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及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城镇化的意义。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水平3:结合资料,说出世界城镇化的特点,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差异。
水平4:运用地理资料,分析我国城镇化应避免的问题,为我国城镇化进行合理规划。
人地协调观: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城镇发展的制约。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及成因,分析区域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区域认知:结合资料,对比不同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异同。
地理实践力:调查当地城镇化的特点及所处阶段,分析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二部分内容: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 夯实基础
一、城镇化的概念
1.概念: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__________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_________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____________活动的过程。
(1)人口的集中过程。
(2)乡村向城镇的转化过程。
(3)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3.世界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阶段
二、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特点
2.部分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特点
三、城镇化的利弊
1.有利影响
(1)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调整。大量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______________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社会进步、传播文明。城镇文化向乡村广泛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乡发展差距________。
(3)科技进步、生产发展。现代化城镇是主要的科技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4)城乡互动、全面发展。
2.阶段性问题
(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人口问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_______压力加大,失业人数上升,导致部分低收入者陷入贫困。
(3)住房问题。城镇面积______,过多人口造成住房紧张,出现贫民窟和棚户区。
(4)交通问题。车辆数量增加后,交通________、停车困难等。,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三部分内容:任务探究区
思维探究 实践运用
任务探究 城镇化的概念和进程
下图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的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含预测)。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时期,印度与美国城镇化特征的差异。
(2)巴西城镇化过程与其经济发展明显不协调,指出这可能给该国带来的问题。
(3)试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上的差异和原因。
[成果展示] (1)美国城镇化水平高,印度城镇化水平低;1950~2000年,美国与印度城镇化速度差异不大;2000年以后,印度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严重。
(3)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原因:发达国家由于城镇化水平已经很高,部分大城市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由于获得民族独立,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加速。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及成因
第(1)题,岭南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好处是通风、排水、防潮。第(2)题,岭南地区多低山丘陵,多湖泊和水塘,人口多而稠密,土地资源较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其民居建设多缩小前后建筑之间的空隙。第(3)题,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间隙小,火灾隐患最大,以水域为中心利于防火。
任务探究 城镇化的利弊
2019年2月25日,《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估报告》研讨会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行,来自城市规划与建设、自然资源、人口、环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荟萃一堂,积极为中国城市的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建言献策。《评估报告》选取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和公共服务五个一级指标,以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M2.5年均浓度、生命线工程完好率、万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等22个二级指标。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评估报告》关注了哪些主要的城镇化问题?
(2)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成果展示] (1)医疗问题,住房问题,环境问题等。
(2)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3)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四部分内容:综合活动区
释疑教材 拓展视野
图表问题巧点拨
[教材第47页探索]
点拨 从图形景观变化判断这种现象;再结合文字材料和所学知识,梳理引起深圳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案 城镇化。深圳快速城镇化受政策、产业引进和发展、人口迁入等因素共同影响。
[教材第48页思考]
点拨 城镇化发展是人口集中、产业功能区转化和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人口集中需要有更多岗位、就业机会,即当地能有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第二、第三产业,如此才能将分散生活在农村的劳动力、人口集中起来,否则无法实现人口在空间地域上的集中,所以推动城镇化的因素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答案 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教材第49页思考]
点拨 根据表格数据,按照年代顺序,梳理某类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并与另外一类比较,即可得出两类国家城镇化的差异。
答案 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开始早,目前水平高、速度放缓;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目前水平低、速度快。
[教材第51页活动]
点拨 1.按照坐标图中的年代顺序,找出某类国家或中国城镇化曲线,对应左侧城镇化水平的坐标轴,可以看出其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再与另外一类比较,即可得出差异。
2.梳理概括出发展的共同特点。
答案 1.发达国家城镇化开始早,目前城镇化水平高、速度在放缓;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开始晚,目前水平低、速度快;中国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城镇化发展快速,之前水平低于发展中国家均值,而后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均值。
2.城镇化都经历初期起步、中期快速发展,成熟期速度放缓、稳步变化的过程。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五部分内容:课后检测区
夯基固本 练速提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1~2题。
1.表中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标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近年来,该地区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①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②乡村居民收入减少 ③加快乡村人口迁移 ④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5年,我国( )
A.城镇化刚刚起步 B.城镇化快速发展
C.城镇化开始衰退 D.呈现快速逆城镇化
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 )
A.城镇化起步晚 B.城镇环境质量好
C.城镇化速度慢 D.城镇化水平高
5.2000~2015年,关于图中四个国家城镇化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镇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镇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德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图辨认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识两类区域城镇化的差异。 2.综合思维:运用城镇..
发布于:2020-09-11 10:05:11
0
高中必修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
水平2:结合地理资料,说出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的关系。
水平3:运用地理资料,分析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影响。
水平4:结合区域地理资料,分析不同地区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协调发展。
综合思维: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城乡景观差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区域认知: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表现。
地理实践力:结合地理资料,分析区域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对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措施。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二部分内容: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 夯实基础
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
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_______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
2.地域文化景观: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________,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如何判断某事物或现象是否属于文化?
提示 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不是文化要素,关键在于区分其是否是由人类创造的。世界上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事物或现象,或者是带有人类活动的印迹的自然事物,都属于广义文化的内容,它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1.乡村景观: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三大方面。
2.地域文化与乡村文化景观:我国北方四合院、皖南______派民居、客家土楼、窑洞、蒙古包和吊脚楼等,这些传统民居的形成既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也受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1.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
(1)欧洲:建于中世纪的城市多以________、城堡等为中心,_______包围着街市;近代产业革命后建起的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________。
(2)美国:移民国家具有多元的地域文化,城市布局和建筑融合了自由、活泼、创新等人文元素。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________。
(3)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古代城市讲究________对称、规矩和等级。尤其是都城,都有多重城墙,宫城居__________位置,城市布局讲究中轴对称,道路多规划为_________格式。
2.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
(1)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建筑物的________布局和自然的协调,建筑材料多以_________结构为主。
(2)西方:建筑强调本身的雕塑美,使用较多的□10几何形体,建筑材料多以_________为主。,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三部分内容:任务探究区
思维探究 实践运用
任务探究 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为多,少数散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在语言、服装、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70年代以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少数老人会说满话。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类似口袋,俗称“口袋房”。房址多选在靠山近河的平缓之地,坐北朝南、背风面阳、冬暖夏凉。古代,满族居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入关以后直至辛亥革命,男穿袍服,外套马褂,女人也爱穿袍服,但有长短袖之分。辛亥革命后,旗袍的式样不断改进,成为我国妇女最喜爱的中式服装。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辈行“打千”礼。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现此礼节已被握手礼代替。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满族房屋的建造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2)满族礼节的变化反映了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成果展示] (1)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风为偏北风,故房屋朝向南,背风向阳,冬暖夏凉。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族群间交流增多,外来文化的传入,更方便、更礼貌的礼仪在族群中传播。
地域文化的形成类型
第(1)题,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镇中的建筑。第(2)(3)题,地域文化影响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a图中的建筑是具有典型伊斯兰教风格的清真寺,宗教文化是该类城镇生存的基础,而b图中的景观图片是典型欧洲城镇风格。
提升运用能力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完成1~2题。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四部分内容:综合活动区
释疑教材 拓展视野
图表问题巧点拨
[教材第40页探索]
点拨 根据材料中“四”“合”的含义,观察房屋空间结构特征,得出中心、对称、内外分明等特征。
答案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中庸、规矩、等级分明等地域文化。
[教材第41页思考]
点拨 乡村作为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的聚落类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风貌,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上,都反映着当地地域文化特征。例如渔村对水、海、湖等水体的敬畏,农村对土地敬仰的“土地庙”等。
答案 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等三大方面。举例略。
[教材第42页思考]
点拨 根据教材列举的三类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可以再从互联网查找一些城市的形态,分析其符合欧洲中世纪、美国等移民国家或中国城市的特征,再挖掘其地域文化的影响。
答案 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文化繁荣、城市大发展,当时宗教的教堂、城堡是城市中心,产业革命后兴建的高层建筑分布在其外围;美国等移民国家,多元文化并存,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向外地价降低、建筑物高度降低,体现了自由、活泼和创新等特征;中国城市承接古代城市的基础,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规矩、等级、中庸等地域文化。
[教材第45页思考]
点拨 1.根据材料梳理、总结徽州文化的崇商、乐善好施、相亲相助等特征;探究这些特征与当地耕地少的自然环境、自外地迁徙而来的社会特征之间的关系。
2.从材料中梳理古代徽州古建筑众多,这些古建筑既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如村落依山傍水,又体现在宗亲观念对中国儒家思想的传承等方面。
答案 1.徽州人口大都由几次北方人口南迁组合而成,融合多种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经历史积淀形成了徽州文化。具有完整的宗族谱系,发达的教育事业,辉煌的学术成就等,这些既与其外来人口自保、一致对外有关,还与当地人多地少、生活窘迫等有着直接关系。
2.村落依山傍水、在群山包围之中,相对封闭;建筑上明清祠堂、牌坊和明清民居“三绝”,与自然山水和谐融合。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五部分内容:课后检测区
夯基固本 练速提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 )
A.市区中心 B.市区边缘
C.河流两岸 D.郊区
2.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
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
城镇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据此回答3~4题。
3.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镇产生影响的是( )
①城镇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镇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镇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镇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镇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4.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
①外向性 ②开放性 ③内向性 ④封闭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和乡村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 1.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区域认知) 2.通过观赏图片,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理解地域文化在城乡..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和乡村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二部分内容:01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
发布于:2020-09-11 08:10:31
0
高中必修二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乡村的土地利用及其内部土地利用分化。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特点,说明城镇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
水平3:结合地理实例,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说出城镇功能区的发展变化。
水平4:运用资料,分析区域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指出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合理规划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影响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资料,分析区域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
地理实践力:根据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理论分析城镇功能区设置的合理性及发展变化。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二部分内容: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 夯实基础
一、乡村和城镇
1.乡村:一般是以从事_______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2.城镇:一般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
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1.乡村内部功能区
(1)划分依据:按照功能划分。
(2)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_______的场所;公共空间周围一般是_________区,再往外是________区。
(2)居住区: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3)生产区:是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________。
三、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1)与乡村相比,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_______,组成要素多,空间结构____________,类型_________。
(2)城镇中同一类要素和活动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导致它们在空间上________,从而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依据:城市内部各种功能区之间的______________关系。
模式:同心圆、扇形和___________等。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1.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等。
2.意义: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乡;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城乡;处理好各种关系,建设和谐的城乡等。,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三部分内容:任务探究区
思维探究 实践运用
任务探究 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圆形居多,后墙围拱,坚实牢固。只有几个门洞与外界相通,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
土楼结构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简答土楼表示乡村聚落的三种功能区。
(2)说明土楼公共空间位置的特殊性。
(3)简述土楼生产区的组成。
[成果展示] (1)土楼由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组成。
(2)公共空间在土楼核心,或中心。土楼的核心,距离各住户都很近,利于居民聚会。
(3)生产区位于土楼以外,由耕地、林地、水面及农田设施等组成。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及成因
第(1)题,岭南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好处是通风、排水、防潮。第(2)题,岭南地区多低山丘陵,多湖泊和水塘,人口多而稠密,土地资源较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其民居建设多缩小前后建筑之间的空隙。第(3)题,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间隙小,火灾隐患最大,以水域为中心利于防火。
提升运用能力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韧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式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据此回答1~2题。
1.“千只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聚落形态与规模多为( )
A.密集型 较大 B.分散型 较小
C.半聚集型 较大 D.密集型 较小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四部分内容:综合活动区
释疑教材 拓展视野
图表问题巧点拨
[教材第30页探索]
点拨 1.结合半坡遗址所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所以古代村落选择在河流沿岸;村落建在阶地上,地势较高,不怕夏季暴雨多发的高水位。
2.根据材料总结功能区,从材料中获取其位置信息。
答案 1.在汉咏椎厣希既可以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也减少了河水上涨可能产生的影响。
2.包括居住区、墓葬区、制陶作坊区。中央为居住区,中心大型房屋前为公共空间。居住区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为制造陶器的窑场。
[教材第32页活动]
点拨 根据图像可知,集聚型乡村居住区相对集中;在居住区的中心,或某个显著位置处,如房屋之间通道(小巷)的交会点,利于人们往来,为公共空间;生产区分布在外围等。分散型乡村的居住区较为分散,居住区内还存在一定的生产区(更大的生产区也在外围),公共空间也分布在便于人们往来的处所。
答案 集聚型乡村居住区较为集中,多数房屋和院落集聚在一起,根据乡村的形状,又可分为团块状村、带状村和环状村。生产区分布在外围;分散型乡村居住区分散,房屋和院落零星分布,居住区内分布着少量生产用地。
[教材第33页思考]
点拨 住宅区是日常生活的区域,是城市用地的主体;商业区内商场多且集中分布,规模比住宅区内小商店大得多,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内;工业区多在城市外围,城市不同其具体区位不同。
答案 略。
[教材第34页读图]
点拨 观察图形,将其中相对较近的多个商业区圈在同一个大区域内,即为城市的主要商业区;将若干个相对较近的小型住宅区连为一大片,即为城市的大型住宅区;将一个个相对较近的工业区连为一片,即为城市的工业区。再概括不同功能区的主要特征。
答案 略。
[教材第38页思考]
点拨 1.根据材料梳理新农村综合体内部结构的组成、相对位置关系;再分析说明这种新农村综合体在居住、生产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优势。
2.四川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介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生态较为脆弱。避开不利区域,不影响原生环境,不占基本农田;前庭后院、控制人均面积、低楼层、组团式、房前屋后和其他可利用土地种植蔬菜、水果等,说明了村民合理利用空间、处理好居住与环境、土地之间的关系。
答案 1.居住区:小组团、紧凑型,各组团间留有足够的生态距离和空间;生产区:围绕各家庭院,在房前屋后和其他可利用空间种植蔬菜、水果等,再向外围是更为开阔的生产区。
2.“避开地质灾害区和生态敏感资源,选择背山、面水、近林盘和靠河谷的位置,确保安全”,说明选择合适的地理区域;“不填塘、不毁林、不夹道、不占基本农田、少挖山、少改渠和少改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面积相对开阔的“坝区”,“山地、丘陵区因地制宜”,在“组团间留有足够的生态距离和空间”,体现适宜居住、环境良好和节约耕地资源等。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五部分内容:课后检测区
夯基固本 练速提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图一示意高要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二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
A.水源丰富 B.水灾多发
C.水运便利 D.耕地充足
2.关于“八卦村”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村落中心为山丘 B.村落道路网为环形
C.村落选择在小盆地 D.村落围绕集市布局
3.图中的空中连廊所在的功能区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4.建设空中连廊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B.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图辨认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识两类区域城镇化的差异。 2.综合思维:运用城镇..
发布于:2020-09-11 11:26:23
0
高中必修二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图辨认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认识两类区域城镇化的差异。
2.综合思维:运用城镇化过程规律,分析我国城镇化的特点,并分析利弊,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举措。
3.人地协调观: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二部分内容:强基础 自主诊断
一、城镇化的概念
1.概念:是农业人口转化为_________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_________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_________活动的过程。
(1)人口的集中过程
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其结果是城镇化水平_________;城镇规模_________。
(2)乡村向城镇的转化过程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_________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
_________发生较大变化。
(3)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经济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_________产业转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城镇文明向乡村地区扩散。
二、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1.城镇化开始的时间:发展中国家_________ 于发达国家。
2.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_________,已进入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_________,速度加快。
3.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1)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伴随 ________同步发展。目前这些国家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________,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迁移的现象,即“________”。
(2)日本:显著特点是高度_________,即日本的人口、产业和城镇高度集中在_________ 、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日本高度集中的城镇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即大城市出现人口过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而在农村却出现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缺乏产业支撑等。
4.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1)非洲:城镇化水平很_________,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流入_________,造成城镇人口的膨胀。由于这些城镇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导致城镇里的大量贫困人口集聚在贫民窟。
(2)亚洲东南部:基本特点是人口急剧_________,由此导致大城市及其周边的城镇和乡村人口大量集聚,尽管在空间上具有城镇的形态特征,但在经济、社会和制度等多方面还是有_________的特点。
(3)我国: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_________阶段,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我国正在积极推进_________城镇化,它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三、城镇化的利弊
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1)创造_________机会、促进产业调整。
(2)社会进步、传播_________。
(3)_________进步、生产发展。
(4)_________互动、全面发展。
2.阶段性问题
(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____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人口问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_________压力加大,失业人数上升,导致部分低收入者陷入贫困。
(3)住房问题。城镇面积有限,过多的人口造成住房_________ ,出现贫民窟和棚户区。
(4)交通问题。随着车辆数量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不能与之适应时,交通_________就容易发生,停车困难也逐渐出现。
3.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共同的解决措施:控制城镇_________、合理规划城镇_________、加强城镇管理、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等。
(2)我国:需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推进以_________为核心的城镇化,其关键是提升城镇化发展_________,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生态文明、优化城乡布局、传承历史文化等。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三部分内容:析疑难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城镇化的动力及其过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同时,在空间上也逐步形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历史性共存这一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形态。下图为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问题探究]
问题1 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处于哪一阶段?
提示: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问题2 我国的城镇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何差异?
提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快,且城市发展不合理。
问题3 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反映了我国城镇化的何种特点?
提示: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的特点。
1.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2)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工业化是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城镇化通常指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城镇化。
(2019·高考江苏卷)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
A.环境恶化 B.交通拥堵
C.资源枯竭 D.产业萎缩
(2)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
A.优化产业结构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探究二 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9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8.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1个百分点。
[问题探究]
问题1 近年来,促进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问题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有哪些优势可以对农村人口产生迁移吸引力?
提示:城市的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就业机会多、生活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四部分内容:提能力 通关集训
读甲、乙两图,完成1~2题。
1.图甲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B.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2.图甲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图乙中的________阶段( )
A.Ⅰ B.Ⅰ和Ⅱ
C.Ⅱ后期和Ⅲ D.只有Ⅲ
解析:第1题,图甲反映的现象是逆城市化。逆城市化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周边的小城镇和乡村,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其原因就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加上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第2题,逆城市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向郊区以及周边的小城镇和乡村迁移,此阶段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在变慢,处在后期阶段,即Ⅱ后期和Ⅲ。
答案:1.D 2.C
下面为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这两个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城镇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城镇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
D.乙城市所在国,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4.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镇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现代化发展,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
发布于:2020-09-11 13:27:52
0
高中必修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影响。
2.综合思维: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3.人地协调观:通过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二部分内容:强基础 自主诊断
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
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____________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
2.地域文化的特点: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____________性。
3.地域文化景观: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____________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1.村落景观:依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村民从事____________业、畜牧业或渔业等不同的生产活动,乡村可分别形成农村、牧村、____________等村落类型。
2.房屋建筑景观: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房屋景观,造型独特,各具风格,例如四合院、皖南徽派民居、客家土楼、窑洞、蒙古包和吊脚楼等。这些传统民居的形成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乡村传统____________影响。
3.土地利用景观:村民不同的生产活动往往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景观,主要有耕地作物、草原牲畜、____________等。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1.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
(1)欧洲:在建造城市时,往往以_________、城堡等为中心,城墙包围着街市。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近代产业革命后建起的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________ 。
(2)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_________,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
(3)中国古代:城市讲究____________对称、规矩和等级。尤其是都城,一般都有二重或三重城墙,_________居城市中心位置;城市布局讲究中轴对称,道路多规划为棋盘格式;民居建筑多____________,正门多为南门。
2.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
(1)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建筑物的____________布局和自然的协调,建筑材料多以木质结构为主。西方建筑强调本身的____________,使用较多的几何形体,建筑材料多以石材为主。
(2)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的。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三部分内容:析疑难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地域文化表现及形成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
[问题探究]
问题1 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哪些特点。
提示: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问题2 中国的方言多得数不清,尤其是南方比较繁杂,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提示:南方多山地丘陵,交通不便,所以方言较多。
1.地域文化的含义
(1)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
(2)我国地域文化: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3)特质: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地域文化的表现
表现为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建筑、民间信仰等。地理学特别重视从物质景观上研究地域文化的差异。
3.地域文化的形成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环境差异、区划、移民、民族分布等因素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地域文化典例
(1)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云南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2)广州的骑街老楼: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楼,楼房向外伸出遮盖着人行道的部分,底下可以通行,如巴金《秋》序:“我和几个朋友蹲在四层洋房的骑楼下。”它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
(3)四合院: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四合的“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探究二 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后几经战乱,辗转南迁,在闽粤交界一带定居。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木杉等建造了奇特的土楼。外形呈圆形,高达5~6层,墙体很厚,内部房间同样大小,不分男女老幼,聚集而居。
[问题探究]
问题1 上述材料表明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也可以影响村落的形态特征。
提示:风俗习惯或文化背景
问题2 土楼的建筑材料主要受__________因素影响,建筑方式又与________因素有关。
提示:自然环境 建筑技术水平
问题3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种建筑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什么样突出的功能?体现了客家人的什么特点?
提示:客家人不断外迁,需要在新的居住地生存,因此家族内部形成了极强的凝聚力。具有安全、防卫功能。体现了客家人内部的平等和团结。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四部分内容:提能力 通关集训
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据此完成1~2题。
1.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装饰有中国12生肖的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2.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
①员工素质 ②科学技术 ③资本投入 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迪士尼是美国文化的主题乐园,在上海建迪士尼且装饰中国风格壁画,体现了地域文化元素。第2题,自动化服务是科技投入,其资本的投入大;与员工素质、客户需求无关。
答案:1.B 2.C
下面左图为伦敦大本钟景观图,右图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地域文化 D.经济
4.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反映出我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 )
A.外向性、开放性 B.公共性、传统性
C.内向性、封闭性 D.等级性、复杂性
解析:第3题,伦敦大本钟和北京故宫都是城市的文化景观,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第4题,四合院建筑四周呈环绕布局,与外界的交流少,故反映其内向性和封闭性。
答案:3.C 4.C
如图为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景观。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中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光照充足,利于采光通风
B.②—雨热同期,防潮耐腐排水
C.③—人口密集,便于生活居住
D.④—长幼有序,体现传统文化
6.上述民居建筑风格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开放性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和乡村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 1.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区域认知) 2.通过观赏图片,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理解地域文化在城乡..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和乡村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二部分内容:01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
发布于:2020-09-11 09:16:23
0
高中必修二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通过分析某区域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理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2.综合思维:结合模式图,分析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3.地理实践力:通过户外考察,理解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划分。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二部分内容:强基础 自主诊断
一、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1.乡村和城镇的概念
(1)乡村:一般是以从事__________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2)城镇:一般是以_________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尤其是规模更大的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_________和文化中心。
2.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1)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_________的场所,常在乡村中心。公共空间包括公共建筑、街巷、水井、池塘和广场等。
(2)居住区: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主要由房屋和_________组成。
(3)生产区:是_________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
3.影响因素:自然环境、_________及风俗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乡村空间结构体现了人类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内部功能区
(1)商业区
①位置:由_________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线旁。
②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_________,地价_________,土地利用率高。
③中心商务区:交通和通信发达,早晚人口_________较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
(2)住宅区
特点:_________ 用地是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住宅区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随着经济发展,住宅区也开始呈现不同级别的_________ 。
(3)工业区
①位置: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工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_________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因此,工业区的选址要考虑其对_________的影响,应远离住宅区,并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 _________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2.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等。
(2)形成原因
①历史原因
城市发展_________ 形成的功能分区延续下来,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功能区。
②经济原因
在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土地 _________ (反映在土地价格上)相差很大。城市中心土地价格昂贵,一般为_________区。随着距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土地价格逐渐降低,这里通常为住宅和工业的分布区。
③交通原因
交通方式和_________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而且影响城市发展的空间_________ 和各功能区的分布与发展。
④社会原因
由于各种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_________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⑤行政原因
政府通过制定_________和进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三部分内容:析疑难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城市功能分区及其特点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图中各功能区布局合理。
[问题探究]
问题1 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提示:偏南风(或东南风)
问题2 简要说明图示城市工业区分布位置的合理性。
提示: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分布在城市外缘(或城市北侧),地价较低;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隔离带(河流)分开,减少对居民区污染。
问题3 图中F、G两地适合建商业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提示:G 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有利于发展商业活动。
问题4 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并说明高级住宅区在该地发展的原因。
提示:A 靠近风景区,环境好;地势高;远离工业区,污染小(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
1.三大功能区特点的比较
2.“六看法”判断城市主要功能区
(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四部分内容:提能力 通关集训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处成为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与市中心距离近 B.自然环境优越
C.基础服务设施好 D.交通通达度高
2.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加强城市经济实力 ③保护城市环境 ④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高级住宅区要求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和景观区,甲处位于湖泊附近,自然环境优越。第2题,城市外缘地区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可降低生产成本;工业企业向城市外缘移动可减轻市中心的压力,有利于保护城区环境。
答案:1.B 2.B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4.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甲位于市中心,交通条件好,市场广阔,地价较高,最可能是商业区;乙位于甲周围,且占地面积最大,最可能是住宅区;图示城市位于南亚,丙位于城市的外缘,且位于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靠近铁路,交通条件好,最可能是工业区。第4题,中心商务区应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不宜建在位于郊区的①处;②处离工业区较远,远离铁路,不宜建大型仓库;④处的水源可能会受到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不宜建食品厂;③处位于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这里可以建绿化带,以减少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
答案:3.B 4.C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下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a
C.a=b>c D.a>b=c
6.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 D.早期商业活动
解析:第5题,地租水平是随离城市中心的远近而变化的。离城市中心越近,地租水平越高。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租分布等值线沿着公路线由中心向外凸出。可见,影响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因素是交通条件。
答案:5.A 6.B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
发布于:2020-09-11 11:53:22
0
高中必修二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二部分内容:01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一、城镇化的概念
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_______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_____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
(1)人口的_____过程: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其结果是_______水平上升;城镇规模扩大。
(2)乡村向_____的转化过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镇建设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3)_________的变化过程:经济结构由第一产业向_____、_____产业转变。
3.关系:人口、空间地域和经济结构三个方面的转化,是相互_____、相互影响的。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在特定地域的空间集聚是_____,人口的集中、空间地域的转化则是第二、第三产业空间集聚的_____。因此,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_____引发了城镇化。
二、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1)发达国家起步____,水平____,目前发展速度_____。
(2)发展中国家起步____,水平低,目前发展_____。
2.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1)欧美发达国家:现在城镇人口比重已______,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迁移的现象,即“_________”。
(2)日本:目前日本的城镇化率已超过90%,显著特点是_________。日本高度集中的城镇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过密—过疏”,即大城市出现人口_____、住房_____、交通_____等;而在农村却出现___________、人口老龄化、缺乏产业支撑等。
(3)非洲: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处于较低的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_____。还有一些非洲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流入城镇,造成城镇人口的膨胀,由于这些城镇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导致城镇里的大量贫困人口集聚在_______。
(4)亚洲东南部:基本特点是人口_________,由此导致大城市及其周边的城镇和乡村人口大量集聚。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无法支撑人口_________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国家普遍存在就业岗位_____、基础设施_____、公共设施_____和生活环境_____等一系列问题。
(5)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_________阶段,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______。我国正在积极推进_____城镇化,它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三、城镇化的利弊
1.有利之处
(1)创造_____机会、促进_____调整。
(2)社会进步、传播_____。
(3)科技进步、_____发展。
(4)城乡_____、全面发展。
(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___________污染等。
(2)人口问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就业压力_____,失业人数_____,导致部分低收入者陷入贫困。
(3)住房问题:住房紧张,出现_______和棚户区。
(4)交通问题:交通拥堵、_____困难。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三部分内容:02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探究点一 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2016年5月20日,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了一项报告。该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镇中,他们所生产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量的80%。右图为世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图(含预测)。
1.城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2.1800~2025年,世界城镇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镇化速度有什么变化?
答案 世界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城镇化速度加快。
3.由图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及成因。
答案 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成因: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低。
4.据图分析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 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较慢,说明城镇化速度减缓。因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1975年以后大都进入城镇化成熟阶段。
探究点二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
1.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密切相关?
答案 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城市内涝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短时间内降水强度大;城市规模扩大,地面硬化,汇水速率快;城市内排水系统不完善;预报和防范措施不到位。
3.城市内涝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 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影响城市卫生;给城市带来排水压力。
4.面对城市内涝,短期内我们应如何应对?请你为政府出谋划策。
答案 应加强天气预报监测;制定及时有效的救援机制;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定期进行管道疏浚。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PPT,第四部分内容:03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读“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镇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英国——a阶段 B.朝鲜——c阶段
C.中国——b阶段 D.印度——c阶段
2.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
D.城镇的地理位置优势
(2019·河北安平中学月考)“村中城”是指很多村落内或邻近村落间围绕特定市场或产业自发形成的“城”。1949年前,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丝区的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读“民乐地区图”,完成3~4题。
3.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
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运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C.改革开放政策
D.国内市场广阔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
发布于:2020-09-11 09:45:10
0
高中必修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优秀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地域文化。
2.掌握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二部分内容:01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
1.地域文化:人类在特定的_____范围内,在不同的_________下,经过长期_____________创造的,具有显著_____的文化。
2.地域文化景观: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____________,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_____,具有重要的历史和_____价值。
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1.村落景观:依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村民从事不同的_____活动,乡村分别形成_____、_____、渔村等村落类型。
2.房屋建筑景观: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房屋景观,造型独特,各具风格。如_______、皖南徽派民居、客家_____、窑洞、蒙古包和吊脚楼等。它们的形成既受_________的影响,也受乡村传统_________影响。
3.土地利用景观:村民不同的_________往往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景观,主要有耕地_____、草原牲畜、水面渔船等。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产方式,同类生产活动会表现出各具特色的_________景观。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1.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
(1)欧洲:发展历史_____,在建造城市时,往往以_____、_____等为中心,城墙包围着街市。近代产业革命后建起的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2)美国:移民国家,具有_____的地域文化,城市布局和建筑融合了_____、活泼、创新等人文元素。大城市中心多是_________,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下降,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
(3)中国:受_________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城市讲究_________、规矩和_____。都城中的宫城居城市_____位置;城市布局讲究_____对称,道路多规划为棋盘格式;民居建筑多_________,正门多为南门。
2.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
(1)中国:强调_________的和谐,强调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和自然的协调,建筑材料多以_____结构为主。
(2)西方:强调本身的_______,使用较多的几何形体,建筑材料多以____为主。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三部分内容:02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探究点 地域文化与城镇建筑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多为坐北朝南,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1.北京的四合院是如何体现“合”字内涵的?
答案 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
2.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体现了中国人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案 体现了中国人性格的内向性和封闭性,体现了正统、严谨、尊卑有序的特点。
3.试从北方气候的角度,分析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及形成原因。
答案 北京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多风沙,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可保温、防寒、避风沙,向阳冬季多采纳阳光。
不同地域的文化、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镇产生影响的是
①城镇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镇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镇中文化设施的数量 ⑤城镇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镇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④⑤
2.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①外向性 ②开放性 ③内向性 ④封闭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四部分内容:03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2019·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月考)惠安女是指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衣着特殊的劳动妇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衣服以短袖为主,而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据此完成1~2题。
1.地方服饰是地理环境特征的体现,下列有关惠安女衣着特点解释最合理的是
A.封建头——封建文化影响
B.民主肚——沿海地区,文化开放
C.浪费裤——当地纺织业发达,布料便宜
D.节约衣——方便捕捉鱼蟹
2.当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安女服饰在福建越来越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传统服饰土气十足
B.西方流行服饰的冲击
C.新一代年轻女性传承意识不足
D.惠安女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镇中的建筑。据此完成3~4题。
3.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
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D.西欧地质条件差
4.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和乡村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 1.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区域认知) 2.通过观赏图片,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理解地域文化在城乡..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和乡村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 ...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第二部分内容:01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
发布于:2020-09-11 08:29:01
0
高中必修二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聚落的外部形态。
2.掌握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3.说明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的意义。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二部分内容:01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乡村一般是以从事_____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_____;城镇一般是以________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___,尤其是规模更大的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一、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1.按照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_________、居住区和生产区等,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构成了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公共空间: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常在_________。
(2)_______: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主要由房屋和院落组成。
(3)生产区: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_____,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
2.影响因素:_________、社会经济及_________等。
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内部功能区
(1)商业区
①组成:由_______和各种商场组成。
②分布:多分布于城区或_________旁,大的城市有_____商业区。中小城市商业区多在城市_______内。
③特点:一般来讲,商业区的交通_____,人流量___,地价___,土地利用率高。在有些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交通和通信发达,人口密度_____差异大。
(2)住宅区
①分布:城市中_______的用地方式。
②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开始呈现不同级别的_____。
(3)工业区
①分布:多分布在城市_____,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_________的地带。
②特点:工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因此,工业区的选址应远离_______,并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_______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4)城市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文化教育区、混合功能区、休闲娱乐区、生态功能保护区。
2.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_______、扇形和多核心模式。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①_____原因:城市发展初期形成的功能分区延续下来,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功能区。例如,北京的前门地区,明清时期就是商业区,现在仍然是北京的商业中心。
②经济原因:城市中心土地价格_____,一般为_______。随着距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土地价格逐渐_____,通常为住宅和工业的分布区。
③交通原因:交通方式和布局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_____,而且影响城市发展的_________和各功能区的分布与发展。
④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群体的_________、生活方式和_________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⑤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进行_________,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过程中,都要重视对_________建筑的保护。
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1.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实际出发,_________;保护_________,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1)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___________城乡。
(2)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___________城乡。
(3)处理好各种关系,建设_____的城乡。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三部分内容:02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探究点一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聚,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
1.简要分析A功能区的区位优势。
答案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等。
2.如果B功能区是高级住宅区,请说明该住宅区的主要区位优势。
答案 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沿岸地区;邻近风景区和大学城,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环境污染相对较轻;靠近公路干线,交通便利。
3.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
答案 分布特点:位于城市外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沿岸地区。
优势:地价较低;对市区污染较小;便于企业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输出。
4.试分析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昼夜差异。
答案 商业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
三大功能区的判定方法
(1)面积法: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最小的是商业区。
(2)位置法:位于市中心的一般是商业区;位于城市边缘或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的是工业区;位于工业区和商业区之间或城市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的是住宅区。
探究点二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下图为某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1.三大功能区中,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功能区?
2.图中商业区与住宅区,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分界点分别是____和____。(填字母)
3.下图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地租水平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案 d。 距市中心越远,土地租金明显下降;但由于受交通便捷程度的影响,在某些地区会出现波动,即在某些距市中心较远、交通较便捷的地区,地租会有所回升。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表现为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其中,地租水平由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付租能力由各类经济活动的收益决定。
距市中心远近:
(2)交通因素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城市内部地租分布如图所示。
市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向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会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随后向外又继续下降。
... ...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PPT,第四部分内容:03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的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下面图甲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乙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读图回答1~3题。
1.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水源丰富
B.水灾多发
C.水运便利
D.耕地充足
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
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
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
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
3.近20年来,高要地区许多“八卦村”的形态逐渐瓦解,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年降水量减少
B.台风登陆减少
C.防灾意识增强
D.堤防趋于完备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
发布于:2020-09-11 07:56:02
0
高中必修二
《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研究导引
1.通过案例分析,明确影响住房选择的因素。(综合思维)
2.以点带面,通过对住房发展趋势案例的分析,了解郊区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人地协调观)
1.影响住房位置选择的因素
(1)自然环境:居住区的位置与环境。
(2)社会经济因素:距城镇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程度、房价与收入的对比、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小区治安环境、居住者的个人偏好等。
2.人口居住郊区化形成条件
(1)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镇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城镇中心区出现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2)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优美,地价低,房价也低。
(3)现代交通通信信息的发展,家庭小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等。
3.人口居住郊区化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使城镇中心密度降低,减少了人口压力,有利于环境的改善;②可以刺激汽车消费,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①私家车大量使用增加交通压力;②汽车的增加会加剧污染。
... ... ...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PPT,第二部分内容:典例剖析
例题经济适用住房是由政府出资扶持建设的社会保障住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
下图示意北京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布局比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北京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布局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南部地区比重最大
B.呈向外扩散的趋势
C.四环以内比重减少
D.建设速度西部快于东部
(2)影响北京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选址的首要因素是 ( )
A.交通条件B.环境因素
C.就业地点D.土地价格
... ... ...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PPT,第三部分内容:当堂检测
1.“住房痛苦指数”是指每平方米的商品房均价与城市职工月收入之比。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商品房均价、城市职工月收入统计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2007年“住房痛苦指数”高于2004年,原因是工资和房价同步上涨
B.控制城镇化速度是解决我国“住房痛苦指数”偏高的有效措施
C.提高职工工资标准,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D.控制房价上涨过快势头,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解析:根据图示我国“住房痛苦指数”从2000年到2007年不断提高。2007年“住房痛苦指数”高于2004年是因为工资上涨的同时,房价也在上涨,提高职工工资标准,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控制房价上涨过快势头,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控制城镇化速度不能解决房价高于居民月收入水平的问题,所以不能解决我国“住房痛苦指数”偏高。故选B项。
2.图中最适宜兴建经济适用住房和高级居住区的分别是 ( )
A.甲地、乙地B.丙地、乙地
C.丁地、丙地D.甲地、丁地
3.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需要统一规划。下列叙述较合理的是( )
A.甲地处于市中心,最适合发展商业区
B.乙地交通条件优越,可以兴建钢铁工业区
C.丙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在四个地点中地租最高
D.丁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解析:第2题,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适宜布局在地价相对较低的地方。丁地位于郊区,地价较低,适合兴建经济适用住房;丙地位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且靠近湖泊,环境优美,适合兴建高级居住区。故选C项。第3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中心,地租最高,最适合兴建商业区,故选A项。
答案:2.C 3.A
4.下列城市住房供远大于求的是( )
A.北京 B.保定
C.石家庄D.鄂尔多斯
5.北京匹配系数最高,原因主要是( )
A.人口大量迁入B.新婚人口多
C.拆迁较多 D.出生儿童较多
6.近几年北京匹配系数出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人口老龄化升高
C.城市用地紧张
D.产业向周边转移
... ... ...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资料,指出城镇..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乡村和城镇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结合地理资料,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 ..
《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乡村和城镇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业质量标准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
发布于:2020-05-03 14:24:33
0
高中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