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认识化学科学PPT(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理解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的相互关系,体验宏观辨识的核心素养。
2.通过了解容量瓶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二部分内容:知识铺垫
1.初中阶段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通过质量分数,可求出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三部分内容:新知预习
一、物质的量浓度
【微点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中,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以配制100 mL 0.4 mol·L-1的NaCl溶液为例
1.实验仪器
(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100 mL容量瓶等。
(2)容量瓶:
2.配制过程
(1)计算、称量: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2.34 g,实际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为2.3 g。
(2)溶解: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
(3)移液、振荡
①移液前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②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③振荡前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4)定容
①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②定容标准: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5)摇匀:方法为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四部分内容:自主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浓度为1 mol·L-1的NaCl溶液的含义是1 L水溶解1 mol NaCl。 ( )
(2)22.4 L HCl溶于水得1 L溶液,所得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
(3)容量瓶可以配制任何体积的溶液。 ( )
(4)容量瓶在使用前应先检验是否漏水。 ( )
(5)容量瓶使用前不用干燥。 ( )
答案:(1)× (2)× (3)× (4)√ (5)√
2.在100 mL 0.1 mol·L-1NaOH溶液中,所含NaOH的质量是( )
A.40 gB.4 g
C.0.4 gD.0.04 g
解析:m(NaOH)=n·M=c·V·M=0.1 mol·L-1×0.1 L×40 g·mol-1=0.4 g。
3.实验室要用固体氯化钠试剂准确配制50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一定用不到的是( )
A.500 mL容量瓶B.胶头滴管
C.试管D.托盘天平
解析:根据配制溶液步骤可知不需要试管。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五部分内容:探究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使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取用液体时读取体积比称量质量更加方便快捷。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微粒集合体数目的多少。物质的量浓度就是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组合在一起描述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下图所示为实验室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标签。
(1)在图示的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中,哪个物理量是描述溶液组成的?
提示:质量分数是描述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2)若取1 L这种浓硫酸,其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多少?物质的量是多少?
提示:1 L这种浓硫酸中所含硫酸的质量:
1 000 mL×1.84 g·cm-3×98%=1 803.2 g。
(3)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计算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试归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式。
提示: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ρ的单位:g·cm-3)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cB=______(注:V是指溶液的体积,一定不能用溶剂的体积代替)。
(2)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换算:____________(ρ的单位:g·cm-3)。
(3)溶液的稀释规律: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出关系式c稀V稀=c浓V浓。
例1如图是某医院给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__________g,溶液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已知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该注射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
答案:237.5 1 g·mL-1 0.28 mol·L-1
对点训练1(1)用14.2 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mol·L-1。
(2)若从中取出5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g。
答案:(1)0.2 (2)0.2 1.42
(2)从中取出50 mL溶液,溶液的浓度仍为0.2 mol·L-1,溶质的质量为m=n·M=c·V·M=0.2 mol·L-1×0.05 L×142 g·mol-1=1.42 g。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
(1)在实验室配制0.4 mol·L-1的氯化钠溶液100 mL和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100 g,需要用到哪些相同的仪器?
提示:用到的相同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0.4 mol·L-1的氯化钠溶液100 mL和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100 g有哪些相同的步骤?
提示:相同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实际使用时有何方便快捷之处?
提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在取用时只需量取体积,根据n=cV即可求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对方便快捷。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主要仪器:天平(固体溶质)、药匙(固体溶质)、量筒(液体溶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步骤:以配制500 mL 1.0 mol·L-1 NaOH溶液为例。
方法规律1.配制溶液时的注意事项
(1)溶解或稀释时若有明显的热量变化,必须待溶液温度恢复至室温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2)转移溶液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应插至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3)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一定要洗涤2~3次,洗涤液要转移到容量瓶中。
(4)移液后要先振荡均匀再定容。
(5)定容时一定要用胶头滴管小心操作,万一加水过多,则必须重新配制。
(6)定容时观察刻度要平视,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六部分内容:随堂检测
1.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六项中的( )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
解析: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A正确。
2.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NaOH溶液的含义是( )
A.在2 L水中溶有80 g NaOH
B.将80 g NaOH溶于水配成的溶液
C.每升溶液中含有80 g NaOH的溶液
D.每2 L溶液中含有80 g NaOH的溶液
解析:2 mol·L-1 NaOH溶液的含义是每1 L溶液中含有2 mol NaOH,即含有80 g NaOH。
3.实验中需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Cl的质量分别是( )
A.1 000 mL,117 gB.950 mL,111.2 g
C.任意规格,111.2 gD.500 mL,117 g
解析:因没有950 mL的容量瓶,因此需要用1 000 mL的容量瓶来配制,需要NaCl的质量为2 mol·L-1×1 L×58.5 g·mol-1=117 g。
4.在1 000 mL 0.1 mol·L-1 NaCl溶液中,所含NaCl的质量是( )
A.5.85 gB.585 g
C.58.5 gD.0.585 g
解析:m(NaCl)=n·M=1 L×0.1 mol·L-1×58.5 g·mol-1=5.85 g。
... ... ...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30
0
高中必修一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认识化学科学PPT(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掌握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体积之间的关系;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突出体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素养。
3.通过演练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建立模型认知,强化科学探究意识。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二部分内容:知识铺垫
1.气体的密度和单位: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具有的质量叫气体的密度。计算式: ______。单位:g·L-1。
2.与气体体积有关的因素(就你学过的知识而言):气体分子数的多少、温度和压强。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三部分内容:新知预习
一、物质体积的影响因素
【微点拨】气体的体积不但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关,而且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描述或判断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相对应的温度和压强。
二、气体摩尔体积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作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
L·mol-1或 m3·mol-1。
在标准状况(0 ℃、101 kPa)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 L·mol-1。
4.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应用:“三同”定“一同”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四部分内容:自主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
(2)标准状况下,36 g水的体积约为44.8 L。( )
(3)1 mol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相等,体积也都约为22.4 L。( )
(4)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
答案: (1)× (2)× (3)× (4)×
2.在标准状况下,决定1 mol不同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①微粒的大小 ②微粒的数目 ③微粒间的距离
A.① B.②或③ C.①或③ D.③
解析:由于1 mol不同物质的微粒数目已确定,故体积的决定因素是微粒的大小或微粒间距。
3.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H2 B.O2 C.CH4 D.CO2
解析:摩尔质量CO2>O2>CH4>H2,由____可知,质量相等的气体,物质的量CO2 4.同温、同压下,若A容器中充满O2,B容器中充满O3。 (1)若所含分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__________。 (2)若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比是__________。 (3)若A、B两容器的体积比为3∶2,则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五部分内容:探究 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与相关计算 1.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 L吗? 提示:不是。物质的状态有气体、固体或液体,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而1 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均不是22.4 L。 2.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气体,是否必须为纯净的气体? 提示:不是。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并且混合气体中气体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如标准状况下,0.2 mol H2和0.8 mol 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微思考】当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时,能否说明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提示:不能。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但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时,并不一定说明该气体处于标准状况下,比如适当的升高温度(气体膨胀)、增大压强(压缩气体),也能使1 mol气体的体积变为22.4 L。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计算 计算中使用“22.4 L·mol-1”的三注意 (1)使用“条件”:标准状况。 (2)使用对象:必须是气体物质,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水、乙醇、SO3、CCl4等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3)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其他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不是22.4 L·mol-1。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 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 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B.④⑥ C.②④⑥D.①④⑥ 解析:①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一定是气体;②没有限定处于标准状况下,0.5 mol H2所占体积不一定为11.2 L;③标准状况下, H2O不是气体;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都约为22.4 L·mol-1。 对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 g O2的体积为22.4 L B.22.4 L N2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气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 D.在0 ℃、1.01×105Pa下,22 g CO2和16 g O2混合后的体积约为22.4 L 解析:32 g 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但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同样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不一定为1 mol,即22.4 L N2不一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气分子,故A、B均不正确;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22.4 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故C不正确;0 ℃、1.01×105Pa就是标准状况下对应的温度和压强,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六部分内容: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 mol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 B.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为22.4 L C.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分子数相等 D.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 解析: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一定是气体,所以体积不一定是22.4 L,A正确;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均是22.4 L,B正确;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C正确;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22.4 L·mol-1,D不正确。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含有NA个氮原子的氮气体积约为11.2 L B.标准状况下,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解析:含有NA个氮原子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故A错误;标准状况下,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64' ' g)/(64' ' g'•' mol^('-' 1) ) =1 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NA,故B正确;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故11.2 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则分子数小于0.5NA,故C错误;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故D错误。 3.同温同压下,11.2 L二氧化碳和11.2 L氧气所含氧原子数( ) A.相等B.前者多 C.后者多D.无法确定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n=V/V_m 可知11.2 L二氧化碳和11.2 L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CO2和O2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则二者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相等。 ... ... ...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29
0
高中必修一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认识化学科学PPT(第1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通过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
3.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强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二部分内容:知识铺垫
1.微粒的表示方法:如2个氧原子为2O;3个葡萄糖分子为3C6H12O6。
2.相对原子质量及其数学表达式:
(1)定义: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的比值。
(2)数学表达式:Mr=1'个原子的质量' /(1'个碳' 12'原子的质量' ×1/12)。
3.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三部分内容:新知预习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含义: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通过它可以把物质的宏观量(如质量、体积)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2)符号:n。
(3)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国际上规定,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 kg 12C所含碳原子数相等,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6.02×1023,6.02×1023 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单位:mol-1。符号:NA。
3.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N)之间的关系n=N/N_A 。
二、摩尔质量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 M。
3.单位 g·mol-1或kg·mol-1。
4.数值 当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5.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四部分内容:自主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的量就是指物质的多少。 ( )
(2)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 ( )
(3)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个微粒的物质是1摩尔。 ( )
(4)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
答案:(1)× (2)√ (3)√ (4)×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氢B.1.5 mol H2O
C.2 mol铁钉 D.3 mol西瓜
解析:物质的量的适用范围是微观粒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H+的质量是1 g
B.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 g
C.1 mol H2SO4的质量是98 g·mol-1
D.1 mol Na+的质量是11 g
解析:质量的单位是g,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故B、C错误;N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故1 mol Na+的质量为23 g,D错误。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五部分内容:探究
物质的量及其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下列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
以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一个整体,其他任意量的物质均描述为这个集体的倍数,如两盒别针。同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作为一个集体,以这个集体作为基准,然后将任意量的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均表示为这个集体的若干倍,用此方法描述微观粒子非常方便。
(1)摩尔是基本物理量吗?
提示:不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2)1 mol小麦和1 mol氧的说法正确吗?
提示:说法均不正确。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来描述宏观物质,故1 mol小麦的说法不正确;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1 mol氧没有说明是氧原子、氧分子还是氧离子,这里的氧指代不明确,所以1 mol氧的说法不正确。
(3)0.5 mol CO2中含CO2分子数与原子数各为多少?
提示:分子数:0.5 mol×6.02×1023 mol-1=3.01×1023;原子总数:3.01×1023×3=9.03×1023。
(4)1 mol H2O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分别是多少?
提示:18 g;18;18 g·mol-1。
【微思考】如何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 mol-1之间的关系?
提示:阿伏加德罗常数(NA)指的是0.012 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是一个精确数值;6.02×1023mol-1是一个近似值,阿伏加德罗常数(NA)近似为6.02×1023mol-1。
1.物质的量
(1)描述的对象必须为微观粒子而不能为宏观物质。
(2)“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在读、写时不能增、减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等。
(3)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符号或化学式,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或表示1摩尔氢气),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但如果说“1 mol氢”就是错误的,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4)不同微粒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微粒数之比,即n_1/n_2 =N_1/N_2 。
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
x mol H2SO4
↓ ↓ ↓
数值 单位 指定微粒符号或微粒名称
3.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比较
方法规律1.NA与6.02×1023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NA与6.02×1023均可表示1 mol粒子的个数。
(2)区别:NA≈6.02×1023mol-1,NA有单位;而6.02×1023是一个数值,无单位。
2.使用“物质的量”时易出现的两个错误
(1)错误一:用物质的量描述宏观物质。
(2)错误二:描述的对象不明确。
①如“1 mol氮”的表述方法错误,应指明对象,如1 mol N2、1 mol N等。
②如“1 mol金刚石”的表述方法错误,可表述为“含1 mol C的金刚石”。
③换算错误:如1 mol CH4中含4 mol H,而不是1 mol H。
3.关于摩尔质量认识的误区
(1)将摩尔质量与质量的单位混淆。
(2)误认为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对应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完全等同。
... ... ...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PPT,第六部分内容: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C.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计量微粒集合体的物理量
D.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解析:物质的量是描述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不是物质的质量。
2.2 mol氯气中含有( )
A.2 mol氯原子 B.2 g氯元素
C.2.408×1024个氯原子 D.4 g氯分子
解析:氯气为双原子分子,则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2=4 mol,故A错误;由m=nM可知,氯元素的质量为2 mol×71 g·mol-1=142 g,故B错误;含氯原子数为2 mol×2×NA=2.408×1024,故C正确;氯气分子的质量为2 mol×71 g·mol-1=142 g,故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表示物质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原子
B.2H既可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表示2 mol氢原子
C.1 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
D.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等于6.02×1023
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能任意删字,并且每摩尔物质含有的原子不一定是1 mol,A错;2H只表示2个氢原子,B错;C项中在使用摩尔时没有指明微粒的名称,可改为1 mol氯气约含6.02×1023个氯气分子,或1 mol氯原子含6.02×1023个氯原子,C错。
... ... ...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29
0
高中必修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第2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强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意识。
2.通过观察、分类、预测、实验验证认识氯气的性质,提升科学探究意识。
3.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观察并客观记录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通过证据推理获得实验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二部分内容:知识铺垫
1.回忆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
氧气与金属单质(如铜、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氧气与非金属单质(如磷、碳)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写出氢气与氧气、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与氧气反应:2H2+O2 2H2O。
氢气与氧化铜反应:H2+CuO Cu+H2O。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三部分内容:新知预习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二、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微思考1】如何闻氯气的气味?
提示:取一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2.化学性质
(1)氯气与单质反应
【微思考2】变价金属与Cl2反应有什么规律?
提示:变价金属与Cl2反应,一般生成高价金属的氯化物,如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
(2)氯气与水反应
(3)氯气与碱反应
①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Cl2与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四部分内容:自主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收集氯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用排水法。 ( )
(2)氯气与铁发生反应生成FeCl2。 ( )
(3)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 )
(4)氯气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 )
(5)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可制得漂白粉。 (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①观察物质的外观 ②实验与观察 ③解释 ④预测物质的性质
其正确的顺序是( )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解析:先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然后对物质进行分类,找出所属类别的代表物预测其性质,然后用实验验证预测的性质,最后得出结论。
3.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B.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C.氯气溶于水后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D.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
解析:CuCl2固体为棕黄色,溶于适量水之后溶液呈蓝绿色。
4.现有X、Y、Z三种元素。
(1)X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火焰为苍白色。
(2)XZ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4)两分子X的单质可以和一分子Y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常温下为液体)。
(5)Z的单质溶于X2Y中得到的溶液具有漂白性。试推断:
①X、Y、Z各为何元素(写元素符号)
X_________,Y_________,Z_________。
②XZ和X2Y各是什么物质(写化学式)
XZ_________,X2Y_________。
答案:①H O Cl ②HCl H2O
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火焰为苍白色。氯化氢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五部分内容:探究
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结合以下两个实验装置示意图,探究氯气的有关性质。
(1)氯气、液氯和氯水有什么区别?
(2)氯气有漂白性吗?
提示: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才有漂白性。
(3)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成分一样吗?为什么?新制氯水如何保存?
提示:不一样。①由于溶解于水的氯气只有少量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所以氯水中的微观粒子有七种,它们分别为H2O、Cl2、HClO、H+、Cl-、ClO-、OH-。②氯水久置时,由于HClO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促使Cl2继续与H2O反应,最终使Cl2消耗完,使溶液变为稀盐酸。③新制氯水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保存。
【微思考1】怎样用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提示: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和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干燥红纸条不褪色说明氯气与红纸条不反应。湿润红纸条褪色说明氯气能与水反应,且有一种生成物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微思考2】化学现象中烟、雾、气有什么区别?
1.氯水的成分
2.新制氯水的多重性质
例1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铁片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
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H+、HClO)
D.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l-)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极少量)。由于新制氯水中存在HCl,可发生反应Fe+2HCl === FeCl2+H2↑,表现出酸性,即H+的性质,A正确;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是次氯酸的漂白作用,B错误;新制氯水中有H+,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又使变红的溶液褪色,C正确;新制氯水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HCl+AgNO3 === AgCl↓+HNO3,D正确。
对点训练1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重性质,根据新制氯水分别与如图所示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代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b、c、d、e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
(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填“b”“c”“d”或“e”)。
(2)c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e过程中的现象是 ,e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久置的氯水变为__________,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有白色沉淀生成 氯水的浅黄绿色消失
解析:由于新制氯水中含Cl2、H2O、HClO三种分子和H+、Cl-、ClO-、OH-(极少)四种离子,其性质比较复杂,主要具有以下性质:酸性(H+)、漂白性(HClO)、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l-)等。
次氯酸盐的成分、性质及用途
在地震灾区可使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含氯化合物对饮用水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这些消毒剂比氯气更易携带和使用。
(1)漂白粉、84消毒液的制取方法、消毒和漂白原理是什么?
(2)漂白粉、84消毒液中的主要成分、有效成分是什么?
提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NaClO,有效成分是NaClO。
(3)长期放置的漂白粉为什么会失效?漂白粉应如何保存?
提示:Ca(ClO)2在空气中会与H2O和CO2反应生成HClO和CaCO3,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因此,漂白粉放置久了易变质失效,所以漂白粉应密封并置于避光干燥处保存。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六部分内容:随堂检测
1.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
B.烧得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出现白雾;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久置的氯水变为稀盐酸
解析:Cl2和Fe在较高温度下才能反应。
2.氯气泄漏事故发生时会严重污染环境。下列有关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事发现场喷洒石灰水
B.将人、畜迅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C.用毛巾浸透NaOH溶液捂住口、鼻
D.用毛巾浸透肥皂水捂住口、鼻
解析:NaOH具有腐蚀性,会严重腐蚀人的皮肤,故C项错误。
3.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酒精溶液
⑤盐酸 ⑥醋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B.①②③⑥
C.③⑥D.②③⑥
解析: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液中同时含有H+和漂白性的物质,只有③⑥符合要求。
4.下列关于含氯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Cl2完全与H2O反应,故氯水中无Cl2分子存在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C.HClO是一种稳定性较强的弱酸
D.84消毒液能用于杀菌消毒,也具有一定的漂白作用
解析:氯水中有Cl2分子存在,A不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B不正确;HClO见光易分解,稳定性差,C不正确;84消毒液中的NaClO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会产生HClO,既能用于杀菌消毒,也可用于漂白,D正确。
... ... ...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29
0
高中必修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强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意识。
2.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主要的化学性质,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分类比较认识钠的氧化物的性质。
3.通过实验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二部分内容:知识铺垫
1.金属的物理通性:金属通常为不透明的固体(汞除外),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具有金属光泽。
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呈现的价态。
(1)金属活动性顺序:按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顺序金属活动性减弱。
(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均呈现正价。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三部分内容:新知预习
一、研究物质基本性质的四种方法
1.研究物质的性质,通常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2.观察法
(1)定义: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方式:用肉眼看、用鼻子闻、借助仪器观察等。
3.运用分类的方法,总结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并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预测。
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类物质性质之间的异同,以及各类物质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利用观察法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的反应
1.钠的物理性质及保存
(1)物理性质
(2)钠的保存: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钠与水的反应
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微思考1】将绿豆粒大小的一块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生成铜单质吗?
提示:不能。因为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微思考2】可以用手直接拿取或接触钠块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手上含有少量水,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会灼烧皮肤,且生成的NaOH会腐蚀皮肤。
3.钠与氧气的反应
4.Na2O和Na2O2的比较
(1)物理性质
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Na2O、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Na2O、Na2O2分别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途
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微思考3】如何判断Na2O2与H2O反应所得的气体是氢气还是氧气?
提示: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气体,然后利用检验两种气体的方法检验。若是H2,点燃时会燃烧,并听到爆鸣声。若是O2,则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四部分内容:自主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观察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只能通过视觉来进行。( )
(2)钠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 )
(3)钠与水反应时,沉在水底,并有气泡产生。( )
(4)钠是银白色金属,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是由于生成了Na2O2。( )
(5)钠的性质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与O2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钠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密度比水的小
C.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将金属钠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同时放出O2
解析:金属钠与O2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A项正确;钠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密度比水小,B项正确;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反应,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C项正确;将金属钠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同时放出氢气,D项错误。
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
A.HNO3B.Na2O2
C.KClO3D.H2O2
解析: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必须是固体,且能与人呼出的CO2及H2O反应产生O2,符合要求的只有Na2O2。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五部分内容:探究
钠与溶液的反应
人们常说,水能灭火,水火不相容。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将一小块银白色的物质放在酒精灯的灯芯处,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水点在灯芯上,酒精灯竟然被点燃了。
(1)这一小块银白色的物质是金属钠,少许水点在上面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反应?
提示: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2)该反应为什么能将酒精灯点燃?
提示: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酒精灯被点燃。
(3)金属钠在储存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金属钠在储存的时候一定要密封保存,少量的金属钠应置于煤油或石蜡油中保存。
钠与溶液或熔融盐反应的规律
(1)钠与酸溶液的反应
钠与酸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H+反应,比与水反应剧烈。如2Na+2HCl === 2NaCl+H2↑。若钠过量,钠先与酸反应,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2)钠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若为碱的饱和溶液,则会析出碱。
(3)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如果NaOH能与该盐反应,则继续发生复分解反应。若NaOH不与碱反应,当盐溶液为饱和溶液时,则析出该盐。
(4)钠与熔融盐反应,可以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如
例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①燃烧,黄色火星四射 ②金属钠先熔化 ③燃烧,火焰为黄色 ④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A.②①B.②①③C.②③⑤D.②③④
解析:钠的熔点较低,故加热时先熔化,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易错警示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对点训练1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HCl溶液B.饱和NaOH溶液
C.FeCl3溶液 D.CuSO4溶液
解析:A项中钠与HCl反应生成NaCl和H2,无沉淀产生;B项中NaOH溶液是饱和溶液,投入钠后,钠与水反应消耗水,析出NaOH晶体;C项中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还能进一步与FeCl3反应生成Fe(OH)3沉淀;D项中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还能进一步与CuSO4反应产生Cu(OH)2沉淀。
Na2O2的性质
水能灭火,但是水也可以用来生火。有一个非常神奇的滴水取火的实验:取一团脱脂棉,在里面放少许淡黄色的粉末,小心地将两滴水滴进去,棉花竟然燃烧起来了。
(1)淡黄色的粉末是钠的一种氧化物,试推测其化学式,并写出滴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淡黄色的粉末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氧气,2Na2O2+2H2O === 4NaOH+O2↑。
(2)结合物质燃烧需要的两个条件,分析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提示:该反应放热并产生O2,使棉花的温度升高而被点燃。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六部分内容:随堂检测
1.下列对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B.Na2O2能与水反应,所以Na2O2可以作气体干燥剂
C.Na2O2与水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2可做供氧剂
2.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生成白色沉淀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③有气泡产生
④因为Na2O2具有漂白性,所以FeCl3溶液褪色
A.①④B.②③C.①③D.仅②
解析: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Na2O2与水反应得到O2和NaOH,NaOH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3.下列有关钠元素及相关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单质钠熔点低于100 ℃
B.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Na与Na+都能与水反应
D.金属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日常中不用作导线
解析:钠的熔点为97.8 ℃,A正确;钠元素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正确;Na+不能与水反应,C错误;钠的熔点较低,且性质活泼,容易被氧化,所以不能用钠做导线,D正确。
... ... ...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29
0
高中必修一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通过了解化学的形成与发展,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理解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2.明确化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学习科学家崇尚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强化探究意识和社会责任。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 ... ...
走进化学科学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化学上常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称化学反应。其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质的化学性质。一般包括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氧化性与还原性、酸性与碱性、可燃性、稳定性。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化学科学的形成
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火的使用,之后人们又学会了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并希望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丹药或把廉价的金属炼制成金。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化学家的不断努力,近代化学逐渐形成。
2.化学科学的发展
(1)近代化学的里程碑
(2)现代化学的发展
①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的不断深入,化学科学进入了辉煌的现代化学时代。
②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以及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等,都是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③现代化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科学的进步。1965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④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现代化学的贡献
①农业方面,合成氨化工技术的掌握,制造出增产粮食所需要的大量氮肥。
②医药方面,新药物的成功研制,战胜了许多疾病。
③生活方面,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信息方面,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出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微思考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hy、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其中属于化学史上的贡献的是哪几项?
提示:hy和造纸。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2.利用化学方法,人们从矿物和动植物体中提取了很多有用的物质,通过对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和研究,根据需要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所以,化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3.现代化学已经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各种分析和测试物质结构、跟踪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如波谱、色谱、X射线衍射、飞秒化学、原子示踪等,成为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同时理论计算辅以计算机模拟来研究物质的结构、预测物质的反应活性、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等,成为现代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微思考2】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你对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有哪些新的认识?
提示: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个殊荣背后是科学家执着的坚持和辛勤的付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对中学生来说,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屠呦呦做事的执着态度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化学家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
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大显身手,使人们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资源和能源。
3.化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材料的制造成为可能,进一步丰富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物质世界。
4.化学科学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保障,减少人类活动对
环境的影响,使环境监测和治理手段更加快速、灵敏,实现对环境污染的科学防治。
5.化学科学将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帮助人们从
分子层次上了解生命问题的本质、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使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提供健康保障。
6.化学科学将大大提高信息科学的发展水平,指导人们研制功能各异的信息材料(主要是电子材料,如光电子材料),为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 )
(2)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
(3)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
(4)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不密切。( )
答案:(1)× (2)√ (3)× (4)×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最大贡献是( )
A.最早使用天平研究化学
B.最早提出空气是由O2和N2组成的结论
C.提出氧化学说
D.用加热HgO的方法制取O2
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3.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
A.发现新物质
B.合成新材料
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研究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守恒关系
解析:化学反应中的原子守恒关系,即质量守恒定律,是早已被证明的理论,因此它不属于当今化学研究的方向,D项符合题目要求。通过化学研究发现新物质、合成新材料,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为化学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均符合当今化学的研究方向。
... ... ...
走进化学科学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为什么说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提示: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合理地解释了当时的一些化学现象和规律,准确地阐明了化
学变化是原子间的化合与分解,从此结束了化学的神秘性,完成了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第一次重大突破,使化学从实用技术跨入了科学之门,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化学科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
温馨提示(1)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科学的进步。
(2)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化学科学及其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例1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以下属于化学史上中国的发明或发现的是( )
①hy ②指南针 ③造纸 ④印刷技术 ⑤炼铜、炼铁、炼钢 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⑦人工合成蛋白质
⑧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A.②③⑥⑧B.①③⑤⑦ C.④⑤⑦⑧ D.①③④⑧
解析:hy、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但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不是化学史上的成就。中国是最早进行炼铜和掌握炼铁技术的国家。1965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提出原子—分子学说都不是中国的发明或发现。
对点训练1下列物质中,不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制取的是( )
A.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B.青霉素、链霉素的发明与生产
C.黑hy的制造与应用
D.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解析: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合成了牛胰岛素,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合成具有生理活性蛋白质的国家。1981年我国又在全球首次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我国也是最早发明hy的国家。最早制取青霉素、链霉素的并不是中国。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吗?
提示:不属于。化学是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是原子核发生了改变的反应,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也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
2.“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原子、分子,制造原子、分子”,这样的描述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通过化学可以认识原子和分子,并能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分子,但不能制造原子。
化学科学及其特征
(1)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起初人们从矿物、岩石、生物体中提取物质,后来科学家逐步制造出大量物质。可以说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合成氨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饥饿对人类的威胁;医药的合成,使人的寿命大大提高;芯片和光导纤维的使用,引导人们进入信息时代;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塑料、橡胶、纤维的合成,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因此,化学又是一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实用性科学。
(4)化学科学的特征:从微观层面上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温馨提示在理解化学科学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
(2)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等。
(3)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例2(双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氢气、硫黄在氧气中燃烧
B.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呈现美丽的绿色,将其加热后变为黑色
C.原子弹的爆炸
D.将2~3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加入活性炭后红色消失
答案:CD
... ... ...
走进化学科学PPT,第四部分内容:随堂检测
1.“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光导纤维,让通信更快捷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解析:风力发电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无关,因此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光导纤维传输光的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合成药物更有效治疗疾病,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保涂料让我们的环境更宜居,这些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体现了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故B、C、D都正确。
2.下列不能说明化学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是( )
A.化学家哈伯用催化法合成氨,以氨为原料可以生产硝酸铵
B.化学家合成碳纳米管,用作分子导线和超小型电子器件
C.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诺贝尔用硝化甘油制成了炸药,并用于工业生产
解析:提出一种新的化学理论不能说明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合成氨、合成碳纳米管及制炸药都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这些物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
3.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
A.舍勒发现氧气 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C.原子—分子学说的提出 D.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推广
解析:一门科学的快速发展,首先源于形成了相关的理论,所以C项正确。
4.进入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D.制陶技术的成熟
解析:化学科学在20世纪进入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阶段,研究手段向精细、综合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并带动了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制陶技术的成熟属于古代实用技术。
... ... ...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28
0
高中必修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认识化学科学PPT(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重点
1.基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增强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
2.观察并客观记录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通过分析、推理获得实验结论。
1.能列举钠的重要化合物并了解金属钠及其氧化物、过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学习
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_________ 等方法。
(2)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①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可通过_________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②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性质时,实验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验中要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要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3)除了观察和实验外,_________也是研究物质性质时的常用方法。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可以运用分类的方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外,在进行化学研究时还会用到_________的方法。在已有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工作者往往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说和模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但是所做的预测或说明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_________来验证。在科学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往往是旧的假说或模型被推翻,而建立起新的假说或模型。
2.钠的性质、用途及保存
(1)钠的物理性质
(2)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水的反应:常温下与冷水剧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金属钠与空气中的O2迅速反应,使其表面失去金属光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加热或点燃时,金属钠和O2剧烈反应,生成____________色固体粉末,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钠的保存
因为金属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能发生反应,所以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________中,大量的金属钠可密封保存。
(4)钠的用途
①钠和钾的合金可用做原子反应堆的________剂。
②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________,常用做路灯。
③金属钠还可以用于________等金属的冶炼。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探究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提示:①认识的物质有H2O、空气、O2、H2O2、H2、Mg、Zn、Cu、Fe、H2SO4、CaCO3、CO2、NaOH、CaO、Ca(OH)2……
②观察外观——颜色、状态、气味,借助实验观察其水溶性和与某些物质反应的现象,然后分析归纳出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等。
实施实验和观察的程序
(1)实施观察的程序
(2)实验程序
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和药品取用量要适宜等。
实验室研究物质性质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
(2)严禁品尝化学药品的味道。
(3)闻气体气味时要用“飘闻法”,用手在容器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二、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H2O的反应
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钠的性质?
提示:观察外观——银白色固体;贮存在煤油中——不与煤油反应,密度比煤油大;用小刀切割——实验法,易切下——观察法得出硬度小;再实验观察它能否与水反应。通过实验观察得出钠的性质,与学过的金属Fe、Zn等比较得出结论。
1.实验观察钠的物理性质
[观察目的] 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以及密度的相对大小和熔点的相对高低。
[观察内容] 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贮存在煤油中,因此钠不与煤油反应,且ρ(钠)>ρ(煤油)。如下图所示: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
2.实验法、观察法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1.观察钠:块状固体药品取用时一般要用镊子(粉末用药匙),切忌用手;刚切开的金属钠表面呈银白色金属光泽,但迅速变暗——说明钠在空气中易变质,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隔绝空气。
2.钠与水的反应
(1)由于反应剧烈,因此设计实验时为了安全,钠取用黄豆粒大小的量,且在敞口仪器中进行,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
(2)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生成的NaOH可能与溶质再反应,但绝不会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如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
三、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1.金属钠为什么一接触空气表面就迅速变暗?
2.钠在空气中加热得到的产物与钠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相同吗?
提示:不同。钠常温下与O2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钠与O2反应生成Na2O2。
1.钠久置于空气中的现象及最终产物
钠表面迅速变暗生成Na2O,接着变白并表面有液珠生成(Na2O+H2O===NaOH,NaOH潮解变为液珠),最后变为白色粉末(NaOH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粉末)。Na、Na2O、Na2O2、NaOH久置于空气中最终都会变为Na2CO3。
2.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或湿布灭火,可用细沙盖灭。
... ... ...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28
0
高中必修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认识化学科学PPT(第2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重点
1.基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探究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发展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根据化学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依据现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能根据化学问题做出预测和假设,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并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2.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树立环保意识。
3.能列举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并了解其主要性质及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学习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2.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某些含氯化合物如次氯酸、次氯酸盐、二氧化氯等,都具有______________。
... ...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探究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来进行?
1.下列关于研究氯气性质的基本程序中排列正确的是( )
a.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气味 b.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c.解释现象、得出结论 d.预测氯气的性质
A.abcd B.dbac
C.adbc D.dacb
解析 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为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故C选项正确。
2.某学习小组探究镁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活动:
(1)预测镁的性质:镁属于金属单质,可能与O2反应,其研究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小段镁条,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镁条呈银白色金属光泽,其研究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其研究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类法 (2)观察法 (3)实验法、观察法
解析 (1)“镁属于金属单质”,说明该学习小组用了“分类法”。
(2)“镁条呈银白色金属光泽”说明该学习小组用了“观察法”。
(3)“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说明该学习小组用了“实验法”,“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该学习小组用了“观察法”。
二、氯气的性质
1.用什么方法来研究Cl2的物理性质?
提示:观察法:看状态、颜色,闻气味;实验观察法,观察Cl2是否溶于水。
探究Cl2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观察法认识Cl2的物理性质并预测Cl2的化学性质
[实验1] 取一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氯气的颜色;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闻气味。
[实验2] 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2.设计实验验证预测的性质
(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步骤] 取用滤纸吸干煤油的黄豆粒大小的钠块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熔化成小球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球上方;分别用坩埚钳夹持铁丝、铜丝加热后,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如下图所示。
(2)氯气与非金属单质(H2、P)的反应
如:氯气与H2的反应
[实验步骤] 将验纯后的氢气点燃,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 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
[实验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2+Cl2=====点燃2HCl(此反应用于工业制盐酸)。
(3)结论:氯气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有变价的金属反应时,能把金属氧化到最高价,如与Fe反应,使Fe显+3价(不显+2价),与Cu反应使Cu显+2价。
1.氯气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2.纯净的H2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制盐酸;Cl2、H2混合后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生成HCl。
3.“烟”与“雾”的区别:“烟”是指固体“小颗粒”,而“雾”是指“小液滴”,H2在Cl2中燃烧时集气瓶口的“白雾”是产物HCl与空气中的H2O(g)结合成的“盐酸小液滴”。
4.“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现象,燃烧不一定有O2参与反应。
三、氯气与水的反应
氯水和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吗?
提示: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液氯是液化的氯气,是纯净物。
1.HClO是一元弱酸(比碳酸的酸性弱),具有不稳定性,光照时易分解生成HCl和O2;HClO有漂白性和杀菌性,其漂白性是永久的。
2.Cl2可与碱反应,如:
(1)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可用于工业制“84消毒液”和实验室吸收尾气中的Cl2;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该反应可用于工业制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有效成分为Ca(ClO)2。
3.新制氯水的成分为:H2O、Cl2、HCl、HClO;由于HClO不稳定,因此久置氯水的成分为H2O和HCl。
4.Cl2、NaClO、Ca(ClO)2本身无漂白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生成HClO时才有漂白性。
5.ClO2的漂白、消毒能力比Cl2强且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 ... ...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28
0
高中必修一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目标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知道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通过屠呦呦研究的创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青蒿素的研究缘起和广泛用途知道社会责任感是科研工作者的最大动力。
1.化学是什么?它的发展历史如何?它有什么特征?
2.化学科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我们什么要学习化学?高中化学课程体系是怎样的? 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 ... ...
走进化学科学PPT,第二部分内容: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化学(Chemistry)是什么?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1.古代的实用技术
2.近代化学的诞生和发展
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3.现代化学的贡献(注重结构理论的研究)
196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81年: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
1996年:英、美化学家发现C60(足球烯、富勒烯),开辟了“富勒烯”化学的研究……
归纳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Ⅰ. 古代化学 经验
Ⅱ. 近代化学 经验→理论
Ⅲ. 现代化学 创造性
... ... ...
走进化学科学PPT,第三部分内容: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创造性(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人们不但可以从自然界中认识、提取很多物质,或从已有物质出发制造这些物质,而且能够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分子,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目前,在自然界中发现和由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3000万种,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仍在不断地被发现和合成出来。
交流与研讨
阅读课本P7-8回答下列问题:
1.屠呦呦工作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哪里?
2.青蒿素的相关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青蒿素的研究有哪些基本内容,用到了哪些基本方法和先进仪器?
2.实用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思考与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化学的实用性?
... ... ...
走进化学科学PPT,第四部分内容: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化学学科特点
两大特点:
(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
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繁”。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
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1.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2.注意衔接和变化。
3.重视化学实验。
4.理论联系实际。
5.学会阅读与化学有关的报刊杂志,培养自学能力。
6.学练结合,要做适量的练习(在练习中“记忆”,在练习中“理解”,在练习中“运用”。
... ... ...
走进化学科学PPT,第五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我们对化学的总体印象
1.化学是一门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自然学科,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2.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
3.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祸害人类,所以我们在立志学好化学的基础上要正确运用化学。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27
0
高中必修一
《走进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历程,熟知化学科学发展中的重大发现或成就,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了解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和现代化学的“中心科学”地位,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 ... ...
走进化学科学PPT,第二部分内容:梳理基础 突破重点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
火的使用(取火和保存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随后人们学会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酿造酒类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1)1661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1771年,法国科学家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
(3)1803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学说,系统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原子量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5)1869年,俄国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__________,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3.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
(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从宏观向微观的研究中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建立了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得到了发展;创立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得到了开创性研究;化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等。
(2)现代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科学的发展:如化学家对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测定和蛋白质合成的研究,使人们对生命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世纪中叶,化学科学和生命科学共同揭示了生命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规律。
(3)现代化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利用合成氨的技术制造氮肥,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科学家们研制出的新药物能治病救人;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等。
我国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1)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2)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
(3)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全合成研究。
(4)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对树脂糖苷的全合成和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甾体皂甙的合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关于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
1.化学科学的含义
(1)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
(2)研究对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的物质;
(3)研究内容:物质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及其应用。
2.化学科学的特征
(1)化学是从__________层面(分子)上认识物质,以__________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2)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
①从矿物、岩石以及动植物体中__________有用的物质或从已有的物质出发_____出有用的物质。
②通过对有关物质__________ 和__________的认识,根据需要创造出具有特殊__________或_____的自然界里不存在的新物质。
(3)现代化学已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
①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例如:利用色谱仪可以把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__________出来,而X射线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可以帮助人们测定物质的__________,还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踪__________ 进行的过程。
②理论化学以__________为主要手段,辅以__________模拟,在研究物质结构、预测物质反应活性、研究反应的微观过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青蒿素的发现、研究与应用
(1)1969年,屠呦呦从我国古代药方的研究中,发现青蒿具有抗疟效果,并创造性地使用沸点较低的_________ 获得了青蒿提取物。
(2)1972年初,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功_________出“青蒿素Ⅱ”(后称青蒿素),其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3)1973年,我国化学家使用高分辨率_________测定出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再结合碳氢分析数据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4)1975年,利用青蒿素晶体的_________衍射数据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确定了分子中各原子的_________位置(即其分子结构)。
(5)1978年到1984年初,历时五年实现了青蒿素的_________。1986年,青蒿素及其衍生药物双氢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
(6)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于2004年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1)青蒿素的相关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提示 青蒿素的发现与提纯、确定组成、测定结构、合成修饰等。
(2)结合青蒿素的相关研究,说明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 通过发现提取目标物质,研究其组成、结构与性质,从而实现该物质及其衍生物质的合成。
(3)青蒿素的相关研究中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提示 青蒿素冷浸提取法,选用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如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1)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制造成为可能。
(4)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5)化学科学可以让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
2.化学科学已成为“中心科学”
(1)化学与生产、生活
①化学与工业生产技术
合成氨技术的应用、新型复合肥及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制、新能源的开发、金属的冶炼、新型合成材料的生产、石油的炼制等都需要化学技术发挥作用。
②化学与生活
各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于家具、日用品、文化体育用品、儿童玩具等,精巧实用、绚丽多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③化学与材料
高分子绝缘材料的优越性能使电器工业得到飞跃发展,从而促进了电子计算机、遥控技术、激光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兴起与发展。由于有了耐高温和高强度的材料,人类才有可能制造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等,为探索太空展现了美好前景。高分子材料在医疗上用于人工器官的合成,突破了许多医学难题。
(2)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①利用教材内容,如教材中的图、表、小栏目等知识,帮助理解和记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②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要熟练掌握化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如实验法、模型法、逻辑法等。
③梳理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时,要敢于质疑,勤于思考,提出问题,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④重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要学会结合社会实践来学习和理解高中化学知识。
⑤要重视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联系,承上启下,温故知新,建立全面完善的化学知识网络。
⑥通过习题的训练,提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要重视化学实验,学会通过化学实验来提高实验技能的能力。
⑧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 ... ...
走进化学科学PPT,第三部分内容: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1.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化学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这位科学家是
A.汤姆生 B.道尔顿
C.卢瑟福 D.玻尔
2.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3.进入20世纪后,化学科学的发展更为迅速,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D.制陶技术的成熟
4.(2019·焦作高一质检)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①组成 ②结构 ③性质 ④变化 ⑤制备 ⑥应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全部
5.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
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
D.计算机、X光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 ... ...
《章末整合提升》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一、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1)规定: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2)意义:①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和基本程序,对碳酸氢钠的蓬松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发布于:2020-05-03 14:12:27
0
高中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