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正在接受的教育是什么教育?
2、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有哪些形式?
你已经接受过哪些教育?你还准备接受哪些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1、什么是义务教育?包括哪两个阶段?共有几年?其法律保障是什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颁布时间:1986 . 4
意义:标志着我国已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什么叫义务教育
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少年儿童实施一这范围的普通教育。
... ... ...
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1、文革前:较大发展
2、文革中:严重破坏
3、文革后20年:
(1)高考制度的恢复:1977、邓小平
(2)特点:P119
4、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
(1)改革的目标:
(2)改革的成绩及作用:
... ... ...
探究活动:综合以上所述,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原因有哪些?
1)环境改善:“文革”结束后,党和政府对教育界进行了拨乱反正,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
2)经济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政府政策: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教育立法。
4)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的推动。
你认为现在的中国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
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待遇偏低;
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 ... ...
阅读《1957-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
回答:①1957-1960年高校数量显著增多,原因是什么?
“教育大跃进”造成。
②1960-1971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又是什么?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③1971-1997年高校数量又大幅度增加,原因何在?
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④对我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曲折发展,你有何感想?
必须重视教育和按教育规律办事。
《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PPT课件3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什么是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何时颁布的?有何重要意义? 什么叫义务教育 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
《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PPT课件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1、什么是义务教育?包括哪两个阶段?共有几年?其法律保障是什么?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
发布于:2020-05-03 13:25:21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什么是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何时颁布的?有何重要意义?
什么叫义务教育
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颁布时间: 1986 . 4
意义:标志着我国已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 ... ...
评一评:《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你怎样理解上述法律条文中你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上学既是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依法执行。
我们上学是家长和学校的事,家长和学校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
不对,上学是我们自己的事,既是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依法执行。不能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
... ... ...
看书思考: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社会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取得了什么成果?有何意义?
1、增加政府投入,实施“希望工程”。
2、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3、不仅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为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指明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
... ... ...
二、高等教育发展图示
探究比较:20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后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
50年代初,重在培养“专才”;
90年代后期,重在培养“通才”。
... ... ...
讨论归纳: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一、恢复高考制度,走上发展正轨;
二、形成高等教育体系,适应社会需要;
三、多种形式办学,资源优化配置;
四、优化教育结构,完善育才模式。
... ... ...
小结思考: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为什么?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3、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PPT课件2 说一说: 1、你正在接受的教育是什么教育? 2、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有哪些形式? 你已经接受过哪些教育?你还准备接受哪些教育? 一、义..
《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PPT课件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1、什么是义务教育?包括哪两个阶段?共有几年?其法律保障是什么?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
发布于:2020-05-03 13:25:21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
我的职业谁做主?(一)
王先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文科出身的他,毕业后分到供销系统工作。对这份工作,王先生说不上是感激还是无奈。不过,生出类似感慨的,不仅仅是他一人。
在这个故事中的王先生分配工作的方式是什么?其弊端是什么?(提示:从个人和企业两个角度来考虑)
改革开放前:
统包统配
养成了等、要、靠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人才特长的发挥,企业用人不能择才而用,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的职业谁做主?(二)
上世纪90年代,儿子小王进入大学,却没有赶上 “统一分配”的末班车。1999年,小王大学毕业,家里安排他进事业单位工作。一直想创业的小王却来到武汉办起了公司,现在,资产已近百万。“当时,听说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了,虽然高兴但又很担心。现在看来,还是好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故事中的王先生的儿子就业的方式反应出了我国的哪种就业模式?其积极作用是什么?
... ...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 ?
就业管理体制改革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但在企事“减员增效”过程中出现的下岗现象,以及城镇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保障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2.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及意义?
地位: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意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3.改革方向及目的:
方向: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新体制
目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
... ... ...
指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所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是:孤老、孤儿、无赡养人又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因某些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人等
社会救济是属于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我国目前的社会救济包括两种:一是对长期无法解决生活困难的社会贫困成员的定期救助;二是对受意外灾害的社会成员的临时救助。
社会优抚
----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复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所进行的优待抚恤制度;也包括对因公致残或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家庭给予的物质上的帮助或照顾。
它是对特定阶层,比如对军人和军烈属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度。
我国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何意义?
保障了社会成员的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消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增强了人们的养老保险意识,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 ... ...
一、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改革背景
2、改革成果
(1)养老保险制度(2)医疗保险制度
(3)失业保险制度(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 ...
1、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 )
A.“统包统配” B.实行劳动合同制
C.自主择业 D.完全由市场调节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范畴的是 ( )
A.最低生活保障 B.证券监督管理
C.医疗保险制度 D.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3、使我国两千多年的“养儿防老”风俗得到彻底改变的是(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最低生活保障 D.医疗保险制度
4、王老师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当年他参加工作的方式是( )
A.自主择业 B.通过网络联系就业
C.学校统一分配 D.职业介绍所介绍就业
发布于:2020-05-03 13:25:21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二、文化生活的变化
三、消费观念的变化
阅读思考:
一、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二、你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观念?
“新旧四大件”指的是什么?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三转一听”)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改革开放初:新四大件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改革开放后:新新四大件
手机、电脑、住房、汽车
... ... ...
消费观念的变化:
特点----多样性与个性化
观念----乐于消费 敢于消费 超前消费
想一想: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观念的?
... ... ...
重点点击:
一、物质生活----由贫困走向小康
衣:衣着丰富多彩 注重品牌与流行等
食:讲究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 吃绿色食品等
住:住楼房、有自己的房间 甚至住别墅等
行: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乘飞机出行等
二、文化生活----由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电影电视、小说戏剧、卡拉OK、相声小品、网络
文艺晚会、文化艺术节、健身、美容、旅游等等
三、消费观念----由传统走向多样性与个性化
乐意消费、敢于消费、提前消费:贷款购车、贷款买房等
... ... ...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2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水平 衣:品种大幅度增加、质量明显提高。 食:数量品种增加到讲究营养质量。 住:城市居民向比较宽敞..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PPT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
发布于:2020-05-03 13:25:21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家由于粮食产量很低,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远远不够全国的广大农民、工人们食用,为了调节和控制国家的粮食需求以及市场供应状况,国家实行对粮食以及油料计划供应和分配。所以那时候内部曾经历过的粮食的粮票和粮券.
1953年10月,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11月又对油料实行了统购统销。1955年,国家粮食部印发了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因全国通用粮票在购买粮食时自带食油计划,所以,粮食部没有印发全国通用油票,都是由地方各级粮食部门自行印发的。在省一级粮食部门印发的油票中,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浙江、陕西、安徽、湖北、宁夏、山西、贵州等11个地方。如:上海市从1954年3月便开始采取以人定量、计划发票、以票限供的办法,将食油票证发放到居民手中。天津市从1954年开始对食油实行凭票、凭证定量供应。
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肉类或肉制品的一种票证。中国对肉肉食品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肉食品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肉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肉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肉类供应日趋丰富,肉票随之取消。
... ... ...
粮票的故事
粮票——这个伴随了我们三十年的东西,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收藏品,被放进了纪念册里。
六十年代初期,由于天灾人祸,出现了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上下都为吃饭发愁,一些地区甚至饿死了人。
记的1960年,当我走进中学时,老师让我们登记粮食定量。按照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确定每人每月的粮食分配数量。当时十三、四岁的男孩子,一般的定量是每月不到二十市斤(十公斤)。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粗粮(即玉米面),三分之一是细粮(即大米、白面),因此就需要用“粗粮票”、“面票”和“米票”来区分(见附件照片)。另外,对食用油、白糖、肉、鸡蛋、牛奶、肥皂等副食和日用品,也要定量供应。
在北方,如果你想吃上一次鱼,或者嗑上一把瓜子儿、花生,只能等到春节来临的时候。即使是“人人有份”,也要排起长龙,耐心等待,凭本供应。对于买到手的几条冷冻带鱼和抄得发黑的花生、瓜子,人们绝对没有挑毛病的闲心,只会当作宝贝似的收藏起来,准备用来款待前来拜年的客人。
... ... ...
发布于:2020-05-03 13:25:21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
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年8月1日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10月领导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到达井冈山,同领导人同志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
1929年1月建立创立了赣南、闽西根据地,即后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 ... ...
湘江战役(8.6——3万人)
遵义会议。领导人、博古、李德、朱德、周恩来、
张国焘分裂主义
大生产运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 ...
1937年7月7 日卢沟桥事变
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共4.6万多人
新四军,一万多人
解放国土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达260余万人
解 放 战 争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4万余人
... ... ...
新中国成立以后
平息反革命叛乱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武装叛乱
2008年3月14日拉萨打砸抢烧事件
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
屯垦新疆,开发大庆、胜利油田,治理淮河、黄河、海河,建设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建成昆、京九铁路
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淮河流域综合治理、
发布于:2020-05-03 13:25:20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什么是“两弹一星”?
何谓“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加快了世界大战结束的步伐,也拉开了核竞赛的序幕;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起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
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
严峻的现实迫使新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保卫祖国,中国必须研制出原子弹。
... ... ...
原子弹爆炸的意义和我国的核政策:
意义: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我 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核政策: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1)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2)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3)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 ...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意义?在国际上有何影响?
“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 ... ...
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
3、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氢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 D.原子弹
4、我国对使用核武器作出的承诺是( )
A.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
B.没有受到明显威胁时,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C.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中国受到战争威胁,都会考虑使用核武器
... ... ...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名师在线 ◆易错警示 1.两弹一星现在指的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但最初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因为原子弹和氢弹都属于杀伤力..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 识记两弹一星与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发展成果。 2. 了解袁隆平及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屠呦呦的巨大成就。 ... ... ... 科..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国家科工委的发言人,请你介绍我国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 学习目标 1.列举并..
发布于:2020-05-03 13:25:20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两弹”指什么?
2.我国的“两弹元勋”是谁?
3.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哪个国家制造成功的?
4. 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是什么时候?
目的:为了打破核威胁,自卫原则
... ... ...
你能简单说说我国在空间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吗?
1.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
2.1975年11月,成功发射一颗返回式卫星
3.1981年,成功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
你知道吗?
1、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卫星发射中心?
2、你知道我国最近发射的系列飞船叫什么?
... ... ...
材料一 “地,究竟能有多高产?” 袁隆平曾做过一个非常浪漫的梦:水稻长得像人一样高,人们在丰收的稻穗下乘凉……1965年10月,当袁隆平写出杂交水稻的第一篇论文的时候,由于论文和当时的经典学说相背离,学术界并不认同,有人甚至嘲讽他异想天开。但袁隆平并没有放弃,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推翻了当时国际上关于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普遍观念,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称他为“世界水稻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专家之一”,“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水稻生产革命,使水稻产量在一个世纪中增加了2倍”。杂交水稻这一育种途径由此从亚洲、非洲到美洲广泛传播。 2004年,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世界粮食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沃夫奖被称为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而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我们的“东方魔稻”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 ... ...
放眼看世界
1.美国提出“星球计划”
2.西欧提出“尤里卡计划”
3.日本提出“在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1.时间:1986年3月
2.提出者: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
3.主要内容:发展高新技术
4.实施时间:1987年
5.意义:
... ... ...
一.填空题:
1.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
2.1967年,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
3.1965年9日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________;
4.1973年10月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5.“第四媒体”是指继书刊、广播、电视后的________________.
二.材料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许多第一。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事件有何意义?
(2)图二所示卫星叫什么?它在哪一年升空的?
(3)图三主要体现了“863”计划中我国在哪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4)面对这些“第一”,你有何感想?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名师在线 ◆易错警示 1.两弹一星现在指的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但最初的两弹是指原子弹和氢弹。因为原子弹和氢弹都属于杀伤力..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 识记两弹一星与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发展成果。 2. 了解袁隆平及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屠呦呦的巨大成就。 ... ... ... 科..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国家科工委的发言人,请你介绍我国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 学习目标 1.列举并..
发布于:2020-05-03 13:25:20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1、什么是义务教育?包括哪两个阶段?共有几年?其法律保障是什么?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包括初等和初级中等两个阶段,共九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这部法律颁布的时间?标志着什么?有何重大成效?
1986年4月。标志着我国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成效: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的普及有何重要意义?
不仅给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也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
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1、“文革”以前——较大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院系调整,高等学校的数量、招生规模和毕业人数都大幅度增加,布局也更趋合理。
2、“文革”时期——严重破坏
学校停办,十年高等教育中断,给中国经济、文化事业造成巨大损失。
3、新时期——优先发展
(1)1977年秋,恢复高考
(2)我国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特点
办学目标明确——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培养层次分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
办学形式多样——公办、民办;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全日制,非全日制
学科门类齐全——理、工、农、林、医、艺、人文
教学设施先进——计算机室、实验室
4、 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 ...
课时训练:
1、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制定“八六三计划” B.恢复高考制度
C.实施“五个一工程” D.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2、我国从何时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
A、1954 B、1956 C、1978 D、1986
3、( )年,在“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
A、1971 B、1 976 C、1977 D、1978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高等院校的数量大大增加 B、学科门类齐全
C、办学形式多样化 D、国家统管
《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PPT课件3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什么是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何时颁布的?有何重要意义? 什么叫义务教育 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
《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PPT课件2 说一说: 1、你正在接受的教育是什么教育? 2、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有哪些形式? 你已经接受过哪些教育?你还准备接受哪些教育? 一、义..
发布于:2020-05-03 13:25:20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的努力。
... ... ...
一、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
1、制定背景:
①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②国内形势: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
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2、外交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独立、自主、和平
... ... ...
二、50年代的外交成就
1、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②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③意义:支持印度支那各国争取独立的斗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参加万隆(亚非)会议(1955年)
①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
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③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④“求同存异”方针:
⑤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
... ... ...
三、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
1、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其他的“加入”之类的提法?
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
(1)恢复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②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
③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历史意义: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 ... ...
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从美国方面看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遏制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从中国方面看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 ... ...
四、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
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闭关自守。
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内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新时期外交成就
(1)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十分重视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与欧盟各国的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 ... ...
1、新中国成立后未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的阻力来自
A.法国 B.日本 C.美国 D.苏联
2、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意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日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B.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C.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受到中美建交的影响
D.20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起着重要作用
... ... ...
'求同存异'方针
提出原因:
①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
②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
③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
同:共同的遭遇: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共同的任务和要求: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
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等
作用: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新中国的外交》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2 一、我国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的外交原则: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建国之初的外交..
发布于:2020-05-03 13:25:19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我国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的外交原则: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建国之初的外交环境:
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抗美援朝
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中国外交向苏倾斜→中苏结盟
亚非部分国家独立: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友好合作
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过程中,不论其国家强弱、民族的大小、社会制度的差异,都一视同仁。
... ... ...
快速浏览15课课文,找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的主要活动(成就)。
(1)出席万隆会议
(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建交
(4)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 ...
二、外交大事记
(1)出席万隆会议(1955.4)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与信任
时间 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
地点 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中国的贡献
⑴周恩来提出了亚非国家之间应“ 求同存异”的方针。⑵提出了旨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
影响 这些原则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万隆会议 出席的艰巨性与重要性
一方面,艰巨性:其一,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破坏。举例:“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其二,部分亚非国家的疑惧、误解。
另一方面,重要性: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其二,树立了新中国的外交形象。
... ... ...
(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时间 1971 年10月的第26届联大。
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美帝国主义阻扰中国加入联合国
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为了将中国排斥于国际社会之外,孤立中国,敌视中国;美国长期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不得人心,其追随者越来越少。 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赢得世界的尊重
亚非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 ... ...
四、当今社会的国际关系
1、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局势的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
3、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强权政治
... ... ...
《新中国的外交》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 课标: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发布于:2020-05-03 13:25:19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关于中国自古以来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外交往,你了解多少
张骞出使西域
玄奘西行、遣唐使→ 形成“中华文化圈”
郑和下西洋
近代百年屈辱史(弱国无外交)
建国后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中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70年代,中国开创了外交方面的新局面
同学们,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玄奘西行、遣唐使、明朝郑和下西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朝代这些朝代有什么共同点呢?
中国政府比较强大,而且比较积极、主动参与对外交往;
从明清的闭关锁国、近代百年屈辱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时期的中国政府有什么共同点?
中国政府国力比较衰弱,拒绝对外交往或被动对外交往;
... ... ...
一、新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
1. 20世纪90年代世界形势有何变化?
(1)一个发展趋势:美苏两级格局解体,国际关系趋向多极化。
(2)一个时代主流:世界人民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
(3)三个动态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假如你是中国领导人,你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征
(1)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2)稳定周边睦邻关系;
(3)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同时非常注意发展跟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 ...
阅读“加入亚太经济合组织”回答(1991年)
(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简称?APEC
以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交往、发展和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减少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为宗旨。
1989年,最初创始成员有 12个国家,以及又逐渐增加了 9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共有21个经济体成员。
中国在该组织的活动?
2001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阅读“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SCO”回答:
(二)稳定周边睦邻友好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成立背景?
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2、合作的领域?
政治、安全、外交、经贸、文化等方面全面互利合作
3、联合行动的主要活动?
... ... ...
你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何意义?
不仅促进了个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对维护本地区安全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国际社会摒弃冷战思维,探索了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国际社会有一种“中国威胁论”的说法,同学们,一个国家强大了,一定会威胁他国吗?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唐朝为例,国家对外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 ...
当今社会的国际关系
阅读“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一节回答下列问题
1、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局势的特点: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中国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有何作用?
(1)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2)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3)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2 学习目标: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外交大事记 5分钟阅读P101加入亚太经..
发布于:2020-05-03 13:25:19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外交大事记
5分钟阅读P101”加入亚太经济合组织“回答(1991年)
中国在该组织的活动?
2001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2001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年会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召开的?
召开这样的会议有什么惯例?
... ... ...
外交大事记
阅读P102“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SCO”回答:
1、成立背景?
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2、合作的领域?
政治、安全、外交、经贸、文化等方面全面互利合作
3、联合行动的主要活动?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首脑会晤,此后,五国元首每年轮流在各国会晤。
最初,“上海五国”是一个讨论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会晤的内容由边界问题逐步扩大到政治、安全、外交、经贸等各个领域。除元首会晤外,还建立了执法与安全、国防、外交等部门领导会晤机制。
... ... ...
关于中国自古以来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外交往,你了解多少?
张骞出使西域
玄奘西行、遣唐使→ 形成“中华文化圈”
郑和下西洋
近代百年屈辱史(弱国无外交)
建国后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中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70年代,中国开创了外交方面的新局面
... ... ...
阅读P101、103,思考:
1、20世纪90年代世界形势有何变化?
一个发展趋势:
一个时代主流:
三个动态特点:
2、假如你是中国领导人,你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 ... ...
2000年,中国与APEC成员间的贸易额高达3445.5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外贸总额的72·6%。在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中,除欧盟外,其他都是APEC成员,包括日本、美国、中国香港、东盟、韩国、中国台北、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中国与APEC成员间互有重大的经贸利益。APEC对中国很重要。
... ... ...
在对外关系方面,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步入新世纪,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区日益提高。
1、课本P102介绍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说:“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各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问题”,你能否举例说明?
2、你认为这一组织的成立有何意义?
《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 关于中国自古以来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外交往,你了解多少 张骞出使西域 玄奘西行、遣唐使 形成中华文化圈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近代..
发布于:2020-05-03 13:25:19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内容和影响。
2)把握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及意义。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4)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 ...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的提出者:邓小平
2、目的:实现祖国统一
3、内涵: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4、意义:国内
①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
②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①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
②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 ... ...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982年做出决策
1984年发表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
1987年发表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
... ... ...
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
1、综合国力的提高
2、一国两制的构想
3、全国人民的支持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1、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2、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3、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 ... ...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1、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割占台湾予日本,台湾与大陆分离。
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
3、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实现两岸间真正停火
2、1987年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3、1990年台湾海基会,1991祖国大陆海协会成立
4、1992年达成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5、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 ... ...
你如何看待台湾问题的前景?你认为促进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而当前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阻力?
(1)有利因素:
① 根本保证: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
② 世界潮流:和平与发展
③ 经济联系:两岸经济联系加强
④ 人心所向: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⑤ 历史依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⑥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⑦ 榜样借鉴:港澳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
(2)阻碍因素:
①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②台独分子
... ... ...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2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内容标准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
《祖国统一大业》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导入新课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
发布于:2020-05-03 13:25:18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我国有哪些军种?
我国有哪些兵种?
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兵种: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海军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
一、海军、空军的建立
1、1950年,海军成立!
2、1949年11月,空军成立!
中国海军走向世界
132舰队出访南亚三国——中国军舰走向世界的开始
1985年11月16日,由132号导弹驱逐舰和X615号综合补给船组成的特混编队,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南亚3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 ... ...
二、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导弹,是一种会自动寻找目标的飞行武器。发射后会根据目标位置的变化,及时转弯、爬高或俯冲去追踪目标。
按发射点与目标点的不同,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地、舰对舰、舰对空等导弹。
按照作战使用的目的不同,又分为战略、战术导弹。
按照射程分近程、中程导弹(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3000—8000千米)和洲际导弹(8000千米以上)。此外还有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之分。
... ... ...
三、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1、原因?
国际形势:
国内要求:
2:建设方向?
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打赢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
3:两条途径?
4:三个目标?
... ... ...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铸起了一道坚固的钢铁长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我国为什么要下决心研制核武器?
落后的新中国,接连受到核武器的威胁!为打破核垄断,反对核威胁,保护自己,中国需要核武器!
周恩来说:“对帝国主义不能不讲实力,拥有毁灭力量最大的核武器,便是最大军事实力的标志。”
... ... ...
人民军队创建于何时?是怎样诞生的?在我党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所依赖的军事力量主要是_______。
新中国诞生前后,我军由单兵种向多兵种合成部队迈进。
军官军衔设三等10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我军士兵军衔设三等7级:
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列兵。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3 一、中国海军 中国海军现役兵力共30万人(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 在新中国成立前..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2 一、海军、空军的建立 我国有哪些军种? 军种:军队的基本类别。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战略导弹部队) 我国有哪些兵种..
发布于:2020-05-03 13:25:18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海军、空军的建立
我国有哪些军种?
军种:军队的基本类别。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战略导弹部队)
我国有哪些兵种?
兵种:军队内部的分类。
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海军航空兵等
建军总方针是什么?
以陆军为主体,向陆军、空军、海军、第二炮兵四个军种和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海军航空兵等诸多兵种合成的转变。
... ... ...
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你知道吗?
1、飞机被大规模用于战争始于何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
2、导弹出现于何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
3、世界上最早用于实战的导弹是哪国研制的?
德国的V—1巡航导弹
看书P89—90思考:
4、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导弹事业?
5、我国导弹部队建立于何时?
1966、7、1“第二炮兵”
6、我国导弹部队发展水平如何?
发射方式先进导弹种类齐全
7、我国发展战略核武器的目的主要是什么?
... ... ...
三、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1、原因?
国际形势:
国内要求:
2:建设方向?
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打赢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
3:两条途径?
4:三个目标?
革命化 现代化 正规化
5、我军军队建设现代化面的重大举措:
①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实行军衔制(1955年)。②军队装备现代化,走科技强军之路。
6、意义:
⑴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
⑵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铸起坚固的钢铁长城。
⑶为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 ... ...
课堂小结:
海军、空军的建立
1.军队实现单兵种向多兵种的合成转变
2.海军的建立和发展
3.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1.导弹部队建立的原因
2.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
3.科技强军战略实施的影响
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1.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2.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 ... ...
1.人民解放军现有的四大军种是( )。
①装甲兵 ②防化兵 ③陆军 ④海军 ⑤空军 ⑥第二炮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2.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相继组建了( )。
①北海舰队 ②东海舰队 ③南海舰队 ④太平洋舰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
A、海军陆战队 B、空降兵部队 C、武警部队 D、导弹部队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3 一、中国海军 中国海军现役兵力共30万人(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 在新中国成立前..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 考考你 我国有哪些军种? 我国有哪些兵种? 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兵种: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海军航空兵、高射炮..
发布于:2020-05-03 13:25:18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中国海军
中国海军现役兵力共30万人(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 海军的指挥机构是海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
2. 海军作战单位为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以及海军航空兵和海防部队。
... ... ...
北海舰队成立于1960年
北海舰队:驻地青岛;
驻泊港口:青岛、胶南、旅顺、葫芦岛、威海、成山。
北海舰队目前有三个军级编制的海军基地:
葫芦岛基地
东海舰队:驻地上海,
驻泊港口:上海、吴淞、舟山、定海、杭州。
东海舰队目前有三个军级编制的海军基地:上海基地 舟山基地 福建基地(辖宁德、厦门水警区)。
... ... ...
1、说一说我国海军装备的变化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逐渐强大;现代化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我国自主研制的军舰逐渐增多。
2、你认为我国海军的逐渐强大有哪些重大作用?
保卫祖国的海防,抵抗外敌入侵。
3、动脑筋
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如鸦片战争时,英军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中,虽然清朝海军装备了近代武器,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而使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海军力量不断壮大,有力地保护了祖国的海防.
... ... ...
二、中国空军
中国空军现役兵力为47万人
(包括战略部队和22万的防空兵在内)
1. 四个空军军司令部:
空军第一军(长春)
空军第七军(南宁)
空军第八军(福州)
空军第十军(大同)
2. 八个空军指挥所分别为:
原空军第四军)
唐山指挥所大连指挥所(原空军第三军)
上海指挥所( (原空军第六军)
乌鲁木齐指挥所(原空军第九军)
西安指挥所(前空军第十一军)
昆明指挥所(前昆明军区空军司令部)
武汉指挥所(前武汉军区空军指挥所)
拉萨指挥所
... ... ...
1、蒋道平是在什么情况下抗击美军?他的行为为什么能够得到中朝人民的赞扬?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是在我国空军刚刚诞生,敌人异常强大的情况下的。因为他保护中朝人民的利益,不畏强敌,敢打敢拼,英勇杀敌,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启发是要敢于正视挑战,勇敢接受考验;要为保护人民利益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奋斗。
2、比较人民空军和海军的发展历程,说出两支军队发展过程中的相同点?
是逐渐强大;现代化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我国自主研制的武器不断增多。
... ... ...
三、中国“第二炮兵”部队
也称导弹部队 ,1957年开始组建
中国第二炮兵总兵力9万人
1. 编成7个师
2. 按导弹类型编为旅、团、营
... ... ...
1、说出两幅图片的主要不同点。
科技含量不同,作战效果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政府的重视;人民的努力拼搏,尤其是军事科学家们的奋斗。
... ... ...
1、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来说一说“钢铁长城”的含义?
主要是指人民军队英勇作战的优良传统与先进的武器装备相结合,构筑了坚固的保卫祖国疆土和安全的防线。
2、由新中国的“钢铁长城”,你能到哪些的认识?
为祖国国防事业的迅速发展而自豪;为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为祖国更加繁荣而努力学习等。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2 一、海军、空军的建立 我国有哪些军种? 军种:军队的基本类别。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战略导弹部队) 我国有哪些兵种..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课件 考考你 我国有哪些军种? 我国有哪些兵种? 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兵种: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海军航空兵、高射炮..
发布于:2020-05-03 13:25:18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基层民主自治历程
1981年,在广西合寨村,村民挂出一块写着“村民委员会”字样的木牌,开始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合寨村被称为中国实行村民自治的“第一村”。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指出了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向。
1987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获得通过,村民自治进入了法治化,制度化的阶段。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居民委员会被确定为城市居民自治组织。
199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实行。
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村民自治的进程。
... ... ...
在某村蔬菜批发市场,少数村民强收保护费的行为严重制约了市场的发展。为此,村民委员会组建“村民道德评议会”参与市场管理,制定了合理的市场管理规则:禁止本村人欺行霸市,给予外村人平等进入市场的机会。此后,这个蔬菜批发市场日益繁荣,带动了全村蔬菜生产的蓬勃发展。
探究与共享
在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机构是什么?
从“上述村民道德评议会”的活动看,村民是如何通过基层民主自治机构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
我国发展基层民主有什么重大意义?
... ... ...
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一、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城市居民自治--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农村村民自治--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农村村民自治
(1)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性组织。
(2)村民自治的内容:村民选举 村民决策 村民管理 村民监督
假如你是刚刚当选的“地球企鹅村”村委会主任,现在你正在接受《宇宙大喇叭报》记者采访。
1、你觉得当一位村委会主任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2、你是怎么当上村委会主任的?
3、你作为村委会主任怎样落实国家的村民自治?
... ... ...
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内容
村民委员会的干部从何而来?
村民选举:民主选举村干部 ,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村民如何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村民决策:通过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村民如何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管理日常事务?
村民管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民民约
怎么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
村民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
... ... ...
三、居民民主自治的内容
居委会干部居民选(选举)
社区大事居民定(决策)
日常事物居民管(管理)
各项公民居民监督(监督)
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青年学生应如何自觉参与民主管理
中学生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技能和知识,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能力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什么是民主监督?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2,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不服,提出申诉或诉讼。
3,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时,提出指控。
... ... ...
一、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听证会
民主评议会
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二)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
(1)信访举报制度
含义:公民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作用:是公民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 ... ...
二、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改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一、勇于监督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态度)
(2)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行为)
二、依法监督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4)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监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 ... ...
民主监督权利
对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建议、批评(没切实履行职责时)
申诉(对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不公正待遇)
控告、检举(有违法、失职行为)
信访举报制度(向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向人大代表……)
舆论监督制度(向新闻媒体……)
其他新形式
意义——改进工作;维护利益;激发主人翁精神
如何行使——勇敢、依法行使(两个“不能”)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发布于:2020-05-03 13:25:17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说一说,比一比
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观察地图,你发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
1、大杂居,小聚居
2、西部多,东部少
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于傣历6月15日举行,相传为纪念十二个姑娘杀死魔王,轮流抱着滚烫的魔头泼水降温直到魔头死去,后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节日。被泼的水越多受到的祝福就越多。
傣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等
火把节白天饮酒,并举行摔跤,赛马,斗牛等庆祝活动,入夜点起篙火,燃起火把在田间林边游行,以祈愿除虫害,祝福健康快乐!
哈尼族、拉祜族
纳西族、傈僳族
白族、彝族等
... ... ...
唐朝的民族政策
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行政制度:“羁縻州”(设立于内地不同的行政设施,长官都由当地人来担任,可以世袭,政府一般不过问其内部政务,这种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叫“羁縻州”)
影响:维护了国家统一,唐朝繁荣昌盛。
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不同等级,当时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4个等级。元朝中央和行省长官,地方官吏首选蒙古人,有缺才依次参用色目人,汉人。元朝法律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罚他出征和赔偿丧葬费;汉人打死蒙古人,则判死刑;汉人,南人不准私藏武器,集体打猎或集会祭祀。由于制造民族岐视,加强民族压迫,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和起义,促进元朝统治走向崩溃。
... ... ...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㈠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㈡新中国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具体表现:P67、P70----71
⑴政治上: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______。
⑵习俗上: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_____________。
⑶文教上:保护少数民族具特色的____。
既反对_____,也反对______。
(4)经济上:安排__________,扶植________
意义: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_____的良好民族关系。
... ... ...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民族共同繁荣
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什么时候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会稳定,经济就会获得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 ...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关于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______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____。
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
目前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自治区?
⑴三个层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⑵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 ... ...
想一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 哪些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
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 ... ...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应坚持( )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B、实施经济特区的政策
C、实行完全自治的模式
D、实施大力开发西部资源的政策
3、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 )
A、扩大国土面积
B、促进经济发展
C、促进人口增长
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
2、我们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
3、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主要是汉族公民的责任。( )
... ... ...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怎样来维护祖国民族团结?
履行这项义务,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要做到“三个尊重”,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3 说一说,比一比 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1、你认识下列民族吗? 2、你知道这些节日分别是哪些民族的吗? 泼水节是傣族的..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2 展示目标 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繁荣 导学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怎样..
发布于:2020-05-03 13:25:17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繁荣
导学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怎样的分布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具体表现?意义?
1.大杂居,小聚居.
2.西部多,东部少.
3.民族政策: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 ... ...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2、新中国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具体表现:(从政治、文教、习俗方面分析)
⑴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⑵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⑶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⑷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
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关系。
... ...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导学二 关于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民族基本政治制度政策:_______。
㈠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______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____。
导学三 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目前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自治区?
导学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何现实意义?
⑴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⑵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⑶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⑷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 ... ...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⑴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⑵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⑴全国八成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
⑵民族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通讯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有很大发展。
... ... ...
【真题训练】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共有(D)
A、5个 B、31个 C、55个 D、56个
2、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A)
A、大杂居、小聚居 B、小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大杂居、大聚居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A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民族大融合 C、民族大杂居 D、发展民族经济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B )
A、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大杂居 D、民族共同繁荣
5、我国设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 D )
A、10个 B、8个 C、6个 D、5个
6.新中国成立前设立的省级自治区是( C )
A.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7.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是在( D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 ... ...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3 说一说,比一比 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1、你认识下列民族吗? 2、你知道这些节日分别是哪些民族的吗? 泼水节是傣族的..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说一说,比一比 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观察地图,你发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 1、大杂居,小聚居 2、西部多,东部..
发布于:2020-05-03 13:25:17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说一说,比一比
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1、你认识下列民族吗?
2、你知道这些节日分别是哪些民族的吗?
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于傣历6月15日举行,相传为纪念十二个姑娘杀死魔王,轮流抱着滚烫的魔头泼水降温直到魔头死去,后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节日。被泼的水越多受到的祝福就越多。
火把节白天饮酒,并举行摔跤,赛马,斗牛等庆祝活动,入夜点起篙火,燃起火把在田间林边游行,以祈愿除虫害,祝福健康快乐!
雪顿节意思是吃酸奶子的节日起源于17世纪前,时间从藏历的6月29日到7月5日结束 。
... ... ...
民族政策:
第一、政治上:保障平等参与,享有充分权利。
第二、文教上:保护民族文化,培养民族人才。
第三、习俗上:尊重风俗习惯,保护宗教信仰。
第四、经济上:安排建设项目,扶植民族经济。
... ...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情况
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2、自治机关: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应的人民政府
3、民族区域自治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安排管理地方经济;
3)安排使用地方财政;
4)依法组织地方的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5)管理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事业;
6)使用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 ... ...
为什么要实行以下三项民族政策?
1、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2、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使各民族共同繁荣
... ... ...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2 展示目标 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繁荣 导学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怎样..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说一说,比一比 你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观察地图,你发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 1、大杂居,小聚居 2、西部多,东部..
发布于:2020-05-03 13:25:17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
一、知识目标
知道“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基本内涵,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
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
三、情感目标
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铸就的爱国情感 。
... ... ...
“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
1.问题提出:由来于台湾问题
2.形成过程: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提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3)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4)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
“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也是我们的核心目的
“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实现“一国”、完成祖国统一正确的方式方法
“一国两制”的意义:
(1)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
A.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B.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繁荣和稳定
(2)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式
... ... ...
二、“一国两制”的实践
中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这是收回香港、澳门的根本原因。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关键。
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奠定了群众基础。
中英、中葡《联合声明》提供了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喜迎回归,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在重阳节,我们登高远望,可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试问“在祖国大家庭中还少了谁呢?”
... ... ...
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港澳问题: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中国内政问题
50年两岸关系
1979年,两岸停火,中央政府提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
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著名的“九二共识”;
1993年,举行“汪辜会谈”;
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2000年3月后,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和平统一原则,并表示坚决反对台独;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
... ... ...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台独势力: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多次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严重恶化了两岸关系。特别是坚持“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更成为影响祖国统一的一个极大的变数。
外国势力的干涉: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之所以长期悬而未决,且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则完全是美国介入中国内战、干涉中国内政、插手中国内部事务的结果。
胡锦涛总书记的“四个决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 ... ...
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两岸关系的缓和为双方的人员往来 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一国两制”构想为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提供了的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拥有巨大的感召力;
两岸人民渴望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 ... ...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1.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收回香港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2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内容标准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
《祖国统一大业》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2 学习目标 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内容和影响。 2)把握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及意义。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
发布于:2020-05-03 13:25:17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温故而知新
1、起点: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2、特点: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 经营方式改为分户承包、自负亏盈
3、优越性:
4、评价: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 ... ...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1978-1984 扩大企业自主权
党中央采取慎重态度,先进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和探索
第二阶段:1984-1993 增强企业活力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
第三阶段:1993-至今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国后,我党在农村的政策:
1.建国初期:
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2.三大改造: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变革(集体所有)
3.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导下: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根本的出发点: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 ... ...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
(1)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动
(2)对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起到重大的作用
(3)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 ...
二、上海浦东的开放
1、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时间:1990年4月
3、结果:
(1)已建成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
(2)初步建立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本框架
(3)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与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 ... ...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原因: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时间: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影响:P53
... ... ...
1、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位于()
A、山东省和江苏省 B、安徽省和四川省
C、广东省和福建省 D、海南省和浙江省
2、下列城市成为中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的是( )
A、深圳 B、广州 C、珠海 D、浦东
3、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开发开放浦东 D建立沿海开放城市
4、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认识全面正确的是( )
A、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
B、开始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的竞争
C、开始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的合作
D、既带来了各种机遇,又带来了各种挑战
... ... ...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课件2 一 经济特区的建立 1、尝试 1、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跨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 设置经济特区 2、这种..
发布于:2020-05-03 13:25:16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 经济特区的建立
1、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跨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
设置经济特区
2、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城市?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①这些歌词是赞颂什么事件的?
答:从历史准确角度看,特指1979年,邓小平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从歌曲文艺性来看,在大中国背景下,是指党中央设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甚至包括了海南特区。
②中国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什么格局?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特区是开放、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
②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③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 ...
思考一下,集思广益
1:上海浦东开放开发开放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2: 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是致力于监督世界贸易和使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简单说,基本上就是三件事:
一制定规则;
二促进开放市场;
三解决纠纷。
... ... ...
你准备好了吗?
面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你认为做为中学生应该怎样提自身素质,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谁动了我的蛋糕?
我国正式加入WTO,国内不少厂家惊呼:狼真的来了。我国将逐步降低关税、取消地方保护以及开放市场。国外厂商虎视耽耽地盯着具有很大潜力的国内市场,原来在政府的保护下吃“独食”的我国厂家感受到了压力。
材料二:随着平均关税降低,国内外产品的交流将更加频繁。面对来自国外日益丰富的商品和灵活周到的服务,国内企业也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改进服务。消费者将面临更广泛的消费选择。但是,“蛋糕”不会平均分给每一个人。专家分析,关税下调,国外产品进入中国更加方便,国内企业既面临着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也面临来自国外的市场竞争压力。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课件 温故而知新 1、起点: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2、特点: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 经营方式改为分户承包、自负亏盈 3、优越性..
发布于:2020-05-03 13:25:16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2.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3.基层民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实行民主的前提和保证。我国普遍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主政治制度。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等先后担任过全国政协主席。
... ... ...
中国的法律体系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门类构成。
1979年以来,中国的法制建设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
到2002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有430多件,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1000余件,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达上万件。
它们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在中国已经基本形成。
... ... ...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2.农村、城镇基层民主的进一步扩大
法制建设新局面
1.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宪法
2.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
3.坚持推进依法治国
... ... ...
1.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经济法
2.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是在哪一年( )。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 )。
A.各级政协 B.各级政府 C.党代表会议 D.人民群众
4.“村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体现了( )。
A.官民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 C.村务公开 D.民主管理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②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③基层民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3 内容标准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2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 民主与法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在朝现代化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一直努力地进行着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那么,建国以来,我..
发布于:2020-05-03 13:25:16
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PT课件2
《人民政权的巩固》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PT课件2
《人民政权的巩固》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PT课件3
《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2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2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