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
从故事中领悟,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
1、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 聊斋志异 》,作者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 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
a.恐娇惰不能作苦。
b.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c.月明辉室,光鉴毫芒。
d.良宵胜乐,不可不同。
e.何术之求?
f.归宜洁持,否则不验。
... ... ...
第一自然段:求师学法
第二自然段:随众采樵
第三自然段:看师演法(剪纸成月、饮酒不尽、著化嫦娥、席移月中)
第四自然段:师父教法
第五自然段:演法失灵
思考:为什么王生演法会最终失败?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
恐娇惰不能作苦
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王窃欣喜,归念遂息
苦不可忍,未谙此苦
自诩遇仙,惭忿
... ... ...
本文讲述的是王生娇惰不能做苦,拜师学习却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最终“碰壁”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只有不畏艰辛,一个人才能有所成就,否则会处处“碰壁” 。
1. 如果王七继续在劳山待下去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你认为王七怎样做,师父才会教给他真正的本事?你认为这个故事还可以怎样改编出一些新的含义?你可以练练笔。
2. 读读《聊斋志异》中的其他佳作,如《促织》《画皮》。
《劳山道士》PPT课件3 作者作品简介 蒲松龄:清代杰出的小说家。字留仙,又字剑 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以谈狐说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言短篇小..
《劳山道士》PPT课件2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 他用数十年的时间编撰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号,志是记的意思..
《劳山道士》PPT课件 蒲松龄 字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生于明崇祯 十三年(公元1640年)辛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
发布于:2020-05-03 11:34:15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公元772年-846年),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南)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据说能够流传于老太太、兵士、僧徒口中。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
作品集《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
... ... ...
读诗明鉴:
1、这首诗重点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哪一幅画面更倾注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
3、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景物描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语言描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心理描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第二层八句,前四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割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
... ... ...
在这首叙事诗中,诗人以自己的亲眼所见,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讨论两个问题:
一、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1.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
2.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二、杜牧的这首怀古咏史诗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
借慨叹周瑜因有东风之便取得成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 ...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国家整个局势和个人心境
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艰苦卓绝的斗争,坎坷不平的一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后世仁人志士常把它用来激励自己为民族大业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 ... ...
【作者小传】(1270--1329) 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曾 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 ... ...
内 容 评 析
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封建政权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③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范成大)
④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崔道融)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诗词五首》PPT课件11 书山有路 1.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有《..
《诗词五首》PPT课件10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闻官军收河..
《诗词五首》PPT课件9 学习目标 1、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查找资料,了解相关作者及背景。 3、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使至..
发布于:2020-05-03 11:34:15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本文选自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注(1)为:替。(2)乃:才。(3)语:告诉。(4)大:长大。 (5)将:带着。(6)使相:派人仔细观察。
楚国干将莫邪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想要杀掉他。铸成的剑有雌雄两柄。干将的妻子怀有身孕,即将临产。干将对妻子说:“我替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王发怒,我去送剑,王一定会杀我。你生下孩子,假若是个男孩,等到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于是干将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发脾气,派人察看干将带来的剑。剑有两柄,一雄一雌。干将只带来了雌剑,雄剑却没带来,楚王发怒,就把干将杀了。
... ... ...
1、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2、课文围绕这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干将铸剑,为王所杀 —— 开端
子赤取剑,欲报父仇 —— 发展
山中遇客,以命相托 —— 高潮
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 结局
... ... ...
4、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赤 —— 为报父仇,至死不渝
2)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
客 —— 见义勇为,英勇无畏。
《干将莫邪》PPT课件3 一、关于《搜神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用笔记体写成。20卷。原本已佚,今本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各书中辑录而成。内存志怪故事454条。内容多为..
《干将莫邪》PPT课件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一、关于《搜神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用笔记体写成。20卷。原本已佚,今本从《法苑..
发布于:2020-05-03 11:34:14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关于《搜神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用笔记体写成。20卷。原本已佚,今本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各书中辑录而成。内存志怪故事454条。内容多为神怪异闻,其中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一般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人物形象鲜明。它对唐代传奇和俗文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二、关于干宝
生卒年不详。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平生著作很多。有《周易注》、《周官注》、《春秋左氏义外传》、《晋纪》、《搜神记》等。所撰《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原书20卷,已佚,今传本为后人辑录.
... ... ...
一. 教学目标
1. 在读懂文章、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2. 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中侠客的人物形象
难点:正确理解文章情节中的怪异成分
... ... ...
一、第一段译文
楚国的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时间才完成,楚王发怒,要杀他。剑有雌剑和雄剑两把。他的妻子怀孕就要生孩子了。丈夫告诉妻子说:“我为楚王作剑,三年才成,楚王发怒,去了一定杀死我。你如果生了孩子是男孩,大了之后,告诉他说:‘出门看南山,松树生长在石头上,剑藏在它的后面。’”于是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怒,派人察看它。剑有两把,一把雄剑一把雌剑,雌剑来了雄剑没有拿来。王大怒,就杀死了他。
第二段译文:
莫邪的儿子叫作赤,等到后来长大成人,就问他的母亲说:“我的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的父亲为楚王作剑,三年才成。楚王发怒,杀死了他。走的时候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看南山,松树生长在石头上,剑藏在它的后面。’”于是赤出门向南望,不见有山,只看见堂屋前有一根松木柱子竖立在石头上面。于是就用斧子砍破石头的背面,得到了剑,日夜想着要报复楚王。
... ... ...
复述提示:
干将因为什么被楚王所杀? 在向楚王献剑之前是怎样向妻子交代的?
赤长大后做了什么?他想要干什么?
赤在哪里?是怎样遇到客的?客是怎样允诺替赤为父报仇的? 之后赤又是怎样做的?
客设了怎样的计谋杀死楚王的?客杀死楚王后又怎样做的?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1、为报杀父之仇,干将莫邪的儿子是怎样做的?
赤先是“寻剑”,在报仇无门的情况下“入山行歌”,最后用自刎来托付“客”为自己报杀父之仇。
2、“客”是一个有勇有谋、有信有义的人,他的“勇”表现在哪里?他的“谋”表现在哪里?他
的“信义”表现在哪里?
“客”的“勇”表现在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来行刺楚王,“客”的“谋”表现在是他想出了行刺楚王的办法。他的“信义”表现在他不负重托,用生命完成了为赤报仇的任务。
... ... ...
课文通过一个侠客为干将莫邪之子赤报杀父之仇的故事,表现了“客”不辜负赤的信任,终于完成了赤的嘱托,赞扬了侠义之士为维护正义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干将莫邪、赤、客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敢于反抗楚王,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表现出一种英勇顽强、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这篇文章中有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能代代相传?
明确:故事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 ... ...
想一想·做一做
一、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听说楚王用很高的价格收买你的头颅,拿你的头和剑来,我为你报仇。
2.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这是勇士的头,应该在汤镬中煮他。
3.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这人的头不烂,请王亲自靠近锅边去看,他一定会烂掉的。
4.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三个头颅一起烂掉,不能区别,就分开他们的汤和肉埋葬他们。
《干将莫邪》PPT课件2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第一段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
《干将莫邪》PPT课件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一、关于《搜神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用笔记体写成。20卷。原本已佚,今本从《法苑..
发布于:2020-05-03 11:34:14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蒲松龄, 字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生于明崇祯 十三年(公元1640年),辛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十八岁中秀才, 此后却屡试不第, 遭遇坎坷。他将自己的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以及对当时社会矛盾的体察, 饱蘸着血泪, 倾注笔端, 创作了流传百世的《聊斋志异》。但他的创作成就
并不仅限于此, 几乎涉及文学的各个门类, 他创作的诗现存1056首, 词119 阕, 但曲有包括著名的《墙头记》、《姑妇词》在内的15种70余万字。此外蒲松龄还撰写了《历日文》、《省身语录》等9种杂著, 内容涉 及天文、农业、医药、教育等各个方面, 另有《闸窘》等三部戏曲。
... ... ...
以仙狐鬼怪为主要热莸亩唐文言小说集,体裁寓言,耗费了蒲松龄二十年之功。蒲松龄常于空闲时间铺席于大树下,一边放置茶,一边手摇葵扇,A听过往行人的故事,并且记载、重写、组织成首尾完整的故事。
作者科场失意、怀才不遇,再加以家境困D、同情民疾,因此托言鬼狐、寄身立命。
聊斋志异书影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
... ... ...
一、故事开端:求师学法。但怕吃苦。
三、故事发展:看到师父与客人的表演,暂时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四、故事高潮:不能吃苦,临回家求师父教授穿墙术。
五、故事结局:回家炫耀,法术失灵,结果头撞大包。
小说写王生学道,因受不了苦,又急于求成,加上存心不良,最后以碰壁而告终的故事。
文章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用心纯良,精诚专注,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将一事无成。
《劳山道士》PPT课件4 教学目标 了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 从故事中领悟,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 知识检测 1、作家作..
《劳山道士》PPT课件3 作者作品简介 蒲松龄:清代杰出的小说家。字留仙,又字剑 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以谈狐说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言短篇小..
《劳山道士》PPT课件2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 他用数十年的时间编撰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号,志是记的意思..
发布于:2020-05-03 11:34:14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
他用数十年的时间编撰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号,“志”是记的意思,“异”指离奇的事。本书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
鲁迅评其为:“使花妖狐魅,各具人情,和异可亲,实为异类。
... ... ...
邑 有 王 生, 行 七, 故家
本县有个姓王的读书人,排行第七,是世代
子。 少 慕 道, 闻
官家子弟。年轻的时候爱慕道家法术,听说
劳山 多 仙人, 负 笈 往 游。
劳山上有许多仙人,就背着书箱前去学习。
登 一 顶, 有 观宇, 甚 幽。
登上一个山顶,有一座道观,很是幽静。
一道士坐蒲团上, 素发 垂 领而
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白发一直垂到衣领上,
神 观 爽迈。 叩 而与
神态相貌清爽高超。王生恭敬地询问并与道
语, 理 甚玄妙。 请
士交谈起来,道士的道理很玄妙。王生请求
... ... ...
一、故事开端:求师学法。但怕吃苦。
三、故事发展:看到师父与客人的表演,暂时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四、故事高潮:不能吃苦,临回家求师父教授穿墙术。
五、故事结局:回家炫耀,法术失灵,结果头撞大包。
小说写王生学道,因受不了苦,又急于求成,加上存心不良,最后以碰壁而告终的故事。
文章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用心纯良,精诚专注,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将一事无成。
《劳山道士》PPT课件4 教学目标 了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 从故事中领悟,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 知识检测 1、作家作..
《劳山道士》PPT课件3 作者作品简介 蒲松龄:清代杰出的小说家。字留仙,又字剑 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以谈狐说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言短篇小..
《劳山道士》PPT课件 蒲松龄 字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生于明崇祯 十三年(公元1640年)辛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
发布于:2020-05-03 11:34:14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者作品简介
蒲松龄:清代杰出的小说家。字留仙,又字剑 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以谈狐说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约40万字,431篇。主要内容包括:暴露当时政治的昏暗,同情被压迫人民的痛苦,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平,特别是科举制度,作了深刻揭露,对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不合理,予以抨击,歌颂青年追求理想和爱情及叛逆精神。故事往往给人美好的结局,令人大快。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
*邑〔邑:县。这里指本县,即山东省淄川县。〕有王生〔生:泛称读书人。〕,行〔行(háng):排行。〕七,故家〔故家:世代作官的人家。〕子。少慕道〔慕道:爱慕道教的修行和法术。〕,闻劳山多仙人,负笈〔负笈(jí):背着书箱。旧时士人出外求学都背着书箱。〕往游。登一顶,有观宇〔观(guàn)宇:道士住的宇。〕,甚幽〔幽:深,静。〕。一道士坐蒲团〔蒲团:蒲草编的扁平坐具。〕上,素发垂领〔素发垂领:白头发垂到衣领上。〕而神观爽迈。叩〔叩:恭敬地问〕。而与语,理甚玄妙〔玄妙:深远高妙,不易领会。〕。请师之〔师之:以之(道士)为师。〕,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作苦:服苦役,作艰苦的劳动。〕。”答言“能之”。其门人〔门人:学生,徒弟。〕甚众,薄暮〔薄暮:傍晚。薄,迫近。暮,日没。〕毕集,王俱与稽首〔稽(qǐ)首〕叩头。。遂留观中。
... ... ...
本段分为三层:第一层(“又一月”……“明早当遣汝行”),写王生不堪其苦,向师傅辞行。王生本是一个纨绔子弟,哪能受得了这般苦楚呢?事情是明显摆在面前的,师傅自然是“笑”而遣行。
第二层(“王曰”……“道士笑而允之”),写王生请求师傅传一小术,师傅答应了。王生此行目的并未达到,当然不死心,于是临走请求师傅授术,也不负此来也。师傅同样是“笑”而允之。
第三层(“乃传以诀”……“遣之归”),师傅传授王生入壁术,但告诫他:“归宜洁持,否则不验。”心不正,术就不灵。这一层为下文王生心术不正的行为作了铺垫。
... ... ...
全文共五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一世家子弟王生听说求仙学道能使人得到好处,因此跑去崂山求道。(王生慕道,求师学法)
第二部分(第2~10段),写王生因吃不了苦,学不成道,求之一术也足矣的过程。(看师演法,师父教法)
第三部分(第10~17段),写王生因心术不正,自食其果。(王生回家,演法失灵)
本文是一篇构思奇巧,意蕴深长的讽刺小说。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说中的王生一心追求享受,但却“不堪其苦”,不肯付出艰苦的劳动,结果是尽出洋相、自食其果。他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小说通过王生的经历告诉人们,不可做心术不正的投机取巧者。
... ... ...
八、特殊句式
1.何术之求?宾语前置,应为“求之何术?”
译为:(你)求取什么法术?
2.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判断句。
译为:本县有一位姓王的书生,在家行七,本来是世代做官人家的孩子。
3.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省略句,应为“弟子(自)数百里(而)受业(于)仙师”。
译为:弟子从数百里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向仙师从业学习。
《劳山道士》PPT课件4 教学目标 了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 从故事中领悟,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 知识检测 1、作家作..
《劳山道士》PPT课件2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 他用数十年的时间编撰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号,志是记的意思..
《劳山道士》PPT课件 蒲松龄 字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生于明崇祯 十三年(公元1640年)辛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
发布于:2020-05-03 11:34:14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畎( )亩 傅说( )
胶鬲( ) 孙叔敖( )
百里奚( ) 行拂( )
曾( )益 拂( )士
... ...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 ... ...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曾益其所不能。曾 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拂 通“弼”辅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衡 通“横”梗塞,不顺
识记:词类活用:
苦:使……痛苦 劳:使……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使……资财贫乏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 ... ...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句式,列举了什么事例?
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
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是如何推论的?
这样以后,人们就知道
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
享乐能使人萎靡死亡。
... ... ...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出身卑微的事例
(道理论证)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对比论证)第3段: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总结(中心)
本文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终于担当大任的贤人事例,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们有所作为。接着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⒈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⒉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⒋体会层层推理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 第一部分内容: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12 有关孟子和《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
发布于:2020-05-03 11:34:13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有关孟子和《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 ... ...
第一自然段问题设计:
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事例,运用什么样的句式?
运用了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了第一段的结论: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现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并指明了磨练的益处:一、是培养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够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四段,分三部分。
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举例论证)
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
第3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第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
... ... ...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 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衡 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通“弼”,辅弼,辅佐
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被任用
野芳发而幽香----(花)开放
征于色,发于声----表露,表现
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
国恒亡----国家
则有去国怀乡----国都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 ... ...
总结: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无论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⒈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⒉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⒋体会层层推理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 第一部分内容: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11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
发布于:2020-05-03 11:34:13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战争背景
齐与鲁是春秋时的邻国,齐是较强大的诸侯国,鲁是较弱小的诸侯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
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遭牵累,都出奔他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公子纠出奔鲁国。
齐襄公被齐国大臣杀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莒国和鲁国都各自护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夺得君位。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当上国君后,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战于鲁国长勺。
... ... ...
掌握下列红色字词的读音:
(1) 曹刿( )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5) 小惠未蹋 )
(6)小信未孚( )
(7) 公与之乘( )
(8) 战于长勺( )
(9) 下视其辙( )
(10)登轼( )而望
(11)彼竭( )我盈( )
(12)望其旗靡( )
(13)夫( )战
(14)牺牲玉帛 ( )
... ... ...
归纳本文中心: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曹刿的担心是什么?(原文一句话)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体现了曹刿什么性格?
作用:全文的中心句,贯穿全文,反衬曹刿的远谋.
性格:显示曹刿的自信,表现对统治者的蔑视.
... ... ...
人物形象分析
曹刿:爱国,深谋远虑,政治上有远见卓识,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庄公:政治上无能,军事无知,但能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以弱胜强的原因:
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军事上抓住时机、后发制人。)
... ... ...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2、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一句子是:__________
3、曹刿认为士兵作战凭借的精神力量的一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PPT优质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三国时有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 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 也许是人..
《曹刿论战》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加强诵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特殊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本文文限,领会全文主旨。 3.充分认识到战争的胜负取..
《曹刿论战》PPT精品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
发布于:2020-05-03 11:34:13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左转》简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 ...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是邻国。齐国占有今山东中部地区,是较强大的诸侯国;路过在今山东南部,是较弱小的诸侯国。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前686年,公子小白出奔莒国;齐国大臣杀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公子纠避往鲁国。第二年,公孙无知被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鲁国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将要抵达边境的时候,先期到达齐国的公子小白已经夺得君位,即齐桓公。齐桓公派兵攻打护送公子纠的鲁国军队,鲁军被打败,公子纠被逼死。当时,齐桓公刚当上国军,很像显示自己的威风,建立威信,便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再次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战于鲁之长勺。
... ... ...
解题:曹刿是什么人物?他“论”的是什么“战”?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大夫。
他“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之一。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 ... ...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曹刿请见的原因,战前的政治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宽广胸怀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一:找出文章描写战阵过程的句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问题二:反攻的时机应该选在什么时候?
在“彼竭我盈”之时。
问题三:曹刿是怎么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又阻止了庄公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 ... ...
分析人物形象
曹刿VS鲁庄公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
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
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
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保佑上,说明他政治无能;
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无知;
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
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后问刿,不因胜利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 ... ...
本文通过写齐鲁长勺之战,论述了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恰当的时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
《曹刿论战》PPT优质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三国时有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 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 也许是人..
《曹刿论战》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加强诵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特殊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本文文限,领会全文主旨。 3.充分认识到战争的胜负取..
《曹刿论战》PPT精品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
发布于:2020-05-03 11:34:13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本文选自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一、关于《搜神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用笔记体写成。20卷。原本已佚,今本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各书中辑录而成。内存志怪故事454条。内容多为神怪异闻,其中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一般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人物形象鲜明。它对唐代传奇和俗文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二、关于干宝
生卒年不详。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平生著作很多。有《周易注》、《周官注》、《春秋左氏义外传》、《晋纪》、《搜神记》等。所撰《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原书20卷,已佚,今传本为后人辑录.
... ... ...
一.教学目标
1. 在读懂文章、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2. 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中侠客的人物形象
难点:正确理解文章情节中的怪异成分
... ... ...
课文的故事性很强,四个自然段,分别属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部分。
用两个字概括文章情节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为:替 将:带着
乃:才 使相:派人仔细观察。
楚国干将莫邪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想要杀掉他。铸成的剑有雌雄两柄。干将莫邪的妻子怀有身孕,即将临产。干将莫邪对妻子说:“我替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王发怒,我去送剑,王一定会杀我。你生下孩子,假若是个男孩,等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于是干将莫邪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发脾气,派人察看干将莫邪带来的剑。剑有两柄,一雄一雌。干将莫邪只带来了雌剑,雄剑却没带来,楚王发怒,就把干将莫邪杀了。
... ... ...
1、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2、课文围绕这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干将铸剑,为王所杀 —— 开端
子赤取剑,欲报父仇 —— 发展
山中遇客,以命相托 —— 高潮
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 结局
... ... ...
课文通过一个侠客为干将莫邪之子赤报杀父之仇的故事,表现了“客”不辜负赤的信任,终于完成了赤的嘱托,赞扬了侠义之士为维护正义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干将莫邪、赤、客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敢于反抗楚王,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表现出一种英勇顽强、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这篇文章中有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能代代相传?
明确:故事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干将莫邪》PPT课件3 一、关于《搜神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用笔记体写成。20卷。原本已佚,今本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各书中辑录而成。内存志怪故事454条。内容多为..
《干将莫邪》PPT课件2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第一段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
发布于:2020-05-03 11:34:13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品读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赏析文中凝练生动的语言。
3.领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1.第一遍读课文,试着出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陌生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识记、积累生字词;
2.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注意朗读技巧,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3.同桌互相听读,并找出对方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共同进步。
4.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在诵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在领悟中积累。调动你的阅读积累,用心思考,试着解决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 ... ...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 ... ...
(1)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陶弘景______ 夕日欲颓______ 沉鳞_____竞跃______
欲界之仙都_____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
(2)再读。 读准节奏,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品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尝试理解与识记加点的字词, 在组内自由提问应掌握的重点词语。达到在小组内句子翻译接龙。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 ) 与其奇者( )晓雾将歇( )陶弘景( )
2.翻译句子: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填空:《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_________ 。本文宛如一幅清丽的_________,又像一首流动的_________ ,语言凝练且生动。
4.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点名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 ...
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表达作者亲近自然的喜悦。
《答谢中书书》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
《答谢中书书》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介绍 陶弘景DD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
《答谢中书书》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文意,学习文章的写景手法。 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文。 知人论世 陶弘景(..
发布于:2020-05-03 11:34:12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是北宋豪放词派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第一遍读课文,试着出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陌生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识记、积累生字词。
2.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注意朗读技巧,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3.同桌互相听读,并找出对方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共同进步。
4.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在诵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在领悟中积累。调动你的阅读积累,用心思考,试着解决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 ... ...
(1)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念: 遂: 相与: 藻荇: 交横
(2)再读。读准节奏,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品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尝试理解与识记加点的字词, 在组内自由提问应掌握的重点词语。达到在小组内句子翻译接龙。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悟读。解读文本,理解主旨。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所描写的夜景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2)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3)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月色入户( )
2.欣然起行( )
3.念无与乐者( )( )
4.相与步于中庭( )( )
5.水中藻荇交横( )
6.庭下如积水空明( )
7.盖竹柏影也( )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四.“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 ... ...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记承天寺夜游》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的韵味。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 ... 记承天..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
《记承天寺夜游》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
发布于:2020-05-03 11:34:12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苏辛:苏轼 辛弃疾
诗----苏黄:苏轼 黄庭坚
书法---宋四家: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 ... ...
一读课文,知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生齐读,要求字正腔圆地读。
谈所得: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张怀民一起在承天寺的庭院中赏月。
... ...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照进门里,(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了房门。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叙事简洁,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却不再添枝加叶。
... ... ...
二读课文,析妙句:
读课文,要求节奏分明地读:
找出描写夜游景色的句子。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注意词语积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像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谈所得:你觉得这个写景的句子有什么奇妙之处?
①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藻、荇。
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
③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 ... ...
三读课文,品感情: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注意词语积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寥寥数语,意味隽(jùn)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 ... ...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掉了脑袋。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罹(lí)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本是抑郁,但是作者在抑郁之中却能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张怀民一起有赏月的欣喜,又表现了作者一向旷达的胸襟。末尾处两个反问,一句含蓄的议论却是意味深长。
... ... ...
四读课文,知作者:
齐读课文,身临其境地读。
拓展延伸: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阅读以下诗句,让我们更加理解苏轼吧!
在为人上,他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他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他即使身处绝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 ... ...
背诵默写这篇短文,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作业。
推荐课后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记承天寺夜游》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目标导航 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的韵味。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 ... 记承天..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
《记承天寺夜游》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
发布于:2020-05-03 11:34:12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公安派 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因籍贯是湖北公安,所以称“公安派”。“公安派”在创作上坚决反对摹拟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小品文因而在明代后期兴盛起来。
一、指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错的一组:( )
A、燕yān地 飞沙走砾lì 曝pù 沙之鸟 倩qiàn
B、花朝zhāo节 高柳夹堤tí 毛羽鳞鬣liè 匣xiá
C、偕xié数友 脱笼之鹄hú 波色乍明zhà 蹇jiǎn
D、局促cù 呷浪之鳞xiā 鲜妍明媚yán 浃jiá
二、指出下列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组: ( )
A、土膏(很稠的糊状物) 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茗(茶)
B、乍明(初、始) 曝沙之鸟(晒) 辄(就)
C、披风(开、分散) 汗出浃背(湿遍) 呷(吸)
D、晶晶然(样子) 脱笼之鹄(天鹅) 鳞(代鱼)
三 、辨别下列“而”的用法,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句:( )
1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 、云归而岩穴暝
3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四 、辨别下列“之”的用法,选出不同于其他一句:( )
1、 若脱笼之鹄 2、 曝沙之鸟
3、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4、呷浪之鳞
... ... ...
抓住景物的特征
特别是抓住景物在 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特征,用准确、鲜明、形象的语言,把它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根据情来写就有生气,情置于景物描写之中才显得有韵味。对景物进行真实、生动地刻画,使自然界中的景物经作者精巧构思,形诸文字后,幻化成一幅生动活泼的景物画,一段悦耳动听的乐曲,令人如入其境,如见其景,其乐无穷。
《满井游记》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2.学习作者善于捕捉富有特征的事物,运用贴切而新奇的比喻的技巧。 3.了解袁宏道的有关文学常识;体会作者..
《满井游记》PPT课件11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多写闲情逸致,创作了大量山水..
《满井游记》PPT课件9 学习目标 1、理解语义,把握文章写景顺序,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3、..
发布于:2020-05-03 11:34:12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多写闲情逸致,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写景独具慧眼,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畅,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 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苦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 ... ...
学习词语:
燕(yān)地寒 花朝(zhāo)节
百步辄(zhé)返 廿(niàn)二日
若脱笼之鹄(hú) 鲜妍(yán)明媚
如倩(qiàn)女之u(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
麦田浅鬣(liè)寸许 呷(xiā)浪之鳞
(léi)而歌者,红装而 蹇(jiăn)者
汗出浃(jiā)背 曝(pù)沙之鸟
以游堕事 恶(wū)能无纪
... ... ...
一词多义
时 冻风时作
于时冻皮始解
然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娟然如拭
乍 于时冻皮始解,波色乍明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 ...
词类活用
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 (名词作状语,用泉水)
茗、、红装、蹇(名词用作动词,喝茶、端着酒杯、穿着盛装、骑驴)
飞沙走砾(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使……走)
... ... ...
1.这篇游记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这篇游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
3.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
4.写作本文的缘由是什么?你能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 ... ...
1.这篇游记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这篇游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早春秀丽的景色。
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
天(稍和)
水(冰皮始解,清澈见底)(静)
山(为晴雪洗,鲜妍明媚)(静)
柳条(将舒未舒,柔稍披风)(动)
麦田(前鬣寸许)(神奇的比喻)
游人(泉而茗 而歌 红装而蹇)(有声有色)
鸟鱼(悠然自得,皆有喜气)
3. 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这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 ... ...
中心主旨:
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一带的早春美好的景色,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怀。作者抓住了早春特征的景物,给以细腻的描写,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
《满井游记》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2.学习作者善于捕捉富有特征的事物,运用贴切而新奇的比喻的技巧。 3.了解袁宏道的有关文学常识;体会作者..
《满井游记》PPT课件10 公安派 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因籍贯是湖北公安,所以称公安派。公安派在创作上坚决反对摹拟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他..
《满井游记》PPT课件9 学习目标 1、理解语义,把握文章写景顺序,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3、..
发布于:2020-05-03 11:34:12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歌:诗的体例
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早年隐居家乡附近的鹿门山,40岁到长安应进士,不第。由于仕途不得志,一生多以隐居和漫游消磨岁月,他的诗就反映这两种生活。他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以五言著称,多写山水景物和隐居生活。意境清远,诗风恬淡。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做客,因而写了这首诗。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像一幅田园风景画。
... ...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具:备;置办。
鸡黍:泛指饭菜。
此诗句意思: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他家作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斜:这里是立的意思。
此诗句意思是:村外有绿树环绕,远处有青山。
... ... ...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之一,尤其是在蜀时所写的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篇,影响极大。后来,他把自己的全部诗歌和文集题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 “六十年间万首诗”,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最突出的主题是表现‘恢复神州”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充满爱国激情的诗里,他以激越悲壮的声音, 唱出了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抒发了自己“一生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和“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热烈地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据鞍杀敌,为国捐躯。除了大量的爱国诗篇,陆游还有很多写景和抒发生活情感的优秀作品。
背景简介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这首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 ...
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足”——表达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描绘了山水复杂迂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
写景中寓含哲理——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 。
... ... ...
相同:内容上都是描写作者做客农家的情形。
前一首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
后一首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 ... ...
作者简介:
《渔家傲》选自《范文正公集》。宋仁寮康定、庆历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守边四年(公元1040—1043年),这首诗就写在这期间。作者原有《渔家傲》数首,叙述边防将士的劳苦,都以“塞下秋来”为起句,今仅存一首。
《渔家傲》是词牌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西北边地的秋天,风景和内地大不相同,这里的大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飞去,毫不留恋寒冷荒凉的边塞,傍晚时分,四面带有边地特色的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都响了起来。
... ... ...
1.“______”一句是全词的总纲,总领全篇,以“______”二字引出下文,接着从三方面来描写塞下秋景:______写气候;______写战争的形势;______写当时的______地形。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阙的景象。
大雁南飞;边声四起;落日孤城
... ... ...
浣 溪 沙
词:诗歌的一种
1.词的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2.因词在产生时是为了吟唱的,并配有音乐,它又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如《浣溪沙》便是唐代的教坊曲名,因西施在若耶溪浣(huàn,洗的意思.)纱得名,又名“浣溪纱”。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诗人。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 ... ...
作者被贬官黄州,游蕲水清泉寺所作。当时年岁渐高(47岁),白发渐生,身体欠佳。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能吟咏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激昂之辞,袒露出奋发向上。旷达乐观的胸襟就更难能可贵了。
山下兰芽短浸溪,
山下小溪静静地流淌着,浸泡在溪水中的兰草钻出嫩嫩的短芽
松间沙路净无泥,
青翠的松林中一条清幽的小路洁净异常
潇潇暮雨子规啼。
暮色迷茫,细雨纷飞,远处传来布谷鸟“赶快播谷”的叫声
《诗词五首》PPT课件11 书山有路 1.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有《..
《诗词五首》PPT课件10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闻官军收河..
《诗词五首》PPT课件9 学习目标 1、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查找资料,了解相关作者及背景。 3、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使至..
发布于:2020-05-03 11:34:12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进入由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世纪之交所做的学术报告《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同学们,当你们路过书店时,想要为自己买一本书,当你漫步书丛中时,你会被什么深深吸引了?
(生:书名、图案等)
对了,一本书,书名能够吸引你的眼球。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我们也从题目探个究竟。
“世纪之交”标明了作者是立足点是整个20世纪的结束和21世纪的开始,表明文章既要回顾过去的一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又要展望21世纪科学发展的前景。“随想”又带来有一定的抒情性和历史的沧桑感。文题大气磅礴,令人振奋。
... ... ...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六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以来杨振宁多次到中国,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许多很有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著有《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等。
文章涉及的几位科学家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 ... ...
了解课文内容:新事物出现的原因,中美教育哲学的异同等。
掌握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你预习得怎样?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几( )乎 光纤( )
趋( )势 芯( )片
挠( )头 聘用( )
着( )眼点 弥补( )
胆怯( )
无穷无尽: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与日俱增:都、全。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创新: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辩证:合乎辩证法的。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着眼:从某方面观察、考虑。
... ... ...
杨振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如果是美国学生,就要鼓励他多学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
对于不同对象的学生,应根据受教育背景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指出下面的语段中出现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
我可以随便举个例子:一百年以前,世界的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今天,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2%,可是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可以供全美国人食用,还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去。
1.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2.有力地说明了“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二、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而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
不能。因为“近”和“接近”都是表示约数的词,使所列的数字更具准确性。
2.这两百年尤其是近一百年、五十年来,世界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推动着前进的。
不能。“关联”是指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三个环节是科学、工业和经济。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PPT课件2 教学目标 ⒈了解杨振宁的相关知识。 ⒉了解二百年来,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 ⒊了解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背景介绍 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PPT课件 作者简介 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
发布于:2020-05-03 11:34:11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背诵原文,能按要求默写句子。
2、积累闻、可、居、许文言字词。
3、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在他被贬永州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官宦势力和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以欣赏大自然风光的方式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美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
... ... ...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 ) 倘唬 )
m尔( ) 翕忽( ) 差互( )
寂寥( ) 幽邃(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①西:往西
②篁竹:竹林
③乐:感到快乐
④尤:格外
⑤全:一整块
⑥为:成为
⑦披拂:随风飘荡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环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对此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道路,向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小岛屿,不平的岩石,小石垒,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 ... ...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找出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
3.作者是怎样写潭水的?水中的鱼又怎样呢?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小石潭上的景物是怎样的?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
1.用四个字归纳所游内容,然后梳理全文写作思路。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3.概括本文主题。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及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的感情。
... ... ...
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一处熟悉的景物,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小石潭记》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探究 一、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课文。 二、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
《小石潭记》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重点) 2.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作者的情感..
《小石潭记》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疏通文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
发布于:2020-05-03 11:34:11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在他被贬永州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官宦势力和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以欣赏大自然风光的方式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美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
... ... ...
篁竹( ) 清冽 ( ) 为坻( )
为屿( ) 为 ( ) 倘唬 )
m尔( ) 翕忽 ( ) 差互( )
寂寥( ) 幽邃( ) 悄怆(qiǎo chuàng)
参差(cēn cī)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①西:往西
②篁竹:竹林
③乐:感到快乐
④尤:特别
⑤全:一整块
⑥为:成为
⑦披拂:随风飘荡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玉佩玉环相碰时发出的声音,我对此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道路,向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清凉。(小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翻卷上来,露出水面,(形成各种姿态),(有的)成为水中高地,(有的)成为小岛屿, (有的)成为不平的岩石,(有的)成为小石垒。(四周)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 ... ...
1.本文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潭石、潭水、潭源、潭境
2.用一个字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各种景物奇在那里?请分别概括。
潭石奇——异石纷呈
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形态各异
潭水奇——声悦水澈
如鸣环——水声奇美
水尤清冽——水质奇清(正面)
“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水质奇清(侧面)
... ... ...
1.用四个字归纳所游内容,然后梳理全文写作思路。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3.概括本文主题。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在寂寞处境中的孤凄之情。
... ... ...
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一处熟悉的景物,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小石潭记》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探究 一、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课文。 二、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
《小石潭记》PPT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重点) 2.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作者的情感..
《小石潭记》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疏通文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
发布于:2020-05-03 11:34:11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 ... ...
一、朗读课文,正音。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解释重点词语。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
五、整体感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原文一句话)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以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微有惆怅寂寞之感。
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表达作者亲近自然的喜悦。
《答谢中书书》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
《答谢中书书》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介绍 陶弘景DD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
《答谢中书书》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文意,学习文章的写景手法。 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文。 知人论世 陶弘景(..
发布于:2020-05-03 11:34:11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反复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书” 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 ... ...
陶弘景DD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DD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 ... ...
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有仰视(高峰入云),有俯视(清流见底);
时间跨度:有早晨(晓雾将歇),有黄昏(夕日欲颓);
景物状态:有静景(高峰……具备),有动景(晓雾……竞跃);
感官冲击:有视觉(高峰入云),有听觉(猿鸟乱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
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
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表现作者对山川喜爱的情感。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
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
... ... ...
合作探究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
佳句运用
本文和《三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 ...
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以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微有惆怅寂寞之感。
《答谢中书书》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
《答谢中书书》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作者介绍 陶弘景DD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
《答谢中书书》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文意,学习文章的写景手法。 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文。 知人论世 陶弘景(..
发布于:2020-05-03 11:34:11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掌握文中运用的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和能力。
一、感知全文
速读全文积累字词并思考
1、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2、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么样的灾难?
濒临 bīn lín 栖息 灰烬
驯化 严峻 癌症
摄取 刀耕火种
回答下列问题:
1、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
目前,雨林正遭受人类的滥砍滥伐,它已经成为破坏最严重的生态区。文章第一段告诉我们:“雨林以没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洲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
2、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
1、意味着人们将永远丧失一大批物种;
2、意味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将遭受严重的破坏,它会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雨林的消失还将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
3、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灭绝
... ... ...
二、理清思路
因一,(1段) 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果一,(2-5段)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
果二,(6-10段)地球上生命多样性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果三,(11-13段)如雨林完全毁坏,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可能经历第6大规模灭绝。
... ... ...
人类为何要破坏雨林?
(1)伐木公司砍伐大量树木,将硬木木材运往各国销售。
(2)土地扩张,在雨林区新建牧场的做法也普遍存在
深层原因:
(1)金钱利益的驱使。
(2)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念。
(3)人口暴增,自然资源不足。
(4)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缺乏协调统一的行动。
... ... ...
1、什么是光合作用?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绿色植物吸收光能,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过量二氧化碳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洪水泛滥
3、刀耕火种带来怎样的双重后果?
砍伐树木会减少雨林的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声明必需的氧气的含量;另外,放火毁林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 ...
品味语言:
下列各句中红色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1.至少有2500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
不能。“至少”说明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最少有2500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在生长。实际数量会比2500种多。借此说明热带雨林中的植物是人类获取更多食物的宝贵资源。
2.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
不能。“大约”表示估计的数目,对时间把握不十分精确,去掉之后,就失去了说明的准确性。
3.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
不能。“永远”,说明这一物种已经灭绝,同时暗含了作者对物种灭绝的惋惜和无奈。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PPT课件3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掌握文中运用的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阅读..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PPT课件 雨林知识知多少?(一) 热带雨林已成为地球上最复杂和生物种类最多的环境。它们仅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7%,却拥有地球动植物物种的90%。理应称热带雨..
发布于:2020-05-03 11:34:10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掌握文中运用的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和能力。
雨林,热带或亚热带湿润地区的一种森林类型.由高大常绿阔叶林构成繁密林冠,多层结构,并包含丰富的木质藤本 和附生高等植物.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雨林、山地雨林。
“这片大地是大自然为自己造就的广袤、天生、凌乱而茂盛的温室。”
达尔文在150多年前首次看到热带雨林是说的。热带雨林内有美不胜收的景色,声音和气味几乎无穷无尽,探索热带雨林尤如到了一个陌生、神秘莫测的星球。
... ... ...
一、感知全文
速读全文积累字词并思考
1、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2、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么样的灾难?
回答下列问题:
1、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
目前,雨林正遭受人类的滥砍滥伐,它已经成为破坏最严重的生态区。文章第一段告诉我们:“雨林以没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每年有一个纽约洲大小的雨林永远消失。
2、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
雨林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样性生物大家园。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们将永远丧失一大批物种;意味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将遭受严重的破坏,它会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雨林的消失还将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灭绝。
二、理清思路
文章的思路:
因一,(1段) 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果二,(2-5段)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
果三,(6-10段)地球上生命多样性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果四,(11-13段)如雨林完全毁坏,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可能经历第6大规模灭绝.
... ... ...
品味语言:
下列各句中红色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1.至少有2500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
不能。“至少”说明在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中最少有2500种潜在的新水果和蔬菜在生长。实际数量会比2500种多。借此说明热带雨林中的植物是人类获取更多食物的宝贵资源。
2.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
不能。“大约”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去掉之后,就失去了说明的准确性。
3.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
不能。“永远”,说明这一物种已经灭绝,同时暗含了作者对物种灭绝的惋惜和无奈。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PPT课件2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雨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掌握文中运用的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阅读..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PPT课件 雨林知识知多少?(一) 热带雨林已成为地球上最复杂和生物种类最多的环境。它们仅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7%,却拥有地球动植物物种的90%。理应称热带雨..
发布于:2020-05-03 11:34:10
0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