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张艺谋选用这个情景展示了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成就,同学们想知道当时的情景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的交流,扩大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 ... ...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史学界的三种说法: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向海外宣扬国威,到西洋寻宝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参考要点:P94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
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客观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
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郑和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郑和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各船成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
... ... ...
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材料二:中国使臣上岸后,送上精美的金银、丝绸、瓷器、茶叶等礼物。代表明朝皇帝表达友好态度。各国国王亲自率王子、大臣以最盛大隆重的仪式欢迎来自东方的客人,回赠本国的珍贵特产。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派人甚至亲自跟随船队回访明朝。如: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
二、中外冲突-----1.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山东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声名远扬。
... ... ...
戚家军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A.“人心向背”: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B.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 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D.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从他的事迹和诗句中你认为戚继光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戚继光驱除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 ... ...
1.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荷兰
2.明朝时的西洋是指( )
A.印度洋一带 B.南海一带 C.东南亚一带 D.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3.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在于( )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推销商品,赚取钱财 C.进行海洋科学考察 D.学习海外各国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
4.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取得九战九捷的辉煌战绩是在(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5、郑和下西洋最远达(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 ... ...
1. 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郑和先后____次远航,经历了亚非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________________。
2. 1561年,戚家军在_________抗倭,九战九捷荡平倭寇。接着,戚继光又率军入福建、广东,抗击倭寇。________,倭寇基本肃清。
阅读材料:“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材料中的“我”指谁?简单介绍人物。(重点点明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2、“海波不平”指的是什么?
3、“我”的愿望最终实现,原因有哪些?
4、通过“我”的事迹,并结合材料,你认为“我 ”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PPT课件5 一、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条件 2、航海经过 3、历史意义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PPT课件4 郑 和 下 西 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PPT课件3 课程标准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侵占澳门等具体史实。 知识与能力 培养观察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分析戚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