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功率的概念,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单位的含义,并能形成具体的观念以及学会单位间的换算
3.能运用功率的公式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操场上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
这两种方法做的功一样多吗?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 ... ...
思考交流:
(1)该同学从1楼到2楼和从2楼到3楼做的功同样多吗?(楼层高度一样)
所用时间相同吗?
(2)该同学从1楼到2楼和从2楼到3楼做功同样快吗?说出你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
思考交流:
(1)胖、瘦两同学从1楼到2楼用的时间相同吗?做的功同样多吗?
(时间相同,做功不同)
(2)胖同学和瘦同学做功同样快吗?说出你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
... ... ...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方法一:所用时间相同,路程大的速度快
方法二:通过相同的路程,用时少的速度快
方法三: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s/t
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所用时间相同,做功多的做功快
方法二:做相同的功,用时少的做功快
方法三:看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 ... ...
下面请浏览一些人、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
优秀运动员长时间运动的功率约为70 W,短时间运动的功率可达1 kW
上海桑塔纳小轿车的功率约为66 kW,解放CA141型载货汽车的功率约为99 kW
马长时间拉车的功率约为450 W
韶山型电力机车的功率约为4 200 kW,东风4型内燃机车的功率约为2 646 kW
... ... ...
1.小强同学住在花园小区3号楼,放学后,他从一楼上到五楼共用了20 s。若小强及书包总重为400 N,每层楼的高度为3 m,则他上楼的功率是___W。
2.登楼比赛,看谁的功率大。为此,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台功率一定的机器做功时所得出的功与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 机器的功率更大,若甲、乙机器做相同的功,乙机器做功的时间更___。
4.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 W,那么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________ J,这些功可以把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匀速举高约_____ m。
5.正值农忙季节,农田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若水泵在0.5 h内把360 m3的水抽到5 m高处(g取10 N/kg),则水泵对水做功的功率至少为( )
A.1.8×106 J B.3.6×106 W
C.10 kW D.3.6×107 W
6.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间短的,功率一定大
C.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短的,功率一定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 ...
1.功率的物理意义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概念、单位
(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符号 W
1W=1J/s
常用单位:千瓦 (kW)、兆瓦(MW)
3.功率的计算
表达式:功率=功/时间,即P=w/t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机械功与机械能PPT课件2 一、怎样比较做功快慢 汽车和火车它们做功快慢一样吗? 人与起重机,哪个做功快? 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做一样多的功,所用时间不同..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机械功与机械能PPT课件 学习目标 1.知道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功率单位的含义,会计算有关功率的简单问题。 3.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深化..
《电流做功的快慢》电流做功与电功率PPT课件3 我们家里的电能表上的铝盘有时慢悠悠,有时急匆匆。为什么呢? 铝盘转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 铝盘转动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
发布于:2020-08-25 11:51:42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能区别有用功和额外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机械的三种功
要提升沙,同时必须将动滑轮和口袋也提升,同时还要克服摩擦做功。这些功是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额外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统称为总功
W总= W有+ W额
W总=Fs
提升沙是目的,有利用价值,对沙做的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
W有=G沙h
... ... ...
1.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________,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________,
W总=_________.
2.有用功为600J,总功为800J,则额外功是______J,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
公式:η=W有/W总 ×100%
1.机械效率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η<1
... ... ...
用一个动滑轮将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拉力F为120N,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用动滑轮提起重物时,动力F把绳子末端拉起的距离是重物被提起高度的2倍,即s=2h。
已知:G=200N,h=2m,F=120N,s=2h=4m.
解:W有=Gh=200N×2m=400J
W总=Fs=120N×4m=480J
机械效率总是一定的吗?
提出问题: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否是一定的?
1.同一机械,机械效率是一定的。
2.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总是一定的。
... ... ...
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力的关系
绳的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提升高度h
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量有关,所挂物体越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结论: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总是一定的。
机械效率没有大于1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机械效率还与动滑轮的自重和绳子的摩擦有关。
... ... ...
1.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你对桶做的功是________;如果桶掉进水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时候你对水做的功是_______。(选填“总功”“有用功”或“额外功”)
2.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升4m,如果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___J。
3.关于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总小于1
B.单位时间里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4.某机械的机械效率是75%,这说明使用这一装置做功( )
A.总功是额外功的3倍
B.有用功是额外功的3倍
C.总功是有用功的3倍
D.额外功占总功的3/4
5.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以较快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
B.以较慢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
C.增加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D.把滑轮做得更轻巧,减小滑轮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
... ... ...
一、机械的三种功: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η=W有/W总 ×100%
2.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减小机械的自重
(2)减小摩擦
(3)增加所挂物体的重量
... ... ...
《潮汐发电》机械与人Flash动画课件 本课件为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中潮汐发电动画课件,非常适用教学。
《水能利用》机械与人Flash动画课件 本课件为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中水能利用动画课件,非常适用教学。
《桔槔》机械与人Flash动画课件 本课件为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中桔槔动画课件,非常适用教学。
发布于:2020-08-25 11:51:29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体验】感受力
活动:拉、推、提、压一些物体,观察物体形状或运动状态的变化。
活动1:如图拉伸弹簧。
活动2:人用力推桌子使其运动。
活动3:用力向上提书包,并体会手的感受。
活动4:如图用磁铁靠近铁钉。
(1)用力拉弹簧,弹簧的长度变_______。
(2)桌子由静止到运动原因是什么?
(3)手提书包,手对书包有向上_______的力,手感受到有方向向_______的力。
(4)磁铁靠近铁钉,磁铁还没有碰到铁钉,铁钉就被_______。
提示:(1)长(2)人对桌子有推力。(3)提 下 (4)吸引
1.力是什么?
2.力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3.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 ... ...
探究1 力是什么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活动中的拉弹簧、推桌子、提书包、磁铁吸引铁钉:
(1)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2)由这些事例可以得出:力是__________的作用。
提示:这些现象都涉及“力”的作用,都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由此可以得出: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参考答案:(1)都涉及“力”的作用;都涉及两个物体。(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2.通过“体验”,思考:只有一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提示:不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凡是力的现象,总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参考答案:不能。
3.活动4中,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和铁钉没有接触。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 ... ...
探究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以下事例,讨论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a)手拍桌子,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
(b)左手拍右手,左手对右手作用一个力,右手对左手也作用一个力;
(c)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也拉手;
(d)手向上提书包,书包也向下拉手;
(e)如图A弹簧拉B弹簧,B弹簧伸长,A弹簧也伸长。
提示:由(a)(b)(c)(d)可知,手对其他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手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由(e)可知,A弹簧对B弹簧施力时,也受到B的拉力,所以两个弹簧都伸长,总结以上事例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参考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此现象能否说明“鸡蛋碰石头”只有鸡蛋受力而石头不受力?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提示: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石头和鸡蛋的承受能力这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不能。“鸡蛋碰石头”的过程中,鸡蛋受到石头对它的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只是鸡蛋的承受能力远低于石头,所以鸡蛋破而石头不碎。
... ... ...
一、力是什么
1.概念:力是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特点:力的作用必须涉及两个物体,分别是_____物体和_____物体。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_____的。
2.力不能脱离_____而存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物体。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由___到___、由___到___,以及速度_____或_____的改变。
... ... ...
考点1 力的相互性
【典例1】(2012·济宁中考)跳高运动员起跳时总是向下蹬地,
利用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关键是分析物体前后状态的变化。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跳高运动员用力蹬地时,同时地面给运动员一个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使运动员向上跳起。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方法归纳】力的相互性的利用
... ... ...
考点2 力的作用效果
【典例2】(2012·长春中考)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在包、煮、吃的过程中包含许多知识: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思路导引】解题关键:
(1)擀:面团受到力的作用。
(2)面团变成面皮:面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面团受到了力的作用,面团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形状
... ... ...
1.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同时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就谈不上作用,就没有力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力的理解。本题要从力的概念来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作用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出现的,力的概念中强调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出现时,不可能只有一个物体,离开物体就谈不上有力的存在。
2.从水井中用绳子提起装满水的吊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吊桶 C.绳子 D.水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力的理解。用绳子提起装满水的吊桶,与手接触的是绳子。手对绳子有一个向上的拉力,同时绳子也会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3.如图所示的四幅画,其中能生动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力的作用特点。D项中两名滑冰的同学,只要一名同学推一下对方,就能使得两人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名同学推另一名同学时,对另一名同学有一个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另一名同学的反作用力,故其也会向后退去;A项力使球运动,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B、C项都是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 ... ...
这是一套长尾夹背景的,企业责任与执行力培训PPT课件模板,共24张; PPT模板封面使用了两个长尾夹与蓝色矩形PPT背景图。中间填写企业责任与执行力PPT标题文字。界面设计简洁且商务。 ..
《猎人海力布》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变成石头的故事,弄清故事的起..
《猎人海力布》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你喜欢民间故事吗? 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
发布于:2020-08-25 11:46:13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力垂直于受力面,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压力
2.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4.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试试你的身手
图中的茶杯对桌面,图钉对墙面,木块对斜面是否有作用力?方向如何?作用在什么位置?
... ... ...
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想一想: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那么压力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
结论:压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挤压时产生的力。
压力与重力有什么关系
重力可以产生压力,但是压力并不都是重力产生的。
只有水平放置的物体对支撑物产生的压力 ,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 ... ...
观察图片,看看压力可以产生什么效果?
观察下面的图片并做实验体会,猜想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用不同的力用食指和大拇指夹着三角尺,请说明你们的感受。
2.用手指压铅笔的两端,请说明你们的感受。
我的猜想: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_________ 有关;
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_________ 有关。
... ... ...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探究:
我的问题: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友情提示:
因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恰当使用:控制变量法
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探究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 ... ...
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方法
1.受力面积相同,比较压力的大小;
2.压力相同,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
3.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
... ... ...
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3.计算:压强 =压力/受力面积 P =F/S
4.压强单位:N / m² 帕斯卡 简称帕
1Pa = 1 N / m²
1 Pa含义: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1Pa的压强到底有多大呢?
相当于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撒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如上图所示,A的重力100 N,B的重力20 N.
A的底面积0.1 m2,B的底面积0.02 m2.
图1、图2中地面受到的压力F1______ F2受到的压强P1______ P2(选填“”“”或“”)
把砖块平放、侧放或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如图所示,砖对地面的______相等,砖______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砖______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小。
... ... ...
已知:坦克的质量m=5.0×104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1=1.5m2
图钉所受的压力F2=20N,图钉尖的面积S2=0.05mm2
求: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P2=?比较大小
解:(1)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1=G=mg
=5.0×104kg×9.8N/kg
=4.9×105N
两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3=2×1.5m2=3 m2
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
=1.63×105Pa
... ... ...
1.压强是表示________的物理量,同学们正在考试的试卷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0.5Pa,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小。
C.相同压力时受力面积大,则压强一定大。
D.单位受力面积的压力大,则压强一定大。
3.如图所示,用两手指压住一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4.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 ... ...
一、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
(1)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1帕斯卡=1N/m2
4.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PT课件3 观察下图你有没有想到什么问题? 小小的蝉怎么能把细细的口器插入厚厚的树皮呢? 笨重的骆驼怎么能背着沉重的货物行走松软的沙漠中? 为什么步行的人..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PT课件2 观察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小的蝉怎么能细细的口器插入厚厚的树皮呢? 在茫茫的雪原上,步行的人双脚会陷得很深,滑雪的人却很轻松,几乎陷不..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PT课件 一、压力: 1、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 2、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3、压力的大小: 注意:区别压力和重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
发布于:2020-08-25 11:36:03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活动1: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激光束从带有淡淡烟雾的空气中斜射向水中。
活动2:把一支铅笔放入盛有部分水的杯子中,观察水中的铅笔。
活动3:向两个完全相同杯子的底部各放一枚硬币,向其中一只杯子倒水,从水面上方观察比较两杯中硬币的不同。
(1)活动1中,光线的方向在水面处________(选填“不变”或“偏折”),并且光线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进入水中。
(2)活动2中,铅笔在水中的部分会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折。
(3)活动3中,你将发现________(选填“有水”或“无水”)杯中的硬币更浅。
提示:(1)偏折 会 (2)上 (3)有水
1.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有哪些?
... ... ...
探究1 光的折射现象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1,思考以下问题:
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不同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______。
参考答案:偏折
2.把活动1中的光路图在图中画出来,仿照光的反射光路图,分别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
探究2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实验设计:
(1)做实验时,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你有什么方法?
提示:为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①在空气中喷烟雾②在水中滴入少许牛奶或蓝墨水③放置光屏,让光紧贴光屏入射。
参考答案:①在空气中喷烟雾②在水中滴入少许牛奶或蓝墨水③放置光屏,让光紧贴光屏入射。
(2)实验中如何研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三者的位置关系?
提示:用光屏显示光路,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三者的位置关系,将光屏折转一定角度,观察光屏上有无折射光线。若没有,则说明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参考答案:将光屏折转一定角度,观察光屏上有无折射光线。
... ... ...
一、光的折射现象
1.定义:光从一种物质_____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_____的现象。
2.几个名词:
(1)角:i._____角;r._____角;
(2)线:AO._____光线;OB._____光线;NN′.___线
二、光的折射规律
1.同平面:_____光线、_____光线、___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2.分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两侧;
3.角不等: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
(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
4.垂直入射: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
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洗脸时看见盆内的水_____。
2.玻璃旁的铅笔看上去_____了。
3._________等。
... ... ...
考点 应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典例】(2012·十堰中考)如图所示,某同学在A点观察到水中的点光源S所成的像处于B点位置,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A点的光路图。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规律的作图。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故我们看到的像点B和A在一条直线上,连接AB与水面交于O点,则该点为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射向水面的入射点,则SO为入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方法归纳】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的方法
(1)已知入(折)射光线,作折(入)射光线。
(2)已知物和像,作光线光路图。
... ... ...
1.(2012·苏州中考)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立竿见影和日全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伸入水下的树枝发生“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会发生折射,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
A.逐渐减小,但总小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但总大于入射角
D.保持不变
【解析】选A。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规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光的折射现象,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及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入射角逐渐减小,则折射角逐渐减小,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3.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和光的反射现象一样,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但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因而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 ...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潜入水下的人看岸上的大树,他看到的树比实际的高还是矮?
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学生自答】
水中的筷子会向上折、池水看起来会变浅,同理可知,在水中看岸上的树会比实际的矮,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教师点评】
①原理正确。
②错误:没有弄清楚光的传播是从空气射向水。
【正确答案】
大树反射的光斜射向水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光进入水中后靠近法线,射入潜水员眼睛,而潜水员由于错觉,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而形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
《星星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小粒子与大宇宙Flash动画课件 本课件为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中 动画课件,非常适用教学。
《布朗运动》小粒子与大宇宙Flash动画课件 本课件为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中布朗运动动画课件,非常适用教学。
《原子的构成》小粒子与大宇宙Flash动画课件 本课件为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中原子的构成动画课件,非常适用教学。
发布于:2020-08-25 11:32:45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用手推动小车运动
⑴ 小车为什么会运动?
⑵ 为什么会停下来?
力和运动的关系?
研究: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
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
1. 静止的物体会怎样?
2. 运动的物体会怎样?
... ... ...
实验设计目的: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实验设计思路:以小车为例,尽量减小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看小车运动的情况。
相同条件:相同的小车、小车开始运动速度相同
不同条件:表面不同即阻力不同
实验器材:木板、小车、棉布、毛巾、斜面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
实验注意事项:
1.控制实验条件: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例如均由斜面顶端处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不同材料的平面上开始运动时有相同的速度。
2.将小车摆放好,以免小车运动中偏离轨道,影响实验效果。
... ... ...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表达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2、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
... ... ...
科学经验总结
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来自于日常经验所带来的错误认识.
伽利略观点的正确:理想斜面实验的支持.
(实验+推测)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 ... ...
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例题
【例1】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分析】原来小球受绳拉力作用在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在光滑水平方向上就没有再受到力了,因此小球将保持绳断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而运动.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可以有两种表现状态,同时也说明物体不受力时也能运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
1、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永远保持静止
B. 运动的物体是不会停下来的
C.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D.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
A. 立即停止
B. 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 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受到一个外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是否一定会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解析: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时匀速直线运动,对应的受力情况是'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在此基础上再施加给此物体一个外力,此时物体受合力一定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 ... ...
运动的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还要向前行驶一段距离?
1.定义: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说明:⑴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⑵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的表现形式
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运动的物体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惯性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 ... ...
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惯性定律是一条规律,它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2)惯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惯性与物体的形状、速度、受力与否都没有关系;惯性定律中揭示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必须以“不受外力”为先决条件。
惯性现象问答题的解释步骤:
1、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状态;
2、与研究对象一同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因受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研究对象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
例题:如图所示,当用木棒沿水平方向迅速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板时,鸡蛋会随纸板飞出吗?
1、研究的对象是鸡蛋,原来与纸板一块静止;
2、与鸡蛋在一起的纸板因受木棒的击打,由静止变为运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
3、鸡蛋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会随纸板一块飞出,因失去支持而是掉入杯子中。
... ... ...
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2.向前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站立的乘客会向前倾倒,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由于乘客受到惯性作用
B.由于乘客受到惯力作用
C.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D.由于乘客受到向前的冲力
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也不能说受到惯力作用,乘客也没有受到向前的冲力,在这里找不出冲力的施力物体,所以答案A、B、D都是错误的.
3.下列现象不是惯性现象的是[ ]
A.抛出去的石头能继续向上运动.
B.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
C.锤头松了在地下撞击几下,锤头就紧了.
D.汽车启动时,人会向后倾倒.
... ... ...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PPT课件3 新知梳理 一 牛顿第一定律 让滑块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滑到不同水平面上的情况如图7-1-2所示。可见,水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PPT课件2 观察:对陷入雪地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沿水平方向运动了。 对静止的木箱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木箱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推..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PPT课件 学习目标 1.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认识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掌握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3...
发布于:2020-08-25 11:27:16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3.通过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科学现象
浩瀚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每天抬头看到的星星、星云是什么样子的?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八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
... ... ...
一、探索的历程
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土星。
公元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公元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揭开了太阳系神秘面纱。
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 赫歇耳发现天王星。
1846年,法国的勒威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二、浩瀚的星空
目前,人们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10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星系。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
... ... ...
银河系的概况
构成: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
形状:侧视图中的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图中的银河系又像一个大旋涡,有四条螺旋状旋臂从中心伸出。
大小: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3万光年。
有人认为恐龙的消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你能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流星现象: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
《探索宇宙》宇宙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膨胀的宇宙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
《探索宇宙》宇宙PPT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回忆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
《探索宇宙》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星座的来源 1.古代巴比伦把天空中的一些亮星用想象的线连接起来,并赋予神话中的形象,称之为:星座。 2.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为48个星座。 3.古代..
发布于:2020-08-25 11:25:24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体验】运动与静止
活动准备:铅笔盒 课本
活动1:将铅笔盒和课本放在桌面上,只推动铅笔盒运动。
活动2:将铅笔盒放在课本上,推着课本和铅笔盒一起运动。
(1)在活动1中,课本在桌面上的位置_________变化,铅笔盒在桌面上的位置_________变化。(均选填“发生”或“没发生”)
(2)在活动2中,课本在桌面上的位置_________变化,铅笔盒在桌面上的位置_________变化,课本与铅笔盒之间的位置_________变化。(均选填“发生”或“没发生”)
提示:(1)没发生 发生 (2)发生 发生 没发生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
3.怎么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
... ... ...
探究1 运动的世界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雄鹰、孩子、喜马拉雅山、星系等都是______的。
参考答案:运动
2.除上图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运动?对于这些现象,你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太阳与月亮,行驶的汽车,驰骋的骏马,爬行的蜗牛等 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探究2 机械运动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在活动1中,我们说课本是静止的,铅笔盒是运动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铅笔盒、课本在桌面上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变化了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变化就是静止的。
参考答案: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在活动2中,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铅笔盒是运动的;
以_________为参照物,铅笔盒是静止的。如果不确定参照物,能否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_____。
提示:以桌面为参照物,铅笔盒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它是运动的;铅笔盒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没有变,以课本为参照物,铅笔盒是静止的。由此可见,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铅笔盒的运动与静止的情况不同,在没有确定参照物的情况下,不能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参考答案:桌面 课本 不能
3.对于乘电梯上升的乘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也可以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对于电梯上的乘客,一会说他是运动的,一会又说他是静止的,前后说法矛盾吗?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一、运动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_____的世界里。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的改变。
2.参照物:被选作_________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的,否则,这个物体就是_____的。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所选的_______而言的,选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常常_______。
5.参照物的选择:
(1)方便性:在日常生活中,若没有特别说明,一般默认选_________为参照物。
(2)假定性: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定它是_______。
(3)特殊性:除_________________以外,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
... ... ...
考点1 参照物的选择
【典例1】(2012·江西中考)“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与_______。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本题中“车行绿色中”是汽车在运动,汽车相对于“山”或“景物”或“地面”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所选参照物是山(景物或地面);“风景扑面来”是风景在运动,风景相对于汽车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选汽车为参照物。
答案:山(景物或地面) 汽车
考点2 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典例2】(2012·泰州中考)人坐在橡皮筏上随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对河岸是_________的,相对_________是静止的。
【思路导引】明确研究对象是“人”,分析人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人和橡皮筏相对河岸位置在改变,相对河岸是运动的;人和橡皮筏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以橡皮筏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答案:运动 橡皮筏
... ... ...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图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机械运动的判断。行星转动,骏马奔腾,枯叶飘落,行星、骏马、枯叶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鲜花怒放是生理特征且鲜花的位置没有变化,故不是机械运动。
2.李明和王芳星期天一起到新华书店买资料,并排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上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李明相对于王芳是运动的
B.李明相对于王芳是静止的
C.李明相对于楼层是静止的
D.李明相对于电梯轿厢内站立的人是运动的
【解析】选B。本题考查运动状态的判断。李明和王芳两人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完全相同,故两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选项正确,A错误。以楼层为参照物,李明在向上运动,故李明相对于楼层是运动的,C错误。电梯在上升的过程中,李明相对于电梯轿厢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故李明相对于电梯轿厢内站立的人是静止的,D错误。
3.(2012·肇庆中考)乘客坐在奔驰的列车里: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④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运动状态的判断。乘客相对于车厢位置保持不变,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乘客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D。
... ... ...
《动与静》运动的世界PPT课件4 一、什么是机械运动 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在描述物..
《动与静》运动的世界PPT课件3 一、运动的世界 在月明星溪的夜晚,我们在外面散步时,常常有月亮跟着我们走的感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想一想,议一议 你能举出那些在生活中熟悉的..
《动与静》运动的世界PPT课件 运动的描述 诗人用诗词 如:轻舟已过万重山。 音乐家 用旋律和节奏表现如:《高山流水》 画家用形态和色彩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
发布于:2020-08-25 11:17:31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一. 声音的产生
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观察、思考、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实验探究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
触摸发声物体时,说出你的感觉
思考: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有何不同?
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 ... ...
实验探究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除了空气等气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请大家做一个小实验:
一位同学敲击桌面,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你听到了什么?
除了气体,液体以外,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 ... ...
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有时候在电影里看见这样的画面,演员的口形与观众听到的话不是同一时间的,听到的声音要比演员的口形慢半拍。
问题: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该怎么做?
如果我们想知道声音在室温状态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该怎么办?说出实验方案。
... ... ...
一、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
查阅资料 互相交流
1、天坛回音壁的奥秘
2、了解医用听诊器构造,分析听诊器听声的原理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世界PPT课件4 一、声音的产生 请大家一起来做以下的几个实验: 1、用手抖动书页发声。 2、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 请问大家:你在听到声..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世界PPT课件2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教室里可以做什么活动发出声音? 探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世界PPT课件 【体验1】声音的产生 活动1:如图甲,把手放在咽喉处,发出啊的声音,感受声带的变化。 活动2:如图乙,用手将直尺压在桌面上,另一..
发布于:2020-08-25 11:14:11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庄严的一刻
大家对这一现象有没有疑问?
五星红旗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
旗手施加给五星红旗的力向什么方向?
为什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红旗还可以顺利升起呢?奥妙在哪?
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的定义: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 ... ...
通过实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研究使用定,动滑轮将物体竖直向上提升过程中,用力大小、方向,移动距离与物重、物体上升距离之间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和力的大小
尺子测量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F拉=G 物 S绳=h物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浪费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F=1/2G物 F=1/2(G物+G动 )S=2h
... ... ...
滑轮组的特点
在不计摩擦时,所用动力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n分之一,动力通过的距离s是阻力通过距离h的n倍
绳子根数(n):与动滑轮直接接触的绳子根数
判断依据:看是否直接与动滑轮相连
一条规律:
当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动滑轮开始连;
当股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定滑轮开始连
... ... ...
(09山东淄博)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_____N。
(09山东临沂)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_______N,绳子移动的距离S = ___ m
分析探究F与G及G动关系:
F: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G: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G动:动滑轮自身的重力
... ... ...
对于滑轮组,同学们一定要理解并熟记下面的几个关系式:
⑴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S=____h
⑵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G之间的关系(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F= 1Mn G
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G、动滑轮重G动之间的关系(不计绳重和摩擦但考虑滑轮重)F=1Mn (G+G动)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_N。(不计摩擦)
2: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__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_N(动滑轮自重不计)
3: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可省一半力,图__最费力,图___和图___用力大小一样。
... ... ...
1、 如图9所示中,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2、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用26牛的拉力,匀速提起50牛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 A重 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 重100牛,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_____牛,F乙=_____牛
《滑轮及其应用》机械与人PPT课件2 学习目标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并能识别它们;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
发布于:2020-08-25 11:02:06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道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是谁造成了意外事故
1912年秋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的“奥林匹克号”正在海上航行,在离它100m远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突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巡洋舰好像受到看不见的巨大力量的吸引,竟自动扭转了船头,不再听从舵手的操纵,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把“奥林匹克号”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
是谁造成了这次意外事故,两船之间的“吸引”是磁力?还是不可知的“魔力”?
... ... ...
1.流体:液体和气体的统称
流体不流动时有压强,处于流动状态的液体和气体也有压强。
提出问题: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会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一:流速小,压强小;流速大,压强大
猜想二:流速小,压强大;流速大,压强小
探索: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P1=P2时,小球不动
P1>P2时,小球运动,两球都是向中间靠拢
... ... ...
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你会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现象:两张纸吸到了一起
原因:吹气时,纸条内侧空气流动快,压强变小,纸条外侧空气流动慢,压强变大,两纸条被吸到了一起。
由以上的三个实验得出结论:
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探索: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 ... ...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航海规则规定: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高速航行的轮船如果靠得太近,两船内侧的流速_____外侧的流速,所以内侧的压强_____外侧的压强,船体在_________力作用下,会发生碰撞事故。
3.飞机升力的产生
探究活动:
用双手将一张纸条靠在嘴唇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纸的上方水平吹气,手中的纸条会怎样?
现象:纸条会向上飘起来
原因:吹气时,纸条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把纸条“举起”
4.生活中关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事例
“风抬屋顶”
当风从屋顶吹过时,若房屋的门窗关闭,流过屋顶的风速快,压强小;屋内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
怎样才能预防或减少灾难的发生呢?
当吹大风的时候,我们要把门窗打开,让屋内和屋顶的风速基本一致。
... ... ...
1.在地铁或火车站台上等候车辆时,要求乘客要离开站台一米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
A.车辆过来时风太大
B.车辆过来时,带来好多飞尘
C.车辆驶过站台,车速快,带动空气流速加快,使人易“吸”向车辆造成危险
D.车辆驶过站台,车速快,使人与车之间空气流速加快,易将人吹倒
2.秋天树叶落在路面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 )
A.从路旁吸向汽车 B.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不受影响 D.只向上飞扬
3.一艘很大的轮船以很大的速度,从一只小木船旁很近处开过时,小船则( )
A.很易被大船的气流和海浪推向远离大船处
B.很易被“吸”向大船,从而与大船相撞
C.小木船与大船距离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 ... ...
1.流体:液体和气体的统称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飞机升力的产生: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压强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知识要点基础 知识点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某市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严重内涝使城市变成水城,多处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当人或物..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压强PPT 第一部分内容:预习感知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 2.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压强PPT课件7 流体 1.什么是流体? 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2.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称作流体压强。 科学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
发布于:2020-08-25 10:55:24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4.大致了解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认识到将不断深入探索
尘土、树木、水、火焰、空气、星辰,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物质。
从无限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仰望天空,群星闪烁。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人们还在探究。
在我们的周围,有潺潺的流水,美丽的鲜花,飞翔的小鸟,嬉闹的人群。这便是人们熟悉的世界。
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同样奥秘无穷。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进入这样的微观世界。
... ... ...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四元素说”
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五行说”
后来,人们认识到若将物质无限地分下去,所得颗粒愈来愈小,小到这种颗粒能保持化学性质不变为止,通常所说的物质就是由这种颗粒构成的。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种颗粒命名为“分子”,现在,人们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现代科技可以使人们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
... ... ...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吗?还可以分割吗?
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还可以再分割,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原子的存在,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单原子分子”;绝大多数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叫做“多原子分子”。
20世纪中叶,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加速器。借助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还发现了哪些粒子?
μ子、介子、к介子、Λ超子、Σ超子、子等
这些离子400余粒是比原子核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揭开。
... ... ...
1.我们周围的空气、鲜花、树木、动物、水和石头等都是______。
2.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或______组成的。
3.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________的存在;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__________;
1911年卢瑟福在进行α离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_________模型。
4.原子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带正电,______不带电。
5.下列选项中,由同种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是( )
A.黄金、空气、水
B.黄金、铁、铜
C.水、酒精、油
D.冰、水、水蒸气
6.阿伏加德罗发现18g的水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每个水分子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2.99×10-23g 2.99×10-23cm3
《走进微观》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3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 古希腊:四元素说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 中国:五行说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 后来人们认识到..
《走进微观》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2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 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四大元素说 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
《走进微观》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 从 无垠的宇宙 到 微小的粒子 物质以各种形态展现着 从 微观世界 到 无垠的宇宙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 ... ... 英国..
发布于:2020-08-25 10:53:40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图中的F表示各表面受到的压力,其方向都垂直于物体表面。
(2)作用效果:使受压物体发生形变。
(3)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
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
(2)公式:p=F/S 其中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p表示压强。
(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 Pa=1 N/m2。
... ... ...
二、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故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故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相等。
(2)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增加,压强增大。
(3)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深度处的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计算
(1)分析推导:如图所示,设想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液面下
深度为h处有一水平放置的面积为S的小平面,从这个平面到液
面假想一个液柱。
液体体积:V=Sh;
液柱质量:m=ρV=ρSh;
液柱重力:G=mg=ρShg;
小平面受到的压力:F=G=ρShg;
小平面受到的压强:p=F/S=ρShg/s =ρgh。
(2)计算公式:p=ρgh
ρ——kg/m3,h——m,p——Pa。
... ... ...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
(1)大气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的压强。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
(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最有力的证明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其他如覆杯实验、瓶吞鸡蛋等。
2.大气压的测量
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汞液保持760 mm高不再下降,即大
气压等于760 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的值为
p=ρ汞gh
=13.6×103 kg/m3×9.8 N/kg×0.76 m
=1.013×105 Pa
测量仪器:汞气压计、空盒气压计。
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2 k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约减小111 Pa。
(2)通常人们把760 mm高的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 atm,1 atm=760 mmHg≈1.013×105 Pa。
(3)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如利用高压锅煮饭菜容易熟。
(4)利用大气压“吸”或“抽”(其实是压)液体。如:钢笔囊吸墨水,吸管吸饮料,抽水机、离心式水泵抽水等。
... ... ...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它们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3)现象:汽车过后尘土飞扬、火车站站台上设置安全线、龙卷风破坏力极大、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轮船容易相撞等。
2.飞机升力的产生
(1)机翼形状:上面凸起,下面平直,呈流线型。
(2)产生原因:飞机飞行时,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速度大,对机翼的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短、速度小,对机翼的压强大,于是空气对机翼产生向上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飞机获得的升力。
... ... ...
【跟踪训练】
(2012·菏泽中考)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B.运动员穿带有冰刀的溜冰鞋
C.注射针头做得很尖
D.给坦克车装上履带
【解析】选D。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为了增宽底部,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液体压强,A不正确;带有冰刀的溜冰鞋和注射针头做得很尖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B、C不正确;给坦克车装上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D正确。
... ... ...
固体、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
(1)压强:p= (F为压力,S为受力面积)
(2)压力:F=pS
(1)压强:p=ρgh(h指液体中某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2)压力:F=pS=ρghS(S是容器的底面积,h是容器中液体的深度)
【跟踪训练】
1.(2012·大连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圆台形容器内有一块冰。当这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
B.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大
C.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大
D.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解析】选A。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保持不变,桌面受到的压力为杯子和水的总重力,因此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桌面受到的压强也不变,A正确B错误;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力也是杯子和冰的总重,熔化后,部分水压在杯的侧壁,使得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小,压强也变小,C、D错。故本题选A。
... ... ...
大气压的相关现象及应用
1.证明其存在的例子
马德堡半球实验、钢笔吸墨水、覆杯实验、瓶口吞鸡蛋、吸管吸饮料、瓷砖上的吸盘等。
2.大气压的变化
(1)随高度变化: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随季节、气候、天气变化:一般情况下,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晴天的气压比阴天高。
(3)随气体体积变化: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打气筒、抽气机、空气压缩机等。
3.液体沸点与气压
(1)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2)应用:高压锅。
4.大气压的应用
(1)活塞式抽水机:通过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把水抽上来;
(2)离心式水泵:通过叶轮高速转动,不断将泵壳里的水甩出水管。
注意:两种抽水工具都不是将水抽上去,而是靠大气压压上去的,因为大气压有一定限度,所以水在抽水机中上升的高度也有一定限度。
... ... ...
《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和判断》浮力PPT 1.094型潜水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水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海水的( )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压..
《中考真题链接》压强PPT 类型一 压强 1.2018德阳 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B.滑雪板一般都..
《分类综合训练》压强PPT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要点突破 一、压强 1.压力:由于物体间发生_____而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______,压力的作用点在____..
发布于:2020-08-25 10:52:31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回眸教材析知识┃
1.压力和重力的区分:压力是指______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______物体的重力G。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重为G的物体在水面上静止不动时,压力是由重力引起的。图8-1中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为:
2.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求解:压强是表示_______ 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_______ 。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①首先确定压强p=_______;②其次确定压力F=_______ 。特殊情况时,对求直柱形容器内液体地容器底的压强可先求F,F=_______,再利用p=_______求压强。
对于放在桌面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等)对桌面的压强可以用p=_______来求。而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_______ 和液体的 _______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3.大气压强的特点与应用: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受_______并且具有_______性而产生的。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以及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生产生活中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就是利用的大气压。大气压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_______Pa,可以用此特点来测量山体的高度 。 由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_______,气压增大时_______,所以高原地区煮饭要用_______,制糖工业中利用大气压的特点来除糖汁中的水分。
... ... ...
典例1: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例1如图8-2所示,手指用4 N的力压铅笔尖,铅笔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________N(铅笔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手指与铅笔尖的接触面积是0.5 mm2,笔尾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0.4 cm2,手指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Pa,桌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Pa。
方法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压强的简单计算,受力面积的确定问题。注意计算压强时压力要与接触面积相对应,计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涉及接触面积要注意面积大小:如大象四只脚站立,人两脚站立,走路时一只脚着地等。
例2 如图8-3所示,小华在滑冰场上快速滑行,在10 s内滑行80 m ,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40 kg,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5 cm2。(g取10 N/kg)求:
(1)小华对冰面的压力是多大?
(2)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
(3)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怎样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400 N (2)8 m/s (3)2.67×105 Pa 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减小,因为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力不变,而接触面积变大,故压强减小。
方法点拨:
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受力面积的变化。在一道题中,可能出现多个受力面积或出现受力面积的变化,这时需要我们正确选择受力面积和其相对应的压力。
... ... ...
┃实战演习成高手┃
1.如图8-6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2.如图8-7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3.如图8-8所示,在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4.某同学利用如图8-9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 ... ...
第一次月考第5题针对训练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
C.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D.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踢出后才具有惯性
2.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身边个别司机开车时不喜欢系安全带。下列对于交通规则中要求系安全带的理由,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由于惯性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D.系安全带是为了美观
3.如图8-23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下列叙述的几组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 ... ...
《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和判断》浮力PPT 1.094型潜水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水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海水的( )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压..
《中考真题链接》压强PPT 类型一 压强 1.2018德阳 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B.滑雪板一般都..
《分类综合训练》压强PPT 第一部分内容:核心要点突破 一、压强 1.压力:由于物体间发生_____而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______,压力的作用点在____..
发布于:2020-08-25 10:50:33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体验】运动物体速度是否变化
活动1:骑自行车从斜坡上自由驶下,感觉速度的变化。
活动2:小明正在操场上进行100米赛跑的测试。
(1)骑着自行车从斜坡顶端驶下的中间过程,自行车的速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在跑中间一段路程时,他的速度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
提示:(1)变大 (2)根据实际感觉填写即可
1.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2.如何收集数据?
3.如何用实验证明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
... ... ...
探究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在“体验”中针对自行车和人的运动情况,提出他在中间一段速度是否变化?这是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回答速度变化或不变,这是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
提示:针对看到的现象产生疑问,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猜想与假设。
参考答案: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2.怎样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也可以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在收集证据时,应操作规范、实事求是,具有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3.用小球代替自行车,用斜面代替下坡路,探究速度的变化(如图)。
(1)提出问题
小球沿斜面滑下时,其中间一段(AD)速度是否变化?
(2)猜想与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小组的猜想是:速度变化。
... ... ...
一、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2.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
4.收集证据
通过调查研究,从___________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也可以通过_____收集数据。
二、实验探究
1.探究步骤:
2.探究报告:
(1)_________。(2)猜想与假设。
(3)_________。(4)实验数据。(5)探究结论。
【拓展延伸】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纸带上的点也表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各点间的间隔,就可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 ... ...
考点 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探究
【典例】(2012·潍坊中考)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2)说明测量方法。
【思路导引】解题的关键:弄清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即一小段蚊香的长度及燃烧这一小段蚊香需要的时间,由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确定器材。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物体速度的实验探究。(1)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可知,要测量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需测量蚊香燃烧的长度及相应的燃烧时间;测量长度需要用刻度尺及细棉线,测量时间需要用秒表,关于蚊香的实验,就应该有蚊香,而且要点燃蚊香就要用火柴;
(2)由于蚊香是呈螺旋盘绕状,其长度的测量需采用化曲为直法。具体方法:①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的距离为s;②用火柴点燃蚊香并计时,测出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为t;③则蚊香的燃烧速度为v=s/t。
... ... ...
1.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其目的是( )
A.为了理解所提出问题的意义
B.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
C.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D.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
【解析】选D。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首先是提出问题,再进行猜想、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然后是进行具体的实验和收集证据,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
2.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 s,前2 s内通过了16 m的路程,
后3 s内通过了30 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8 m/s B.10 m/s C.9 m/s D.9.2 m/s
【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应用。5 s内通过的总路程s=16 m+30 m=46 m,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得,故选D。
3.运动会上100 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解析】选C。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应用。两人跑的路程相同,都是100 m;两人是同时起跑、同时到达终点,时间相同。因为全程的平均速度则平均速度相等。
... ... ...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2 课前小游戏:谁反应快? 游戏规则: 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做好用手指夹住直尺的准备。当乙看到甲放开手,立即夹住直尺..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 阅读教材29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南南同学跑步速度是变化的?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 如何收集证据 1.可以通过调查研..
发布于:2020-08-25 10:48:17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特征,认识杠杆的“五要素”;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进行分类;
3.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方案,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4.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解决有关问题。
... ... ...
一、认识杠杆
共同特征:
1.受力的作用
2.绕固定点转动
3.比较坚硬
杠杆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这些概念很重要!!!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 ... ...
1.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2.杠杆是否都是直的?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3.如果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力臂为多少?
画力臂的方法:
一找(找准支点)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引垂线)
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 ... ...
二、杠杆的平衡
提问: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探究实验: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币等物体怎样组成杠杆,并使其平衡?
归纳结论: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做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F1+L1=F2+L2
假设二:F1–L1=F2–L2
假设三:F1/L1=F2/L2
假设四:F1·L1=F2·L2
... ... ...
杠杆两端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
作用是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杠杆调平的方法是什么?
“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交流与合作
提问: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为:F1·L1=F2·L2
这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 ... ...
三、杠杆的分类:
(1)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
(2)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等臂杠杆
(3)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 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四、我国古代的杠杆
巩固练习:
1.在天平、独轮手推车、镊子、钢丝钳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有_______。
2.如图所示的杠杆,重力不计,O为支点,AO=0.3 m,当在A点悬吊一重为5 N的物体,绳子拉力F=3 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2,力臂L2为______。
3.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4.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长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小
... ... ...
1.什么是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机械与人PPT课件4 活动1 观察体验 做一做:①镊子夹东西②剪刀剪纸③用直尺撬文具盒 看一看:图片中的工具,思考并讨论它们工作时的共同特征 活动2 探究..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机械与人PPT课件3 杠杆共同点: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机械与人PPT课件 引入新课 通过浮力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项:浮力问题与杠杆平衡问题..
发布于:2020-08-25 10:36:35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课前小游戏:谁反应快?
游戏规则:
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做好用手指夹住直尺的准备。当乙看到甲放开手,立即夹住直尺。双方交换,各做一次,看谁反应快?
问题1:你凭什么说你(他)的反应速度快?说说你的依据。
问题2:自由下落的直尺做的是什么运动?
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阅读教材32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呢?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
... ... ...
如何收集证据
1.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
2.通过实验收集数据
下面是从互联网查找“世界飞人”北京奥运会短跑冠军博尔特跑100米的研究资料:
从起点算起每10米所用时间分别是:
1.82s、1.06s、0.90s、0.88s、0.83s、0.83s、0.83s、0.82s,最后20米用了1.72s,总成绩为:9.69秒。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什么信息?:
1、博尔特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他跑得最慢时是在第几个10米?
3、最快时是在第几个10米?
... ... ...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速度的变化
环节一: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环节二:猜想与假设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环节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 ... ...
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1.上半段路程和下半段路程分得不等;
2.计时;
3.测量估读……
回到课前问题:
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呢?
在操场跑道上量出100米的路程,每隔20米用石灰做记号;选5名计时员分别站在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处计时。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 ...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观点是否正确。
(2)学习了用实验探究物体速度变化的方法。
2.初中阶段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应该清楚掌握什么?
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中的注意事项……
1、整理探究报告
2、完成课本实验探究
3、《新课程课后练习与评价》P12T3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3 【体验】运动物体速度是否变化 活动1:骑自行车从斜坡上自由驶下,感觉速度的变化。 活动2:小明正在操场上进行100米赛跑的测试。 (1)骑..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 阅读教材29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南南同学跑步速度是变化的?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 如何收集证据 1.可以通过调查研..
发布于:2020-08-25 10:18:28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体验1】天平的使用
活动1:观察天平称量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量程是_______。
活动2:把该天平调平衡后,测量一支粉笔的质量。
提示:活动1.0.2g 5g 活动2.略
【体验2】量筒的使用
活动1:观察如图所示量筒。
活动2: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1)活动1中,量筒上边的字母是_______,
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量程是_______。
(2)活动2中,测得水的体积是_______mL。
提示:(1)mL 10mL 250mL (2)110
1.如何调节和使用天平?
2.如何用量筒和量杯测体积?
... ... ...
探究1 天平
结合“体验”,思考下列问题:
1.在活动2中,称量粉笔质量前,如何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参考答案:(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3)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2.天平调好后如何测出粉笔的质量?
参考答案:在天平的左盘放粉笔,右盘放砝码,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与称量标尺上示数值之和即为粉笔的质量。
3.填一填:
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完成下列问题:
(1)放平:使用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工作台上。
(2)调衡:使用前将__________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3)称量:天平的__________盘放物体,__________盘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此时__________与称量标尺上__________之和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参考答案:(1)水平 (2)游码 平衡螺母 (3)左 右
砝码质量 游码所对应示数值
... ... ...
探究2 量筒和量杯
结合“体验”,思考下列问题:
1.观察下图,请说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量筒的上下口径相同,因此刻度均匀;量杯上下口径不同,因此刻度不均匀。量杯越往上,口径越粗,同样的体积,上升的高度就越小,因此刻度越紧密,下面的刻度则越稀疏。它们上边都有刻度,上边标着数值,最上边标有字母“mL”。
参考答案:
2.测体积
(1)往量筒中倒一些水,你会看到液面的形状是______的,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2)往量筒中倒一些水银,你会看到液面的形状是______的,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参考答案:(1)凹形 凹面 (2)凸起 凸面
... ... ...
一、托盘天平
1.作用:测量_____的常用工具。
2.使用:
(1)使用前:观察天平的_____及称量标尺上的________,估测待测物体的质量。
(2)使用时:①放平:将天平放在_____工作台上。
②调零:游码移至称量标尺_____的“0”刻度线处。
③调平:调节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_______处。
④称量:天平的___盘放物体,___盘放砝码,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_______线。
⑤读数:________________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3)使用后:测量完毕,用_____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二、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用途:测量_________的工具。
2.单位:___。
3.读数:视线应与_____的底部或_____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 ... ...
考点 天平的使用
【典例】(2012·潍坊中考)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0”刻度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数值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_______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0”刻度,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________。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端质量偏大,故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之和,即m=30g+3.2g=33.2g;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0”刻度,则最后测出的总质量会比实际质量大,大出的质量等于添加砝码前游码的示数。
答案:左 33.2 大
【方法归纳】托盘天平使用的六个注意事项
(1)调节平衡螺母时,遵循“左偏右旋、右偏左旋”的原则,即当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时,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时,平衡螺母向左调。
(2)当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等幅摆动时,也称为横梁平衡。
(3)读数时,以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线为准。
(4)测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只可通过移动游码或增减砝码调节横梁平衡。
(5)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可以连续多次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的位置发生移动后,必须重新进行调节才可使用。
(6)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多次称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 ...
1.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解析】选A。本题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在测量时,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A对;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后再旋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平衡,B错;在加减砝码时,需用镊子,不可用手,C错;所测物体质量不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D错。
2.(2012·南宁中考)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解析】选D。本题考查托盘天平的调节。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不能调节游码的位置;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横梁左边的质量大,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3.为了测一瓶油的质量,某同学采用了如下步骤:(1)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瓶内倒入油后,称得油和瓶的总质量;(3)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4)将天平整理好;(5)将
天平置于水平台上;(6)将游码置于左端零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缺步骤,顺序为(5)(6)(1)(3)(2)(4)
B.不缺步骤,顺序为(4)(5)(6)(1)(3)(2)
C.缺步骤“(7)油的质量等于瓶和油的质量减去瓶的质量”,顺序为(4)(5)(6)(1)(3)(2)(7)
D.缺步骤“(7)油的质量等于瓶和油的质量减去瓶的质量”,顺序为(5)(6)(1)(3)(2)(7)(4)
【解析】选D。本题考查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使用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时,为使测量结果准确,一般先称量容器的质量再称量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用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减去容器的质量就得液体的质量。
... ... ...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如何用天平测出一杯水的质量?
【学生自答】
(1)测出杯子和水的质量m1;
(2)把水倒出,测出杯子质量m2;
(3)水的质量为m1-m2。
【教师点评】
错误之处:没有考虑误差的影响,这种测法会使杯子中的水倒不净,误差较大。
【正确答案】
(1)测出空杯子质量m2;
(2)把水倒入杯子中,测出杯子和水的质量m1;
(3)水的质量为m1-m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质量与密度PPT课件2 如图应怎样调节平衡螺母? 横梁左端太重了,两端的螺母应向右调 横梁右端太重了,两端的螺母应向左调 思考1:游码读数时应以哪一侧为准?..
发布于:2020-08-25 10:17:05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认识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掌握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3.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惯性的利与弊,会解释生产和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象。
从以下力学现象中你有什么发现?
对静止的课本等文具轻轻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课本等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等停了下来。
对陷入雪地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沿水平方向运动了,撤去推力车就会停下来。
用铁锤敲击钉子,钉子向下运动陷入木板中,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再下陷。
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
以上力学现象中似乎具有一个共同特征: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运动或停止运动。
... ... ...
结合上述“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你应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影响,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有摩擦力时小车的运动情况。
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控制,目的是什么?
控制变量法
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
2.同一小车
3.同一斜面
4.使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
需要哪些器材?
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小车、刻度尺等
需要记录哪些信息?
水平面表面上的材料、小车的滑行距离
... ... ...
研究方法:实验加推理
①阻力越小,运动距离______,速度改变______。
②阻力为0(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运动速度______。
③假如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水平方向不受力,你认为小车的运动状态又会如何?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包括物体确实没有受到外力和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总保持”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
4.“或”指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 ... ...
惯性解释方法
1.物体原来的状态;
2.观察哪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受到外力作用后突然改变了运动状态,并指明运动状态变化情况;
3.物体由于惯性,怎样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4.说明题目给出的现象。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惯性不是力,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____ .
... ... ...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直线继续运动
B.原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C.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
D.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将停止运动
3.被踢出的冰块,在摩擦力可以忽略的冰面上匀速滑动,冰块受不受向前的作用力?
A: 不 受 B: 受
4.判断:
(1)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 ... ...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固有的一种属性。
由于惯性的存在,静止的物体保持着其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PPT课件4 用手推动小车运动 问题: ⑴ 小车为什么会运动? ⑵ 为什么会停下来? 力和运动的关系? 研究: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 如果..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PPT课件3 新知梳理 一 牛顿第一定律 让滑块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滑到不同水平面上的情况如图7-1-2所示。可见,水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PPT课件2 观察:对陷入雪地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沿水平方向运动了。 对静止的木箱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木箱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推..
发布于:2020-08-25 10:14:59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体验1】声音的产生
活动1:如图甲,把手放在咽喉处,发出“啊——”的声音,感受声带的变化。
活动2:如图乙,用手将直尺压在桌面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
(1)活动1中,发声时,手感到声带在__________。发声停止时,振动__________。
(2)活动2中,直尺发出声音时,直尺在__________;当直尺停止振动时,发声__________。
提示:(1)振动 消失 (2)振动 停止
【体验2】声音的传播
活动1:如图甲,把正在播放音乐的芯片放在水中,听音乐声。
活动2:如图乙,做土电话实验,通过绷直的线听同学的说话声。
(1)活动1中,在空气中时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乐,放在水中时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乐。
(2)在活动2中,你能清晰地听到同学的说话声吗?
提示:(1)能 能 (2)能
... ... ...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条件是什么?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有什么关系?
4.在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探究1 声音的产生
结合“体验1”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在活动1中,声带、直尺发声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发声时在振动
2.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纸片在跳动,这说明纸盆在_______;如图所示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这说明音叉在_______;由以上实验现象得出:_____________。
提示:纸片在跳动说明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纸盆在振动,音叉激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这些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参考答案:振动 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上述实验中的水、纸片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如何显示微小的振动?
提示:音叉、喇叭的纸盆振动幅度较小,不容易观察,用水和纸片把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叫放大法,也叫转换法。比如用小球代替水靠近音叉,用泡沫小球代替纸片放在纸盆上,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水的振动,将纸盆的振动转换为纸片的振动。
参考答案:放大作用 利用转换法,用较轻的物体靠近振动较小的物体,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 ... ...
探究2 声音的传播
结合“体验2”,思考下列问题:
1.如图把正在播放音乐的音乐芯片放入玻璃罩内,进行下列实验,感觉听到音乐声的变化。
(1)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听到的铃声______,推理:如果把钟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由此你能得出______。
(2)拔掉抽气管,让空气逐渐进入瓶中,听到的铃声逐渐增强,由此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3)在本实验中不能把空气全部抽出来,我们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______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这种科学方法是______。
提示:(1)在实验的过程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被抽出,空气变得越稀薄,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如果把钟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不能听到铃声,由此可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2)拔掉抽气管,让空气逐渐进入瓶中,你听到的铃声又逐渐增强,由此得出“空气能传播声音”。
(3)本实验中不能把空气全部抽出,利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即科学推理法。
参考答案:(1)逐渐减弱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2)空气能传播声音 (3)科学推理 科学推理法
... ... ...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条件:声音是由_________产生的。
2.乐器发声:
(1)二胡、提琴等弦乐器是靠_____________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2)笛子是由___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1.条件:
(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它可以在_____、_____和_____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_____中传播。
2.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3.声速:
(1)特点: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的。
②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_______。
③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2)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
4.回音(回声):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_____回来的现象。
(2)特点:在同种介质中,回声与原声传播速度_____。
(3)应用:制成_______,应用于生产、_____和科学技术等方面。
... ... ...
考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典例】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
【思路导引】通过分析现象,找到主要根源
图甲:泡沫塑料球被弹开→音叉振动
图乙:右边音叉振动发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左边音叉振动→声音被传播
【精讲精析】(1)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音叉发出的声音被空气传播,故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答案:发声体在振动 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方法归纳】转换法的应用
转换法:把不易观察到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如把鼓面的振动转化为泡沫的振动,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水波的振动。
... ... ...
1.(2012·大连中考)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发声的物体是琴弦。
2.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是音叉的振动非常微小,用肉眼看不清,为了把这个振动放大,把一个乒乓球靠近音叉,我们可以通过乒乓球被弹起的现象间接观察音叉的振动。
3.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大小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如何变化不确定
【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故选C。
... ... ...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世界PPT课件4 一、声音的产生 请大家一起来做以下的几个实验: 1、用手抖动书页发声。 2、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 请问大家:你在听到声..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世界PPT课件3 一. 声音的产生 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观察、思考、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实验探究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体..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世界PPT课件2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教室里可以做什么活动发出声音? 探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
发布于:2020-08-25 09:06:41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如图应怎样调节平衡螺母?
横梁左端太重了,两端的螺母应向右调
横梁右端太重了,两端的螺母应向左调
思考1:游码读数时应以哪一侧为准?下图游码读数为___克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加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动到0.4g处,天平平衡,此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
A 51.2 g
B 51.6 g
C.52g
D.52.4g
一位同学在测量质量时,在天平右盘里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交换托盘
B 旋动平衡螺母
C 移动游码
D 同时移动游码和旋动螺母
某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片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是该( )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
... ... ...
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量筒或量杯。
1.注意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通常情况下,还100mL,200mL或500mL等字样。
这些字样均表示量筒或量杯的最大量程,即最多能测量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如右图所示,量筒或量杯的壁上均有刻度,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表示量筒或量杯的分度值。
2.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相平
... ... ...
1.体积的单位:
(1)L mL
(2)m3 dm3 cm3
换算关系:1L=1000mL
1L=1 dm3 1mL=1 cm3
1 m3 = 103dm3 = 106cm3 = 109mm3
2、量筒的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体积大小。
0.5mL、1mL、5mL
3、量筒的量程:5mL--50mL
10mL--100mL
50mL--500mL
4.量筒的读法:视线要与凹面(以底部为准)或凸面对齐(以顶部为准)。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
水银是凸面,水是凹面。
... ... ...
用量筒量出50mL的水,并用天平测出50mL水的质量
1、先用量筒量出50mL水的体积。
2、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杯。
3、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玻璃杯,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总。
4、计算可得m水=m总-m杯,50mL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如何测小石块的体积(排液法测小固体体积)
1、先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
2、然后将小石块扔入量筒中,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总,
3、则小石块的体积V小石块=V总-V水。
... ... ...
1、调节托盘天平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端,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旋动(填“左”或“右”):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则应_______砝码(填“增加”或“减少”)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_______来测 量,使用它时应首先观察了解它的_______和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跟液体的_______底部或_______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3、在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时,某同学未发现指针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认为天平已经平衡了,这时他测得的固体质量比固体的实际质量(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偏大、偏小都有可能
4、一架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此时要想使横梁平衡,应该( )
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C、将游码向右调节 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 ... ...
1、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应将天平放在______ ;然后将游码移至________,再调节________,使指针对准________。
2、使用天平时,砝码要用______夹取,不要用手拿,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大于_________。
读数时,所称量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_与____________之和。
... ... ...
9.使用天平时,应将被称量物体放在天平的( )
A.左盘 B.右盘
C.左、右盘都可以 D.要根据被称物体的状态决定
10.调节天平平衡时,若右边托盘比左边托盘高,应该( )
A.调节游码使其向右移动
B.调节游码使其向左移动
C.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
D.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
11.使用天平时,取砝码必须用镊子,其原因主要是( )
A.传统习惯性
B.砝码不易弄脏生锈
C.可轻轻地将砝码放在托盘上,天平不易损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 ...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质量与密度PPT课件 【体验1】天平的使用 活动1:观察天平称量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量程是_______。 活动2:把该天平调平衡后,测量一支粉笔的质量。 提示:..
发布于:2020-08-25 09:04:59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体验】重力
活动1:用手托住橡皮,松手后下落,观察橡皮运动情况。
活动2:将橡皮向上抛出,观察橡皮运动情况。
橡皮最终都落向_________。
提示:地面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3.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有哪些应用?
4.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
... ... ...
探究1 重力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在体验中,橡皮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
提示:橡皮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了,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它们都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这个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我们叫它重力。
参考答案:受到重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
提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上的一切物体。
参考答案:地球 地面上的一切物体
3.猜想如果失去重力物体会怎么样呢?
参考答案:如果失去重力,一切物体都会飘在空中,人们会飞行等。
... ... ...
探究2 探究重力的大小(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1.重力的测量: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竖直方向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2.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选多个相同________的钩码,测出钩码的________,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提示:用相同质量的钩码,测出它们的重力,由于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不同个数的钩码,质量有倍数关系,重力也成倍数的增加,便于寻找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参考答案:质量 重力
3.实验数据及分析:
从这些数据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钩码质量的增加,钩码受到的重力也在增加,而且重力大小和质量的比值始终为一定值9.8N/kg,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参考答案: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且比值恒定。
... ... ...
1.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
2.施力物体:_____。
二、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
(1)测量工具:___________。
(2)物重:物体所受___________。
(3)物重和质量的关系
①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其比值是定值,
约等于________。
②关系式:G=___,其中g=________。
③g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向:
(1)方向:_________。
(2)应用:利用_______检测墙壁是否竖直等。
3.重心:
(1)概念:各部分所受重力的_______。
(2)位置确定: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上。
(3)提高稳度的方法
①_____底部支承面。②_____重心位置。
... ... ...
考点1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典例1】(2012·襄阳中考)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______N/kg。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物体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和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器材。(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平均值为:
(3)从表中的数据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不变,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答案:(1)天平 弹簧测力计 (2)9.8
(3)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方法归纳】
(1)大小测量: 需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用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测量重力。
(2)分析数据:对比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关系,排除实验误差,得出结论。
... ... ...
1.假如地球上没有重力,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小学生单手举起卡车 B.黄河水照样奔流不息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D.抛出去的石头会落回地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重力的理解。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没有重力,卡车也不受重力,小学生能举起卡车;水不再由高处流向低处,苹果也不会落地,抛出去的石头不再落回地面。
2.g=9.8N/kg,关于它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N的力是9.8kg
B.1kg=9.8N
C.质量为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
D.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g=9.8N/kg的理解。g=9.8N/kg的物理意义是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9.8N。
3.(2012·温州中考)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地球表面所有的物体,无论运动状态如何都受到重力作用,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如图,旅游登山时背囊中的物品有轻有重,应该怎样摆放才能使人不易向后倾倒( )
A.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下部
B.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
C.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中部
D.随意摆放都可以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重心的理解和应用。人在行走时,人的重心大约在如图所示位置,为了使人不易向后倾倒,背囊中的重物到人的重心的竖直线的距离最短,应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
... ... ...
《来自地球的力》熟悉而陌生的力PPT课件5 一 什么是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二 重力的大小 计算公式 G=mg (g=9.8N/kg) 三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四 重力..
《来自地球的力》熟悉而陌生的力PPT课件4 观察与思考: 1:自由释放一重物 2:水平抛出一物体 3:观察一幅图片水往低处流 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下述现象? 1:重物竖直下落, 2:抛出的..
《来自地球的力》熟悉而陌生的力PPT课件3 一.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水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 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二.重力的描述 1.生活中常把物体..
发布于:2020-08-25 09:03:53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5.初步了解物质的分子状态。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物质的分子是如何排列的?
分子是否运动?
分子之间是否有力的作用?
你们的猜想是什么?
固体、液体的分子可能是一个挨一个的挤在一起,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的分子可能是静止不动的,而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它们的分子可能是运动的。
分子之间有引力的作用,要不然就不会构成物质。
... ... ...
1.“八月桂花香”,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它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在一起,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
B.衣箱里放樟脑丸,过些日子衣服上也有了樟脑味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洗过的湿衣服,过些日子变干了
3.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
C.用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4.将两块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们分开,但是如果在玻璃上洒些水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就很难把它们分开了。这一现象说明( )
A.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
B.同种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异种分子间有作用力
C.任何分子间均有作用力,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
D.水具有黏性,分子间是否具有作用力与此无关
... ... ...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5.分子间有间隙
《看不见的运动》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3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怎样排列的?是像士兵的队伍一样有空隙还是像墙一样密不透风呢? 请观察桌上的装有10mL酒精和10mL水的量筒,你能看见水..
《看不见的运动》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2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怎样排列的?是像士兵的队伍一样有空隙还是像墙一样密不透风呢?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物质的分..
《看不见的运动》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物质的分子是如何排列的? 分子之间是否有力的作用? 分子是否运动? 你们的猜想是什么?..
发布于:2020-08-25 09:02:44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从 无垠的宇宙
到 微小的粒子
物质以各种形态展现着
从 微观世界
到 无垠的宇宙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 ... ...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比分子小的原子的存在
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绝大多数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叫做多原子分子
而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单原子分子
目前,借助于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
又发现了u 子、π介子、K介子、Λ 超子、Σ超子及τ子等四百余种粒子
... ... ...
《走进微观》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4 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走进微观》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3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 古希腊:四元素说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 中国:五行说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 后来人们认识到..
《走进微观》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2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 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四大元素说 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
发布于:2020-08-25 09:00:44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体验】观察物体运动快慢的变化
活动1:观察一辆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行驶的小汽车。
活动2:让橡皮从高处由静止落下。
(1)在活动1中小汽车速度_______变化。
(2)在活动2中橡皮下落经过的路线是_______线,速度越来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提示:(1)没有 (2)直 大
1.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怎样计算平均速度?
... ... ...
探究 物体运动快慢的变化
在“体验”的活动1中,小明记下小汽车每隔10 s经过的路程,并与天鹅的运动情况比较,回答问题:
1.小汽车和天鹅都在做__________运动。小汽车在相同的时间(10 s)内经过的路程__________,做______运动。天鹅在相同的时间(15 s)内经过的路程_________,做______运动。
提示: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都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天鹅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不相等,做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直线 相等 匀速直线 不相等 变速直线
2.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小汽车通过600 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与每个200 m内的速度都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经过任何一段路程的速度都是__________的。
(2)天鹅通过650 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与每个15 s内的速度相比,它们都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与其中任何一段路程的速度都可能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 ...
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速度________的直线运动。
2.特征: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的。
3.速度计算公式:_____。
二、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速度_____的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
3.速度计算公式:_____。
... ... ...
考点1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应用
【典例1】(2012·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数)的示数。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里程数为_______km,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思路导引】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由图片可知,汽车行驶的时间为:t=12:25-9:25=3 h;汽车行驶的路程s=27 582 km-27 462 km=120 km;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答案:120 11.1
【方法归纳】解决此类题的方法如下
(1)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找到路程、时间或速度,确定待求物理量。
(2)选用合适的公式或变形公式。
(3)代入数据算出答案。
... ... ...
考点2 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典例2】(2012·泉州中考)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点:(1)根据图甲中s-t图像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析各选项中的v-t图像,找到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对运动图像的认识。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与之对应的v-t图像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选项B符合题意,A选项表示在某一时刻,速度一直变化,C、D选项速度随时间变化,与甲图像表示的意思不符。
【方法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如下
(1)注意观察图像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2)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3)结合题意找到答案。
... ... ...
1.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钟表指针匀速转动
B.百米赛跑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运动
C.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某段时间内快慢不变
D.苹果自由下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钟表指针匀速转动时,不是沿着直线运动,而是做圆周运动,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某段时间内快慢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苹果自由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是代表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三个标志性物体及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比较它们速度大小可知( )
A.高速列车的速度最大 B.军舰的速度最大
C.“嫦娥二号”的速度最大 D.三者一样大
【解析】选C。本题考查速度的比较。将三个物体的速度单位都换算为一致的,“和谐号”的速度为350 km/h,在索马里海域护航的军舰速度为13 m/s=46.8 km/h,“嫦娥二号”的速度11.2 km/s=40 320 km/h,比较三者的速度,“嫦娥二号”的速度最大,故选C。
3.(2012·自贡中考)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解析】选A。本题考查直线运动的理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恒定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选A。
... ... ...
《溶解的快与慢》溶解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哪一个溶解得快 1.探究搅拌能否加快食盐溶解 实验目的:检验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实验材料:烧杯2个、食盐20克、搅拌棒1根。 实验步骤: ..
《溶解的快与慢》溶解PPT 第一部分内容:哪一个溶解得快 怎样快速的冲一杯糖水? 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那么,溶解的快或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怎样设计..
《快与慢》运动的世界PPT课件5 物体的运动有快慢 谁运动的快?________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__________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路程 2、相同的路程,比..
发布于:2020-08-25 08:54:47
0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