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别之后。
学习目标:
1.读出词的韵律,品出词的意境;
2.感悟词人抗敌报国,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未酬的悲壮的情感。
日积月累 收获颇丰
挑灯( ) 麾下( )
炙( ) 塞外( )
的( )卢 霹雳( )
... ... ...
再读课文 读准句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沙场秋点兵。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依据注释 揣摩大意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了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 ... ...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青年时代,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
他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所写的词里。
... ... ...
对比阅读 拓展视野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①示儿:给儿子看。
②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③九州:代指中国。
④中原:金兵占领的地方。
⑤翁:父亲。
... ... ...
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词上片描写军旅生活。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紧凑有力,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氛围。一个“秋”字更给整个场面增添了肃杀之气。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词人渴望实现抗金大业的理想,也表现出他对君王因忧愁国事而生出白发所产生的怜惜之情。
D这首词意境开阔,在内容上能把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表现出慷慨纵横、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词作,把握词作的内容。 2.能够赏析词句,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能够体会词人的爱国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知导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靖康事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达到顶峰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豪放词..
《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这四首词的内容,背诵这四首词。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发布于:2020-05-03 11:35:01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腚械闭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 ...
重点字词注释
① 醉里:醉酒之中。
② 挑灯:点灯。看剑:是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③ 梦回:梦醒。
④ 角: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号令的号角。
⑤ 吹角: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
⑥ 连营:连接一起驻扎的军营
⑦ 分:分配。
⑧ 麾下:军旗下面,指军中。麾:军旗
⑨ 炙:熟肉。
⑩ 八百里:牛的代称。亦兼指连营之广,语意双关。
... ... ...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此时无声胜有声”。用什么样的“说明”还能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呢?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喝“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 ... ...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词作,把握词作的内容。 2.能够赏析词句,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能够体会词人的爱国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知导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靖康事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达到顶峰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豪放词..
《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这四首词的内容,背诵这四首词。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发布于:2020-05-03 11:35:01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南渡录》二卷,《窃愤录》一卷等。
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赋闲家居。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 ... ...
初步感知——诵壮词
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读是学习诗歌的最好途径,读也能反映读者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 / 挑灯 / 看剑,梦回 / 吹角 / 连营。八百里 / 分 / 麾下炙,五十弦 / 翻 /塞外声,沙场 / 秋点兵。
马作的卢 / 飞快,弓如霹雳 / 弦惊。了却君王 / 天下事,赢得 / 生前身后名。可怜 / 白发生!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 ... ...
合作探究——品壮词
1.说说这首词的风格。(婉约、豪放)
豪放雄壮
词中哪个字告诉我们这一点?
2.给“壮”字组词,来表达你读完本词的感受....
3.再读本词,用以下句式来说话,用上刚刚你所组的词。
从词中的———我感受到了诗歌的———。
4.总结:词中展现了以下几幅画面
雄壮 的军营生活
壮烈 的战斗场面
豪壮 的雄心壮志
5、“可怜白发生”中“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一切,只是梦中的回想,现实中,仍然是壮志难酬,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
何等悲愤!何等苍凉!
结句感情从刚才的豪壮中陡然跌落,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 ... ...
《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
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 ... ...
拓展训练:如果你是辛弃疾的挚友陈亮,看到这首词后,你会对辛弃疾说些什么?以此为主题写一篇300这左右的文章。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词作,把握词作的内容。 2.能够赏析词句,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能够体会词人的爱国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PPT 第一部分内容:新知导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靖康事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达到顶峰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豪放词..
《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这四首词的内容,背诵这四首词。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发布于:2020-05-03 11:35:01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传播也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载中国境内珍藏佛骨的四大名刹之一(或称十九座寺院之一),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圣地。
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7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即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上书谏迎佛骨劳民伤财,触怒了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即现在的广东东部,距当时京都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
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政治抒情诗。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 ... ...
诗意理解: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
... ... ...
1、诗歌的前两句点明了什么?
点明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同时也有虽遭祸被贬亦无怨无悔的情感。
2、开头两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蕴含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数量与时间之间的鲜明对比,诗人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透露出诗人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五六两句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
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马”固不能“前”,“人”却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 ... ...
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朝廷“既忠且怨”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诗人为国事献计献策,却“朝奏”而“夕贬”,怨愤之情溢于言表。(1分)但诗人只想替皇帝“除弊”,毫不吝惜残余的生命,表现了老而弥坚的耿耿忠心。(1分)第三联“家何在”,“马不前”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1分)尾联“收骨瘴江”,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1分)全诗感情沉郁,动人肺腑。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3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2 中唐诗概述 中唐(766-835),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约一万九千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称之为中..
发布于:2020-05-03 11:35:00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中唐诗概述
中唐(766-835),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约一万九千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称之为“中唐之再盛”。这时与安史之乱期间相比,虽然时局得到相对的稳定,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使社会陷于严重的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盛唐那积极浪漫主义的热情和理想退潮了,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人们不得不倾向冷静的观察与思考,所以诗歌转向了现实主义道路。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
中唐诗歌流派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歌诗合为时而作文章和为事而著”,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从尚奇怪,重主观的创作主张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这一派诗人除了韩孟之外,还有刘叉、卢仝、马异、贾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出色。
3、韩、孟、元、白之前的中唐早期,尚有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4、柳宗元、刘禹锡等“元和贬谪”诗人,或借异乡山水以抒发贬谪之苦闷,或借历史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柳的山水诗写得清淡秀丽,峻洁峭激,刘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
... ... ...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思想上尊儒排佛,一生以辟佛为己任。他反对六朝以来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古文运动。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二人有“韩潮苏海”之称。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
此情此景,诗人想向我们倾吐什么?
家何在 故里、君王重重阻隔 回顾:归路渺渺
马不前 人不前—心事过重—前途艰险渺茫 前瞻:前路茫茫
... ... ...
唐宪宗非常迷信佛法,元和十四年派出一批太监与和尚,从法门寺把所传的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迎到长安皇宫里供奉,顶礼膜拜三天之后,又把这节指骨送到长安的各大寺院里依次供奉。一时间,京城内外的王公大臣们掀起了奢侈铺张的狂热活动,街头巷尾的老百姓议论纷纷。当时担任刑部侍郎的韩愈觉得皇帝这样崇尚迷信活动,对于国计民生没有丝毫好处,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他写了一道奏章(即《论佛骨表》)劝谏。
唐宪宗龙颜大怒,韩愈几乎被定为死罪,幸有裴度等正直的大臣竭力救援,使唐宪宗不得不改变主意,把韩愈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潮州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八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韩湘赶了过来。韩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悲歌当哭,送给侄孙韩湘。
... ...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
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探究: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1、英雄末路之悲
2、忠而被贬之愤
3、壮志难酬之怅
4、生不逢时之叹
5、羁旅行役之苦
6、怀乡念国之思
... ...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3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
发布于:2020-05-03 11:35:00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韩愈(768—82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在诗歌方面,他更是别开生面,与孟浩然创建了“韩孟诗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 ... ...
了解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⑴[左迁]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称降职为左迁。
[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
[侄孙湘]侄孙韩湘,字北渚,公元823年(穆宗长庆三年)登进士第,官大理丞,是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
⑵[一封]指《谏迎佛骨表》。封,指谏书。
[朝奏]早晨送呈谏书。
[九重天]指皇帝。
⑶[潮州]又称潮阳郡,州治在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县。
[路八千]言长安和潮州间相距遥远。
⑷[圣明]对唐宪宗李纯的颂词。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 ... ...
一、一篇奏折早晨上奏给像在九层天外的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二、想替皇上革除有弊病的事情,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三、乌云横亘秦岭,我的家在哪里?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
四、知道(侄孙)你远道而来应该有(你的)意图,(就劳你跟我一起去潮州)好(在)瘴气漫漫的(潮州)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请概括每一联的大意
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颈联借景表述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
尾联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进一步吐露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 ... ...
互动交流: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朝奏”,点名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贬所的遥远偏僻。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怨愤,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评价加以分析。
答:“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这句借景抒情,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2 中唐诗概述 中唐(766-835),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约一万九千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称之为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
发布于:2020-05-03 11:35:00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 ... ...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凿开深深的土层了才能挖到煤炭,煤炭中储藏着极大的热能。
表达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并极言其埋藏之深,储藏热能之大。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一小块煤炭就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沉沉的黑夜也竟被那炉中煤照亮。
前一句形容煤炭燃烧给人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后一句写炉火火势之大,带来光明冲破沉沉的黑夜。
... ... ...
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甘愿为民出力献身的精神。
由此你会想到哪位诗人的哪句诗?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咏煤炭》PPT课件2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 。 他忧国忘身,..
发布于:2020-05-03 11:35:00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 。
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咏 煤 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 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 ... ...
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怀抱。
“混沌”,天地未分之前,指自然界。“乌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阳和”,原指和暖的阳光,这里指煤炭的热力。“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两句意为: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
“爝(jue)火”,小火把。“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意思是: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
“鼎彝”指帝王宗庙的祭器;“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变的。“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这两句的寓意是: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
... ... ...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以“乌金”称煤炭,以“阳和”借指煤炭,表现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喜爱。
第一句:咏煤炭点题。
第二句: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春浩浩”承接“阳和”,“照破夜沉沉 ”,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前句形容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后句写出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的火势之大,显示自己怀抱爱国忧民的心怀。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铁石”句表示坚贞不变的决心,也正是于谦人格的写照。
寓意甘于为国家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乃国之根本,民之福星。
... ... ...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诗人为国为民,竭尽心力的情怀。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以兴国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确点出,其舍己为公的心志在后两句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全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志向:铁石虽然坚硬,但依然存有为国为民造福之心,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他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
《咏煤炭》托物言志
是一首咏物诗。
表达了于谦爱国忧民的思想及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
诗歌还蕴藉体现了于谦清正廉洁的品行,政绩卓著的才华。
默写《咏煤炭》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它改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文章。
《咏煤炭》PPT课件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
发布于:2020-05-03 11:35:00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初名从嘉,字重光,南唐中主第六子。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
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 ... ...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无尽无休的“春花秋月”反而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 ... ...
说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它所传达出来的神韵。
A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
B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
C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总结:白描手法,以粗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
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
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
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虚实结合
《虞美人》PPT课件2 关于李煜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Z第六子,于96..
浪漫温馨的蝴蝶兰鲜花PPT背景图片下载;
发布于:2020-05-03 11:35:00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Z第六子,于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精书法、绘画、音律,诗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被称为“千古词帝”,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 ... ...
绝代词人 薄命君王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逐深”。
学习目标:
1.诵读并背诵诗歌
2.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
3.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 ...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 ... ...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3.“只是朱颜改”,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4.“问君能有几多愁”,作者的愁有哪些?
5.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你还能举出哪些形象表现愁的诗句?
... ... ...
三次发问: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问君能有几多愁?
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 ... ...
李煜的这首词字字血泪,发自内心,词人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
结语:李煜的愁时隔千年,依旧感染着无数读者。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我想,这是因为它褪去了帝王外衣,平民式的抒情让很多有过痛苦、有过失去的人们感同身受。同时,它是血泪之作,于绝境中的绝望之作,惟其如此,感人至深。
教师寄语:
平庸的心灵只能有平庸的痛苦,平庸的痛苦只能产生平庸的艺术,而那些伟大的艺术只会在绝望的心灵里诞生。我们可能不会绝望,我们可能不会写出惊人的篇章,但是,珍惜拥有的东西,热爱自己的生活比一切都显得重要。让我们在热爱诗歌的同时更热爱我们的生活吧!
扩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要求:仔细体会作者心情,运用联想、想象的手法,合情合理地展现梦境。
《虞美人》PPT课件 李煜 初名从嘉,字重光,南唐中主第六子。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
浪漫温馨的蝴蝶兰鲜花PPT背景图片下载;
发布于:2020-05-03 11:35:00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文学常识: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给君主上的奏章。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
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guī niè),作文的楷模。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代表作是《出师表》。
... ... ...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V(xiāo)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gōng)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关于刘禅
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能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作昏庸无能人的代称。
... ... ...
1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 ) 薄( )
以塞( ) 驽钝( )
陟( )罚臧( )否( )
裨( )补阙( )漏
译法口诀 :
文言翻译有诀窍,
变单为双是法宝,
调换语序译通顺,
适当加减译得好。
... ... ...
㈠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
⒈薄 妄自菲薄( )
薄纸( )
⒉塞 以塞忠谏之路( )
堵塞( )
⒊行 行阵( )
性行淑均( )
⒋否 陟罚臧否( )
是否( )
⒌遗 以遗陛下( )
遗失( )
㈡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⒈益州疲弊
⒉盖追先帝之殊遇
⒊恢弘志士之气
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⒌先帝不以臣卑鄙
⒍由是感激
... ... ...
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
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
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阅读第二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
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
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 ... ...
1、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2、此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是如何体现的?
3、此表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何特点?请具体阐述。
思路:以“出师”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 ... ...
理解练习:
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
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 ...
课外拓展: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yáo)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文章学习拓展
一、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如何衡量他们?你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请结合本文所学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进行评价。
二、文章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杜甫:出师未捷人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用法,积累文言知识,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能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2.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了解表的有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3.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
发布于:2020-05-03 11:34:59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晚年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
写作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名词,作书信、文件讲。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或指信函,或指文件,都属于名词的范畴。另一种是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明人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 记斗鸡玩赌者的故事 ”的意思。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 ... ...
翻译下面的句子,解释重点词语: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 ,对于书信的往来中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希望您或许会谅解我。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现在君实用来指教我的。
见教者:指教我的问题(内容)。
翻译下列句子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重点字词:重念:又考虑到。视遇厚:对待优厚。
反复:指书信来往。宜:应该。卤莽:同“鲁莽”,草率,冒失。具:全部,引申为详细。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冀:希望。见恕:原谅我。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名称”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确的认识了。
... ... ...
1、这段文字可分为几层?
在“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句后划分为两层。
2、作者引用“盘庚迁都”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引用“盘庚迁都”的历史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
3、这段文字还揭露了什么问题?
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国事、专以向众人献媚取宠为能事的丑恶嘴脸。
... ... ...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认知此文寓刚于柔的特点。本文观点鲜明,态度决绝,但措辞委婉得体,具有寓刚于柔的特色。如第二段中,“至于怨谤之多”,先用“固前知其如此也”一句接住,是退;然后“人习于苟且”数句对这种怨谤作出深刻的剖析,是进。一退一进之间形成跌宕,也就形成了全文的委婉文气,但委婉中又含有刚气,含有锋芒。这固然是由于书信体格式的需要,也出于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更是源于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坦荡胸怀和高度自信。
《答司马谏议书》PPT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 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特点,掌握这篇驳论文..
《答司马谏议书》PPT课件2 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名词,作书信、文件讲。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或指信函,或指文件..
发布于:2020-05-03 11:34:59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名词,作书信、文件讲。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或指信函,或指文件,都属于名词的范畴。另一种是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明人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 “ 记斗鸡玩赌者的故事 ” 的意思。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写作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 ... ...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第1自然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某:古人在信稿上用“某”,代替自己的名。
窃:我私下,谦词。
每:往往,常常。
术: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反复:指书信往来。
具道所以:详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见恕:原谅我。
... ... ...
第2自然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儒者:这里指读书人。
侵官:侵犯官员的职权。
征利:与民争利。
以致:因而招致。
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
“名称”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确的认识了。
现在君实用来指教我的。
见教者:指教我的问题(内容)
... ... ...
“不恤国事”中的“恤”字,其意思是: ( )
A)忧愁 B)顾念
C)怜悯 D)单薄
下列各项中“度”字的读音与“度义而后动”中相同的有: ( )
A)以己度人 B)审时度势
C)豁达大度 D)置之度外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致天下怨谤也 致:招致
B、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以谓:认为。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举:列举。
D、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仅仅。
... ... ...
《答司马谏议书》PPT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 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特点,掌握这篇驳论文..
《答司马谏议书》PPT课件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晚年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 写..
发布于:2020-05-03 11:34:59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⒈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⒉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⒊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学习古诗词要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记住其中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能够背诵。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
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 ... ...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债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重点词理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珍羞:珍美的菜肴。羞同“馐”。直:同“值”
赏析: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欲抑先扬,极言宴席的华美。手法高度夸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四顾:环看四周。
问:面对美酒佳肴,作者为什么却放下酒杯,撂下筷子,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呢?这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赏析: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端起酒杯,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掷下;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刻画了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 ... ...
理 解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本诗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远大抱负。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行路难》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的 ⒈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⒉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⒊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导入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学习古诗..
《行路难》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的作品善于从民间汲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
《行路难》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品读古典诗词作品的意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2.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培养文雅的性情,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
发布于:2020-05-03 11:34:59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⒈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⒉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⒊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称号】“诗仙”
【评价】“中国古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清新、飘逸。”
【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一生以“安社稷”、“济苍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虽然两次从政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为之奋斗一生,可以用屈原的名句来形容他,“虽九死而其犹未悔”。
... ... ...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当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最后被“赐金还山”,诗人“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在朋友为他践行的酒宴上愤然写下了这组诗。
行路难(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 ...
请简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运用夸张、对比的修辞。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扬先抑,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心绪作铺垫;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性的动作,揭示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请简要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是虚写,不是实写。运用比喻和象征,作者以“冰塞川”“雪满山”来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象征前途的渺茫。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其中蕴涵着无限的悲愤。
... ... ...
本诗抒写了作者在仕途上遭遇艰难时,产生了抑郁苦闷的情绪,但仍盼有一天施展自己的才华.表达作者豪迈乐观,积极进取的旷达胸怀和理想抱负.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情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酌酒(zhuó) 歧路(qǐ) 冰塞川(sài)
B.鲍照(Bào) 踯躅(zhí zhú) 应届(yìn)
C.珍馐(xiǔ) 迂讷(nè) 膝盖(xī)
D.投箸(zhù) 尽管(jǐn) 比拟(nǐ)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行路难》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的 ⒈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⒉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⒊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导入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学习古诗..
《行路难》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的作品善于从民间汲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
《行路难》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品读古典诗词作品的意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2.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培养文雅的性情,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
发布于:2020-05-03 11:34:59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庄子 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 ... ...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关于《庄子》
内容:书中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
特点:想象奇特,汪洋恣肆,善用寓言作喻。
“寓言”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简短,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 ... ...
合作探究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倏忽报德
经过:日凿一孔
结果:浑沌死
2、回答下列问题,体会故事中“倏、忽、浑沌”命名的意义。
文中“倏、忽”意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表有为,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
浑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辟前的自然状态,代表无为。
“倏、忽、浑沌”命名,即生动形象又充满幽默与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庄子想象的奇诡。
以人的有为,来凿就自然的无为。有为的所谓成就,就是无为的死亡了
3、“倏”和“忽”为什么要给混沌凿开“七窍”?结果如何?
他们想报答混沌对他们的友善。(谋报混沌之德)
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混沌死了。
... ... ...
研讨本文寓意
(1)对客观事物不去做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单凭主观热情,盲目好动,反而引出坏的结果。
(2)做事快而不加思索,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即不按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
(3)告诫人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尽量减少和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4)做事虽出于好心,但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相反结果。
(5)办事要看对象,勿把好事办坏事。
... ... ...
合作探究课文
1、纪子对斗鸡的观察分为哪几个阶段?
2、纪子通过对斗鸡的观察训练,认为“几 矣”,文中反映出“几矣”原因的句子应是哪句?
3、纪子养的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4、文中的“德全”你如何理解?
5、你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研讨本文寓意
A、为人要去掉骄傲盛气,扎扎实实修养自身。
B、遇事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欲速则不达,勿急于求成。
C、做任何事情都要全身贯注,专心致志,精神要达到最高境界。
D、强调人的精神因素,精神因素是人的诸多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 ... ...
善用寓言阐明一定道理。两则短文均是寓言,都有一定寓意。第一则可理解为不按照规律办事,会好心办坏事;也可理解为做事不考虑后果,结果弄巧成拙。第二则可理解为要把骄傲浮躁收敛起来,把力量气势凝聚于内,才能修养到家。
语言精炼,意境开阔。两则寓言总共不到200字,却写得意境深邃,简洁之至,寥寥数语,把倏、忽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刻画了出来;把斗鸡由骄盛到似木鸡表现了出来。
1、除了从课文中学到的成语外,你还知道《庄子》中的成语吗?
鹏程万里、呆若木鸡、朝三暮四、望洋兴叹、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螳臂当车、东施效颦、扶摇直上、涸辙之鲋 等等。
2、同学们,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中,如“东施效颦”“螳臂当车”等,你能复述故事的内容吗?
... ... ...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5.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 ...
1、解释下列红体字
为倏 日凿 谋报
七窍 相与 以视、听
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2、把下列意义相同的“之”归成两类。
南海之帝 待之甚善 浑沌之地
浑沌之德 尝试凿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 ... ...
《庄子二则》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探究 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
《庄子二则》PPT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的作品及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重点) 2.欣赏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辩论,理解课..
《庄子二则》PPT课件 一、 走近作者 1、庄子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文学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
发布于:2020-05-03 11:34:58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韩婴及其《韩诗外传》的文学常识;并能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并能把握课文内容,领悟选文主旨,学习言简意赅的写法。
情感价值观:从课文内容中受到教育,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前知识知多少
选自《韩诗外传》,题目是编者加的。本文是周公教育儿子伯禽的一段内容,诫:告诫,警告劝诫。
韩婴,西汉古今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今北京)人。
“周公”何许人也?
周公,西周初政治家。文王第四子,武王之弟,姓姬名旦,又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曾佐武王伐商,多次建功。武王死,以成王年幼,由他摄理政事。
... ... ...
读准下列字音
姬( ) 相( )天子 吐哺( )
嚼( ) 守以畏者( )
睿( ) 智 桀( ) 纣( )
欤( )
思考并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原文回答)
“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2、周公提出的“六德”是什么?
“六德”就是六种谦虚的美德,即“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3、“桀、纣是也。”中的“是”意思是什么?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这样。“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
4、“夫贵为天子,……桀、纣是也。”
这几句,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述了什么观点?
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论述了要谦逊谨慎的观点。
... ... ...
1、词语运用:言简意赅,脍炙人 口。
如“博闻强记”、“富有四海”、“握发吐哺”等词语,历来被人沿用。
2、中心表达:通过周公对前往鲁国的儿子的告诫,揭示了守业之难以及礼贤下士是守业的根本保证。
3、写作借鉴:本文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周公先陈述自己的情况,由此引出对儿子的劝诫,并从六方面层层深入论述了谨慎之必要。这种写法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
合 作 探 究
1、周公为什么诫子?
2、周公诫子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周公怎样劝诫儿子的?
4、你认为文中提到的“六德”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 ... ...
你认为文中提到的六种“谦德”有何现实意义?
这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
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你认为文中提到的六种“谦德”有何现实意义?
这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 ... ...
1.《周公诫子》选自《______》、作者_____,_____朝古今诗学“_____”的开创者。
2.周公,是周初的_____家,姓 名_____,曾帮助_____灭商。
1.第一句:交代周公诫子的_____,突出诫子的_____,_____性。
2.从第二句“周公诫子曰”到结尾。写周公_____。
解释紫色字:
①无以鲁国骄士。
②犹恐失天下之士。
③一饭三吐哺。
翻译句子:
①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②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 ... ...
本文采用层层说理的方法突出了“不可怠慢人才”这一中心,详写了应遵从的六种谦德,你如何看待这六种谦德?
解释下列句子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点滴积累:1.从以上句子中能引申出哪几个成语?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
博闻强记,以浅守之者,智。
... ... ...
迁移:古人教育名言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熟读课文,如果以这篇文章作为一则材料,按照你的理解,提炼出一个观点,试用本文采用的“起—承—转—合”的议论结构形式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有说服力。
《周公诫子》PPT课件3 课文引入 周公(?约公元前1095)姓姬,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因以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为其封地,故称周公,是西周初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殷周交替之际..
《周公诫子》PPT课件2 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李白《与荆州书》中也有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的句子。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就演..
发布于:2020-05-03 11:34:58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李白《与荆州书》中也有“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的句子。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本文节选自《韩诗外传》,题目是编者加的。本文是周公教育儿子伯禽的一段内容。诫,告诫,警告劝诫之意。
作者:韩婴,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治今北京)人西汉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韩婴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学者,他讲学授徒写成很多著作,其中有《韩故》、《韩诗内传》、《韩诗外传》、《韩说》等。韩婴讲授、注释《内经》有许多独到之处,世称'韩诗',与辕固生的'齐诗'、申培的'鲁诗'并称'三家诗'。韩婴还对《易经》很有研究,做过很多注释,著有《周易传韩氏三篇》,但未能流传于世。
... ... ...
根据课文内容思考:首句的作用是什么?
“成王封伯禽于鲁”,交代周公诫子的背景,突出诫子的必要性、重要性。
在周公大段诫子的话中,论点是什么?
“往矣,子无以鲁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这段话的论点,即告诫儿子不要怠慢、轻视人才。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是正面阐述:首先用实例说明,周公以自己辅政“握发吐哺”的切身体会诫子;(事例论证)
2、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周公以圣言相劝,介绍自己所听到的圣言,即遵循的六种“谦德”。(道理论证)
3、“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是反面论说。
... ... ...
周公从哪六个方面阐述“谦德”的具体内容及意义?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其一,“守之以恭”就会得到荣耀;
其二,“守以俭”就会安定;
其三,“守以卑”就是高贵;
其四,“守以畏”就意味着胜利;
其五,“守之以愚”就是明智;
其六,“守之以浅”是一种聪明。
这六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既从不同角度反复强调了“谦德”,又气势充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周公诫子》PPT课件3 课文引入 周公(?约公元前1095)姓姬,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因以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为其封地,故称周公,是西周初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殷周交替之际..
《周公诫子》PPT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韩婴及其《韩诗外传》的文学常识;并能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
发布于:2020-05-03 11:34:58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周公(?—约公元前1095)姓姬,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因以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为其封地,故称周公,是西周初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殷周交替之际,周公辅助周武王伐纣灭商。建周次年,武王即逝,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在摄政期间,周公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比较重要的如:广封诸侯,先后封了宋、卫、鲁、齐、燕等七十一个诸侯国,“封建诸侯”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制礼作乐,依据周朝的特点对殷礼进行损益,完善了各种典章制度,这些典章制度后来被称作“周礼”或“周公之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韩婴 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涿郡|人(今任丘市人),西汉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韩婴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学者,他讲学授徒写成很多著作,其中有《韩故》、《韩诗内传》、《韩诗外传》、《韩说》等。韩婴讲授、注释《内经》有许多独到之处,世称'韩诗',与辕固生的'齐诗'、申培的'鲁诗'并称'三家诗'。韩婴还对《易经》很有研究,做过很多注释,著有《周易传韩氏三篇》,但未能流传于世。
... ... ...
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一、文学常识。
1.《周公诫子》选自《_____》,作者____,朝古今诗学“____”的开创者。
2.周公,是周初的____家,姓____名____,曾帮助____灭商。
二、解释词语。
诫:告诫,警告劝诫。
相:辅佐。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尊盛:位高势盛。
聪明:位高势盛。
... ... ...
1.文章最后一句采用反问句形式有何效果?
2.根据周公诫子的内容,想象其子伯禽到鲁国后会如何做?
本文言简意赅,脍炙人口。如“博闻强记”、“富有四海”、“握发吐哺”等词语,历来被人沿用。
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周公先陈述自己的情况,由此引出对儿子的劝诫,并从六方面层层深入论述了谨慎之必要。这种写法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
《周公诫子》PPT课件2 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李白《与荆州书》中也有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的句子。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就演..
《周公诫子》PPT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韩婴及其《韩诗外传》的文学常识;并能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
发布于:2020-05-03 11:34:58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积累重点字词,归纳文言知识。
2、了解“表”的一般知识。
3、理清课文脉络,背诵全文。
4、诸葛亮在文中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
5、作者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从表文中你能了解作者回顾了哪几件事?有何作用?
6、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 ... ...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常见有疏表奏章几种。它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即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或是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求写得辞情恳切,委婉动人,陈述衷情。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1、听读课文,识记字词。
2、理清脉络,划分结构。
3、勾画字词,试译课文。
4、从表文中你能了解作者回顾了哪几件事?
... ... ...
崩殂 忠谏 陟罚 臧 否 裨补阙漏
费t 猥自枉屈 夙夜忧叹 妄自菲薄
庶竭驽钝 谘诹善道 以遗陛下
第一部分:(1—2)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3)自叙经历,表达“报先帝 ,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
第三部分:(4)明确各方面的责任。
... ... ...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亮表奏:先帝创建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贫穷衰弱,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从护卫的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因为他们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恩典,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扩大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啊。
... ... ...
1、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
提出了三条建议:⑴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⑵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⑶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2、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①希望后主能“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②希望后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③希望后主能“亲贤臣,远小人。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总之,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稳定的后防,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3、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你看出来了吗?
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忱,21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入情入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惟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跌宕多姿,起伏有致。
... ... ...
1、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请求出师北伐,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表达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2、怎样理解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之间的关系?
以广开言路为基础,用严明赏罚为手段,达到亲贤远佞的目的。亲贤远佞是核心。
3、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说明了创业维艰,表达了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
4、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
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效忠之情。
... ... ...
1、谋篇巧妙,层次分明。
2、情辞恳切,叙、议、抒结合。
3、骈散结合,笔法灵活。
4、文章叙事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也富于变化,笔法摇曳多姿,不拘一格。
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 ... ...
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
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 ... ...
写出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注解: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2)运筹帷幄。注解: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出处:《汉书·高帝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注解: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 ... ...
用原文语句回答
1.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5.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1)开张圣听 (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
6.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7.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第二段中提出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用法,积累文言知识,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能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2.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了解表的有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3.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
发布于:2020-05-03 11:34:58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 出山辅助刘备。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
表 是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自己的请求、愿望或意见的一种文书样式,也叫“奏章”或“奏疏”。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建立两年,备病逝,刘禅继位(16岁)。他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军政大事。227年,率军北进,驻军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临出发前上书,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 ... ...
读准下列划线的字: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 )薄( )
以塞( ) 驽钝( )
陟( )罚臧( )否( )
裨( )补阙( )漏
... ... ...
课文解说 (第一段)
指出当前形势不利,因此要进言
(1)先帝崩殂,群龙无首
(2)天下三分,局势不安
(3)益州疲弊,形势险峻
应:多听进言,广泛纳谏
不应:妄自菲薄,看轻自己
第一段分析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追殊遇报陛下
... ... ...
说说文中多次提及先帝的用意。
感激先帝知遇之恩
感慨先帝创业艰辛,警惕后主
以父子之情感动激励后主
加强劝说后主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表F的父子、君臣之情《出师表》中
指出先帝创业艰难,盼后主能发奋积极
多次提及先帝,劝告后主追念先帝遗训,亲贤远佞
述身世,表明自己尽忠报先帝及为后主效力
以臣子身份向后主提出建议及推荐人才
表明自己北伐的决心及各大臣职责
... ... ...
找出本文中的成语并作解释。
妄自菲薄 随便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引喻失义 说话不恰当。
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些什么。
作奸犯科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优劣得所 指知人善任,使其得到适当的位子。
计日而待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三顾茅庐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 ...
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⑴希望后主能“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⑵希望后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⑶希望后主能“亲贤臣,远小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国家“兴隆”。总之,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强大稳定的后方。
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可能贯彻执行。
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
⑴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t、董允等。
⑵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
⑶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北伐。
... ... ...
理解练习:
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3.作者自叙志趣,不求功名的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 ...
文章学习拓展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如何衡量他们?你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
《出师表》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用法,积累文言知识,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能够背诵课文的重点段落。 2.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
《出师表》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了解表的有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3.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
发布于:2020-05-03 11:34:58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造化弄人吧……这首词词牌名曰《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是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自秦皇扫六合之后,“皇帝”二字便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它是岱宗上的至极顶峰,是至高无上,是骄傲;它亦是沧浪中的一叶扁舟,是飘摇不定,是无奈……百姓看朝代的兴衰迭起,均在“皇帝”;后人论国家的千秋功过,亦在“皇帝”。“贤君”“明君”……尚可换得青史留名;如若不然,便是名不见经传,或遭后人唾弃。皇帝的其他才能却无人去论。然而,试问,如李世民者,几人?
他,确不是一位好皇帝;他,又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你是不甘心的吧!若你是一位词人,定能像李白一样美名千古。然而,你却是一位皇帝……皇帝……
... ...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① 。
是离愁② ,
别是一般③滋味在心头。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②离愁:指去国之愁。
③别是一般:也作“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 ... ...
李煜,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 相见欢》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月。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一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领受了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中,这使他的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
... ... ...
作者在最后调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轻轻道出一切只因为离愁而起,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却隐藏着作者极深的哀痛,在无可奈何的环境中,在离愁的煎熬下,痛极而无泪的 感觉,后主只潇洒豁达的说出,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在心里头,至於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就须我们慢慢的去品味了!!
尘埃落定,一梦浮生。天降李煜于滚滚红尘中,也不过只为了结人世一段债罢了:情债、文字债、国家债。
《相见欢》PPT 第一部分内容:原文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创作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
《相见欢》PPT课件2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世称李后主。 975亡国降宋,后被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
《相见欢》PPT课件 《相见欢》选自《南唐二主词》,作者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975年亡国降宋,后被毒死。 相见欢,词牌名,又作乌夜啼。这首诗是他降宋后写的,借以表达..
发布于:2020-05-03 11:34:57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词坛豪放派代表词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这年十月,他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这首词,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
... ...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借出猎表达报国决心
借孙权射虎的典故,表现作者的少年狂气。
运用冯唐持节的典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能建功立业。
末一句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 ... ...
赏析“千骑卷平冈”这句话。
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卷”字生动地写出了狩猎人数之多,速度之快,描绘了出猎的壮观情景。
该句运用“射天狼”这一典故来表达自己抵抗外族侵略,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面吗?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狩猎、打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业,杀敌为国的豪情壮志。
... ... ...
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装备)的句子吗?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请你找出表现狩猎人数之多,速度之快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找出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的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 2.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作豪迈风格。 3.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 ... ....
《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这四首词的内容,背诵这四首词。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江城子密州出猎》PPT课件7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婉约派:..
发布于:2020-05-03 11:34:57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共享文名,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写作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 ...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帽穿好貂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来下诏,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那样啊?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 ... ...
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 ... ...
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威风凛凛。
你能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千骑卷平冈”;威武雄壮
请你找出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你能概括上阙的内容吗?
描绘打猎的威武场面。
找出表现词人心胸开阔,胆气豪壮的句子。
“酒酣胸胆尚开张”
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是哪句?
“鬓微霜,又何妨!”
找出表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的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找出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的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能概括一下下阕的内容吗?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 2.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作豪迈风格。 3.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 ... ....
《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这四首词的内容,背诵这四首词。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江城子密州出猎》PPT课件7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婉约派:..
发布于:2020-05-03 11:34:57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柳永。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 ... ...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朝
2.请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
下片:抒写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
3.说说本词“用典”从表达上的好处:
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 形象?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答: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4.词中有三处用典,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原句、出处及表达的意思。
①原句“亲射虎,看孙郎”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表达的意思 作者以孙权自喻,为报答百姓倾城出动跟随自己出城打猎,自己要像孙权当年一样,亲自弯弓射虎。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与首句照应。
②原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出处《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表达的意思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
③原句西北望,射天狼出处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 “主侵掠”的,这里用以指代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达的意思为了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 2.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作豪迈风格。 3.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 ... ....
《词四首》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这四首词的内容,背诵这四首词。 2.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
《江城子密州出猎》PPT课件6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共享文名,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
发布于:2020-05-03 11:34:57
0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