四部分内容:【真题演练】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思维发展: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解析】选C。“多数事已忘记了”并不是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而是作者袁枚,原文“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2.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文化传承与理解: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解析】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风世”根据注解可知是劝勉世人的意思。作答时需要从全文概括,可以从作者在沭阳为官离任后重到沭阳的情形及最后一段分析,“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说明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 ... ...
发布于:2020-05-03 14:10:14
0
语文必修一
《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理解词语的含义
从词语表达的意义上来说,它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两种。只表达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如“谧”只指安宁;表达多种意义的词是多义词,如“道”就有道路、道理、思想、引导等多个意思。一个多义词不管有多少个意思,它总有一个基本意义,叫“本义”,其他意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叫“引申义”。
课文范例:《师说》中的“师”就是个多义词,其本义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后由此引申出军队、众人、老师、学习等引申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古之学者必有师”中是“老师”的意思,在“吾师道也”中是“学习”的意思。
梳理角度: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代入法。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可将这个多义词的每个意义代入这个词语中,然后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哪个意义适合这个句子。
课文范例:《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已”,它有停止、表示过去、后来等多个意思,我们将这些意思一一代入到“已”中,会发现只有“停止”这个意思适合这个句子,故“学不可以已”中的“已”解释为“停止”。
2.根据词语构成推断词义。汉语的构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构成复词的两个词之间有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关系,如谤讥、斧斤、爱憎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进行合理推断。
课文范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讯”的含义,我们知道了“问讯”是同义复词,便可根据“问”推断出“讯”的含义是“问”“询问”。
3.利用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推断词义。有些文句的结构整齐,那么处于同一位置上的词应该是用法一致,词义相近或者相反的。
课文范例:《师说》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从结构上讲近似于对偶,其上下句子为相反意思,若要知道“下”的意思,便可由上句“出”(超出)推断出“下”的意思是“低于”。
4.语法求解。所谓语法求解,即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或判断其词性的方法进行推断。
课文范例:《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的用法。分析这个句子的句子成分,“而”这个连词是连接修饰语“尝”“终日”和中心语“思”的,故“而”在此句中是表修饰的连词。
... ... ...
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PPT,第二部分内容:高考素养探究
【典例研读】
(2018·北京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6分)
(1)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 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取材于《荀子》)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G,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 ... ...
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PPT,第三部分内容:【阅读示范】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词语的含义方法:将单音节的词变为双音节的句子“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中的“行”的含义,我们可将其组成“行走”“运行”“品行”“行为”等双音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代入法。句子“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中,把关于“行”的这些双音词分别代入句子中。显然,将“行为”代到句子中不通,“品行”可以,如此可选出答案。
(2)语法推断。句子“此之谓也”中“之”的用法,句子“此之谓也”中“此”是代词,代这个道理;“谓”为“说”,句子可翻译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本句正常语序为“谓此”,“此”是“谓”的宾语,“此之谓也”是宾语前置,而“之”便可推断为助词中的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了。
... ... ...
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PPT,第四部分内容:【真题演练】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不胜月 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行:行为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故善日者王 王者敬日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 若白垩之与黑漆
D.察其秋毫 其人拜之以牛
【解析】选C。A项,“日”都是“每一天”的意思。B项,“胜”都是“完、尽”的意思。C项,之:①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在意义;②音节助词,不译。D项,“其”,都是代词。
发布于:2020-05-03 14:10:11
0
语文必修一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为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题)和结论(解决问题),其中的本论部分各层次之间又存在着或总分、或并列、或层进、或对照等关系。判断各层之间的关系,可抓住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语句。
课文范例:《反对党八股》首段是引论,提出了本文论题: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然后是本论,文章分八个部分对问题作了具体分析,这八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最后一段是结论。
梳理角度:鉴赏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例证法。例证法是列举事例来论证论点,是议论类文本常用的方法。当然,事例要典型,可信性要强,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课文范例:《反对党八股》在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时候,列举了斯大林的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虽意义重大但篇幅不长,这就让党八股的“长而且空”原形毕露,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2.引证法。引证法是通过引用经典语录、约定俗成的市井言论等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它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
课文范例:《反对党八股》在论述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的时候,作者引用了鲁迅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说法。这句话给党八股的“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当头一棒。
3.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它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课文范例:鲁迅的《拿来主义》以“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作对比,阐述了“拿来主义”的优势和“送去主义”的危害,从而增强了“拿来主义”的说服力,让读者从内心乐意接受“拿来主义”的主张。
4.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法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文章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它可使文章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
课文范例:《拿来主义》中,作者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用“鸦片”比喻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用 “烟枪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用“姨太太”比喻腐朽淫糜的东西。所有这些比喻,就将怎样“挑选”说得既清楚透彻,又具体形象。
5.类比论证法。类比论证法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它具有其他论证方法所不具备的形象、生动的特点,容易使读者在形象的感受中明白道理,接受作者所论证的观点。
课文范例:《拿来主义》拿中国的送去主义和尼采自诩是光热无穷的太阳进行类比,形象地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危害。
... ... ...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PPT,第二部分内容:高考素养探究
【典例研读】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 ... ...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PPT,第三部分内容:【阅读示范】
1.思维发展与品质——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
第一段是引论,关于“文明弹性”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第2—4段是本论,从“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三个方面对“文明弹性”做了具体分析和论述。最后一段是结论,指出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的意义。
2.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文章在论述“文明弹性”及“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时都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从而让人们对“文明弹性”有了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 ... ...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PPT,第四部分内容:【真题演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考查审美鉴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解析】选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把假设当现实,原文第二段说:“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所说“核心问题”并非现实状况,且原文只说目前空间的私人性正制约着城市的发展,选项中“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言过其实。C项,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说:“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
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并不是需要“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项,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说:“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可见,“意义重大”并非“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考查思维发展与品质:对文章论证方法和结构的分析)(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结构、方法的能力。选项以偏概全,对于“意义弹性”这一具体概念并没有分析“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
发布于:2020-05-03 14:10:11
0
语文必修一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修辞手法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是考查重点。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做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
课文范例:《琵琶行》运用了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形象。如将“大弦”比作“急雨”,将“小弦”比作“私语”;将清脆的声音摹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将婉转流畅的声音摹为花底的莺语;将爆发的声音摹为铁骑突出刀枪的鸣响。
梳理角度:分析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比兴等。有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正侧结合”等也可归入表现手法。
课文范例:在《短歌行》中,诗人用了《诗经》《管子》《史记》中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慕。
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这里,诗人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附,更能突出地表现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
梳理角度:分析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叙述、抒情、描写、说明、议论等。高考中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后面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课文范例:《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写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
... ... ...
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PPT,第二部分内容:高考素养探究
【典例研读】
(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太 湖 恬 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阅读师范】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手法类型
第3题题干“尾联”明确了答题区域,“多种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四大方面。
2.审美鉴赏与创造——明确表达效果
诗歌写的是“日落”时的情景,尾联所写的是“更待夜深”时的景物,这是虚写,表现一种清幽的意境;同时,尾联还是写景,手法是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表现诗人的闲适之情,意味深长。
【真题演练】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审美鉴赏之分析诗歌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找出第二联中的意象“落日”“断桥”“人”“水”“幽树”“鸟”等,并且要分析其中描写或修饰这些意象的词语,然后描绘出画面内容。
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审美鉴赏之分析诗人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能够表现诗人情感的词语分析。如“清游”“静处”“心无累”“世有机”等。
答案: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 ... ...
《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人物及其事迹 高考文言文试题一般选择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传记的核心是人物。人物..
《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就总体而言散文的语言特色是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为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
发布于:2020-05-03 14:10:08
0
语文必修一
《赏析诗歌的语言》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1.梳理角度:炼字型。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生动的效果。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等。
课文范例:《声声慢(寻寻觅觅)》开篇七组叠词,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使用叠词更显示出感情之强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
2.梳理角度:炼句型。高考对“炼句”题的考查,一般涉及赏析诗句的意蕴、表达效果等,要求写出语句的含意、使用的手法、描写的画面、刻画的人物、营造的氛围及表达的情感等。鉴赏时既要弄清诗句的表面意思,指出其在构思、炼字、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特点,又要把握诗句蕴含的情感,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课文范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做了铺垫。
3.梳理角度:语言风格,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陶渊明的诗冲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
... ... ...
赏析诗歌的语言PPT,第二部分内容:高考素养探究
【典例研读】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审美鉴赏之内容要点和思想情感)(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解析】选B。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误,诗中“屈穷”的“穷”指不得志,而非生活贫穷。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审美鉴赏之理解思想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这两句诗的含意,注意联系整首诗把握两句诗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阅读示范】
第一步:读懂“标题”信息。“野歌”即在野之歌,在田野放声高歌。抒情气息浓郁,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抒发诗人郁闷不平之气,也可能表达诗人开阔豪迈的情怀。
第二步:看作者,知人论世。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因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为避父讳,李贺不能考进士,27岁郁郁而终。
第三步:看意象,体悟情感。“寒风变春柳”“烟”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人物及其事迹 高考文言文试题一般选择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传记的核心是人物。人物..
《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就总体而言散文的语言特色是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为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
发布于:2020-05-03 14:10:08
0
语文必修一
《筛选并整合新闻信息》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筛选信息
信息筛选,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
1.整体感知,捕捉基本信息。
在通读全文时,将文本中的基本信息和难以理解的地方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然后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把握基本内容。
在通读之后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新闻的基本观点,尤其是新闻的主题内容,明白何时何地何原因发生了与何人相关的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2.审清题意,锁定信息区间。
通读全文后,再对题读文,分析题干,弄清题目的要求,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即确定信息源,进而准确地捕捉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一般而言,有的信息在文本中可能只有一个信息源,有的信息文本可能有多个信息源。不管信息源有多少,在阅读时都要把它“圈”起来,以备筛选之用。
由于新闻文本的独特性,其主要信息源一般位于标题、导语和穿插的背景介绍等地方,抓住这些关键性的段落或词语,就能找到所需信息,从而为筛选做好准备。
3.披沙拣金,筛选重要信息。
找到符合要求的信息区间之后,接下来就是“筛选”,这是关键的步骤。
两种筛选信息的方法:
(1)理解性筛选:对信息源中的信息作区分,区分出重要信息、次要信息和冗余信息。在这样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去粗取精,去次留主,筛选出重要信息。
不同信息的判定标准:
重要信息→承载着全文的重要信息的句子。如新闻标题、导语、背景介绍等。
次要信息→承载着次要信息,居于次要地位的句子。如阐释,说明,叙述补充等内容。
冗余信息→删除后不影响信息内容的表达,一些承载冗余信息的句子。
(2)检索式筛选:按照一定要求,迅速挑选出相关语言材料,这种筛选和阅读速度、阅读注意度相关,在答题时可以一边看题一遍读文。
梳理角度:整合信息
整合信息,是指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求同存异,整合有效信息。
... ... ...
筛选并整合新闻信息PPT,第二部分内容:高考素养探究
【典例研读】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 ... ...
筛选并整合新闻信息PPT,第三部分内容:【阅读示范】
1.语言构建与运用——筛选信息的方法:整体速读材料,弄清体裁及大致内容,筛选相关信息。
2.思维发展与提升——整合重要信息的方法:提取关键词句,整合信息。
分别概括各个材料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要点。
材料一:①第一段:“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奠定了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的坚实基础。
②第二段: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③第三段:介绍量子通信主要研究的内容: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①第一段: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目前,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②第二段:潘建伟的宏伟计划将会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
①第一段: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日本科学家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②第二段:潘建伟量子通信研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
③第三段:在基础科学领域,如使用人造卫星进行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而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 ... ...
筛选并整合新闻信息PPT,第四部分内容:【真题演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思维发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错误,原文相关表述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难以涉足”并非“尚未涉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思维发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的能力。“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错误,原文无相关表述,无中生有。
... ... ...
《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人物及其事迹 高考文言文试题一般选择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传记的核心是人物。人物..
《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就总体而言散文的语言特色是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为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
发布于:2020-05-03 14:10:05
0
语文必修一
《赏析诗歌的意象》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品味角度:分析意象含义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课文范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体现了大自然的伟力,同时又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乐观进取精神的象征。
品味角度:体会意象作用
1.营造背景或环境。即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课文范例:《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抬头,看到天空的鹰,俯首,看到水底的鱼,这天上、水中两幅画都是动景。上片巧妙地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相宜,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2.营造意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
课文范例:《峨日朵雪峰之侧》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岩壁上的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3.衬托人物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如雪、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课文范例:《致云雀》中,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
... ... ...
赏析诗歌的意象PPT,第二部分内容:高考素养探究
【典例研读】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审美鉴赏之分析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解析】选D。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D项是对五、六两句的理解,应该是烛光映射下笔墨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语言建构与审美鉴赏之分析意象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目考查意象的作用,意象是包含感情的事物,意象的作用重点是表情达意。因此,本题重点关注意象的出处,表达了什么感情。第一次出现“酒”是在第三句,“酒为旗鼓笔刀槊”,把酒比作进军的旗鼓,重现了勇士以逼人的气吞万里的声势向敌人冲锋的情景,表现了报国杀敌的豪情。第二次出现“酒”是在第七句,这是以作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展现了凯旋之后,设宴庆功的场面。
参考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评分标准:回答一处,3分)
【阅读示范】1.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意象含义方法:锁定意象位置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第三句,是作书前;第二个“酒”出现在第七句,作书后。
②方法:分析意象内涵。第一个“酒”,诗人把“酒”比作进军的旗鼓,把“笔”比作___________。
2.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意象作用
第一个“酒”,以书前喻战前,是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给人以_________的感觉。第二个“酒”以作书后的_____喻战后的欢快心情,表现出须臾收卷之神速,举酒复饮之惬意,瞬间胜利之迅疾,狼烟尽扫之_____。
... ... ...
《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人物及其事迹 高考文言文试题一般选择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传记的核心是人物。人物..
《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就总体而言散文的语言特色是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为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
发布于:2020-05-03 14:10:03
0
语文必修一
《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叙事视角》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梳理角度:环境描写在人物形象上的作用是:
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命运。
课文范例:《哦,香雪》一文中:“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OO@@的声音。”(第72段)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第75段)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OO@@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第76段)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第77段)
赏析:这几段景物描写,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她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并展望它的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
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2.梳理角度:环境描写还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课文范例: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赏析: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二、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小说的叙事视角
1.梳理角度:所谓叙事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一般来说,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课文范例:《百合花》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如11段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
2.梳理角度:以第三人称“他”来写的就是客观视角,又叫全知视角或者叫上帝视角,这类视角作者就是上帝,什么都知道,较主观视角而言往往更容易展开故事。
课文范例:《哦,香雪》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描写了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 ... ...
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叙事视角PPT,第二部分内容:高考素养探究
【典例研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赵一曼女士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1)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 ... ...
【阅读示范】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第(1)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赵一曼回顾抗联活动,远处的钟声,森林里的篝火,散发出的烧烤香味,士兵们的歌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冬夜战士活动图。即使斗争条件艰苦,也能感受到生活的诗意。
2.第(2)处画线句子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环境幽静,松树无声,简单的白描,表现出后人对先烈的敬仰。
二、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小说的叙事视角
3.小说开头有何特点?
明确:“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如今仍是医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把历史和现实联系在一起。本文作为小说既有虚构性又有真实性。
4.“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这句话有何深意?
明确:本处一句由历史转入现实,表明了赵一曼对当下的时代意义。
5.文章插入《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这一史料记载有何作用?
明确:插入史料的记载,让小说的描写富有真实性。
... ... ...
《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人物及其事迹 高考文言文试题一般选择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传记的核心是人物。人物..
《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就总体而言散文的语言特色是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核心素养探究PPT 第一部分内容:文本考点梳理 梳理角度: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为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
发布于:2020-05-03 14:10:03
0
语文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