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宜昌1000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航道艰险,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重庆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
川江号子的历史特色
巴渝境内,山峦重叠,江河纵横,交通不便,货物流通、客运往来,皆需木船载客运货,于是柏木帆船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小的船有几个船工,大的有二三十个船工,以至更多。艄翁又称驾长,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皆听艄翁指挥。在明、清时期,是由艄翁击鼓为号指挥船行,统一扳桡节奏。大约在清朝中期,才逐渐兴起号子,产生了专门的号子头。
... ... ...
川江船夫号子
川江船夫号子是汉族民歌
《川江船夫号子》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拚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八首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对比的大型号子联套。其中有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旋律舒畅、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又有当发现险滩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的急促紧张、气势强烈的《上滩号子》和《拚命号子》。
川江号子的演唱是一领众人的,领唱者又叫“号工”,也是劳动的指挥者。按船工作业的种类划分,有'桨号子'、'橹号子'、'篙号子'、'纤号子'、'作缆号子'、'篷帆号子'、'锚号子'等七种。
领、和声部的交接也因劳动条件而异,《平水号子》、《下滩号子》是唱完一句再交接的,《见滩号子》句幅渐缩,交替渐紧,到了《上滩号子》和《拚命号子》时,交接非常紧密,甚至领和重叠,和部又出现了呼哨,相互交织,构成了复杂的多声部合唱织体。整个号子的音乐丰富多变,有很高的艺术性。
《船工号子》PPT课件2 劳动号子 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 是紧密配合并完全依附于每一种劳动方式及其具体劳动过程的。 特点一: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 特点二:节奏的律动性统一节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