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蒹葭萋萋 白露未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水中坻 水之 水中b
三节诗有什么特点?
1、韵脚 2、叠词
3、诗人用了不同的字眼,对景物的形态和变化,反复进行了描绘。
不同形态 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 路途艰难 伊人所在地
苍苍 为霜 一方 且长 水中央
凄凄 未 之湄 且跻 水中坻
采采 未已 之 且右 水中b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 ... ...
该诗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试一试,相信你也能用优美的语言来译读余下的两章。
芦苇初出青翠翠,清晨露水变成霜。
伊人呀,你在哪?
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艰难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 ... ...
请你试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描绘诗中优美的画面。
读________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让我________。
例: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我仿佛看到了萧瑟的秋风中苇丛起伏,芦花白茫茫一片,让我感受到清冷的氛围。
细读:感受诗人的情感美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大家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情感的?
(1)思念向往。
(2)执著、坚贞不渝。
(3)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
... ... ...
比较《关雎》与《蒹葭》有什么不同?
1、内容上。
《关雎》重于叙事,从诗中可以看到小伙子从爱上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
《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三章反复咏叹,突出主人公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情感韵味更浓郁。
2、表现手法上
《蒹葭》比《关雎》的“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 ...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文字简约。通过简约的文字将主人公那痴迷执着的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
b、形象朦胧。虽然主人公的执着和追慕对象的高洁的形象令人深刻,但在外貌等方面却显得朦胧让人遐想无限。
c、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本只称《诗》,或举其整数城“诗三百”。后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 兴”
... ... ...
《诗经》的“风”“雅”“颂”
“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的“赋”“比”“兴”
赋就是陈述铺叙,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辞。
比 、兴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蒹葭》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这里说说的诗,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
《蒹葭》PPT 第一部分内容:疏通文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结成了霜。 所谓:所说的。 伊人:那人,..
《蒹葭》PPT课件8 复习旧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现存305篇。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