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科素养•明目标】
物理观念: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表达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4.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
科学思维: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 ...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_____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_____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表达式:F合=_____.
质量的单位用kg,加速度的单位用m/s2,且规定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所用的力为1 N,这样表达式中的k就等于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简化为F=_____.
二、力学单位制
1.国际单位
(1)基本单位:在力学中有_____(长度单位)、_____(质量单位)、_____(时间单位).
(2)导出单位:在力学中利用物理公式从三个基本单位导出的其他单位.
2.意义与作用:用公式计算的时候,所列的等式中就不必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数据后面写出待求量的单位即可.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
(2)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决定,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
(3)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只由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 )
(4)在力学问题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他单位.( )
(5)力学单位制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千克、米、秒.( )
(6)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
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B.某一瞬时的加速度,不但与这一瞬时的外力有关,而且与这一瞬时之前或之后的外力有关
C.在公式F=ma中,若F为合外力,则a等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每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B.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kg•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D.时间的单位——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 ...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指明了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决定因素.
2.牛顿第二定律的五点说明
因果性 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无论合外力多么小),物体就获得加速度,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矢量性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相同的,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
瞬时性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
同一性 F、m、a三者对应同一个物体
独立性 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都将独立产生各自的加速度,且遵从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实际加速度为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即Fx=max,Fy=may
【例1】(多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F与a成正比,m与a成反比
B.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当物体有加速度时,物体才受到外力的作用
C.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加速度随之消失
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1)物体的加速度和合力是同时产生的,不分先后,但有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没有力就没有加速度.(2)不能根据m=Fa得出m∝F、m∝1a的结论,物体的质量m是由自身决定的,与物体所受的合力和运动的加速度无关,但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力而求得.
(3)不能由F=ma得出F∝m、F∝a的结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受到的合力无关
B.物体所受合外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
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外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两种求加速度的方法
(1)合成法: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分析图,将各个力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加速度方向上合成,直接求出合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分解,常将加速度所在的方向选为x轴或y轴,有时也可分解加速度,即Fx=maxFy=may.
2.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处理方法: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2】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它们间弹力的0.25倍,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8 N、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末的速度大小;
(3)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出被研究的物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注意画好受力分析图,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性质.
(3)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
(4)求合外力F.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必要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
力学单位制
1.推导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2.检验计算结果
各量的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计算结果的单位和该物理量的国际单位一致时,该运算过程才可能是正确的.若所求物理量的单位不对,则结果一定错.
1在进行物理运算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个表达式,很难判断其正误.这时,可将全部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代入式中,对单位进行运算,若得到的单位不是所求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结果就一定是错误的.
2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量纲检查法得到的单位正确,但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
... ...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下列仪器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物理量测量工具的是( )
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秒表 D.刻度尺
2.(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3.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a1=g,a2=g B.a1=0,a2=g
C.a1=0,a2=m+MMg D.a1=g,a2=m+MMg
... ... ...
《章末复习课》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巩固层知识整合 [核心速填] 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本章优化总结》牛顿运动定律PPT 整合提升 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一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知识贯通]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
发布于:2020-05-03 14:13:03
0
高中必修一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
1.通过上节实验,能得出并准确描述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2.理解力的单位的由来,理解关系式F=kma是如何变成F=ma的。
3.能运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分析和处理简单的问题。
4.知道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知道力学中其他物理量的单位都可以用基本单位导出。
... ...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PPT,第二部分内容:自学新教材
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1.填一填
(1)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_____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_____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_____ 方向相同。
(2)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①比例式:F=_____,式中k是比例系数,F是物体所受的_____。
②国际单位制中:F=_____。
(3)单位“牛顿(N)”的规定:把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 加速度所用的力规定为1 N,即1 N=1_____ 。
(4)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①表明了力与加速度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力不变则加速度不变,力随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时间改变。
②提供了获取较大加速度的理论依据。
2.判一判
(1)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外力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也一定大。( )
(2)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它的质量一定小。( )
(3)任何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
(4)比例式F=kma中的k一定为1。( )
3.选一选
(1)[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而求出
(2)光滑水平桌面上,二力F1=6 N,F2=8 N,
共线且反向作用于同一物体,如图所示,
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2 m/s2。若在水平桌
面内将F1逆时针转过90°,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 m/s2 B.10 m/s2
C.0 D.12 m/s2
二、国际单位制
1.填一填
(1)单位制:_____单位和_____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
(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学_____由基本量推导出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为导出单位。
(3)国际单位制: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的,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4)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为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2.判一判
(1)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仅能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能确定它们之间的单位关系。( )
(2)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可以相互导出。( )
(3)若某个单位符号中包含几个基本单位的符号,则该单位一定是导出单位。( )
(4)厘米cm、克g、小时h都属于国际单位制单位。( )
3.想一想
姚明应该算是身高很高的人了,美国篮球职业联赛官方公布姚明身高7.414 7英尺,中国篮协官方公布姚明身高2.26米。两个数据为什么不一样?
... ...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PPT,第三部分内容:提升新知能
突破点一 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指明了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决定因素,对牛顿第二定律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刻理解:
[典例1]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B.某一瞬时的加速度,只能由这一瞬时的外力决定,而与这一瞬时之前或之后的外力无关
C.在公式F=ma中,若F为合力,则a等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每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代数和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对点练清]
1.[多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由F=ma可知,F与a成正比,m与a成反比
B.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当物体有加速度时,物体才受到外力的作用
C.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加速度随之消失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时,则物体的( )
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
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3.[多选]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和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加速度与力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
B.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有加速度,才有速度
C.任何情况下,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也总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D.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可把物体的加速度看成是各个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各个加速度的矢量和
突破点二 力学单位制的应用
[学透用活]
[典例2] 在解一文字计算题 (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 中,一个同学解得s=F2m(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规律方法]
力学单位制的常见用途
在解题时,若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计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式子的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简化了运算过程
物理公式既反映了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在解题中可用单位制粗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单位不对,结果一定错误
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突破点三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学透用活]
1.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2.求解合外力及加速度的方法
(1)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加速度的方向即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
①建立坐标系时,通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也就是不分解加速度),将物体所受的力正交分解后,列出方程Fx=ma,Fy=0。
②特殊情况下,若物体的受力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也可将坐标轴建立在力的方向上,正交分解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x=maxFy=may,列方程求解。
[规律方法]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明确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
(3)求出合力或加速度。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 ...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PPT,第四部分内容:训练新素养
一、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STSE类问题,体现活学活用
大家知道,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但是在太空,物体完全失重,用天平无法测量质量,那么应该如何测量呢?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如果给物体施加一个已知的力,并测得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这就是动力学测量质量的方法。
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太空授课,演示了包括质量的测量在内的一系列实验。
质量的测量是通过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的质量测量仪完成的。测量时,航天员把自己固定在支架的一端,另外一名航天员将支架拉开到指定的位置。松手后,支架拉着航天员从静止返回到舱壁(如图)。支架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拉力F;用光栅测速装置能够测量出支架复位的速度v和时间t,从而计算出加速度a。这样,就能够计算出航天员的质量m。
二、典题好题发掘,练典题做一当十
某同学在列车车厢的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列车以某一加速度渐渐启动的过程中,细线就会偏过一定角度并相对车厢保持静止,通过测定偏角的大小就能确定列车的加速度(如图)。在某次测定中,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列车的加速度。
[分析] 列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小球始终与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以,小球的加速度与列车的加速度相同。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法则求解合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从而获得列车的加速度。
... ... ...
《章末复习课》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巩固层知识整合 [核心速填] 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本章优化总结》牛顿运动定律PPT 整合提升 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一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知识贯通]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
发布于:2020-05-03 14:13:02
0
高中必修一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能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4.知道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 ...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探究
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_________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__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表达式:_________.
3.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规定为1 N,即1 N=_________.
二、国际单位制
1.国际单位
(1)基本单位:在力学中有_________ (长度单位)、_________ (质量单位)、_________ (时间单位).
(2)导出单位:在力学中利用_____________从三个基本单位导出的其他单位.
2.意义与作用:用公式计算的时候,所列的等式中就_________一一写出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只要在计算结果的_________后面写出待求量的单位即可.
(1)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以理解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与合外力成正比.( )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表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加速度越大,合外力就越大.( )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关系式是矢量关系式,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 )
(4)在有关力学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制,不能采用其他单位制.( )
(5)力学单位制中,选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和速度.( )
甲、乙两同学对加速度有如下认识,甲说:“由a=ΔvΔt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乙说:“由a=Fm知物体的加速度a与F成正比,与m成反比.”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提示:乙的说法正确.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是由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的,与速度的变化量及所用时间无关.其中a=ΔvΔt描述了加速度的大小,而a=Fm 则揭示了加速度取决于物体所受合力与物体的质量.
... ...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理解
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是否立即获得加速度,是否立即有了速度?
2.物体的合外力增大,加速度是否一定增大?速度是否一定增大?
[要点提示]1.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2.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
【核心深化】
1.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2.力与运动的关系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五个性质
性质 理解
因果性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0,物体就具有加速度
矢量性 F=ma是一个矢量式.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由它受的合力方向决定,且总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瞬时性 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同体性 F=ma中F、m、a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
独立性 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产生加速度,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关键能力1 对公式F=ma的理解
(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力求出
关键能力2 合外力、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一端靠着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思路点拨] 加速度的变化要看所受合外力的变化,而速度的变化要看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所以此题最好先找出物体A运动过程中的平衡位置,然后再分析平衡位置左右两侧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关于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理解的三大误区
(1)误认为先有力,后有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是同时产生的,不分先后.
(2)误认为质量与力成正比,与加速度成反比:物体的质量m是由自身决定的,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运动的加速度无关.
(3)误认为作用力与m和a都成正比: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
【达标练习】
1.(多选)(2019•长沙高一检测)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说明当物体有加速度时,物体才受到外力的作用
B.合力产生的加速度,可认为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个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C.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加速度随之消失
2.(多选)初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方向不变的水平力的作用,则这个物体运动情况为( )
A.速度不断增大,但增大得越来越慢
B.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不变,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
【核心深化】
1.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2.常用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分析图,将各个力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加速度方向上合成,直接求出合力
(2)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列式求解
(1)确定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分析图,根据力的实际效果,将某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
(2)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列式求解,应用此法时要求对力的作用效果有清楚的认识,要按照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正交分解法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利用正交分解法较为简单,利用正交分解法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系原则是尽可能少分解矢量,因此建系有两种情况:
(1)沿加速度的方向建一坐标轴,沿垂直加速度方向建一坐标轴,这种方法不需要分解加速度
(2)沿某特定方向建立坐标系,这样可能少分解力,但需要分解加速度,此时应用:Fx=max,Fy=may
关键能力1 瞬时加速度的求解
如图所示,物块1、2间用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为m,2、4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a1=a2=a3=a4=0
B.a1=a2=a3=a4=g
C.a1=a2=g,a3=0,a4=m+MMg
D.a1=g,a2=m+MMg,a3=0,a4=m+MMg
[思路点拨] (1)支托1、2的木板突然抽出的瞬间,连接1、2的轻质杆弹力发生突变,1、2作为一个整体有自由下落的趋势.
(2)支托3、4的木板突然抽出的瞬间,连接3、4的弹簧弹力不会发生突变,物块3受到的合外力仍为0,物块4受弹力和自身重力两个力作用.
单位制及其应用
【核心深化】
1.单位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表示,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只在数字后面写上相应待求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简便.
2.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3.比较某个物理量不同值的大小时,必须先把它们的单位统一到同一单位制中,再根据数值来比较.
... ... ...
《章末复习课》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巩固层知识整合 [核心速填] 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本章优化总结》牛顿运动定律PPT 整合提升 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一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知识贯通]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
发布于:2020-05-03 14:13:02
0
高中必修一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科素养•明目标】
科学探究: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掌握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 ...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
1.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采用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
(1)如图所示,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内沙子的质量,从而改变细绳对小车的________,测出小车的加速度,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
(2)保持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不变,即细绳对小车拉力F不变,在小车上增减砝码,改变小车的________,测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2.测量方法
(1)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用天平测量.
(2)小车的加速度a——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由Δs=________来计算.
(3)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用天平测量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由G=________来计算.
二、实验器材
带定滑轮的木板、薄垫块、小车、细绳、重物(小钩码或沙桶等)、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天平、砝码、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
1.用天平分别测出小车的质量和小桶的质量,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如图所示安装器材.
3.平衡摩擦力:在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垫块,反复移动薄垫块的位置,直至不挂重物的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保持________状态.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受到的________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________________平衡.
4.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小桶里放入适量的沙子,把砝码和沙子的质量记录下来.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先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在纸上写上编号.
5.保持小车及车内砝码的________不变,改变沙子的________(要用天平称量),按步骤4再做几次实验,将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填入表格1中.
四、数据处理
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表格1中的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_______,如图所示.
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a与M成反比”实际上就是“a与___成正比”.以 为纵坐标,___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表格2中的数据描点.根据a1M图像是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断a是不是与质量M成反比,如图所示.
3.实验结论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1)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
(2)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综合(1)(2)结论,则有: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_____,与物体的质量_____.
五、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1)误差分析:本实验中所挂重物的重力为G,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为T.由于沙桶是在_____下降,所以_____.本实验中用G代替T,故存在系统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所挂重物的质量_____小车的总质量.
2.偶然误差
(1)误差分析:因读数不准和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
①质量的测量误差.
②测量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的误差.
③细线或纸带与木板不平行造成的误差.
④平衡摩擦力不够(或过度)造成的误差,该误差使作出的图像在横轴(或纵轴)上产生截距.
(2)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时按照规范操作的要求进行测量和读数.
②将纸带展开减小摩擦.
③平衡摩擦力时,用打点法验证.
六、注意事项
1.在本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不要_____.平衡摩擦力后,在后面的实验中不管是改变小桶内沙子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的质量,都_____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及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_____所挂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只有这样,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才可以视为与小车所受细线的拉力_____.
3.在每次实验时,从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并且先_____后_____,在小车到达定滑轮位置时_____小车.
4.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时,应该求每条纸带上加速度的_____.
5.作图像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所作的直线上,不在_____的点应尽可能_____在所作直线的两侧.偏离直线较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
... ... ...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例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重物的质量;
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
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重物;
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E.保持重物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
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关系图像,并由图像确定aM关系.
(1)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 ________,该步骤应排在 ________步实验之后.
(2)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应把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________,应把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中认为重物的重力与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相等,没有考虑摩擦力,故必须平衡摩擦力.
(2)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压的蓄电池上将无法工作,必须接在6 V交流电压的学生电源上.
(3)作aM关系图像,得到的是曲线,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化曲为直”,改为a1M关系图像.
... ... ...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PPT,第四部分内容:课时演练提素养
1.(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接重物和小车的轻绳应和长木板保持平行
B.将电火花计时器接在6 V的交流电源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C.在探究a与质量m的关系时,作出a1m图像能更直观地判断二者间的关系
D.轻绳对小车的拉力一定等于重物的重力
2.(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地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m图像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地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解析] (1)本实验探究a与F、m的关系,为了探究问题的方便,应选择控制变量法.
(2)在探究a与m的关系时,应保持拉力F一定,改变m,故A错;在探究a与F的关系时,应保持质量m一定,改变F,故B错;在探究a与m的关系时,am图像为曲线,不便于判断二者关系,a1m图像为直线,便于判断二者关系,故C对;只有小车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细线的拉力大小才近似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故D对.
... ... ...
《章末复习课》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巩固层知识整合 [核心速填] 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本章优化总结》牛顿运动定律PPT 整合提升 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一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知识贯通]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
发布于:2020-05-03 14:13:02
0
高中必修一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实验基础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索物理规律。
带定滑轮的木板、薄垫块、小车、细绳、重物(小钩码或沙桶)、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天平、砝码、刻度尺。
实验原理与设计
1.实验的基本思路——控制变量法
(1)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通过增减重物的方式改变作用于小车的拉力F,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a,可得a与F的关系。
(2)保持拉力F不变,通过在小车上增减砝码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质量m,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a,可得a与m的关系。
2.实验设计关键点——测小车的合外力
(1)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小车受到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抵消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及其他阻力。
(2)所挂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重物的重力大小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
(1)将小车置于带有定滑轮的木板上,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后挂在小车尾部。
(2)用薄垫块将木板一端垫高,调整其倾斜程度,直至小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分布均匀为止。
(3)在细绳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前端。注意重物质量应远小于小车质量。
(4)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开启打点计时器,稍后再将小车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据此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增加重物的质量(重物总质量仍远小于小车质量),重复实验,将小车所受的不同拉力与相应计算出的加速度记录下来。
(5)保持重物不变,增加或减少小车上的砝码以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实验,将小车的质量与相应的加速度记录下来。
(1)小车质量m一定时,将所受拉力F与相应加速度a的实验数据填入表1中;拉力F一定时,将小车质量m与相应加速度a的实验数据填入表2中。
分析数据及图像,得到的实验结论:
1对同一物体,当m不变时,a和F成正比。
2对不同物体,当F不变时,a和m成反比。
... ... ...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PPT,第二部分内容:实验考点
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沙子的质量;
B.按图安装好实验器材;
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沙桶;
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的质量M;
E.保持小桶及其中沙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
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关系图像,并由图像确定a和M的关系。
(1)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_,该步骤应排在________步实验之后。
(2)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应把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______,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关键点拨]
关于平衡摩擦力的三点说明
(1)在木板无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动薄木板的位置,直到小车不挂重物时带动纸带能在木板上匀速运动为止。
(2)摩擦力是否被完全平衡的判断方法是看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间隔是否均匀,若打出的点间隔均匀就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也就完全平衡摩擦力了。
(3)平衡摩擦力是指小车所受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相等,即mgsin θ=μmgcos θ,等式两边m可消去,所以平衡摩擦力后,不管是改变重物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的质量,都不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对点训练]
1.(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沙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使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
A.利用公式a=2xt2计算;
B.利用逐差法根据a=ΔxT2计算。
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________比较合理。
考点二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典例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A的质量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1mA图像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s1=7.06 cm、s2=7.68 cm、s3=8.30 cm、s4=8.92 cm,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则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____________。但他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过大。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F关系图像是________。
《章末复习课》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巩固层知识整合 [核心速填] 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本章优化总结》牛顿运动定律PPT 整合提升 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一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知识贯通]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
发布于:2020-05-03 14:13:02
0
高中必修一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明确原理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学习用控制变量法探索物理规律.
二、实验器材
带定滑轮的木板、薄垫块、小车、细绳、重物(小钩码或沙桶等)、打点计时器、纸带、交流电源、天平、砝码、刻度尺.
三、实验原理与设计
采用控制变量法
1.保持物体质量m不变,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
2.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
实验设计有一个关键点:如何测量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常用方法是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不拉重物时能匀速运动,此时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恰好抵消其所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同时,所挂重物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在此条件下,对应的重物重力大小便可近似认为等于作用于小车的合外力大小.
四、实验步骤
1.将小车置于带有定滑轮的木板上,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后挂在小车尾部.
2.用薄垫块将木板一端垫高,调整其倾斜程度,直至小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分布均匀为止.
3.在细绳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前端.注意重物质量应远小于小车质量.
4.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开启打点计时器,稍后再将小车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据此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增加重物的质量(重物总质量仍远小于小车质量),重复实验,将小车所受的不同拉力与相应计算出的加速度记录下来.
5.保持重物不变,增加或减少小车上的砝码以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实验,将小车的质量与相应的加速度记录下来.
五、数据处理
1.物体的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
由表中数据,作出质量m一定时的a-F图像,并得出结论.
2.物体的受力一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由表中数据,作出力F不变时,a-1m的图像,并得出结论.
六、误差分析
七、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桶和沙子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只有如此,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
3.作图像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可舍去不予考虑.
4.释放小车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 ... ...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PPT,第二部分内容:典例解读
实验原理及操作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重物的质量
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
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重物
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6 V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的质量
E.保持重物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
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关系图像,并由图像确定a-m关系
(1)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该步骤应排在________步实验之后.
(2)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应把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____,应把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甲实验小组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乙实验小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数据记录表格,其中质量m表示小车的质量,受力F为细线拉力,表格中符号表示该小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
若利用1、2、3三组数据探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则2、3组数据中物体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若利用3、4、5三组数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则4、5组数据中物体所受的力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章末复习课》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巩固层知识整合 [核心速填] 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本章优化总结》牛顿运动定律PPT 整合提升 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一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知识贯通]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
发布于:2020-05-03 14:13:01
0
高中必修一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素养•明目标】
物理观念:1.体会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不同观点和依据.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推理方法.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4.知道惯性,并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外力的作用时物体才能运动,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就需要外力.
2.伽利略的观点
(1)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小球沿光滑斜面从左侧某一高度滚下,无论右侧坡度如何,都会上升到与出发点几乎_____的地方.
(2)结论: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_____.
3.笛卡儿的观点:若无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原来的_____沿直线运动.
4.运动状态:_____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_____的改变.
5.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_____状态,除非有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_____状态或_____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它所受_____必然为零;运动状态改变,必受到不为零的_____.
三、物体的惯性
1.定义:任何物体都有保持_____或__________状态不变的属性,物理学中把物体的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2.理解:惯性是物体的_____,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无关.
3.决定因素:____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速度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
(2)运动方向变化了,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
(3)物体不受外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零.( )
(4)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5)惯性是物体的本质属性,与除质量之外的因素无关.( )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2.(多选)在力学理论的建立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
B.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
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建立质点模型的思维方法一样,都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的思维方法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
4.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
A.乘坐大巴车要系安全带
B.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
C.自行车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铁饼运动员在快速旋转后掷出铁饼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PPT,第三部分内容:合作探究攻重难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明确了惯性概念
定律的前半部分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揭示了所有物体普遍具有的一种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本质属性,不需要条件.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
定律的后半部分内容“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定律中明确指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但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的作用.
【例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C.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区别.
(2)力和运动的关系.
(3)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同时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此类问题时要注意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区别.
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
1.惯性现象的“一只”“二有”“三区别”
(1)“一只”: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2)“二有”: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三区别”:惯性与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与力的区别;惯性与速度的区别.
2.惯性与力的关系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说“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与速度的关系
(1)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当物体静止时,它一直“想”保持这种静止状态;当物体运动时,它一直“想”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和物体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均无关.
4.惯性的“两表现”
(1)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例2】 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刹车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
A.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B.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C.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D.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利用惯性解释现象的方法
(1)明确研究的物体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2)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他物体上)时,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3)该物体由于惯性保持怎样的运动状态,判断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PPT,第四部分内容:当堂达标固双基
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速度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导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A [运动是物体的自然属性,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项错误,B项正确.力产生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速度,故C项正确.如果物体不受外力,则其运动状态不变,即速度不变,故D项正确.]
2.以下几种情况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D.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D [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表明物体的速度大小变化;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表明物体的速度方向变化.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所以,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选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战斗机在战斗前丢掉副油箱,目的是减小惯性
C.从高处下落的玻璃杯比低处下落的玻璃杯容易碎,是因为前者惯性比较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速度的大小
B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可能是因为受到的合外力为零,选项A错误;战斗机为了提高作战的灵活性,战斗前丢掉副油箱,从而减小飞机的质量,减小飞机的惯性,增加飞机的机动性,选项B正确;从高处下落的玻璃杯比低处下落的玻璃杯容易碎,是因为从高处下落的玻璃杯受到的冲击力大,所以容易碎,惯性大小取决于玻璃杯的质量,选项C错误;对于运动的物体,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选项D错误.]
4.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
C.运动员跑得越慢惯性越小
D.汽车在启动时才有惯性
... ... ...
《章末复习课》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巩固层知识整合 [核心速填] 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本章优化总结》牛顿运动定律PPT 整合提升 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一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知识贯通]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
发布于:2020-05-03 14:13:01
0
高中必修一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
1.体会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不同观点和依据。
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推理方法。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4.知道惯性,并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PPT,第二部分内容:自学新教材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1.填一填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外力的作用时物体才能运动,要_______物体的运动就需要外力。
(2)伽利略的观点
①理想实验:小球沿光滑斜面从左侧某一高度滚下,无论右侧坡度如何,小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与出发点几乎_____的地方。
②结论:维持物体的运动_____外力。
(3)笛卡儿的观点:若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_____沿直线运动。
(4)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___的原因。
2.判一判
(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该物体速度大小一定发生了变化。( )
(2)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
(3)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4)笛卡儿认为只有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
3.选一选
(1)[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这个实验是凭空想象的
B.这个实验虽然是想象的,但它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
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
D.理想实验是一个纯思维实验,其正确性应接受实践的检验
(2)[多选]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的事实和合理的推论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一直匀速运动下去
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的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1.填一填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①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或_______状态,除非有_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②意义:揭示了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
①内容:任何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 或_______状态不变的属性,物理学中将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a.惯性大小表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_______程度。
b._______是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无关。
2.判一判
(1)任何物体只要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
(2)惯性是物体的本质属性,与除质量之外的因素无关。( )
(3)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停下来,是因为速度大时,惯性也大。( )
(4)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
3.想一想
一个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静止下来,没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是否矛盾?为什么?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PPT,第三部分内容:提升新知能
突破点一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
[学透用活]
1.提出了惯性概念
定律的前半部分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揭示了所有物体普遍具有的一种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本质属性,不需要条件。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
定律的后半部分内容“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定律中明确指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但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的作用。
[典例1] [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对点练清]
1.[多选]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速率不变 B.速度不变
C.物体未受任何力 D.运动方向不变
2.[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可用实验来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突破点二 对惯性的理解
[学透用活]
1.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是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惯性的表现形式
(1)物体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物体受力且合力不为零时,物体仍然具有惯性,此时惯性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几个关系
(1)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与力的关系: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与速度: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无关。
[典例2] [多选]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越大的物体,它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B.同一物体运动时的惯性大于静止时的惯性
C.“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地球上的惯性与它绕月球飞行时的惯性相同(燃料消耗忽略不计)
D.各种机床和发电机的底座做得很笨重,并用螺丝固定在地面上,目的是增大惯性
[规律方法]
惯性的“三种性质”
(1)普遍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无关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均无关;
(3)唯一性: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
[对点练清]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是物体只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无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均无关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PPT,第四部分内容:训练新素养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
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伽利略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更长。由此可以推断,当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
仔细观察图中照片,当右侧斜面变为水平时,小球做什么运动?由这一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闪光照片显示,当右侧斜面变为水平时,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相等的位移,即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典题好题发掘,练典题做一当十
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1)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越难停下来,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2)汽车转弯后前进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物体速度方向改变,其惯性也随之改变;
(3)被抛出的小球,尽管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了,但惯性不变;
(4)要使速度相同的沙袋在相同时间内停下来,对大沙袋用力比对小沙袋用力大,表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针对以上事例,请你总结一下对惯性大小的认识。
[提示] 汽车的速度越大,刹车后越难停下来,是汽车的速度大,延长了刹车时间,而不是惯性大造成的,所以(1)的说法错误;
汽车转弯后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并不能说明其惯性也随之改变,(2)的说法错误;
被抛出的小球,尽管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了,但小球的惯性没有变,(3)的说法正确;
要使速度相同的沙袋在相同时间内停下来,沙袋的加速度相同,对大沙袋用力比对小沙袋用力大,表明大沙袋状态改变困难,惯性较大,(4)的说法正确。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及速度的变化情况无关,完全由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也不变。
《章末复习课》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巩固层知识整合 [核心速填] 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本章优化总结》牛顿运动定律PPT 整合提升 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一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知识贯通]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
发布于:2020-05-03 14:13:01
0
高中必修一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认识的进程,知道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及推理方法.
2.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体会生活中惯性的应用与预防.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探究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1.历史的回顾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 有外力的作用才有速度,要维持物体的运动速度就需要_________
伽利略没有力也可以有_________,维持物体的运动可以不需要_________
笛卡儿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原来的速度沿着一条_________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_________
2.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状态,直到有___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指出了物体_________ (或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_________的性质.
(3)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即力是_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状态的属性.
(1)惯性大小的量度:_________是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物体的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2)惯性的大小体现在_________改变的难易程度上,和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_________.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速度大小的改变.( )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4)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牛顿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
(5)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正确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
高铁的列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4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快的火车.有的同学认为:火车变快了,其惯性变大了,所以难刹车.他的认识正确吗?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由静止滚下,再滚上另一斜面.
(1)实际上小球滚上另一斜面的最大高度等于h吗?
(2)设想斜面是光滑的,小球滚上另一斜面的最大高度等于h吗?
(3)设想斜面是光滑的,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还能滚到另一斜面高h处吗?与没减小斜面倾角之前相比,小球滚到另一斜面高h处通过的距离如何变化?
(4)设想第二个斜面变成水平面,这时小球试图滚上另一斜面的相同高度,但永远达不到.这时小球的运动能停下来吗?
【核心深化】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推论: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
2.理想实验的意义
(1)伽利略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如图所示,我们有这样的日常经验:一只木箱,不用力推时木箱不动;用力推时木箱运动;停止用力,木箱就停下来.
(1)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呢?不用力推木箱时,木箱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运动起来的木箱的运动状态会改变吗?
[要点提示] (1)不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木箱将保持这个速度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
【核心深化】
1.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者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关键能力1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
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比如自行车
B.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物体如果向正北方向运动,其所受外力方向必须指向正北
D.不受力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关键能力2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应用
(2019•桂林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直线 D.抛物线
... ... ...
《章末复习课》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巩固层知识整合 [核心速填] 1.力与运动的关系:力可以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状态,..
《本章优化总结》牛顿运动定律PPT 整合提升 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PPT 第一部分内容:高频考点一 瞬时加速度的计算 [知识贯通]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
发布于:2020-05-03 14:13:01
0
高中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