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提供全天候的__________、速度、时间信息的__________定位系统。
2.组成: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以及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等。
3.功能:__________、导航等,这在森林普查与规划、海洋调查与监测、气象与地质灾害的监测与救援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二、遥感及其应用
1.概念: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__________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狭义的遥感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近距离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__________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的特征和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影像
(1)概念:是各种传感器所获信息的产物,是遥感探测目标的信息载体。主要包括航空像片和__________。
(2)遥感影像由成千上万的__________组成。像元是遥感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简称图像分辨率。分辨率数值越小,分辨率就__________。
(3)遥感影像有黑白和彩色之分。
建筑物颜色较浅
草地和森林颜色__________
真彩色:影像上地物颜色能够真实 反映实际地物的颜色特征
假彩色:将图像上地物颜色转变为与 实际地物不一致的色彩,可以提高特定目标可鉴定度
(4)应用:自然地理研究的诸多领域、环境和灾害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__________和应用的系统。
(1)位置分析:解决与“__________”有关的问题。
(2)趋势研究:包括__________趋势和随时间的演变趋势。
(3)模式研究:通过模式分析,可以揭示各种地物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
(4)模拟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已掌握的地理规律用数字方法表达出来,即__________,来模拟其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以及产生的__________。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检测
一、判断题
1.在林业调查方面,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管理效率。( )
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不能实现对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海洋气象等方面的有效监测。( )
3.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尺寸,该数值越小,分辨率就越低。( )
4.假彩色影像中不同地物的色彩是固定的。( )
5.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为信息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查询)→可视化表达。( )
6.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土壤与特定作物种植之间的关系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模拟分析。( )
二、选择题
7.沙漠中的探险者要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8.遥感技术应用于我国防灾减灾的具体内容可包括( )
①监测西南旱情 ②监测吉林洪灾水情
③监测甘南山区滑坡情形 ④预测青海地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利用上图可以( )
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
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
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
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
10.下图是某软件生成的我国黄土高原某地3D电脑图像。要快速且相对精确地得到图中水库甲的面积,宜应用的方法或技术是( )
A.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一艘“MVSuez”号商船在支付210万美元赎金后被索马里海盗释放,后来又险遭另一帮海盗打劫,于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分别派出军舰“戈达瓦里”号及“巴布尔”号护航。
(1)被劫船只能迅速接近护航军舰,得益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________(简称)系统。为什么?
(2)该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船舶的哪些基本信息?
(3)若你是某物流公司(经营货物流通与运输的企业)的管理人员,你将如何在物流网络平台上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来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提示:(1)GNSS 被劫船只利用GNSS可以向航海管理中心发送自己的位置和航向,并获得护航舰艇编队的位置。
(2)船舶的位置、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航图、航迹显示。
(3)当货主交付货物后,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设备与货物捆绑在一起运输,然后提供给货主提货单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网络查询密码;当货物装上运输车辆后,货主和物流公司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按货单号和密码查询货物当前的运输位置,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核心考点突破】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
应用领域具体用途
林业调查测定森林面积,道路位置,森林火灾位置、界定边界线,估算木材含量,寻找水源等林业测量领域
海洋观测对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海洋气象等方面的有效监测
气象观测研究大气,特别是研究对流层的大气特征
【对点跟踪训练】
我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将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据此回答1~2题。
1.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可用于( )
①指挥交通 ②搜索营救 ③灾害评估 ④导弹发射 ⑤作物估产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可以为南海捕鱼的渔民提供的服务有( )
①为渔民预测捕鱼量、补偿损失
②实时监测台风的影响范围
③为捕捞渔船提供导航服务
④测定鱼群的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遥感及其应用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所谓“卫片执法”,是指依据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进行土地执法检查。国土资源部门有专门租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卫星,通过对不同时间拍摄的卫星图片进行对比,即可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据了解,2013年第十二次“卫片执法”检查,厦门市实际违法用地图斑总数为240个,总违法用地面积618.8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132.0亩。
材料二 2015年11月27日凌晨5时24分,我国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遥感二十九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根据官方报道,遥感二十九号卫星是分辨率为0.5 m的国土资源普查卫星,它的传输带宽也因此较其他卫星提升约6倍之多,这是我国遥感卫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与传统方式相比,利用遥感卫星获取信息有哪些优势?
(2)遥感监测只能获取即时信息,不可监测动态变化,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遥感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
(4)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哪些?
(5)遥感可应用于哪些环境问题的监测?遥感可以监测预警哪些灾害的发生?试举例说明。
提示:(1)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过多次或逐月逐年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图叠加可以反映出地物长时间变化特点,如城市的扩张、海岸侵蚀变化、湖泊的消长等。
(3)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
(4)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
(5)环境问题的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全球气候变化、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监测预警灾害:旱情、洪水、滑坡、地震、泥石流、火山爆发、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对点跟踪训练】
2016年5月份至7、8月份,中国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在这次抗灾救灾中,地理信息技术起了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2题。
1.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长江水位宜采用( )
A.到现场后,用肉眼直接观测
B.遥感技术
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D.多媒体技术
2.卫星遥感影像没有飞机影像清晰度高,主要是因为( )
A.飞机上的传感器更为先进
B.飞机的飞行高度远小于卫星,分辨率高
C.飞机的飞行高度小,影像比例小
D.飞机上的影像质量优越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养
考点一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2019•宿迁期末)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导航卫星系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的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据此回答1~2题。
1.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D.数字地球
2.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二 遥感及其应用
(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2018年5月21日,我国“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进行探测提供地月间的通信联系。据此回答3~4题。
3.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需要中继星转发信号才能将数据传输到地球,其原因主要是( )
A.距离地球过于遥远 B.受太阳活动的干扰
C.月球引力过于强大 D.受月球本体的阻挡
4.“鹊桥号”中继星获取探测器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AR
C.GIS D.GNSS
考点三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2019•晋中期末)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1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韩国气象厅率先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9月17日14时,日本气象厅和中国香港天文台先后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据此回答5~6题。
5.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台风“山竹”导致不同海域出现不同级别的海浪,其根本原因是( )
A.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
B.下垫面摩擦力的大小
C.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D.海域深浅与面积大小
6.气象部门依据台风的移动特征需要尽快确定其可能影响的范围,并拟定救灾方案、预估灾害损失。能够实现这一综合目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D.雷达预警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土开发与保护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重难点)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土开发与保护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地理信息系统 定义: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分析、显示和输出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困难:..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土开发与保护PPT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结合某区域图层,分析该区域的地理事物分布特点。 2.综合思维:运用图层图示,分析图中各地理事物之间..
发布于:2020-05-03 14:13:15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1.灾害监测
(1)目的:提供_____和信息,从而进行_____和预报,直至据此直接转入应急的_____行动。
(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_____、灾时跟踪、灾后_____,并提出减灾_____。
2.灾害防御
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_____防御措施,以 _____或延迟灾害的发生,或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 _____和损失。
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1.救灾准备
(1)涉及方面:_____ 和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2)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
①救灾物资分类:生活、_____、医用和 _____物品四大类。
②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_____、沈阳、合肥、_____、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_____ 。
2.灾中救援:指灾害发生后,相关救灾部门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对灾民进行_____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抢修,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灾后恢复
(1)概念:指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开展的_____和重建家园的活动。
(2)目的:一方面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抵抗未来灾害的能力。
(3)救助形式:_____救济、民间救济和_____救济。
三、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1.地震灾害的避防
(1)基本方针:“_____ ”
(2)震前准备
①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个_____和一张应急卡片。
②经常清理物品,以保持_____通畅。
(3)避震措施
①平房室内:跑到室外_____区。
②楼房:_____。
③户外:向开阔的地方转移。
... ... ...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自然灾害避防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材料一] 2019年3月23日是第59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表示要准确、及时预报天气变化,发挥气象防灾减灾作用。
[材料二] 2018年10月13日是第29个“国际减灾日”,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认为,多部门应急联动将是防灾减灾救灾的“尖刀”力量。“过去,各救援力量往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影响救援效率。应急管理部组建后,综合救援的整合优势逐渐显现,成为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
[探究1] 材料一显示的自然灾害避防手段是什么?
提示:灾害监测。
[探究2] 材料二中的自然灾害避防手段是什么?怎样实施?
提示:灾中救援。灾害发生后,相关救灾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抢修,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系统认知]
(1)自然灾害的避防不是杜绝灾害,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异常变化的结果,如台风过境、海啸及地震发生和火山喷发时造成的灾害,这些灾害是人类无法杜绝的,但通过避防措施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密切的关系,如在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等地破坏植被、乱挖矿石等活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减灾工作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会引发更多的灾害。
[集训冲关]
1.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属于自然灾害避防的 ( )
A.灾害监测 B.灾害防御
C.灾中救援 D.灾后恢复
2.自然灾害避防的核心是 ( )
①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 ②战胜自然灾害 ③杜绝自然灾害 ④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3.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避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避灾是一种理想化的理念,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B.只要科学技术提高了,我们就可以避免、杜绝各种自然灾害
C.准确预测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灾害避防的关键
D.自然灾害避防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问题探究二 怎样做到自救与互救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蕴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问题设计]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自救与互救包括哪些方面?
2.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讨野外遇到滑坡、泥石流怎样进行自救与互救?
... ... ...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
思维结构性评价——地震的灾前准备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且我国陆地板块上分布有很多活跃的断裂带,使得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据统计,仅2018年,我国共发生三级及以上地震542次(台湾地区里氏4.0级以下地震未统计在内),其中里氏3.0到3.9级363次,4.0到4.9级148次,5.0到5.9级26次,6.0级到6.9级5次,7.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2月6日在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的里氏6.5级地震。怎样认识和做好地震的灾前准备呢?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海洋灾害 1.灾害性海浪 (1)概念:由强烈的______,如热带气..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自然灾害 1.概念:指主要由_____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 __..
发布于:2020-05-03 14:13:14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1)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或地点有关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__________或图片。
(2)准备一套比较完整的__________。
2.装备准备
(1)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
(2)根据季节的变化准备帽子、雨衣、防晒霜等生活用品。
3.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1)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要科学、合理。
(2)观察点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__________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地点。
二、野外实习的方法
1.实地观察:__________要勤;眼要勤;手要勤;脑要勤;口要勤。
2.综合分析:应注意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记录,及时归纳总结。
3.野外方向的识别
(1)利用罗盘仪定方向:打开罗盘仪盒盖,使磁针自由摆动,然后__________放置,最后转动刻度盘,使磁针黑色一端与“北”字中心重合。中心点与目标物的连线同黑色磁针的夹角,便是目标物所在的__________。
(2)利用太阳定方向: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所在的方位是__________,面对太阳,左东右西,背后是北,或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__________。
(3)利用太阳和手表定方向:将手表表面放平,使时针正对太阳,则时针(时针所示方向为当地地方时)与表面数字“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__________。
三、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1.野外工作笔记
(1)实习记录的内容:观察时间、观察点编号、位置、天气状况、观察点描述、剖面描述和__________绘制等。
(2)观察点的_____________是获取野外资料的重要手段。
(3)观察点周围自然景观的描述内容,尽可能全面地观察和记录。
(4)观察点的位置记录要具体、明确。
2.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
__________是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表达野外实习成果的途径之一。
四、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名称、__________、目的、仪器、观察线路和观察点、实习内容、方法和手段、__________。
... ... ...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测评
一、判断题
1.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包括资料准备、装备准备、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
2.野外实习的方法有实地观察和综合分析。( )
3.除了利用罗盘仪和太阳定向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利用手机等定向。( )
4.利用日出点、日落点和正午太阳位置定方向,白天任何时间都行。( )
5.实习记录是野外实习最基础的成果,因此要及时真实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
6.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在野外实习中可有可无。( )
二、选择题
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据此回答7~8题。
7.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9.关于用罗盘辨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保持仪器水平状态下,将刻度盘上的180°指向目标
B.在罗盘上根据指北针在刻度盘上的读数,可确定目标相对于观测者的方位角
C.如果指北针指向45°,记作NW45°
D.如果指北针指向300°,表明目标位于观测者东北方向
10.2019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小明和他的朋友随团去长白山旅游。在旅游途中他们迷失了方向,不巧又是阴天。下列能够帮助小明辨别方向的有( )
①利用随身携带的罗盘仪 ②利用太阳 ③根据树木的年轮 ④利用夜间星体 ⑤根据积雪的融化情况
⑥根据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 ⑦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⑦
C.①③⑥⑦ D.①③④⑤⑥⑦
... ... ...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情景导入诱思】
徐州市某中学的地理奥赛小组2019年利用暑假(6.22~7.1)进行了一次野外考察(自天山北坡起始处到顶峰)。下面是他们进行地理野外观测的部分过程和结论,据此探究相关问题。
野外考察报告
考查题目:天山北坡的地理现象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通过野外考察,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Ⅰ考察准备
选择野外观察线路和观察点,准备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天山垂直自然带图,请地理专家作科考指导。
(1)专家强调:“虽为夏季,但此次考察请同学们莫忘带好防寒衣物”,请帮忙解释理由。
Ⅱ考察过程
请对考察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小“活动”做出合理的解释。
(2)“活动1”
火车到达吐鲁番站后,老师买来了当地特产葡萄,提出:“要想吃葡萄必须答对这个问题——吐鲁番葡萄为什么那么甜?”
(3)“活动2”
当考察队员到达针叶林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天山南坡有没有森林分布?原因是什么?
Ⅲ研究结论
(4)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与他们在火车上看到的自徐州到吐鲁番的植被变化”这一现象的解释持不同的观点。甲同学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同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成因也完全相同;而乙同学则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成因也不相同。
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1)天山上山前要考虑温差,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天山北坡起始处与顶峰的气温相差约19.5 ℃,应准备相应行装。
(2)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3)南坡没有。原因:(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降水丰富,)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不丰富。
... ... ...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养
考点一 野外方向的识别
1.有关罗盘仪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罗盘仪上的刻度0°正对南方
B.罗盘仪上的北方对准目标物
C.罗盘仪上的读数读的是指南针的位置
D.在任何地区均可使用罗盘仪
2.以下直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太阳位于南方天空,因此海口正午的影子总是朝北
B.开普敦位于南半球,正午影子朝南
C.北半球太阳东升西落,南半球太阳西升东落
D.极圈内由于太阳高度低,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更合适
考点二 野外地图的绘制与填图
某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江南某区域进行野外考察,读下图回答3~4题。
3.学习小组绘制的由a到d四幅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4.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从方便生活,利于后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最合适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提供全天候的__________..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提..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1)目的 ①了解该地______的基本情..
发布于:2020-05-03 14:13:14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1)目的
①了解该地______的基本情况。
②为______和独立观察、判断做准备。
(2)实习底图的准备:______图为野外实习的必备基础地图。
2.装备准备
准备好必要的______和装备,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准备_____用品。
3.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1)观察点的选择: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______和______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______ 的地点。
(2)观察线路选择的原则
①能穿过实习区所有的______单元。
②能观察到尽量多的自然地理______。
③能穿过典型的剖面、______等。
④能到达实习区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山顶、谷底等。
⑤注意沿地貌_____进行观察线路的选择。
⑥进行观察线路调查,尽量不走重复路。
⑦野外情况复杂,选择观察线路要注意安全。
二、野外实习的方法
1.实地观察
(1)概念: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所学知识和______,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进行______的研究方法。
(2)要求:___要勤、眼要勤、____要勤、脑要勤、口要勤。
2.综合分析
(1)野外实习的特点:______ 。
(2)注意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记录,及时归纳总结。
3.野外方向的识别
(1)利用罗盘仪定方向
①结构:由一根安置在支轴上能指示______方向的磁针,一个刻有表示磁针所指方向度数的圆形刻度盘构成。
②使用方法:打开盒盖,使磁针自由摆动,然后______放置,最后转动刻度盘,使磁针______一端与“北”字中心重合,中心点与目标物的连线同黑色磁针的______,便是目标物所在的______角。
(2)利用太阳定方向
①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所在方位是___,面对太阳,左东右西,背后是___,或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____。
②利用日出点、______和正午太阳位置定方向。
③根据太阳和手表定方向:将手表表面放平,使______正对太阳,则时针(时针所示方向为当地地方时)与表面数字“12”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____方。
三、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1.野外工作笔记
(1)实习记录的内容:沿途观察和______观察。
(2)观察点观察:观察点描述、观察点周围______描述、观察点的______记录。
2.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
(1)绘制地图
①内容: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等。
②常见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2)填图:在地理______上填绘专题内容。
四、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实习报告的内容:______、类型、目的、仪器、观察线路和观察点、实习内容、方法和手段、______。
... ... ...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野外实习考察的过程和目的是什么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野外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过程______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______,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环节之一。为加深同学们对自然地理有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某中学高一年级计划组织一次野外实习考察。
[探究] 作为领队的老师要求你针对本次实习考察做一个整体流程,你该如何设计?
提示:野外实习考察一般分三个阶段展开。准备阶段、野外工作阶段和总结阶段。在设计每一阶段的环节时既要紧紧围绕考察目的,又要确保可操作性。
[系统认知]
1.野外实习的一般过程
2.野外实习的目的
(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地理事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实习区第一手资料,为解释自然事象的空间特点,探索自然规律做准备工作。
(3)发现新的问题,激发新的研究视角和兴趣点,培养科学探险精神。
(4)开阅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管理及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集训冲关]
1.进行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考察,前期准备工作必不可少。而考察线路的选取则为重中之重。下列关于线路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尽量穿过考察区域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 ②要穿过典型的剖面、植被类型等 ③山顶、谷底等区域安全系数小,要尽量避开 ④进行路线调查,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2.野外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下列有关野外实习考察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阅历
B.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D.能够杜绝学生的思维偏差,准确认识地理现象及其规律
问题探究二 如何进行野外实习方向的识别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当你一个人迷失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当你一个人徘徊在险峻的深山中,当你一个人漂泊在浩瀚的大海中,当你一个人深陷旷远的荒漠中,你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寻找家乡、寻找亲人。然而无论寻找谁,都离不开一个“走”字,东西南北往哪个方向走?方向对了,你“生”的希望就大一些;方向错了,“生”的希望就会变得渺茫。可以说,野外辨别方向是生与死的一道门槛。
[探究] 那么,如何在野外正确辨别方向呢?
提示:如果随身携带工具,如指南针等,可利用指南针进行方向的判定;也可以根据身边的地理事物进行方向的判定,或者利用自然规律等进行方向的判定。
[系统认知]
方向的识别
1.借助工具识别方向
(1)利用指北针
当指北针的磁针静止后,其N端(通常都有标志)所指的方向即为北方。利用指北针辨别方向是十分简便快捷的,但是需要注意:①尽量保持指北针水平;②不要距离铁、磁性物质太近;③不要错将磁针的S端当作北方,造成180°的南北方向误判。
(2)以手表看方位
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时针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时间,其一半为7:20,把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
2.利用日月星辰识别方向
(1)利用太阳
太阳东升西落,这是最基本的辨识方向的方法。还可用木棒成影法来测量,在太阳足以成影的时候,在平地上竖一根直棍(1米以上),在木棍影子的顶端放一块石头(或作其他标记),木棍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30~60分钟后,再次在木棍的影子顶端放另一块石头。然后在两个石头之间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线的中间画一条与之垂直相交的直线。然后左脚踩在第一标记点上,右脚踩在第二标记点上。这时站立者的正面即是正北方,背面为正南方,右手是东方,左手为西方。
(2)利用北极星
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观察时,其距离地平面的高度约相当于当地的纬度。北斗七星是七个比较亮的星,形状像一把勺子,将勺头两星连一直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为勺头两星间隔的五倍处,有一颗略暗的星,即北极星。北极星指示正北方向。
(3)利用娥眉月
娥眉月面朝左,在北半球指的是南,在南半球指的是北;娥眉月面朝右,则正好相反。
... ... ...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乡村土地利用考察
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某校地理教师针对实际情况,将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某乡镇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作为一名学生,你认为考察前应做哪些考察内容准备?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提供全天候的__________..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提..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 (1)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或地点有关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
发布于:2020-05-03 14:13:14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提供全天候的______、______ 、时间信息的导航定位系统。
2.类型: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
3.功能:______、导航等,即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4.应用:______普查与规划、海洋调查与监测、气象及_____灾害的监测与救援等。
二、遥感及其应用
1.概念: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近距离接触,从远处把______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______和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工作流程
3.遥感影像
(1)概述:是各种传感器所获信息的产物,是遥感探测目标的______,主要包括______和 ______。
(2)像元:是遥感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简称______。像元越小,影像显示地表信息细节的能力越___,分辨率就越____。
(3)分类
根据物体的灰度差异呈现,一般建筑物颜色较___,草地和森林颜色较___
真彩色影像上地物颜色能真实反映实际地物颜色特征,符合人的___________
假彩色影像是将图像上地物颜色转变为与实际地物不一致的色彩,可提高特定目标物的__________
4.遥感的应用
(1)广泛应用于自然地理研究的诸多领域,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的______和______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环境和 的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______、储存、______和应用的系统。
2.构成:硬件、______、数据、人员、模型和方法。
4.应用:______分析、趋势研究、______研究、模拟分析。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哪些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导航卫星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信报文通信能力。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导航卫星系统。2011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开始试运行服务。2020年左右,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2013年3月北斗战略新兴产业园区落户天津市武清商务区。目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已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
[问题设计]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由导航通信卫星、地面控制中心和移动端三部分组成。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地理信息技术还有哪些?
提示:定位、导航。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3.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讨,你认为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在其他哪些领域有广泛应用?
提示:森林普查与规则、海洋调查与监测、气象与地质灾害的监测与救援等领域等。
[系统认知]
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
2.遥感的应用
(1)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2)农业方面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四类基本问题
(2)地理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①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②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集训冲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台风预报技术能力大幅提高,台风预报准确率逐年稳步提升。下图为某次台风的卫星云图。据此回答1~2题。
1.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 )
A.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D.虚拟技术
2.目前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 ( )
①台风中心位置 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 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强度 ④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台风的登陆地区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解析:遥感可以获取卫星云图。从气象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出任何地方的天气状况,监测台风的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这为实时天气预报提供了依据,但不能获取台风所造成的降水强度的信息。
地图热力图以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为基础,通过叠加在网络地图上的不同色块来实时描述城市人群分布情况,如图为某日上午9时上海市(局部)地图热力图。完成3~4题。
3.该图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
A.GNSS和GIS B.RS和GIS
C.RS和GNSSD.GNSS和IT
4.图中的热力高值区最有可能是 ( )
A.工业区 B.居住区
C.商业区D.行政区
5.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
A.河流分布B.地形特征
C.商店分布D.客货流量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地理信息技术在台风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于2018年9月7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并在温暖的西北太平洋上迅猛增强。9月15日,“山竹”在以超强台风级登陆菲律宾吕宋岛后,威风不减,9月16日17时左右,以强台风级别在我国广东江门市台山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最低气压为955百帕,是2018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16~18日,华南中西部沿海风力有14~16级,阵风达17级以上;广东南部、香港、澳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请探讨如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轻台风灾害?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土开发与保护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重难点) ... ...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土开发与保护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地理信息系统 定义: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分析、显示和输出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困难:..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土开发与保护PPT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结合某区域图层,分析该区域的地理事物分布特点。 2.综合思维:运用图层图示,分析图中各地理事物之间..
发布于:2020-05-03 14:13:14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___植物种群。
3.植被:覆盖地表某一区域的植物及其群落。分为自然植被和__________植被。
二、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主要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1)热带雨林
①分布:南北纬10°之间的南美洲__________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__________地区。
a.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
b.主要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c.没有老叶更新的周期性,也没有一定的开花季节,四季常绿。
(2)热带稀树草原
①分布: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②特点: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典型植物为__________树。
2.亚热带植被
(1)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东岸。
(2)常绿硬叶林
①分布:__________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
②特点: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__________,树皮粗糙。
(3)亚热带荒漠草原: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主要由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3.温带植被
(1)落叶阔叶林: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变化。
(2)针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北美大陆北部,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3)温带草原:在北半球常呈__________分布。
4.寒带植被
(1)__________是寒带典型的植被类型。
(2)极地苔原位于极地地区。
(3)高山苔原位于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该地区的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__________提供给地球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减少,形成不同的温度带,由此形成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3)__________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
(4)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导致的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布。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植被通过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
(2)植被的__________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3)植被能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4)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5)森林植被的破坏会引起局地气候的显著变化。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测评
一、判断题
1.热带雨林被认为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 )
2.猴面包树是热带季雨林的典型植被。( )
3.常绿阔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 )
4.自然环境对植被产生影响,而植被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
5.北纬50°附近的亚欧大陆西岸和东岸的植被类型相同。( )
6.植被对其生存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
二、选择题
7.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不包括(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8.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冬季叶片凋落
9.在沙漠生长的植物,有些会生长出针状叶,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水分的蒸腾作用
B.吸取地下水
C.储存水分
D.加速水分的蒸腾作用
10.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植物是( )
A.白杨 B.胡杨
C.红树林 D.栎树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情景导入诱思】
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________;导致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提示:(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西。
(2)大 热量(或太阳辐射)
(3)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高温少雨。
(4)地处迎风海岸和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有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
【核心考点突破】
1.热带植被类型
(1)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气候区。植被群落结构复杂,主要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树冠参差不齐,色彩不一,树干高大笔直,分枝少,具有板状根(如紫茉莉、龙脑香科植物)、气生根(如榕树属植物)。中型叶或大型羽叶常绿,下层植物常具滴水叶尖及花叶现象。茎花现象也是雨林乔木的一个特征。另外,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构成了雨林的特殊景观。
(2)季雨林
季雨林是分布在热带有周期性旱雨季节交替地区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于亚洲。具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群落有季相变化,群落高度较低,主要树种旱季落叶,雨季到来时又开始长叶并相继开花,花期比较集中且某些植物具有大型花,使季雨林的外貌显得华丽,下层有常绿树种,具有旱生特征,林内有少量藤本和附生植物。
(3)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受周期性海水浸淹而生长于海滩淤泥上耐高温盐碱的湿生乔灌木群落。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组成,故称为红树林,该群落的平均高度为30 m,其分布可以从最低潮位线延伸到潮汐完全达不到的海岸上。红树林最为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还有所谓的胎生及盐生。
(4)稀树草原
稀树草原亦称萨瓦纳,是一种热带型的旱生草本群落,在群落内到处都有旱生型的乔木独株稀疏地分布着。地球上稀树草原主要位于热带较干燥的地区,非洲的分布面积最大。
2.亚热带植被类型
(1)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的植被。它在南、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均有分布,但以我国的常绿阔叶林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典型。群落中主要树种为樟科、山茶科、壳斗科等。树叶革质,有光泽,叶面与光垂直,故称照叶林。上层乔木的芽有芽鳞保护。林下为湿生植物,附生植物不发达,缺少茎花现象和板状根。
(2)常绿硬叶林
常绿硬叶林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地中海沿岸。在这些地方,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群落特征是叶常绿、革质,有发达的机械组织,叶面方向几乎和光线平行。
(3)荒漠
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干燥地区。荒漠中植物以不同的生理生态方式适应严酷环境。如有的叶片缩小或退化,有的只有肉质茎叶,有的茎叶有白茸毛,来贮水防灼;它们大多根系发达;还有一些短命植物。盐生植物是很多荒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群。
3.温带植被类型
(1)针叶林
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是属于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几乎全部分布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在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分布最普遍。针叶林是由松杉类植物,如云杉、冷杉、松、落叶松等所形成的森林,林下植物不发达,层外植物极少。
(2)草原
草原是属于夏绿旱生性草本群落类型。在世界上有两个大的分布区域。一个在亚欧大陆,另一个在北美,草原上生长着禾本科、豆科、菊科和莎草科植物占优势的草本植物群落。在禾本科植物中,丛生禾草针茅属最为典型。
4.寒带植被类型
苔原也称冻原,分布于北冰洋的周围沿岸,亚欧大陆北部和美洲北部占很大面积,是寒带植被类型。苔原植被的特点是森林绝迹,最多有灌木层、矮灌木和草本层、藓类地衣层三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图文资料,探究下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 mm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 mm的地区(地表1 m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 mm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提示:(1)降水量少(低于400 mm),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 m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核心考点突破】
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形山区植被比平原地区丰富;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带谱越多;山地的阳坡(热量条件好)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比阴坡和背风坡相对茂盛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外力作用地貌的形成
【对点跟踪训练】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植被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养
考点一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2019•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乙代表的植被类型是( )
A.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草原 D.荒漠
2.图中最可能受西风影响而形成的植被类型是( )
A.甲 B.丙
C.丁 D.戊
3.图中己植被类型分布较广的大洲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二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2019•南京、盐城期末)明城墙是南京的瑰宝,对于南京人来说,瞄一眼就是事情,风一吹都是话题。下图为明城墙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城墙局部植被(黑色部分)较好,影响的因素主要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5.人们担心植被会破坏城墙,是因为植被的( )
A.光合作用 B.风化作用
C.呼吸作用 D.侵蚀作用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和无机物质..
发布于:2020-05-03 14:13:13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自然灾害
1.概念:指主要由_____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 _____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
(1)要有__________作为诱因;
(2)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_____。
3.分类:在自然灾害成因分类基础上,根据灾害特点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不同,将其分为地震灾害、_____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_____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概念:地壳中长期积累的_____,以_____的形式传播,并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
(2)分布: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特点:发生范围_____,频度高、强度大、危害_____。
(4)危害
2.滑坡和泥石流
三、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1.概念:因_____或气候异常而引起的灾害。
(1)概念: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_____不足,不能满足_____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
(2)危害:不仅导致_____受灾,严重的还会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3)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_____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4)我国旱灾的特点:范围_____、历时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5)我国干旱多发中心:_____、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1)概念:是指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低纬度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以上的热带_____。
(2)影响
(3)我国受台风影响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沿海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
4.洪涝灾害
(1)概念:即洪灾和涝灾,洪灾指因大雨或融雪引发
所造成的灾害。涝灾包括涝害和内涝,涝害指因_____ 而淹没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灾害;内涝指由于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灾害。
(2)特点:危害面积_____、损失重。
(3)分布
(4)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①是我国发生频次____、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②伴随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_____。
... ... ...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地震形成过程及其危害是怎样的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我国近7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两次地震灾害。尽管两次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差不多,但是两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却相差很大。汶川地震死亡人数远远小于唐山地震,而直接经济损失却远远大于唐山地震。
[问题设计]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从而形成地震。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提示: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物等。
3.立足“地理实践力”,你认为材料中两次地震灾害的损失差异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少于唐山地震,说明人们防震减灾能力提高;汶川地震经济损失大于唐山地震,说明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密度增大。
[集训冲关]
1.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部分地震的发生是由构造运动引起的
B.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破坏性
C.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9年4月28日4时27分,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北纬39.19度,东经97.45度)发生里氏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地震发生时玉门、酒泉、嘉峪关等地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2~3题。
2.此次地震震源发生在( )
A.地核 B.上地幔
C.软流层D.地壳
3.地震灾害( )
A.主要发生于海洋边缘地带
B.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C.纯属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D.与火山喷发无关
4.a、b两地距c地分别为300 km和200 km。当c地地下15 km处发生地震时,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
①a、b两地烈度不同 ②a、b两地烈度相同 ③c地居民会感觉先水平摇动,后上下颠簸 ④地震波传到a地时,方向均垂直于地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故①②均为正确的。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震动,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慢,所以c地居民会感觉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摇动,故③错误。由于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向四周传播,故当地震波传到a地时,其方向可以垂直于地面,也可以与地面斜交,故④错误。
问题探究二 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各是怎样的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2018年7月上旬,日本西部和中部多地降雨量均创纪录新高,西部遭遇了1983年7月以来最严重的暴雨灾害。持续暴雨造成江河水位暴涨,河流决堤,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223人死亡,17人失踪,2 000余栋房屋损毁,交通和通信受到影响。
[探究1]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相同点有哪些?
提示:突发性;主要发生在山区;破坏力强;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
[探究2] 滑坡、泥石流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提示:滑坡会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等。泥石流常常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两者都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 ... ...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由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2018年12月24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本次寒潮来势凶猛,影响我国20多个省市,全国普遍降温在6~10 ℃。寒潮有百害而无一利吗?
发布于:2020-05-03 14:13:13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海洋灾害
1.灾害性海浪
(1)概念:由强烈的______,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强冷风等引起的______。
(2)危害:①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影响海上______、施工、渔业______和军事活动。
②冲击和摧毁沿海岸堤、码头等。
③导致水产养殖______、农作物被淹和土地大面积盐渍化。
2.风暴潮
(1)概念:由强烈______,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潮过境等引起的海面异常______或降低,使附近海域的潮位远远偏离正常潮位的现象。
(2)分类: ______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
(3)我国的分布
①台风风暴潮:东部大江大河的______、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②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在______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主要受灾地区集中在______和黄海沿岸。
(1)概念:由海底地震、______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2)危害:岸堤决裂、船舶倾覆、______人员严重伤亡。
二、生物灾害
1.分类:______和鼠害。
(1)概念:______造成的灾害。
(2)常见的害虫
①常见的农作物害虫:______、水稻螟虫、黏虫、______等。
②常见的森林害虫:______、松毛虫、天牛等。
... ... ...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海洋灾害的分类及危害是怎样的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2018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7.77亿元。2018年,我国沿海共发生风暴潮过程16次(统计范围为达到蓝色及以上预警级别的风暴潮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56亿元,占2018年海洋灾害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3%;造成死亡(含失踪)人数最多的是海浪灾害,占总死亡(含失踪)人数的96%。
[探究1] 材料中的海洋灾害主要有哪些?
提示:风暴潮、灾害性海浪。
[探究2] 材料中的风暴潮灾害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潮过境等引起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
[探究3] 除造成人员伤亡外,海洋灾害还会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掀翻船只、摧毁海岸工程,影响海上航行、施工、渔业捕捞和军事活动;冲击和摧毁海岸堤、码头;导致水产养殖受损、农作物被淹和土地大面积盐渍化等。
[集训冲关]
1.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 )
A.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B.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
C.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
D.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
2.风暴潮的发生需要一定的诱发因素,下列可诱发风暴潮的自然现象是 ( )
A.台风 B.火山
C.地震D.温室气体排放
问题探究二 生物灾害的形成和危害是怎样的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2018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2.89亿公顷次,其中,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麦区偏重流行。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18190.1万亩,其中虫害发生面积1.25亿亩,林业鼠害发生面积2765.97万亩,有害植物发生面积266.86万亩,病害发生面积2644.68万亩。全国草原鼠害面积2578.7公顷;虫害危害面积1234.5万公顷。
[系统认知]
1.农作物害虫成灾原因
2.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
3.蝗灾的发生、分布与旱涝的关系
水、旱、蝗虫是我国历史上三大农业自然灾害,蝗虫的发生、分布与旱涝关系密切,具体如下表所示:
[集训冲关]
1.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锈病、水稻白叶枯病均频繁发生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三江平原
C.江汉平原 D.洞庭湖平原
2.下列因素中,不是生物灾害成灾区域差异因素的是( )
A.气候条件 B.生态环境
C.地质条件 D.作物种类
3.下列有关鼠灾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B.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C.破坏森林,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
D.造成农作物减产
... ... ...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
思维结构性评价——大海的愤怒
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洋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在孟加拉湾沿岸,1970年11月13日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热带气旋风暴潮灾害。这次风暴增水超过6米的风暴潮夺去了恒河三角洲一带30万人的生命,溺死牲畜50万头,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91年4月的又一次特大风暴潮,在有了热带气旋及风暴潮警报的情况下,仍然夺去了13万人的生命。结合右图,探讨孟加拉湾沿岸风暴潮灾害高发的原因。
[你的评价及思维完善]
同学甲的回答属于多点结构,仅仅答出几个点,且没有与风暴潮灾害进行有效关联;同学乙的回答介于多点结构和关联结构之间,有答题方向,但阐释不够清晰;同学丙的回答属于关联结构,能够准确阐释孟加拉湾沿岸具体的地理特征与风暴潮灾害多发之间的关系,但缺少社会经济因素这一答题要点。
[思维完善示例]
(1)孟加拉湾是热带气旋高发区;(2)面向印度洋,夏季直接受到西南季风的强劲袭击,助长潮势;(3)海岸形态呈喇叭口状,海水大量涌入,海岸收窄,推高潮位;(4)孟加拉湾海底地形平坦,陆地地势低洼,对风暴潮的阻力小;(5)孟加拉湾河流众多,流量大,与海潮顶托,加剧了风暴潮的灾害;(6)人口密度大,城市和工农业集中
... ... ...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1.灾害监测 (1)目的:提供_____和信息,从而进行_..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PPT(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自然灾害 1.概念:指主要由_____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 __..
发布于:2020-05-03 14:13:13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______,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2.厚度:一般为数十厘米到两米。
(1)土壤由______、有机质、水分、空气和______组成。
(2)最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的体积组成:土壤孔隙占50%,内含______和空气,且比例为1∶1。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______占5%。
二、土壤剖面
1.概念: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切面。
... ... ...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怎样对土壤进行观察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红壤是在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红壤较为黏重、有机质含量少,呈酸性,是一种较为贫瘠的土壤。
[探究1] 确定红壤最为显著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土壤颜色。
[探究2] 材料显示了土壤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土壤主要的剖面构造是怎样的?
提示:土壤质地。有机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系统认知]
岩石、成土母质和土壤的区别与联系
(1)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变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的作用下变成原始土壤,后经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作用变成成熟的土壤,土壤的侵蚀堆积又是岩石圈沉积岩的重要来源。
(2)岩石是古代火山爆发后所形成的物质,经过很多自然原因(风化、腐蚀等)慢慢形成了土壤。
(3)土壤可以从岩石原地风化或任何堆积物演变而成。
(4)岩石或堆积物的性质、构造、颜色和成分,对土壤的有直接的影响。
(5)成土母质的差异,影响土壤形成的速度和土层的厚薄,随着土壤逐渐成熟,成土母质对土壤的影响力便逐步下降。
[集训冲关]
某学校组织学生到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游学活动,下图是他们见到的土壤景观,回答下题。
1.对黑土进行观察,最容易观察的是( )
A.土壤质地B.土壤剖面
C.土壤颜色D.土壤水分
解析: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是最容易观察的土壤特征。
2.土壤矿物质颗粒分为石砾、砂粒、粉粒和黏粒,这一划分的指标是( )
A.质量大小 B.重量大小
C.粒径大小 D.面积大小
3.自然土壤剖面从上到下顺序正确的是( )
A.凋落物层、腐殖质层和泥炭层、淀积层、淋溶层、母质层和母岩层
B.凋落物层、腐殖质层和泥炭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
C.腐殖质层和泥炭层、凋落物层、淋溶层、淀积层、母岩层和母质层
D.腐殖质层和泥炭层、淋溶层、凋落物层、淀积层、母岩层和母质层
问题探究二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有哪些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是古代帝王祭土神、谷神的场所。坛上层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
[问题设计]
1.从“区域认知”的角度思考,材料中“中央为黄色”代表的是我国哪个区域?
提示:黄土高原地区。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不同?
提示: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巨大。
[系统认知]
1.我国土壤的地域差异
2.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着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山区气温、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分异。陡峭的山坡,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会加速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地势低洼的山麓低地或者谷地,常常因沉积物的堆积形成较厚的土层。不同坡向的温度、水分、光照不同,植被也不同,导致土壤的发育程度与性状不同。
[集训冲关]
1.影响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
A.生物 B.气候
C.地形D.时间
2.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是( )
①休耕 ②施用化肥 ③种植绿肥 ④作物轮作 ⑤广施农家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读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 ( )
A.甲、乙两地的土壤养分来源相同
B.甲、乙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同
C.甲地的土壤比乙地肥沃
D.甲、乙两地的土壤矿物质含量相同
... ... ...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黑土有机质高的原因
黑土是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原生植被茂盛的地区,有机质不易分解并历经千百年大量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肥沃土壤。黑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四大黑土分布区。根据材料探究黑土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发布于:2020-05-03 14:13:12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__________,且能够生长__________的疏松层。
2.组成物质:由__________、有机质、__________、空气和土壤生物等组成。
3.最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体积组成:土壤孔隙占50%,内含水分和空气,且水分和空气比例约为__________;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__________,有机质占__________;土壤生物均生活在土壤孔隙之中。
二、土壤剖面
1.概念: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__________。
(1)有机质层:一般出现在土壤__________。依据有机质的集聚状态,分为凋落物层、__________层和泥炭层。
(2)淋溶层:因__________作用而使土壤物质发生迁移和损失的土层。
(3)淀积层:土壤物质积累的地方,往往和__________层相伴存在。
(4)母质层和母岩层: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基础,与其上的__________层是逐渐过渡的。
三、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1.成土母质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的特性决定了土壤的性质,包括土壤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等。
(1)生物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__________的因素。
(2)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植物吸收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制造______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合成和转化,丰富了母质表层的营养物质,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并通过此过程推动了__________的形成和演化。土壤微生物可分解动植物的有机残体,促进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并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它们死亡后的残体还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气候是影响土壤形成的基本因素。气候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状况。而土壤的水热状况决定了土壤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过程,影响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气候影响岩石矿物__________强度。风化强度与温度和降水有关,温度越高,降水量越大,风化作用强度越大。
(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随降水量的增加而__________,随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__。
地形可以通过控制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和特性产生强烈的__________影响。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坡向上。
时间表明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动态过程。__________、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__________的。
6.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某一种成土因素或各因素间的关系,来改变和控制土壤发育和演化的__________。
... ... ...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测评
一、判断题
1.土壤是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
2.土壤孔隙中水分和空气比例约为1∶2。( )
3.腐殖质层属于有机质层。( )
4.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 )
5.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
6.土壤的形成与时间和人类活动无关。( )
二、选择题
7.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决定土壤肥力的唯一重要因素
B.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中的每个要素,都对土壤形成有重要作用
C.土壤的空气多少会影响水分,而生物作用主要影响其矿物成分
D.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没有人类的耕作,就不能形成土壤肥力
8.在自然界中,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 )
A.大气 B.土壤
C.生物 D.岩石
9.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少
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
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
... ... ...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浙江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日本人多次引种至日本,但是品质始终与西湖龙井茶有很大差距。专家研究发现,引种地气候类型与浙江西湖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但两地土壤的酸碱度有较大差异。
(1)指出影响日本茶品质较差的主要因素。
(2)说出浙江西湖的土壤类型及该土壤的显著特点。
提示:(1)土壤。
(2)红壤。属于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小,土壤较贫瘠。
【对点跟踪训练】
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影响而此消彼长。下图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如下图所示,完成1~2题。
1.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应在( )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主要依据土壤( )
A.温度 B.孔隙
C.肥力 D.空气
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东北地区俗称黑土地,主要原因是分布着典型的黑土,人们常说黑土地上“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平原。
(1)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黑土是在什么样的气候环境中发育形成的?
提示:(1)黑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力高。
(2)黑土都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说明是在冷湿的环境中发育形成的。
... ... ...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养
考点一 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考点二 土壤剖面
土壤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要素。读土壤组成的物质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表示土壤组成物质中有机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土壤的厚度约为( )
A.300 cm B.100 cm
C.60 cm D.20 cm
考点三 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 b 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生物 B.地形
C.降水 D.成土母质
6.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Ⅰ B.甲与Ⅱ
C.乙与Ⅱ D.丙与Ⅰ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和无机物质..
发布于:2020-05-03 14:13:12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群。
3.植被:覆盖地表某一区域的_____及其_____ 。
4.植被的分类: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二、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2.亚热带植被
3.温带植被
4.寒带植被
(1)典型植被类型:_____,由极地(或高山)灌木、_____、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2)分类:极地苔原和_____苔原。
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影响区域的 _____状况从而对植被产生影响。
(1)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_____,形成不同的温度带,由此形成了_____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2)_____条件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
(3)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导致的_____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布。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影响大气:通过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_____的含量增加,从而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_____,调节局地气候。
(2)影响土壤:植物根系具有_____的作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植物的残落体变成土壤_____,从而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植被通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森林的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森林主要是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森林类型多样,某中学地理野外考察小组拍摄了两组照片,分别是不同森林全貌及其树叶照片。
[探究1] 图中两类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提示: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探究2] 如果夏季走进某阔叶林,如何判断其是常绿阔叶林还是落叶阔叶林?
提示:主要通过树叶不同特征判断。常绿阔叶林的树叶叶面多呈革质,具有光泽,无毛,稍硬。落叶阔叶林的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集训冲关]
1.下列关于森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寒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B.热带的森林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
C.温带的森林类型单一
D.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
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回答2~3题。
2.红树林在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光照
C.距海远近 D.洋流
3.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
A.固岸护堤 B.调蓄洪水
C.防风消浪 D.净化海水
问题探究二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草原湿地恢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初步建成横跨我国“三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土地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草原和林网生态逐步好转。
[问题设计]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图文材料中有哪些植被类型?
提示:天然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植被;防护林等人工植被。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图示植被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环境为植被提供生长条件,植被同时会改造某些其生长的环境条件。
3.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讨,假如你从内蒙古高原东部到西部旅行,可发现植被是怎样过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荒漠。原因是自东向西水分条件越来越差。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纳马夸兰沙漠南临好望角,西濒大西洋,是一块南北狭长、荒凉干旱、地貌地形多样的沙漠。这里有着5 000万年的历史,年平均降水量约150 mm,部分区域不足50 mm,每年有150天左右是雾天。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为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超过3 000种植物,其中多肉植物超过1 000多种,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即可满足其生存需要。为了存活,在某些时候纳马夸兰地区大部分多肉植物会选择“休眠”度过。根据材料探讨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有哪些?
[你的评价及思维完善]
同学甲的回答属于多点结构,但审读材料片面,答案不完整;同学乙的回答属于关联结构,表述准确,但仍然片面;同学丙的回答属于多点结构与关联结构的融合,审读材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强,思路清晰,要点较全面,但对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两个概念混淆,故答案略有欠缺。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和无机物质..
发布于:2020-05-03 14:13:12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1.水循环
(1)水循环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__________、植物蒸腾、__________、凝结降水、下渗和__________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3)水循环的成因
①水循环的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变化。
②水循环的外因: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__________。
(2)进行__________和物质迁移。
(3)塑造地表形态。
... ... ...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测评
一、判断题
1.海水蒸发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
2.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 )
3.海陆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大。( )
4.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 )
5.水循环能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
6.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地表径流上。( )
二、选择题
7.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C.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能转化
8.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②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③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它能使陆地上所有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和再生
④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对陆地上的水体没有补给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9题。
9.“黄河之水天上来”反映的是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② B.④
C.⑥ D.⑧
10.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内流区域内循环
... ... ...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情景导入诱思】
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4)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提示:(1)基本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2)太阳辐射能和重力作用。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4)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核心考点突破】
1.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
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
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
【对点跟踪训练】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2.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情景导入诱思】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的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两条该河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A、B、C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的三种形式,请判断:A是________补给,B是_______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补给。
(2)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条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________地区,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三种水源补给形式中,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________,最稳定可靠的补给是________。(填字母)
(5)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C这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什么?
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思路
(1)依据河流所在地区判断
①雨水补给:判断气候类型,分析降水多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除外,其他气候区均以雨水补给为主。如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判断气候类型和高山的分布,分析夏半年气温高低。气候干旱地区且夏半年气温高于0 ℃,若有高山分布(根据0.6 ℃/100 m判断山顶是否有永久性积雪冰川分布)或有高原山地气候区分布,则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春季气温高低。冬季降雪较多,纬度较高,积雪较多,且春季气温高于0 ℃地区,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如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是雨水补给形成的。
④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判断河流与湖泊、地下水水位的相对高低。一般分析河流的水位高低,河流汛期时,水位高,河流补给湖泊或地下水;河流枯水期时,水位低,湖泊或地下水补给河流。如我国长江和洞庭湖的相互补给关系。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②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高峰在夏季。
③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
④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
⑤春季有明显春汛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 ...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养
考点一 水循环
下图中①~⑧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⑦环节相吻合的是( )
A.长江入海 B.沙尘暴
C.台风登陆 D.伏旱
2.建设“海绵城市”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降大雨时可吸水、蓄水、渗水,具有良好的“弹性”,减少因路面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内涝的机会。建设“海绵城市”可使水循环的部分环节发生改变,其中( )
A.③减少 B.⑤减少
C.⑥增加 D.⑦增加
考点二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观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据此回答3~4题。
3.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
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4.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发布于:2020-05-03 14:13:11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第一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性质的含义及分布特征
(1)含义:指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
(2)分布特征:在表层沿纬向呈_____分布。即东西方向上变化小,南北方向上变化显著;在垂直方向上,基本呈_____分布,且随深度的增加,水平方向上的差异逐渐缩小。
2.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
3.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
4.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
二、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水盐度与制盐:利用海水_____,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生产活动之一。中国主要的盐场有天津长芦盐场、台湾布袋盐场、海南_____盐场。
2.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_____短缺危机,海水淡化已成为一些沿海国家和地区解决淡水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3.海水的温度变化与异常天气现象: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对_____、航海、捕捞业等有深刻影响。热带海面生成的台风给沿海地区带来暴雨,引发洪水,也带来丰沛的降水。
4.海水的密度变化与航行:海水密度变化对航行于海中,特别是深海中的探测器和潜艇有直接的影响,对设在海底的通信电缆也有重要的影响。
... ... ...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海水的温度分布有何规律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
[探究1] 分析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提示:葫芦岛表层海水温度季节变化最大,厦门次之,西沙最小。
[探究2] 分析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
提示: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厦门次之,西沙最长。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探究3] 家住济南的小王想利用寒假外出旅游。同时想在海滨浴场享受一下冬季游泳的乐趣,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个旅游地?理由是什么?
提示:西沙。西沙冬季表层水温仍在25 ℃以上,适合游泳。
[集训冲关]
1.海水的主要热量来源于 (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下列关于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B.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同一海域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低于冬季
D.1 000 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3.下列关于太平洋170°W某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图(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表层水温最高
B.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C.1 000 m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
D.1 000 m以下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
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4~5题。
4.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③赤道地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热量净收入在低纬度较多,在中高纬度为负值,且负值逐渐变大,故①符合题意;在低纬度海区热量盈余,高纬度热量亏损,故②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副热带海区热量收入比赤道地区多,故③不符合题意;海洋热量主要收入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由于蒸发耗热,故④符合题意。第5题,相同纬度,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洋流在低纬和高纬之间流动,使高低纬度之间不断进行着热量输送和交换,从而减小其温差;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问题探究二 海水的盐度和密度分布有何规律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镁等盐类物质,利用海水蒸发可以制取生活、生产需要的食用盐和工业盐。我国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等都是著名的盐场。江苏省盐城市,因自古以来出产海盐而闻名,故取名“盐城”。
[探究1] 分析海南岛莺歌海盐场的形成条件。
提示:位于沿岸平原,地势平坦;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海水晒盐。
[探究2] 说出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最适宜海水晒盐的季节及理由。
提示:春季。春季降水少,晴天多,且春季多大风,蒸发量大。
... ... ...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海水的礼物“盐”
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我国有晒盐的悠久历史。至今,我国形成三大著名盐场——长芦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1)长芦盐场: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2)布袋盐场:台湾省最大的盐场, 在台湾岛西南沿海。(3)莺歌海盐场:海南岛最大的海盐场,位于乐东西南海滨。据此探讨形成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发布于:2020-05-03 14:13:11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1.形成:大多数波浪是在_____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给水体时形成的。风越大,波浪也就越大。
2.影响:波浪以其巨大的能量,在海岸附近进行着_____和_____作用。
3.波浪与人类活动
(1)海啸:由_____、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浪,我们称之为海啸。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波浪开展体育项目、_____等。
1.概念: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水位_____ 涨落。
2.影响:塑造_____。
3.与人类活动
(1)_____,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_____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2)_____发电。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沿着一定_____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
_____: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
_____: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
3.影响:
(1)促进高、低纬度间_____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_____具有重要作用。
(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很大,暖流对沿岸的气候有_____的作用,而寒流对沿岸气候有_____的作用。
4.与人类活动
(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_____的分布。
(2)影响海洋_____。
(3)影响海洋污染物,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_____净化速度,但也_____了污染范围。
... ... ...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波浪和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基础考点
钱塘潮是发生于我国浙江省钱塘江的潮汐现象。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5 m,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民间向来有农历八月十五观赏钱塘潮的习俗。
[探究1] 分析钱塘潮如此壮观的原因。
提示:①天时:农历八月十五,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②地利:跟钱塘江口似喇叭形状有关。③风势:沿海一带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探究2] 你认为如何充分利用潮汐现象为人类服务?
提示:利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利用潮汐的水位落差进行发电等。
[集训冲关]
1.下列关于波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
A.借助风浪进行冲浪运动
B.波浪有利于人们出海捕捞
C.波浪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水质净化
D.波浪可用来发电
2.下列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潮汐的成因只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B.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四次海水涨落
C.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潮,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D.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它是在风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给水体时形成的。目前利用波浪能的主要方式是发电,下图是我国东海某海域不同方向波浪能占总波浪能的比例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该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 海域深度小 B. 离陆地更近
C. 海域不封冻 D. 消费市场近
... ... ...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德国潜艇与洋流
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狭窄水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呐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数日,毫无声响,但德军就在盟军的眼皮子底下,数次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如入无人之境。你知道为什么吗?请联系其地理特征进行探讨。
[你的评价及思维完善]
同学甲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答案离题万里;同学乙的回答属于多点结构,要点准确,但没有结合其地理特征做具体分析;同学丙的回答属于关联结构,思路较为清晰,答出了关键要点,但就如何“出”和“入”缺乏针对性的分析,故答案略有欠缺。
[思维完善示例]
地中海夏季炎热,海水盐度高,密度大。而相邻的大西洋,海水含盐量比地中海低,海水密度小。这样就会造成大西洋的表层海水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地中海盐度大的海水从底层流入大西洋。德军正是利用这一规律,在潜出地中海时,关闭发动机,降至海面以下比较深的地区,顺着底层洋流流出地中海到大西洋,而在潜入的时候,又将潜水艇升到比较浅的地区,关闭发动机,顺着表层洋流再流回到地中海。
发布于:2020-05-03 14:13:11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
(1)概念:每1 000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克数,通常用千分数(‰)表示。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__________。
(2)不同海域海水盐度的差异:一般而言,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海域海水盐度偏__________,降水丰沛或有大量径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偏__________。
(3)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分布特征:从赤道向两极呈__________形分布。(如下图)__________盐度最高,__________盐度最低。
2.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
(1)影响因素:海水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海水热量的主要消耗途径是__________。海水的温度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2)分布规律
①在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温度表现为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__________。
②在垂直方向上:从表层向海底,海水温度呈__________的趋势。大致在1 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__________。
③在南北半球分布上: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而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近似__________于纬线。北半球水温略__________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④从等温线的疏密来看:不同温度性质的海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梯度最大,等温线特别__________。
⑤表层海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表现:在一年中,同一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夏季高于冬季;在一天中,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__________时。
3.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
(1)概念:海水密度是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单位是g•cm-3。海水的密度值为______________g•cm-3。
(2)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
4.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海水制盐,是与人类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生产活动之一。中国主要的盐场有天津__________盐场、台湾__________盐场、海南莺歌海盐场等。
(2)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危机,已成为一些沿海国家和地区解决淡水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3)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对气象、__________、捕捞业等有深刻的影响。
(4)海水密度变化对航行于海中,特别是深海中的探测船和潜艇有直接的影响,对设在海底的通信电缆也有重要影响。
二、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概念:海水运动的一种形式,大多数波浪是在风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给水体时形成的。风越大,波浪也就越大。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浪,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其破坏力极大。
(2)作用
①波浪以其巨大的能量,在海岸附近进行着侵蚀和堆积作用。
②波浪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如利用波浪开展体育项目、发电等。
(1)概念: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__________、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__________,合称潮汐。
(2)作用
①潮汐是塑造海岸的主要动力。
②潮汐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1)概念:也称海流,指海水沿着__________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
(2)分类
暖流: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__________。
寒流: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__________。
(3)影响
①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__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②暖流对沿岸的气候有增温加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4)作用
①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有显著影响。
②洋流对海洋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
③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但也能加快受污染海区的____________。
... ... ...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测评
一、判断题
1.海水的味道咸而苦涩。( )
2.红海盐度最低,波罗的海盐度最高。( )
3.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
4.赤道附近的海水密度高于两极地区。( )
5.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有百害而无一利。( )
6.海水的运动形式有波浪、潮汐和洋流。( )
二、选择题
7.海水的盐度是指( )
A.100克海水中所溶解的氯化钠数量
B.1升海水中所溶解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数量
C.1 000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克数
D.1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总量
读局部海域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8~9题。
8.图示为北半球海域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深度
B.洋流性质
C.径流注入量
D.太阳辐射
10.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浪、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
B.一天中,海水涨落一次
C.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
D.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回落称为汐
... ... ...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海水的盐度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世界海洋表层平均盐度和温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探究下列问题。
(1)表层盐度曲线最高点纬度是哪里?
(2)表层盐度分布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性?
(3)A处为什么盐度高?
(4)B处为什么盐度低?
(5)所处纬度相同,为何D处盐度低于C处?
提示:(1)副热带海区,南北回归线附近。
(2)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
(3)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4)赤道地区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5)C在60°S附近,海洋广阔,性质均一,盐度主要受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D在北半球,还受淡水汇入,冰川融化的影响。
【核心考点突破】
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南北纬30°附近的盐度最高。南半球盐度分布的地带性较北半球明显。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盐度较大洋东岸高。
3.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原因
(1)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盐度超过40‰。红海盐度高的原因:①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②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淡水注入;③红海海域较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2)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域:波罗的海,平均盐度只有7‰~8‰。其盐度低的原因:①海域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②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的淡水注入;③海域较封闭,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3)南纬60°附近海域盐度比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高的原因:南纬60°附近为大面积的海洋,而北纬60°附近海域周围陆地广阔,陆上河流大量淡水汇入海洋,起到稀释的作用。
海水的温度
【情景导入诱思】
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且正值________季。
(2)右图中水温分布符合左图中的________点。
(3)右图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
【核心考点突破】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温度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热量平衡即收入与支出平衡。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除此之外,还受气象、沿岸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 ... ...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质
考点一 海水的性质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辐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考点二 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同一艘船,在下列海区中吃水最深的是( )
A.红海 B.北海
C.加勒比海 D.波罗的海
4.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 ... ...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波浪 1.形成:大多数..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第一课时海水的性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
发布于:2020-05-03 14:13:11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第二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热力环流
1.概念:由于地面________引起的大气运动。
2.形成过程
(1)A地受热,空气_______,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D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
(2)B、F地冷却,空气_______,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
(3)水平运动:近地面空气从_______地流向___地,高空空气从____处流向_______处。
[温馨提示]
①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
②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形成的过程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_______。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及意义
1.大气运动的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不同纬度之间的_______,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大气运动的意义:使不同地区_______、水分得以交换,影响各地的_______,形成了各种复杂天气现象,也会导致气候变化,进而影响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 ... ...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是怎样的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问题设计]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此简陋的设施是怎么升空的呢?孔明灯里蕴含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呢?
提示:孔明灯里的空气受热后膨胀上升。热力环流。
2.我国南方有“稻草烧塔”祈求来年丰收的习俗。稻草燃烧过程中塔中心火势猛,静风条件下灰烬会落在火塔的外围。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讨稻草燃烧过程中气流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地面冷热不均。(塔中心气温高,气流上升;外围气温低,气流下沉。)
[系统认知]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三点关系:
(1)温压关系: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从高压吹向低压。
(3)等压面凹凸关系: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
2.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
(1)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高度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PA>PE。
(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如图PA (3)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区等压面都向高空凸起,低压区等压面都向低空凹陷,即“凸高凹低”。 (4)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热岛环流 ①城市风的环流方向无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因为城市的温度始终高于郊区。 ②在城郊地带,绿化带或重污染工厂的布局一定要考虑热力环流的下沉距离。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4)沙漠和林地之间 ①白天,沙漠增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森林增温慢,温度低,形成高压;白天近地面大气由森林吹向沙漠。(如图a) ②夜晚,沙漠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森林降温慢,温度高,形成低压;夜晚近地面大气由沙漠吹向森林。(如图b) ... ... ...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浅谈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为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快速提升,城市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热岛效应也更加凸显。为此,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发布于:2020-05-03 14:13:10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根本热源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热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地暖大气:上图中①为__________,它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水汽和__________ (主要在对流层中)吸收。
(2)大气暖大地:上图中②为__________,对地面起到__________作用。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共同意义
缩小了气温的__________,使地表附近的气温变化幅度减小,从而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三、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1.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地面__________。
(2)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__________;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__。
②B、C两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__________;F、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___。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 ... ...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测评
一、判断题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紫外线。( )
2.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大气吸收的结果。( )
3.一般来说,云层越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
4.地面辐射为短波辐射,太阳辐射为长波辐射。( )
5.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
6.无论南北半球,高低空的风向是一致的。( )
二、选择题
7.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水汽和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吸收较少
D.大气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能量较强的可见光部分
8.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原因是吸收了(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9.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三力合力
10.使高空的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两个力是( )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地转偏向力
③摩擦力 ④离心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 ...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情景导入诱思】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探究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小,并分析其原因。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在菜地里用生火产生浓烟的方法防止农作物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1)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大气的削弱作用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 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温度较晴天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晴天高,故温差较晴天小。
(4)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降温幅度减小。
【对点跟踪训练】
读图(图中e、f表示不同作用,a、b、c、d表示不同辐射),回答1~2题。
1.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A.箭头a表示的辐射 B.箭头b表示的辐射
C.箭头c表示的辐射 D.箭头d表示的辐射
2.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f可能增强 ②箭头e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1)孔明灯是怎么升空的呢?
(2)孔明灯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
(3)在下图中绘制热力环流,将A、B、C、D四点按气压和气温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排序,并说明判断过程。
提示:(1)孔明灯里的空气受热后膨胀上升。
(2)热力环流。
气压:PA>PD>PC>PB。在高空和近地面各画一条水平线作参照,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即PA>PB,PD>PC;同一等压面下面的点的气压高于等压面上面的点,即PA>PD,PC>PB。
气温:TD>TA>TC>TB。在高空和近地面各画一条水平线作参照,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即TA>TB,TD>TC;盛行上升气流处的近地面空气温度高于同高度其他地点,故TD>TA;上升气流使C处温度升高,TC>TB。
... ... ...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养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9•连云港高一期末)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济南市2018年12月15日、16日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2.与15日相比,16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减弱,③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②增强,④减弱
考点二 热力环流
(2019•天津六校高一期末)下图为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甲、乙、丙、丁气压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乙>甲>丙>丁 D.乙>甲>丁>丙
4.此时,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B.甲地湿度高于乙地
C.乙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D.乙地容易出现阴雨天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据此回答5~6题。
5.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
A.只有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发布于:2020-05-03 14:13:10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通过_____、植物蒸腾、_____、凝结降水、_____和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_____、陆地内循环和________。
[特别提醒]
(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5)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下渗,这其中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①有利方面:包括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坡地改梯田、翻耕土壤以及植树造林等均可增加下渗量。
②不利方面:主要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使水分下渗量减少。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_____。
2.进行能量交换和_____ 。
3.塑造_____形态。
... ... ...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问题设计]
1.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我国中西部十多个省区大量建造集雨水窖、水池?
提示:我国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地处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工程的有利影响主要是什么?
提示:主要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有利影响主要是涵养水源,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系统认知]
1.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集训冲关]
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
A.蒸发 蒸腾 降水 径流
B.蒸腾 蒸发 降水 径流
C.降水 蒸腾 蒸发 径流
D.蒸发 降水 蒸腾 径流
2.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①环节水由岩石圈、生物圈、水圈进入大气圈,应为蒸发;②环节水由生物圈进入大气圈,应为蒸腾;③环节水由大气圈进入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应为降水;④环节水由岩石圈进入水圈,应为径流。第2题,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
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不能对太阳辐射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 ... ...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从“看海模式”透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自从“看海模式”这一词条出现以来,备受人们关注。2019年6月7日,广西南宁普降大到暴雨,强降雨导致南宁部分街区出现大量积水,南宁首先开启了2019年的“看海模式”。面对日益普遍的“看海模式”,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发布于:2020-05-03 14:13:10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流水地貌
1.概念:由于流水的__________、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1)沟谷地貌
①沟谷的横剖面呈__________型。
②当沟谷水流流出沟口时,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以__________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
(2)河流地貌
①河谷由谷底和__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谷底包括河床及__________。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高出河漫滩。__________是谷坡的一部分。
②冲积平原的特点:大多坡度较缓,地势较为平坦。
③河口三角洲的形状:__________形、尖头形、鸟足形等,尼罗河三角洲是扇形三角洲。
二、海岸地貌
1.分布: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__________米,宽度在__________至__________范围内。
(1)海蚀地貌:主要是受海洋侵蚀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形态有__________、海蚀崖、海蚀拱桥和海蚀柱等。
(2)海积地貌:海浪、河水等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海积地貌,包括__________、沙嘴等。
三、风沙地貌
1.概念:又称风成地貌,是因风力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地貌。
(1)风蚀地貌
①概念:风沙对地表吹蚀、磨蚀而形成的地貌。
②分类:石窝、__________、风蚀柱和雅丹地貌等。
(2)风积地貌
①概念:被风力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各种沙丘地貌。
②分类:新月形沙丘、__________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
③特点:新月形沙丘__________坡缓而呈凸形,__________坡陡而微凹。
四、喀斯特地貌
1.概念: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地貌。
(1)地表喀斯特地貌:__________、峰丛、孤峰、溶沟、落水洞和喀斯特漏斗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__________和地下河。溶洞里的地貌有__________、石笋、石柱等。
... ... ...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测评
一、判断题
1.河流地貌包括河谷、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和洪积扇。( )
2.尼罗河三角洲是鸟足形三角洲。( )
3.海岸地貌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10~20米,宽度在数千米至数十千米范围内。( )
4.长垄状沙丘的迎风坡缓而成凸形,背风坡陡而微凹。( )
5.雅丹地貌属于风积地貌。( )
6.石钟乳、石笋、石柱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 )
二、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④沉积物颗粒的变化规律是( )
A.由细到粗
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
D.先变细,后变粗
8.下图中地貌景观,最有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据此回答9~10题。
9.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新疆
C.四川省 D.上海
10.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
... ... ...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情景导入诱思】
结合下图,说出图中四个地貌的名称,探究并说明其各自特点。
提示:甲是峡谷。特点:河岸谷壁陡峭,深切而狭窄的谷地,多呈“V”型。
乙是冲积扇。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地势由高变低,沉积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
丙是冲积平原。特点:地势低平,起伏和缓,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
丁是河口三角洲。特点:河道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河网密布,地势低平。
【对点跟踪训练】
(2019•福建八县联考)下图为某课堂演示实验: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据此回答1~2题。
1.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
A.狭长山谷底 B.平原边缘处
C.河流出山口 D.河流入海口
2.堆积体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
A.峡谷 B.河口三角洲
C.沙丘 D.冲(洪)积扇
【情景导入诱思】
根据简图,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__ b.流动沙丘__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__ d.西北“魔鬼城”________
e.“鱼米之乡”________ f.“黄土高坡”________
(2)运用地质作用解释图示地貌景观的成因。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以上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来自________________。
... ... ...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养
考点一 流水地貌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2题。
1.三幅断面与河流位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
考点二 海岸地貌
(2019•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回答3~4题。
3.“蓝窗”景观属于( )
A.流水地貌 B.风成地貌
C.海蚀地貌 D.山岳地貌
4.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考点三 风沙地貌
(2019•山东微山县第二中学质检)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据此回答5~6题。
5.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6.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发布于:2020-05-03 14:13:09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大气的组成
1.组成:_____ 、固体杂质和水汽。
2.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1)水汽含量随_____ 和_____ 的不同而变化。
(2)水汽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_____的变化、大气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2.各层特征比较
... ...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大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基础考点
[探究1] 此图显示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探究2] 此图中产生的氧气在地理环境中有何作用?
提示:氧气是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系统认知]
(1)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
(2)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
[集训冲关]
1.关于地球低层大气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由氧气组成
B.由干洁空气组成
C.由氧气和水汽组成
D.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2.下列不属于干洁空气组成成分的是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汽
3.关于干洁空气组成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②氧元素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 ③二氧化碳可以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问题探究二 如何识别大气的垂直分层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2019年4月5日清明假期,王老师一家从济南乘飞机到昆明去旅游。起飞时还是细雨蒙蒙,起飞后不久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
[探究1] 为什么会出现材料所述的这种天气变化?
提示:起飞时细雨蒙蒙是由于飞机仍在对流层大气中,当飞机穿过对流层,进入平流层飞行时,天气晴好。
[探究2] 有利于飞机飞行的大气层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提示: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且该层无云雨现象,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探究3] 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能不能拨打电话?为什么?
提示:不能。在飞机上拨打电话会干扰飞机的通信、导航、操作系统及飞机与地面的无线信号联系。
[集训冲关]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气温在-50~20 ℃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 D.最高气温约为40 ℃
... ...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统计,2018年2月下旬,北冰洋的冰层面积降至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比正常值少约1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减少了一个埃及的面积。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们可能低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美国环保局发现臭氧总量每耗减1%,地面紫外线会增加1.5%~2%。他们预测,如果氯氟烃生产和消费不加限制,到2075年,地球臭氧总量将比1985年再耗减25%。人们不禁要问,越来越多的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你的评价及思维完善]
同学甲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仅仅为泛泛而谈;同学乙的回答介于多点结构和关联结构之间,但思路不清晰、缺乏条理性,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学丙的回答较准确,属于关联结构,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分析还不够细致,遗漏部分答题要点。
... ...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 (1)氮:地球上生物体的_________。 (2)氧: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_________活动..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地球上的大气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______、水汽和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3...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发布于:2020-05-03 14:13:09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__________ (78%)、氧气(21%)。
次要成分:氩气、__________、甲烷和臭氧等。
(2)固体杂质。
(3)水汽:含量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2.主要组成物质的作用
(1)N2:生物体内蛋白质和很多复杂化学物质的组成部分。
(2)O2:是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3)CO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面具有__________作用。
(4)O3: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________,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5)水汽: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6)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大气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__________。
3.与人类的关系
A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众多天气现象的发生地
B层:大气__________,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
C层:电离层能反射__________
... ...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测试
一、判断题
1.氧气占大气的78%。( )
2.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 )
3.臭氧层在对流层。( )
4.飞机能够在对流层稳定飞行。( )
5.平流层大气热量来自地面。( )
6.人造卫星、火箭主要在平流层运行。( )
二、选择题
7.能够吸收紫外线的大气成分是( )
A.N2 B.O2
C.CO2 D.O3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B.CO2只具有保温作用
C.臭氧能吸收大量红外线
D.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充分条件
9.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 )
A.二氧化碳 B.臭氧
C.氧气 D.水汽
... ...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大气的组成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统计,2018年2月下旬,北冰洋的冰层面积降至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比正常值少约1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减少了一个埃及的面积。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们可能低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美国环保局发现臭氧总量每耗减1%,地面紫外线会增加1.5%~2%。他们预测,如果氯氟烃的生产和消费不加限制,到2075年,地球臭氧总量将比1985年再耗减25%。
(1)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的哪种主要成分有关?
(2)臭氧具有什么作用?
(3)针对上述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有效的措施?
提示:(1)CO2。
(2)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研发新型制冷设备,控制氟氯烃的消耗。
【对点跟踪训练】
低层大气的组成物质中( )
A.N2和O3吸收太阳紫外线
B.CO2只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水汽和固体杂质可成云致雨
D.O2和N2供植物呼吸作用
大气的垂直分层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探究下列问题。
一架飞机在万米高空从北京飞往北极,沿途高度始终保持一致。
(1)在北京上空,飞机飞行在大气层的哪一层?该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2)飞机到达北极上空时,飞机飞行在大气层的哪一层?该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飞机在北京上空和北极上空所在的大气层不同?
提示:(1)对流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2)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上升,是因为该层的气温基本不受地面影响,热量不是来自地面,而是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
(3)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高而变薄。低纬地区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以厚度大;高纬地区气温低,对流较弱,所以厚度薄。
... ...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养
考点一 大气的组成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的大量减少
C.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
D.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森林破坏
2.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考点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3.有关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在垂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具体表现在高度上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C.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很快的是对流层
D.对流层大气增温主要是地面的短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4.对流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 )
A.是地球上热量的主要来源
B.能降低太阳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伤害
C.有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D.有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
... ...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 (1)氮:地球上生物体的_________。 (2)氧: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_________活动..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地球上的大气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______、水汽和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3...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发布于:2020-05-03 14:13:09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第一课时大气受热过程)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大气中的______ 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将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能量______ 到宇宙空间去。__的反射作用尤为显著。
2.散射:太阳辐射遇到______ 、尘粒、云滴等,就会改变辐射方向,向四面八方发生散射。
3.吸收: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一小部分会被大气______ 。吸收具有 ______ ,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______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______ 。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增温的原因:吸收地面______ 。
2.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______ 。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______ 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______ 散失的热量。
三、大气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______ 。
2.直接热源:______ 。
3.共同作用:
... ... ...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怎样的 重难考点
[问题设计]
1.结合图甲和地球温差,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表面昼夜温差大得多?
提示:月球表面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温度升得很快,气温很高;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度骤降,气温很低,故温差大。地球表面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夜间有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故温差较小。
2.图乙是拍摄的某地景观图。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讨为什么山顶有积雪而山麓地带无积雪?
提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山顶离地面远,气温低,故存在积雪;山麓地带离地面近,气温高,故无积雪。
[系统认知]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热量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传递: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地面保温。如下图所示:
[集训冲关]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3题。
1.在大气受热过程中,辐射波长与其他几种辐射类型不同的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和反射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D.地面是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大气保温作用的能量直接来自( )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B、C、D项属于长波辐射。第2题,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而高层大气的热量则不是主要来自于地面。第3题,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起到了保温作用。
问题探究二 大气受热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寒冬季节的晴天,当你走进门窗关闭的封闭阳台,会感到异常温暖。
[问题设计]
1.运用“综合思维”,结合图1、图2,分析封闭阳台温度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玻璃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玻璃阻截地面长波辐射,阻止阳台内(暖)外(冷)空气以对流或湍流方式的热交换,使得阳台内温度高于阳台外。
2.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讨,中纬度地区的植物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使热带植物安全越冬?
提示:适宜的时间移入温室;加盖薄膜、草帘等。
... ... ...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天气预报中蕴含的知识
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天气预报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天气信息,方便了我们日常生产与生活。右图示意某地区某年8月18~22日气温及天气变化。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你的评价及思维完善]
同学甲能够看到气温高低这一点,但对其产生的原因表述错误;同学乙的回答属于多点结构,能够准确获取相关信息,但缺乏结合图做相应的阐释;同学丙的回答属于关联结构,能够准确叙述气温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但遗漏了日较差变化这一要点,故还不完善。
[思维完善示例]
8月18~22日,天气由阴雨转晴,白天最高气温呈升高趋势,夜间最低气温呈降低趋势,气温日较差趋于增大。原因: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阴雨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高。
《大气受热过程》地球上的大气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1)表现云层: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 _______。 较大颗粒的尘埃..
《大气受热过程》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素养目标: 1.通过示意图,知道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地球上的大气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1)含义:大气中的______和较大颗粒的______,能将投..
发布于:2020-05-03 14:13:09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地球的演化过程》宇宙中的地球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只是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1.地球的诞生:形成于_____年前,诞生之初不断受_____撞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断增加,地球上大部分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
2.地壳的形成:陨石撞击减少,地球逐渐冷却。_____表层冷却形成了原始的地壳。
3.原始大气的形成: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圈。
4.原始海洋的形成: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_____、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云层,云层不断凝结致雨向地表倾泻,地表的雨水汇聚到_____地带,原始海洋开始形成。
二、地质年代表
三、地球的演化史
1.太古代
(1)时间:距今25亿年以前。
(2)环境变迁: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剧烈。火山活动强烈,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地表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_____。到太古代晚期,某些地区开始形成小规模的_____。
(3)成矿情况:是地质历史上形成_____的重要时期。
(4)生命的出现:早期,地球上还没有生命现象。大约经过十几亿年,才出现了原始的生命,主要是_____。大约31亿年前,_____开始繁殖。
2.元古代
(1)时间:距今25亿~5.41亿年。
(2)环境变迁: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陆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许多稳定的_____。
(3)成矿情况:地层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_____。
(4)生命的演化:藻类日益繁盛,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3.古生代
(1)时间:距今5.41亿~_____亿年。
(2)环境变迁:_____发生了多次大变迁,形成联合古陆。北方有_____古陆,南方有冈瓦纳古陆。
... ... ...
地球的演化过程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如何识别地层和化石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珊瑚礁。珊瑚一般要生长在水温22~30 ℃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其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探究] 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山坡上找到珊瑚化石,请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提示:很久以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曾为温暖浅海环境,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海洋变为陆地。
[系统认知]
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的方法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体上会留下自然的烙印。这样,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恢复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
[集训冲关]
1.化石常存在于下列哪类岩石中(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D.花岗岩
2.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 )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D.区域性
3.下列地质年代中不属于中生代的是( )
A.三叠纪 B.侏罗纪
C.二叠纪D.白垩纪
问题探究二 地球的演化历程是怎样的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问题设计]
1.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三叶虫生活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在地球上灭绝的时间。
提示: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温暖的海水里。在地球上灭绝的时间是古生代末期。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形成燕子石的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在其形成过程中,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过程?
提示:沉积岩。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经历了地层的沉降和沉积过程。
... ... ...
地球的演化过程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1977年,在南非35亿年前的斯威士兰系的古老堆积岩中,曾发现200多个在显微镜下可清楚看到与原核藻类非常相近的古细胞化石。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而国外科学家发现在巴西和南非石炭—二叠系的地层中均含一种生活在淡水或微咸水中的爬行类——中龙化石o而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章末回顾与测评》宇宙中的地球PPT 一、从教材中来本章知识系统盘点 二、到生活中去热点问题分析应用 热点(一)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开阔视野] 《天体运行论》指出太阳是一颗恒星,地..
《地球的演化》宇宙中的地球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地层和化石 1.地层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1)概念:地壳上部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2)特征 不同时代的地..
《地球的演化》宇宙中的地球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素养目标: 1.依据地层和化石能够确定地层所形成的年代和推测地层形..
发布于:2020-05-03 14:13:08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地球的演化过程》宇宙中的地球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1.地球的年龄:大约__________年。
2.陆地的形成:地球诞生之初不断受到陨石的撞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断增加,地球上大部分岩石处于熔融状态。随着陨石撞击的不断减少,地球逐渐冷却。__________表层冷却形成了原始的地壳。
3.原始大气的形成: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圈。
4.原始海洋的形成:火山喷发时释放出大量__________、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厚厚的云层。云层不断凝结致雨向地表倾泻,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步__________。降落到地表的雨水汇聚到低洼地带,原始海洋开始形成。
二、地质年代表
1.地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__________的岩石和堆积物。
2.化石: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是记录地球历史的“__________”。
3.地层单位:地质学家们通常根据__________和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把地层划分为若干大小不同的单位,称为地层单位。
4.地质年代表:按时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编年。
三、地球的演化史
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
(1)__________喷溢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剧烈。
(2)地表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不大。到太古代晚期,某些地区开始形成小规模的陆地。
(3)是地质历史上形成__________的重要时期。
(4)原始生命萌芽,出现__________,蓝绿藻类开始繁殖。
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
(1)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在太古代小规模陆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元古代末期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
(2)地层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主要是__________。
(3)藻类日益繁盛,地球上的大气从缺氧状态发展到存在较多__________的状态。
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 7亿年)
(1)古生代,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经过泥盆—二叠纪的海西运动,北方各个古陆合在一起,形成__________古陆;南方有冈瓦纳古陆。
(2)早古生代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时代”。
(3)从志留纪到泥盆纪,成为“__________时代”。
(4)晚古生代,陆地上的__________植物繁茂,形成广阔森林。石炭—二叠纪成为重要的成煤时代。
4.中生代(距今2.521 7亿—0.66亿年)
(1)中生代发生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__________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劳亚古陆逐渐连接,面积扩大,而冈瓦纳古陆发生解体并逐渐分离,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
(2)中生代地层含有多种矿产。
(3)中生代又被称为“__________植物时代”,是又一个重要的造煤时代。
(4)中生代也被称为“__________时代”。
5.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
(1)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__________运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
(2)新生代被称为“__________植物时代”和“__________动物时代”。
(3)第四纪时期北半球出现__________期,气温普遍下降,气候寒冷。
(4)第四纪初,__________的一支向着人类的方向进化,人类的出现和进化,是第四纪最重要的特征。
... ... ...
地球的演化过程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测评
一、判断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和氢。( )
2.相对地质年代可以用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延续和结束的具体时间。( )
3.太古代和元古代出现了铁矿。( )
4.古生代和中生代出现了煤矿。( )
5.中生代出现了人类。( )
6.第四纪时期,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缩小,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扩大。( )
二、连线题
7.把下面特征和时间正确连线。
... ... ...
地球的演化过程PPT,第三部分内容:师生互动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地层与化石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A、B、C岩层中最老的是________层,最年轻的是________层。
(2)地点3缺失B岩层,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地点1中的A岩层含有煤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____。若地点2中的B岩层含有石油,当时的地理环境为________。
提示:(1)A C
(2)①当时为高地,没有接受沉积,不能形成B岩层;②当时接受沉积形成了B岩层,后来又上升为高地,B岩层被外力侵蚀掉了
(3)暖湿的陆生环境 温暖的浅海环境
【核心考点突破】
1.地质年代: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又被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
2.地质年代的两种计时方法
(1)相对年代的确定
①地层层序律
地层: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石(岩层组合、沉积层组合),即一定时代的岩层组合。地层形成时是水平或近于水平,老的先形成,在下面;新的后形成,叠置在上。它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
②生物层序律
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生物演变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一方面,老地层所含生物简单、原始、低级,新地层中则高级;另一方面,不同时代地层含有不同类型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时期和相同地理环境(原先海洋或陆地相通,即同一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地层,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这就是生物层序律。生物演化是不可逆的。
(2)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年龄测定):确定地质事件发生、延续和结束的具体时间。
3.地质年代表
以地球演化的自然阶段性为依据,配合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对漫长的地质历史进行系统性的编年与划分,编制出的在全球范围内能普遍参照对比的年代表即地质年代表。
【对点跟踪训练】
1.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B.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
C.一般而言,地层中低级化石在上,高级化石在下
D.通过化石可以确定地质年代
2.下图为甲、乙两地出露地表的地层剖面图(下图)。关于甲、乙两地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在1、2、3、4地质年代乃至现在,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
B.乙地在1、3、4地质年代乃至现在,地壳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
C.甲地在1、2、3、4地质年代都一直在下沉并接受沉积形成了相应的地层
D.乙地在2地质年代地壳上升并接受沉积,没能形成相应的地层
地球的演化史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当时的地质年代是________代。
(2)该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是________。
(3)这个地质年代________地带地壳运动激烈,形成高大的山系。
(4)这个地质年代除了是石油生成期外,还是重要的________时期,也形成了丰富的________矿产。
【对点跟踪训练】
2017年6月12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垩纪地层发掘出6种恐龙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鳄类骨骼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1~2题。
1.白垩纪属于( )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早期 D.中生代晚期
2.恐龙灭绝的地质年代,繁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 ... ...
地球的演化过程PPT,第四部分内容:提升素养
考点一 地质年代
1.下列关于化石和地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B.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C.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历史和地理环境的重要途径
D.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生物的遗体或者遗迹保留下来形成化石
2.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演变发展史的五个地质年代。关于这五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②代
C.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③代
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④代
考点二 地球的演化史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回答3~4题。
3.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三叶虫
B.中生代、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4.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 ... ...
《章末回顾与测评》宇宙中的地球PPT 一、从教材中来本章知识系统盘点 二、到生活中去热点问题分析应用 热点(一)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开阔视野] 《天体运行论》指出太阳是一颗恒星,地..
《地球的演化》宇宙中的地球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地层和化石 1.地层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1)概念:地壳上部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2)特征 不同时代的地..
《地球的演化》宇宙中的地球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素养目标: 1.依据地层和化石能够确定地层所形成的年代和推测地层形..
发布于:2020-05-03 14:13:08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第一课时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1.概念:是地球表面各种______的总称。
2.分类:按成因分,有构造地貌、______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______地貌、黄土地貌和______地貌,它们还可以分出次一级地貌类型。
二、流水地貌
1.概念:由于流水的侵蚀、搬运和______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包括沟谷地貌和 地貌等。
2.沟谷地貌
(1)形成:在广大山区,沟谷______形成。
(2)特征:横剖面呈__型。
(3)洪积扇(冲积扇)的形成:当沟谷水流流出沟口时,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______下来,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
3.河流地貌
(1)形成:由于河流的侵蚀、搬运和______作用,形成了河谷、______和河口三角洲等河流地貌。
(2)河谷:
①组成:由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组成。
②谷底:包括______及河漫滩。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部分,河床两侧为高起的______ 。
③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高出______。因河流下切,形成______。阶地是谷坡一部分。
(3)冲积平原:河流______游多发育冲积平原,坡度较缓,地势较为 ______。
(4)河口三角洲:由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在______沉积形成,形状各种各样。
三、海岸地貌
1.按成因一般分为______地貌和______地貌。
2.图A是岩质海岸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主要有______、海蚀柱、海蚀拱桥、______等。
3.______、河水等搬运来的碎屑物质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海积地貌,包括海滩、沙嘴等。如图B为海滩地貌,是______作用在海滨堆积形成的向海缓斜的______ 滩地。
... ... ...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PPT,第二部分内容:重视问题式教学
问题探究一 常见的流水地貌类型及成因是什么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2018年1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正式发布并生效,促进了六个国家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河流地貌类型多样。
[问题设计]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澜沧江—湄公河干流从上游到中下游河谷特征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上游为V型谷,中下游为槽形谷。原因是上游主要受流水的下蚀作用;中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以侧蚀作用为主。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澜沧江—湄公河中下游主要的地貌类型是什么?该地貌特征是怎样的?
提示:冲积平原。其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颗粒较细,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颗粒很细。
3.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出发,探讨某大型运输企业计划在图中河流中建一河港,应建在A处还是B处,理由是什么?
提示:建在A处。图中A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河水深,适宜建河港;B处为凸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河水浅,不宜建河港。
[系统认知]
1.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
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三种类型,它们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2.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影响
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3.流水作用的差异
(1)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B;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
(2)河流的曲流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
[集训冲关]
1.甲、乙两幅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2.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
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
C.②到③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
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
问题探究二 常见的海岸地貌类型有哪些 基础考点
探究点(一) 海蚀地貌
[思考探究]
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探究] 形成鼓浪石的外力作用是什么?该外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有哪些?
提示:海浪侵蚀作用。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穴等。
... ... ...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PPT,第三部分内容:开展思维结构性评价
思维结构性评价——冲积扇催生的城市
甘肃河西走廊的西部,祁连山的北侧,玉门市坐落在一个如银杏叶般的冲积扇东北边缘。冲积扇多分布于山前,在冲积扇的中下部,往往蕴含着丰富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造就了宜居的绿洲,绿洲中农田密集,村镇星罗棋布。图中的冲积扇是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河从山谷中流出后形成的,故名昌马冲积扇。据此探讨冲积扇边缘绿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与植被有关的概念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__________集群。 2.植物群落..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 第一部分内容: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植被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_____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基础梳理 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 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__________和浅水域底部,由__________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发布于:2020-05-03 14:13:08
0
中图版高中地理高中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