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hy、造纸术、指南针、活板印刷。活板是北宋庆历年间毕N发明的,它改进了制板工艺,提高了印刷功效,为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活板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最早记载毕N这项重大发明的,是北宋人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中的《活板》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这部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 ... ...
活板PPT,第二部分内容:字·词·音
读准下列字音
N( ) 薄( ) 和( ) 炀( )
砥( ) 更( ) 瞬( ) 帖( )
韵( ) 贮( ) 粘( ) 燔( )
... ... ...
活板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活板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时间和使用情况。
第二部分(第2段):说明活板的制作、使用方法和有关事项。
第三部分(第3段):交代活板下落。
... ... ...
活板PPT,第四部分内容:新课·讲解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庆历中,有布衣毕N,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N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想要印刷,就用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 ... ...
活板PPT,第五部分内容:问题·探究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吗?
《活板》主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说明的。先介绍制作方法,然后介绍活版印刷的效能,再介绍印刷使用方法及注意的事项,最后在介绍胶泥字模与木质字模的不同效果时,说明了拆版的程序。在介绍制作方法时,是按照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
第二段又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薄如钱唇”,“字平如砥”。
列数字:“数十百千本”。
作比较:“若印……,极为神速。”“不以 木……殊不沾污。”
举例子:“如‘之’、‘也’等字”
... ... ...
活板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探究
概括: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运用了程序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活板》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项伟大的发明,了解这项发明的技巧。再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
《活板》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
发布于:2020-05-03 14:03:25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活板》PPT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时毕N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 ... ...
活板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代表作:《梦溪笔谈》。
N 和 炀 砥
燔土 讫 拂
... ... ...
活板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N,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 ...
活板PPT,第四部分内容:重点积累
一、通假字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3.若止印三二本
二、一词多义
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满铁范为一板
... ... ...
活板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史。
出现:“唐人尚未盛为之”
推广:“五代时始印五经”
大规模应用:“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活板”,为何要先介绍雕板印刷术的历史?
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
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做铺垫。
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庆历中有布衣毕N,又为活板”
内容: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身份。
作用:“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 ... ...
活板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毕N发明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
课外搜集有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活板》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项伟大的发明,了解这项发明的技巧。再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
《活板》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hy、造纸术、指南针、活板印刷。活板是北宋庆历年间毕N发明的,它改进了制板工艺,提高了印刷功效,为推动..
发布于:2020-05-03 14:03:25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在太空中理家》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天空,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大家想知道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遨游,是怎样生活的吗?今天让我们与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共同体验《在太空中理家》。
作者·简介
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代表作品《太空漂流记》。
... ... ...
在太空中理家PPT,第二部分内容:字·词·音
脉搏 垒球 沮丧
瞥向 灼烧 脊椎
... ... ...
在太空中理家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总(1)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完全适应太空生活
分(2-27)在太空中理家的各方面情况
总(28) 自己作为冒险者而必须作出的某种牺牲。
... ... ...
在太空中理家PPT,第四部分内容:新课·讲解
1、在太空中理家是指哪些方面呢?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
2、作者怎样面对太空生活中的困难的?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3、找出事理解说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4、本文语言准确严谨试着从文中找出例句来品味一下。
1.指自己在太空中跑步运动;在太空中长高了;在太空穿衣;在太空中沐浴;在太空中的睡眠。
1)跑步:跑步时必须“穿上铠甲”,开始训练时“肩上像坐着什么人”,脚底“针扎”似的痛苦,肩膀、臀部的疼痛与摩擦发热不断加重。
2)长高:既没有什么力量将我往下拽,也没有什么来压迫我的脊椎,所以在太空中长高了。
3)穿衣:没有配套,颜色难看,质量低劣,数量不多,一套衣服得穿两星期。
4)沐浴:设备缺乏,缺水。洗澡、洗发、刷牙、刮胡子都极为不易,浪费时间。
5)睡觉:睡觉时头脚倒置睡在墙上,用一根绳或尼龙褡裢固定,防止夜里漂走。
2.藐视困难,无暇顾及,坚持不懈,想办法克服困难。
宇航员精神是苦中求乐,乐在其中,是探索精神,是冒险精神,是无畏精神,是舍己精神。
... ... ...
在太空中理家PPT,第五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记叙了再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前线的冒险者”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在太空中理家》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不免要想月球是什么样子的?有嫦娥、玉兔、桂花树吗?那茫茫的银河中有牵牛、织女吗?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是不..
《在太空中理家》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3.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新..
《在太空中理家》PPT课件4 学习目标: 1、了解太空生活,感受宇航员的探索、牺牲精神。 2、总分总的结构。 3、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 ... ... 拓展知识 结合文章有..
发布于:2020-05-03 14:03:24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在太空中理家》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3.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 ... ...
在太空中理家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1955年出生。医学博士,1992年8月,37岁的利宁杰终于成了一名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打破了美国男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
吮吸 拖拽 灼烧 臀部
垒球 热泪盈眶 脊椎 恤
锡箔 胡楂 褡裢
... ... ...
在太空中理家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总说:在太空中生活与地面生活的差异和不容易。
第二部分:(2-27)分说:介绍自己在太空中理家的各方面的情况。
第三部分:(28)总结太空生活,表现奉献精神。
根据内容说说标题“理家”的含义。
理家:衣食住行
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活动。
... ... ...
在太空中理家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太空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吃食:“从软管里吮吸经过脱水、净化的食品”
作息:“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
穿衣:“我穿一段时间,然后扔掉”
睡眠:“头脚倒置睡在墙上”
精读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太空中理家的情况。
跑步运动(2-9)
长高(10-13)
穿衣(14-18)
沐浴(19-24)
睡眠(25-27)
... ... ...
在太空中理家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总 太空生活和地球生活不同
分 具体介绍太空中的生活
总 太空生活不易,体现宇航员精神
2.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
例如为什么要跑步运动的问题,写了在太空中锻炼的原因和重要性,锻炼的困难,解决办法。作者将这些内容穿插在有关的记叙处加以阐释,使读者明白了太空生活另有特点的原因,学到了知识,激发了兴起;对于壮大未来太空探险者的队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语言准确严谨,表意缜密。
(1)“尽管在太空中漂浮时,进行跑步运动也是可能的,但没有重力的拖拽……对自己也没什么作用。”
先让一步承认在太空中漂浮时跑步的可能性,再强调一般的跑步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表明了重力拖拽的必要。
(2)“尽管我不太在乎自己到底进行了几次不停的奔跑,我只想说,我曾经绕着这个世界跑了一两次。”
先让一步说自己不在乎到底绕地球奔跑了多少次,再强调表明只要能绕地球奔跑一两次就值得自豪。
(3)“就这样我在太空中生活了五个月。尽管不太方便,我并不因为缺少愉快事物而厌烦。”
先让一步承认不太方便,再突出表明自己对太空生活并不厌烦,实际上深感愉悦。
... ... ...
在太空中理家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在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在前线的冒险者”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探索太空,假如二十年后,你有机会登陆外星球,你想去哪里,最想做什么?把它写下来,为你将来的神奇之旅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在太空中理家》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不免要想月球是什么样子的?有嫦娥、玉兔、桂花树吗?那茫茫的银河中有牵牛、织女吗?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是不..
《在太空中理家》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天空,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
《在太空中理家》PPT课件4 学习目标: 1、了解太空生活,感受宇航员的探索、牺牲精神。 2、总分总的结构。 3、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 ... ... 拓展知识 结合文章有..
发布于:2020-05-03 14:03:24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奇妙的克隆》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谈家桢(1909.9—2008.11 ),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教育家。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70多年,先后教过普通生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胚胎学、遗传学、细胞学、实验进化学、细胞遗传学、达尔文主义、辐射遗传学、原生动物学等课程。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瓢虫、果蝇、猕猴、人体、植物等的细胞遗传、群体遗传、辐射遗传、毒理遗传、分子遗传以及遗传工程等。坚持科学真理,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
谈家桢先后发表百余篇研究论文和学术论述方面文章,主要汇集在“谈家桢论文选”(1987年,科学出版社)和“谈家桢文选”(1992年,浙江科技出版社)中。
2008年11月1日7时18分,谈家桢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99岁。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二部分内容:字·词·音
一、读一读
繁 衍 蟾 蜍 匍 匐
性 腺 分 泌 囊 胚期
濒 临 孵 化 胰蛋白酶
囊:(náng)装有东西的口袋
克隆:(kè lóng)一个共同前体通过无性繁殖而形成的一群基因结构相同的细胞或个体。
繁衍:(fán 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
胚胎:(pēi tāi)一般来说,卵子在受精后的2周内称孕卵或受精卵;受精后的第3~8周称为胚胎
蟾蜍:(chán chú)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
鳞片:(lín piàn )一般多指生在生物体表面的鳞状构造。
脊椎:(jǐ zhuī)亦称脊柱、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 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
两栖:(liǎng qī)幼年只可以在水中生活,不可以在陆地上生活。成年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相安无事:(xiāng ān wú shì) 彼此和睦相处,没有什么矛盾冲突。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从全文来看,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体现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用四个小标题把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从四个角度进行说明,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一、克隆是什么(克隆的含义)
二、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的探索)
三、克隆羊“多利”(克隆的发展)
四、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克隆的应用)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四部分内容:新课·讲解
克隆是什么:溯源“克隆”一词并介绍“克隆”是什么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讲述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并对克隆实验作简要说明
克隆绵羊“多利”:详细描述克隆羊“多利”出世的经过,揭示了克隆羊成功的重大意义和产生的巨大反响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说明克隆技术为人类造福及对克隆的思考
请用文中语言概括“什么是克隆”?
最初简单来说: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时至今日:凡来自一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叫无性繁殖。
细读课文 探究文本内容
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节是否按时间的先后来说明“克隆试验”呢?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4.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五部分内容:问题·探究
推敲语言 学习科学精神
克隆技术在发展,这与科技人员努力分不开,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他们的努力?表现了什么精神?。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
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体现文中什么地方?你是怎样理解的?
“有关‘克隆人’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科技进步对人类影响的两面性。它既带来了社会巨大的进步,也能引起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让人类难以控制。这句话提醒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我们要一分为二,用辨证的眼光和思维去对待,只有这样,人类才不至于走入误区。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六部分内容:写法·指导
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表现在文章结构安排上,用四个小标题把全文分为四部分,这四个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但前后又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其次,文中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把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其三,文中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不仅从中获得科学知识,而且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
《奇妙的克隆》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十多年前,我国多家媒体转载了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
《奇妙的克隆》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内容。2.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培养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走近作者 谈家桢..
《奇妙的克隆》PPT课件9问题探究:1、什么是克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组织安排材料的?3、文..
发布于:2020-05-03 14:03:24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奇妙的克隆》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培养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谈家桢:浙江宁波人,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二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繁衍 胚胎 蟾蜍
两栖 濒临 渗透
繁衍:繁殖衍生;逐渐增多。
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两栖:能在水中与陆上生活或活动。
濒临:指位置相邻,接界;接近,将要。
渗透:渗入,透过;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归纳小标题的内容。
第一部分:克隆的含义。
第二部分:克隆实验。
第三部分:克隆技术的发展。
第四部分: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哪些生物天生具有克隆本领,它们有何共同点。
细菌、葡萄、仙人掌、草莓等。
共同点: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1.从文中找出“克隆”的定义。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2.分析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一根葡萄枝切成10段……仙人掌切成几块……一株草莓……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举例子、列数字
“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五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1.说明顺序。
克隆的含义
克隆的发展
克隆给人类的造福及人类对克隆的理性思考
逻辑顺序: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2.说明方法。
说明“克隆是什么”:
举例子——列举人们熟悉的生物现象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下定义——什么是克隆,克隆的含义。
作诠释——对克隆一词溯源并解释。
作引用——引《西游记》中拔毛变猴的故事,生动形象说明。
克隆实验:
作比较——“鲤鲫鱼”有鲤鱼和鲫鱼的特征,说明为鱼类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列数据——克隆鲫鱼的时候用一连串数字表明克隆实验的不易,更加突出我国在克隆领域的成就和贡献。
... ... ...
奇妙的克隆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四个部分,用生动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克隆技术的本质,及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将带来的影响等几个问题。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要求: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奇妙的克隆》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十多年前,我国多家媒体转载了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
《奇妙的克隆》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谈家桢(1909.9―2008.11 ),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教育家。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70多年,先后教过普通生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
《奇妙的克隆》PPT课件9问题探究:1、什么是克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组织安排材料的?3、文..
发布于:2020-05-03 14:03:24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明天不封阳台》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思路,明确本文的行文线索。(重点)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手法。(难点)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观念。(重点)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二部分内容:轻点文题
题目中的“明天”交代了时间,“不封阳台”交代了事件。题目点明了中心事件,也揭示了行文线索。
杜卫东,当代作家,北京人。著有杂文随笔集《青春的思索与追求》《山花与刺梅》等,报告文学集《世纪之泣》《茫茫人海启示录》等。
本文选自1995年1月12日《人民日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高楼越建越多,城市也越来越喧嚣,为了削弱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封闭。因此,也就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感于此,作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重大生活话题。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集锦
龟裂(jūn) 沐浴(mù)
荒芜(wú) 鳞次栉比(zhì)
霓虹灯(ní) 倏然(shū)
稚嫩(zhì) 脸颊(jiá)
蜷缩(quán) 孵育(fū)
喧嚣(xiāo) 悖论(bèi)
和谐(xié) 蹒跚(pán shān)
蚂蚱(mà zha) 温馨(xīn)
①沐浴:文中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②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③倏然:忽然。
④蜷缩:蜷曲而收缩。
⑤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⑥和谐相处:形容相处比较融洽。
⑦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⑧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⑨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⑩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不速之客:没有被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四部分内容:主旨梳理
本文叙说了“我”家决定先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体现了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作者对封阳台有什么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打算:明天要封阳台——怀疑:明天还封阳台吗——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
(2)变化的原因:
“明天要封阳台”是为了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后来作者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一是出于对鸽子的同情、忧虑之情,希望鸽子有个“安身立命的场所”;二是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总之,明天不封阳台的主要原因就是要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五部分内容:特色品鉴
1.夹叙夹议,线索清晰。
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穿全文,写“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叙议结合。纵观全文,叙述在不断往前推进,议论也在不断往纵深开掘,叙议并进。
2.描写抓住特征,简洁而传神。
文章在记叙和议论之中,兼有描写之笔,如对鸽子的描写,对内蒙古草原风光的描写,这些描写都充分抓住了对象的特征,用笔虽然不多,却生动传神。文中对鸽子眼睛的描写,表现了鸽子对人的提防、戒备的样子,这同样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映。
3.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画面美。
一般说来,议论往往使用比较抽象的概念构成判断,进行逻辑的推演,本文的议论却较多地使用形象的画面来进行议论。如文章在强调人们应“用心去贴近自然”“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时写道:“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我们不再张开捕网。”这里用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四幅画面,表达了对美好的期盼之情,使语言有了更深的意味。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以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姿态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欢乐。现在如果你们家忽然飞进了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
《明天不封阳台》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歌词说也许有一天我攀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我怀疑是..
《明天不封阳台》PPT课件4 走进文本 整体感知 1、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思考:文中的我在封阳台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文中有相关的语句在提示你,你发现了吗..
发布于:2020-05-03 14:03:23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治水必躬亲》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我们同学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板书),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钱泳 1759-1844 清 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工诗,善于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履园丛话》。这本古代笔记以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笔流畅而著称。全书分24卷,涉及典章制度、天文地理、金石考古、文物书画、诗词小说、社会异闻、人物轶事、风俗民情、警世格言、笑话梦幻、鬼神精怪等许多方面,堪称包罗万象,蔚为大观。钱泳晚年潜居履园,“于灌园之暇,就耳目所睹闻,自为笺记”,自谦其为“遣愁索笑之笔”。他自序《履园丛话》,是清道光十八年七月,时年八十。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躬( ) 潴( ) 相度( )
嫌( ) 胼胝( ) 咨询( )
好( )逸恶( )劳 泥( )于掌故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四部分内容:课文理解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译文: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非/相度/不得其情, 非/咨询/ 不穷 其致,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译文:原因是地势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塘有浅有深,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够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因此必须能够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五部分内容:内容详解
1、为什么说治水必躬亲?用原文回答。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 ?用原文回答。
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3、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水的,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4、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从正反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掌握了有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海瑞其人其事;逐步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水“躬亲”,做任何事情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
1、课后查阅有关海瑞的文章,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
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水才要躬亲吗?请谈谈你的感受。
《治水必躬亲》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写法。 3.体会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
《治水必躬亲》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
《治水必躬亲》PPT课件3 教学目标 1、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交错使用整句散句 本文选自《履园丛话》,作者钱泳,原名鹤,字立群,号台仙、梅溪居士,江苏人。生..
发布于:2020-05-03 14:03:23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治水必躬亲》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写法。
3.体会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钱泳: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工诗词、篆、隶,精镌碑版,善于书画。
代表作:《履园丛话》《履园谭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
泥于掌故 潴 相度
咨询 胼 胝 好逸恶劳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译文: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因为地势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塘有浅有深,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四部分内容:重点积累
一、一词多义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
二、古今异义
1.泥于掌故
(古:拘泥 今:泥土)
2.盖地有高低
古:发语词,原因是
今:遮盖或遮盖的东西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还要清廉。
朗读第一段,找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治水必须要亲自登山涉水,不怕辛苦。
课文是如何引出论点的?
(1)“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以反面强调治水要防止的现象
(2)“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解释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六部分内容:写法探究
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1)以海瑞治水为例举例论证;
(2)正反对比论证:从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正廉洁;从反面用假设来说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不成水。
... ... ...
治水必躬亲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文先说明了治水要防止的现象,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再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的道理。
课文中举海瑞治水为例来证明治水必躬亲。你能举出其它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
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
《治水必躬亲》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
《治水必躬亲》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
《治水必躬亲》PPT课件3 教学目标 1、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交错使用整句散句 本文选自《履园丛话》,作者钱泳,原名鹤,字立群,号台仙、梅溪居士,江苏人。生..
发布于:2020-05-03 14:03:23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几乎无不浇注着血与泪、汗水和生命。作为人类本质力量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科学的萌生与发展无疑承载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悲壮历史,记录了人类自身发展的曲折足迹。伴随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科学精神,则深深地扎根于人类文明的现实土壤中,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光明前进。因此,我们从小就要作好献身科学的精神,让我们《从小就要爱科学》,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自由阅读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这篇文章。
... ... ...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第二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苏步青(1902-2003),原名苏尚龙,浙江平阳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是我国古典微分几何学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编写了《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等10部专著。
写作·背景
本文是苏步青1998年4月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写的序文。全文介绍了该书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高度概括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并对该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评价,建议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
... ... ...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第三部分内容:体裁·介绍
序文: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本文属于后者。
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 ... ...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3),写科技知识的意义和现代发展的成就。
第二部分(4),说明这套《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特点和意义。
第三部分(5),勉励青少年朋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造新发明,作出新成就。”
... ... ...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第五部分内容:新课·讲解
1.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内容却很丰富深刻,如揭示了科学的意义,反映了科学飞跃发展的形势,指出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提出了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等等。读完文章,试就上述内容筛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说说你的感想。
科学的意义:“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科学飞跃发展的形势:“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遥遥超越昔日的预测或构想。……而且,现在的电脑网络全球通,绵羊、猕猴的无性繁殖等。”
2.阅读文章首段和末段,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鼓动性等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⑴首段中能否删去:“从一定角度上看”,“在它的背后”?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严格说来,“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这句流行语本身也有一定的片面性,电脑与外语主要性质还在于工具性,而不是知识本身,更没有涉及到道德品质问题,加上“从一定角度上看”,表明了对这句话的有保留的承认和肯定。
⑵末段中能否删去:“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为什么?
不能删去。这些句子概括了当前的大好形势,富于激励、鼓动效果。
... ... ...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本文说明了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了《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的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几乎无不浇注着血与泪、汗水和生命。作为人类本质力量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科学的萌生与发展无疑承载了人类..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课件3 作者简介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因病于2003年3月17日逝世于上海,享年101岁..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课件2 知识就是力量,技术就是财富!这个世界上,小到针大到摩天大厦.航天飞机无不来源于知识智慧的创造.拥有了知识就把握了成功!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
发布于:2020-05-03 14:03:23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都市精灵》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你们是如何与它或它们相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作家舒乙的《都市精灵》,看看现代都市中动物的现状,人与动物相处的情况。
舒乙,1935年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1954年9月留学苏联,在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攻读林产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5年后以全优成绩毕业。回国后分配至中国林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60年入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参加林业部组织的木材水解科研重点试验,完成中间试验和成果鉴定。1978年调北京市光华木材厂当工程师,后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领导科研室和中心实验室,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技术革新全国先进单位”称号。1978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首篇作品《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连载。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备中国现代文学馆。
... ... ...
都市精灵PPT,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通过查词典扫除文字障碍;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以“孤城寡人”和“与狼共舞”为切入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4、通过研读重点语段、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人与“精灵”和谐共处的必要性,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 ...
都市精灵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硕大 老鸹 鹈鹕 黄鹂
荒诞 围剿 栖息 嬉戏
流连忘返 退避三舍 肆无忌惮
无所事事 司空见惯 孤城寡人
... ... ...
都市精灵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边朗读课文,边思考: (用笔在文中进行点、圈、画)
1、什么是精灵?文中写了哪几个都市展现了哪些可爱的精灵?
2、作者在描写这些都市的精灵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在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3、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这些丰富的感情的?
精灵的原意是“神仙”、“精怪”,文中指可爱的小动物。
... ... ...
都市精灵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些精灵的呢?请你找出文章中的精彩描写,标上记号,感受精灵形象,体会作者对它们的感情。
(1) 第一节 写喜鹊:运用动作描写,连续三个句式一致的短句,富于韵律,节奏感强,写出了喜鹊的活泼欢乐,给大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句群变式阅读法:对称句式、排比句式与散句交替运用,长短句结合。
(2)第四节 写乌鸦: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乌鸦的凄清神态,表现了它们的落寞和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惋惜和同情之心。
(3)第五节 带有拟人的色彩,描绘出北京城黄昏时的一幅万鸟归城的气势磅礴,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把北京城以前乌鸦群飞的画面和现在只有两只老鸦的惨淡情景比较,突出了自己心里的难过之情。
(4)第九节 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面,尤其那“小胖手”和“白白胖胖的大鸽子”相映成趣。
画面上的色彩有哪些?画面上有什么?传达了什么意思?
闭眼想象画面朗读法。
... ... ...
都市精灵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总结
与动物和谐相处,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的行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善待动物,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我祝愿所有的小小鸟可以飞得更高,所有的动物有家可归,人和自然能够和谐发展,让我们携手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一课。
《都市精灵》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有首歌中 唱到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想飞,可飞不高,寻寻觅觅想投进温暖的怀抱,可幸福哪里找?小鸟为何发出如此哀鸣,是谁阻碍了它在蓝天..
《都市精灵》PPT课件4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理解主旨。 体会精辟议论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描写生动的句子: 它们高高地..
《都市精灵》PPT课件3 小鸟流泪的原因: 人类随意猎杀动物; 人类滥砍滥伐树木,破坏动物生存的环境; 人类随便排放废气、污水; 人类随意丢弃垃圾; ... ... ... 整体感知 1、读准下..
发布于:2020-05-03 14:03:22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幽径悲剧》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在“苏园”(苏州园林)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杆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在北京燕园,也有一株这样的藤萝,它引起了北大教授、学者、作者季羡林先生的注意。它本是那么灿烂夺目,可是遭人毁坏,悲剧酿成。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看一出悲剧,演一出悲剧,品一出悲剧。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学者。本文写北大燕园内,作者自家住处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 ... ...
幽径悲剧PPT,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中悲剧指什么,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个悲剧的;
2、学习课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3、反复朗读,从有效诵读出发,体会文章强烈的悲剧效果,领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
4、理解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树立善待生命、关注自然、优化生存环境的现代意识。
... ... ...
幽径悲剧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应答 应当 抖擞 惆怅
摇曳 绽放 潋滟 猥亵
虬干 万斛 愚氓 毛骨悚然
蓦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加重视。等闲,寻常,一般。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着就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懦者立怯者强:软弱胆小的人也分发刚强起来。
... ... ...
幽径悲剧PPT,第四部分内容:理清思路
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幽径美景。
第二部分(7—10),写幽静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7),写藤萝悲剧。
作者对幽径之美和藤萝之美是充满了欣赏和赞美的情感,而对藤萝的被毁是充满了悲伤无奈的情感的。
... ... ...
幽径悲剧PPT,第五部分内容:研读课文
欣赏第一部分——感受“幽径美景”
1.这部分从两个方面写了幽径的美,是哪两个方面呢?
从历史方面写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
从自然环境方面写幽径四季美景。
2.幽径之美,美在何时?美在何处?请找出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作者体会到了这美?
美在四季,美在湖山。
3.美是需要人用心去体会的,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作者体会到了这美?
“人们仿佛是在绿雾中穿行”,“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人们置身其间,绝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 ... ...
幽径悲剧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总结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事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如果有一位“愚氓”看到作者的这篇文章,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
《幽径悲剧》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
《幽径悲剧》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学习课文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品味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体会层层铺垫的写法及作用。(重点) 3.学..
《幽径悲剧》PPT课件3 读故事,谈感受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赛场上,激战正酣,突然,一只小鸟飞入了赛场,被球击中落地而亡。年青的网球手立刻停止比赛,跪地捧起小鸟,流着泪为可怜..
发布于:2020-05-03 14:03:22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幽径悲剧》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学习课文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品味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体会层层铺垫的写法及作用。(重点)
3.学习作者坚定不移维护真、善、美的决心。(难点)
... ... ...
幽径悲剧PPT,第二部分内容:轻点文题
“幽径”点出悲剧的主体,“悲剧”点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它不仅仅是这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而且是燕国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临清)人。北京大学教授、学者、作家。他曾长期致力于梵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研究成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此外还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等。
本文写于1992年,文中的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此时,“文化大革命”已结束十多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昧灭美”的现象。作者迫切地感到必须努力实行科教兴国,迅速提高国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和审美素质。于是,作者怀着重大的使命感写下了此文。
... ... ...
幽径悲剧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集锦
燕园(Yān) 蜿蜒(wān yán)
抖擞(sǒu) 凄清(qī)
懦(nuò) 大抵(dǐ)
潋滟(liàn yàn) 萧索(xiāo)
虬干(qiú) 猬集(wèi)
蓦地(mò) 浩劫(jié)
万斛(hú) 惆怅(chóu chàn溃
摇曳(yè) 毛骨悚然(sǒng)
①漠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②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③凄清:形容凄凉冷清。
④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⑤猬集:如刺猬的硬刺那样丛聚,比喻众多。
⑥诛伐:讨伐。文中有“砍伐”的意思。
⑦万斛: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⑧愚氓:愚民,愚昧之人。氓,民、百姓。
... ... ...
幽径悲剧PPT,第四部分内容:中考变式问
1.(江苏无锡中考,T15)请简要说说第1、2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交代幽径所处的位置及悠久的历史。第1段写它的平凡,为下文反衬其不平凡做铺垫;第2段写幽径关联伟大的作品,有着悠久历史,体现了幽径的“古”,为下文写古藤萝埋下伏笔。
2.(天津中考,T19)请简要分析3~5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几段是在分写山上春、夏、秋三季景象与湖中夏季景色的基础上,合写冬天景象。
3.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幽径”的特色。
(1)幽径环境:傍湖靠山。
(2)山上四季景色的总特点:翠色在目。
具体特点:
春天,小花开放,颜色变换。夏天,一团浓绿,小鸟鸣蝉。
秋天,枫红柏翠,相映成趣。冬天,白雪覆盖,绿色浓烈。
(3)湖中景色:绿色接天,红荷映日。
4.(安徽中考,T12)第7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句话在文中起过渡作用,由幽径的各种神奇的景象过渡到对古藤萝的描写,上文所写的各种神奇景象又很好地衬托了下文要写的古藤萝,从而突出了作者对古藤萝的留恋和难忘。
... ... ...
幽径悲剧PPT,第五部分内容:主题梳理
本文描绘了北大燕园中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悲剧现实,表现了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本文写的是“幽径悲剧”,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那么,这种悲剧效果是怎样得到表现和加强的呢?
①浓墨重彩的描绘与酣畅淋漓的抒发相结合。②文章着力描写了藤萝的美,不仅外在美,还有内在美,藤萝愈美,被毁坏后,悲剧也就愈突出。③着力描写藤萝被毁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使人欲哭无泪。④美被愚氓毁灭,十分可悲,发人深思。⑤对悲剧的气氛反复渲染,增强了悲剧效果。
层层铺垫,突出中心。
本文在多个方面做了铺垫。写幽径,写众多古藤,都是为写那一棵古藤做铺垫;写众多古藤都未能幸免于难,而独有这一棵躲过了劫难,为下文引出它受到“愚氓”砍伐的悲剧命运做铺垫。从全文看,前面的描述都是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这样层层铺垫,更好地突出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这一主题。
... ... ...
幽径悲剧PPT,第六部分内容:题源探究
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
本文的题目中的“幽径”指北大燕园内,作者自家附近的一条幽径,“悲剧”点明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这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还是整个燕园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文章以“幽径悲剧”为题,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重要部分,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正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清文章思路、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其考查形式有:
1.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的?
2.有人认为文章的标题“×××”不如“×××”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3.“×××”作为文章的标题,妙在何处?
... ... ...
《幽径悲剧》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
《幽径悲剧》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在苏园(苏州园林)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杆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
《幽径悲剧》PPT课件3 读故事,谈感受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赛场上,激战正酣,突然,一只小鸟飞入了赛场,被球击中落地而亡。年青的网球手立刻停止比赛,跪地捧起小鸟,流着泪为可怜..
发布于:2020-05-03 14:03:22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明天不封阳台》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歌词说“也许有一天我攀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我怀疑是不是只有我明天没有变的更好,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会知道,幸福是否只是一种传说我永远都找不到。”我们看到当生态环境被破坏,小鸟四处寻找家园的孤独漂泊的命运。今天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闯到了一户人家,遇到了一对父子,那么这只鸽子的命运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明天不封阳台》去看一看吧!
杜卫东 (1953~)原名杜栋齐,北京人。中共党员。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大专毕业。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第一机床厂工人,沈阳军区后勤三分部创作员,中国青年出版社一编室副主任,《追求》、《炎黄子孙》杂志副主编,《炎黄春秋》杂志副总编辑,《中外期刊文萃》杂志副主编,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社长,人民文学杂志社副社长,小说选刊杂志社主编。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线索,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2、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及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研读文章内容,理清线索,揣摩语言,体会情感,增强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温馨 xīn 霓虹灯 ní
倏然 shū 蜷缩 quán
恬淡 tián 翘望 qiáo
驯美xùn 孵化fū
焚毁 fén 呐喊 nà
喧嚣 xuān xiāo 悖论 bèi
龟裂 jūn 蚂蚱 mà zha
鳞次栉比 zhì 自给自足 jǐ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四部分内容: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写“明天要封阳台”。
第二部分(3-10),写“明天还封阳台吗?”
第三部分(11-13),写“明天还封阳台吗?”
关于封不封阳台, “我”的情感与态度发生了一番变化,快速阅读文章,整理出“我”的态度变化情况:
明天要封阳台。(坚决)
明天还封阳台吗?(动摇)
明天先不封阳台。(改变决定)
主题: 人和自然应和谐相处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五部分内容:语言赏析
作者的这种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文中有很多生动传神的描写很能触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深情渴望。(结合课后练习二)
①由于一只“受伤的鸽子”,作者改变了封阳台的决定,那么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在文中找出来,体会其作用。
如:“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 。”“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
【赏析】:这两句话都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方法,特别描绘出鸽子的眼神。前面鸽子的眼神惊恐是因为它刚被人用气枪打伤了翅膀,写出了鸽子内心的紧张,害怕人类再次伤害它;后面鸽子的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表现出它对自己孩子的关爱,而防备‘我们’的心理,它需要人们的保护、关爱。”
结合以下两个句子,用第一人称,描述一下鸽子的心理活动。
“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 。”
“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六部分内容:拓展研究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有和谐共处的生动的乐章也有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作者在文章中也给我们分别展现了这样的画面,请大家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请同学们展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
... ... ...
明天不封阳台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堂总结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们应当尽自己的能力来保护动物。毁灭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动物、环境与人类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之中,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身边的一草一木,以及每一个动物,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一课。
《明天不封阳台》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以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姿态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欢乐。现在如果你们家忽然飞进了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
《明天不封阳台》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思路,明确本文的行文线索。(重点)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手法。(难点) 3.树立人与自然和..
《明天不封阳台》PPT课件4 走进文本 整体感知 1、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思考:文中的我在封阳台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文中有相关的语句在提示你,你发现了吗..
发布于:2020-05-03 14:03:22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湖心亭看雪》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个春天,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春意盎然;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份柔情,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作者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景物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3、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
4、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崇祯(chóng zhēn)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铺毡(zhān) 喃喃(ná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强(qiǎng)饮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四部分内容:课文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正住在西湖边。连续下了三天大 雪,西湖中人、鸟、声音都没有了。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这一天,晚上八点了,我划一条小船, 抱着细毛皮衣和火炉,独自往湖心亭看雪。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来到湖心亭,看见还有两个人铺着毡子,面对面坐着,一个小书童在温酒 ,酒烧开了。(他们)见到我,喜出望外,说:“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 拽着我一起喝酒。我勉强喝下三大杯就告辞。问他们的姓名,他们说是金陵人,现客住这里。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五部分内容:课文讲解
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① 惊喜、愉悦。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发之于二客,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足见作者构思之巧,韵味无穷。
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 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连饮三大杯,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之情了。
② 惆怅、感伤。
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作者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会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
教师小结: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反映出作者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情怀。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于是,只有在大自然中来舒展自己。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六部分内容: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本文与《江雪》一文的异同?(从写法、表达感情两方面)
◎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七部分内容:课文小结
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1、背诵课文。
2、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校园的清晨》,可写人,可绘景,可叙事。
《湖心亭看雪》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西湖很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
《湖心亭看雪》PPT免费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重点) 2.学习本文白描手法的运用,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
《湖心亭看雪》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故国之思。 2.学习本文细致入微和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技巧。 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刻画形象的艺术手法。 4...
发布于:2020-05-03 14:03:21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湖心亭看雪》PPT免费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重点)
2.学习本文白描手法的运用,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的写作方法。(难点)
“湖心亭”指浙江杭州西湖的湖心亭,这是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事件。文题概括了文章所要表述的内容,简洁明了。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张岱(1597—约1679),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作品多写山水景物、日常琐事,部分作品表现出明亡之后的怀旧感伤情绪。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饶有情趣,风格独特。主要作品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治募》等。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用白描手法绘景,只用简笔作粗线勾画,就能形成生动的画面;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描绘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用白描手法叙事,条理清晰,言简意真。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集锦
更定(gēng) 毳衣(cuì)
雾凇(sōng) 沆砀(hàng dàng)
余一小舟(数词)
上下一白(副词,都)
上下一白(方位名词)
及下船(动词,离开)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四部分内容:原文精解析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西湖中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精析:“崇祯五年”,表示作者不忘故国。开头两句从时间、地点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湖上赏雪的情景。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天报更的鼓声停了,我划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炉火,独自往湖心亭看雪。
精析: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五部分内容:中考变式问
1.(湖南邵阳中考,T21)赏析第1段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
这句妙在不以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一个“绝”字,表现出冰天雪地中万籁无声的凛冽寒意。
2.(河南中考,T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3段在文中的作用。
“雾凇沆砀”形容湖上寒气弥漫;连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然难辨的茫茫景象;“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写出视线的移动和景物的变化,使人不禁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这一段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水墨朦胧的湖山夜雪图。
3.怎样理解下船时舟子所说的话?
舟子说作者“痴”,是俗人之见,但“痴”字又是对作者最确切的评价。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说明了他对“痴”字的欣赏,同时也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六部分内容:主旨梳理
本文以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之情。
对于张岱的这种行为,文中舟子用“痴”来评价,谈谈他“痴”的表现。
痴人:在农历的十二月,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在当时当地漫游西湖,实是“痴人”所为。
痴景:此时湖上寒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只有雪能带来微微的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痴心:在湖心亭,作者遇到两人,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三人痛饮而别。本是故国难觅,知音难求,偶遇同道中人当然是大喜过望,豪气冲天,而转眼即到的离别又让作者喜极而悲,但想到天涯遇知音又转悲为喜。其间悲悲喜喜,起起落落,均集中于作者一人身上,怎是一个“痴”字了得!
... ... ...
湖心亭看雪PPT,第七部分内容:特色品鉴
1.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如文中“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等语句,把作者的游览路线交代得清清楚楚。
写景是游记的重点,作者抓住景色的特点,先写天、云、山、水,上下白茫茫一片,再俯瞰西湖全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人如同置身于图画之中。
湖心亭奇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作者因偶遇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处中彼此都觉得很愉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使人伤感,但能够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作者释怀。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
2.独特的白描手法。
白描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全文100多字,写湖、写雪、写人,又交代游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特别是作者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便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
... ... ...
《湖心亭看雪》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西湖很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
《湖心亭看雪》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个春天,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春意盎然;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份柔情,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温..
《湖心亭看雪》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故国之思。 2.学习本文细致入微和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技巧。 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刻画形象的艺术手法。 4...
发布于:2020-05-03 14:03:21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PPT优质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在江苏有这样一句俗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究竟有多美,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苏州园林》,了解苏州园林的美。说到园林,你们应该都不知道吧,我来告诉大家:园林,就是利用并改造天然的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玩或居住的环境。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著名教育家,编辑家,江苏苏州人。1921年1月与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先后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未厌集》等小说集。1928年11月完成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另有散文集《脚步集》,新诗集《雪潮》,童话集《稻草人》等。
... ... ...
苏州园林PPT,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5、学习本文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从几个方面有条不紊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 ... ...
苏州园林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嶙峋(lín xún) 池沼(zhǎo) 对称(chèn)
轩榭(xuān xiè) 镂空(lòu) 斟酌(zhēn zhuó)
模样(mú) 相间(jiàn)
标本:原指具有影响作用的标准图样,文中是典范的意思。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胸中有邱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们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雷同:不该相同的而相同。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 ... ...
苏州园林PPT,第四部分内容:理清层次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请根据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说说本文可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二部分(第3-9段),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第三部分(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还不止以上所写。
... ... ...
苏州园林PPT,第五部分内容:内容详解
如何达到书中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的呢?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讲究每个角落的搭配,讲究门窗图案的雕镂,讲究梁和柱子的着色等三个细微方面。
... ... ...
苏州园林PPT,第六部分内容:文本结构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文章是采用先总后分的逻辑顺序展开的。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里四个排比的句子的次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
四个句子的次序不能任意调换,因为这四个“讲究”分别与后文相照应,前后又有着从主体到配合到映衬、由近到远的关系。
苏州园林中有许多名园,如沧浪亭、狮子林等,然而,作者在文中却没有提到这些名园,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安排是合理的,作者没有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让读者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苏州园林。而且个体介绍四大名园,会浪费大量笔墨,不利于苏州园林特征的说明。
... ... ...
苏州园林PPT,第七部分内容:语言探究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把句子中加点的字换成别的你认为合适的字,再比较原句和改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我觉得用“添”来换“补”也可以。“补”字写出苏州园林在极小范围内景物也能被布置得错落有致,令人回味无穷,得到美好的享受。“添”字虽与“补”字意义相同,但觉得在词语色彩上不如“补”用得恰当。
“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似乎”表示猜测语气,因为没有真正的考查过,所以只是猜测“设计者”和“匠师们”有一致的追求,这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 ... ...
苏州园林PPT,第八部分内容:内容详解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1)打比方。如第3段“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布局的特点——自然之趣。又如第5段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如第5段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作比较。第1段,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第3段作者还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点。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
(4)摹状貌。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5)分类别。第2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6)作引用。第4段:“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 ...
苏州园林PPT,第九部分内容:课堂总结
作者在文末提到的陈从周教授是一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他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叶圣陶先生这篇《苏州园林》不仅层次清晰,而且语言质朴、准确,同时又不失生动形象,时时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向我们展示了苏州园林在各个点上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最好仿照苏州园林的写法)
《苏州园林》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说明顺序,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 2.品味语言,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说明事物的..
《苏州园林》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读音、解释,并用词造句。领略苏州园..
《苏州园林》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
发布于:2020-05-03 14:03:21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始终眷念着祖国》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1955年中秋,天安门广场沐浴在旭日朝阳的辉煌中,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海外归来,面对巍峨的天安门城楼深深弯下了腰,透过泪水,他无限感慨地自言自语道 :我终于回来了,我一定要把全部力量贡献给新中国。他就是后来成为“导弹之父”的钱学森。
刘敬智,当代作家,《光明日报》高级记者,代表作《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发表于1989年8月28日《光明日报》。
... ... ...
始终眷念着祖国PPT,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2.理清文章的条理结构;
3.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
... ... ...
始终眷念着祖国PPT,第三部分内容:相关资料
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对祖国的巨大贡献。课文节选的就是记述钱学森无限热爱祖国的那部分文字。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
... ... ...
始终眷念着祖国PPT,第四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募集 保释 非法逮捕
卓越 与世隔绝 枪毙
诬 蔑 生涯 恐吓
1.深造: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高的程度。
2.遨游:漫游,游历。
3.眷恋:(对自己喜欢的人物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4.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5.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6.募集:广泛征集。
... ... ...
始终眷念着祖国PPT,第五部分内容: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用概述钱学森的五件事。
【答案】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饱受折磨——胜利回来。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案】以时间先后为明线;以始终眷恋祖国为暗线。
... ... ...
始终眷念着祖国PPT,第六部分内容:句段品析
1.课文中大量引用他人对钱学森的评语,有什么作用?
【答案】通过引用美国空军的赞扬和专栏作家 的评价,从侧面表现了钱学森在火箭技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加客观真实、令人信服。
2.“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全文的中心句。“辉煌”和“丰厚”写出钱学森当时拥有的优越条件,“然而”表转折,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虽然物质生活十分优越,但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不曾改变,反衬出他执意回国的迫切心情。既照应了题目,又点明了中心。
3.两个“不止一次”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案】本题可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进行分析。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突出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4.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为客观的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艰难而曲折,会 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改为客观叙述不好。那样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
... ... ...
始终眷念着祖国PPT,第七部分内容:难点探究
【难点探究】钱学森最终是怎样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钱学森在与世隔绝、变相软禁而归国无期的情况下,想到了新生的祖国,于是,他写信向祖国求救,这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周恩来总理“立即指示”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表现了周总理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对钱学森的高度关爱。6月写信,9月回国,表现了祖国母亲对钱学森的关爱以及新中国的强大力量。
... ... ...
始终眷念着祖国PPT,第八部分内容:课文主旨
这篇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 ... ...
始终眷念着祖国PPT,第九部分内容:艺术特色
1.线索清楚,脉络分明。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这是明线;以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贯穿,这是暗线。抓住这两根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详略得当。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太多了,但作者紧紧扣住他对祖国执着的爱来选 材。组织材料又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你还了解哪些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海外学子的事迹?讲给大家听一听。
发布于:2020-05-03 14:03:20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父母的心》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川端康成及其作品风格。
2.学习小说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3.理解小说所表现出的浓浓的爱,体会作品所流露出的淡淡哀怨。
... ... ...
父母的心PPT,第二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他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899年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来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
1926年写《伊豆的舞女》而成名。1968年因《雪国》《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由于他的小说艺术——它以一种充满技巧的敏锐,表达了最典型民族性的日本灵魂”——这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得奖评语。
屏 风 纳 凉 帷 幕
缓 冲 造 型 伧 俗
... ... ...
父母的心PPT,第三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一)破题:(1—2段)交代
(二)开端:(3—6段)送一个孩子给她
(三)发展:(7—12段)送走长子
用次子换回长子
用女儿换回次子
(四)高潮:(13—16)要女儿
(五)结局:(13—16)团聚
... ... ...
父母的心PPT,第四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1.写出下列情境时“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1)贵妇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2)送走长子时;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2.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因为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的好处是:①符合生活的真实;②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③唯其如此,才能使作品有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3.本文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
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他们的心理变化展开的;父母最后的决定可以真切地反映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
“心”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之心,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导线,串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 ...
父母的心PPT,第五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文章围绕“送子”一事,按父母二人心态的变化,一层一层地展开。一开场通过贵妇人与父亲衣着上强烈的对比映衬出双方家庭背景的极大差距。通过女佣与父亲的对话让读者清楚两个家庭有很好的互补性,给之后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接着,理所当然的,贵妇人得到了孩子而贫穷的家庭得到了他们最需要的钱。
这时,故事情节峰回路转,一系列的调换让大家疑惑这对父母亲究竟想怎样。最后,贫穷的父母作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一个孩子也不能送,同时也感动了贵妇人,故事也达到了高潮。几次“换子”的变化,都显得合情合理,情节虽然一波三折,但读起来十分顺畅自然。
... ... ...
父母的心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后练习
文中说“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设想一下,这家人在团聚以后命运会怎样,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字数250左右)
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
《父母的心》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有人说:上帝不能到每个人的家里,所以创造了父母。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地方,他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他;有这么一颗..
《父母的心》PPT课件3 作者介绍 川端康成 日本现、当代小说家。他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899年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来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
《父母的心》PPT课件2 1、给下列字注音: 濑( )佣( )酬( ) 舱( )褴褛( ) 2、解释: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如数奉还:按照原数还给人家,如:依照、按照 ..
发布于:2020-05-03 14:03:20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木兰诗》PPT免费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 ... ...
木兰诗PPT,第二部分内容:人物介绍
木兰是北朝时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旋而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
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一部流传了千百年的北朝民歌,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早已肯定,这首诗内容是“真实的”。1982年曹熙先生发表《木兰辞新考》,明确木兰确有其人,“花”是后人加的姓,木兰本名穆兰,穆是鲜卑人的姓,约出生在河南地,属今日的伊盟(包头人习称“河西”,1926年曾隶属包头县)。木兰替父从军是参加对阴山之北柔然的战争。
由此可知:
(1)《木兰诗》是以391年北魏征调大军出征柔然的史实为背景而作的。
(2)当时北魏的拓跋,是皇帝也称可汗。
(3)当时北魏的都城是盛乐(和林格尔),离黄河很近。当时调来的军队就集结在黄河边上。
(4)黑山是现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喀喇和硕山。
(5)燕山即燕然山,是杭爱山的一支。
... ... ...
木兰诗PPT,第三部分内容:作品介绍
木兰的故事源于《木兰诗》,《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一首民歌。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乐府和乐府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诗”,它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秦朝及西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 ... ...
木兰诗PPT,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你认为应该如何朗读这首古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 ...
木兰诗PPT,第五部分内容:细读感悟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全诗情节,力求文字简洁、工整。
辞官回乡 征战沙场
2.诗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替父出征— 详 写
征战沙场— 略 写
凯旋受封— 略 写
辞官回乡— 详 写
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因为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勇担重任的性格的颂扬。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如此安排的好处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 ... ...
木兰诗PPT,第六部分内容:课堂小结
木兰的形象: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紧急关头,父亲年老之时,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厚禄,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朴实的优秀品质。
... ... ...
木兰诗PPT,第七部分内容:课后练习
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2.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3.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
近代革命家、作家。浙江绍兴人,别号鉴湖女侠。生于福建,曾随父旅居台湾、湖南。庚子事变之后思想剧变,决计献身革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光绪三十年(1904),赴日留学,次年七月,加入同盟会。她经常登坛演讲,鼓吹革命,又学习射击和制造炸药,准备日后进行武装斗争,成为激进的革命活动家。 后参与组织'光复军',准备与徐锡麟同时在安徽与浙江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先期发动,失败牺牲。13日,秋瑾在绍兴被捕,15日,从容就义。1913年,孙中山曾到杭州秋瑾墓致祭,题赠'巾帼英雄'匾额。
《木兰诗》PPT精品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特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重点) 2.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体会..
《木兰诗》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美国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资将中国的花木兰搬上了卡通银幕,轰动了世界,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这个英勇而美丽的奇女子。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
《木兰诗》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能背诵全诗。 2、理解课文内容,赏析人物,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3、体会本文排比、对偶、顶针、..
发布于:2020-05-03 14:03:20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蓝蓝的威尼斯》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重点)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和比喻手法的运用。(难点)
3.感受中意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
... ... ...
蓝蓝的威尼斯PPT,第二部分内容:轻点文题
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不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还写出了作者俯视威尼斯的总体印象。蓝色不但突出了威尼斯的环境特征,而且是和平、宁静、友谊的象征,暗含了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马信德,体育记者、作家,江苏人。1982年出版《走向世界——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故事》,1958年出版《党救活了他》,1985年出版《体育新闻学ABC》。
... ... ...
蓝蓝的威尼斯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集锦
舷窗(xián) 眺望(tiào) 瑰丽(guī)
穿梭(suō) 器皿(mǐn) 鳞次栉比(zhì)
qiào(翘课)
qiáo(翘首)
gē(搁浅)
gé(搁不住)
(pō)湖泊
(bó)停泊
看到优美的湖泊(pō),他泊(bó)住了自己的小船。
... ... ...
蓝蓝的威尼斯PPT,第四部分内容:中考变式问
1.(宁夏中考,T25)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水城威尼斯”?请说出理由。
不能。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不仅可以写出作者俯视威尼斯时的总体印象,还可以突出威尼斯作为“水城”的色彩特征。用“蓝蓝的”修饰威尼斯,使文题更具有诗情画意,更加富有感情色彩。如果换成“水城威尼斯”则会没有新鲜感。
2.(重庆中考A卷,T16)文章第2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环境描写。作者写“入夜”所见的“奇景”,处处紧扣“光”和“水”进行描写,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都”的夜景之美,给人以光彩夺目、如诗如画的感觉。“真是人间奇景”既是作者由衷的赞叹,也是对第2段内容的小结,与段首相呼应。
3.(江苏淮安中考,T20)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4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画线句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威尼斯“独特的瑰丽的”形象。威尼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交通工具,“瑰丽”之处在于泛舟大运河上时所欣赏到的古典建筑艺术和两岸风光,表现了“水都”之美。
4.第5段由马可的传说写到威尼斯的护城神、城徽,有什么作用?
表现出威尼斯人对马可的崇拜和敬仰之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 ... ...
蓝蓝的威尼斯PPT,第五部分内容:主旨梳理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著名的城市威尼斯独特、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作为“水都”的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威尼斯的美在于水,为什么作者却写了那么多的船和桥?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威尼斯的船和桥,是为了突出威尼斯独特的交通方式,并且这些交通方式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式的船增添了水的美丽,造型优美的桥又是水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它们共同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之美。
... ... ...
蓝蓝的威尼斯PPT,第六部分内容:特色品鉴
1.以游踪为序,抓住特点,重点突出。
作者从飞机里眺望威尼斯写起,突出了威尼斯的特征——“蓝”。在文章重点段落第4、5、6段中,作者将行踪交代得清清楚楚。如“我们登上汽船”,观赏两岸风光;“泛舟在大运河上”,观赏欧洲建筑艺术;“穿过一座座桥梁”,观赏大理石桥,“到威尼斯市体育馆去看排球赛”,重点描写圣马可广场。作者边走边看,有重点地介绍了一个个景点,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
2.文色绚烂,多用比喻。
文色是指遣词造句呈现出一种特殊色彩,即词彩。“蓝蓝的威尼斯”是个奇特的城市,风光瑰丽,要把它真实地描绘出来,就要用美的语言来表达。如作者说威尼斯的建筑是“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的“一簇簇的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但紧扣题目,描绘出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
... ... ...
《蓝蓝的威尼斯》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堂导入 在意大利半岛南端,亚得里亚海边,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叫威尼斯,她被人们称为世界水城。说到她人人都赞不绝口;我们也曾通过书本、电视、..
《蓝蓝的威尼斯》PPT课件4 阅读课文,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 马可波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人,他在他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
《蓝蓝的威尼斯》PPT课件3 走进威尼斯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威尼斯美在哪些方面,请找出有关语句,并批注理由;如果用到比喻要加以分析。 看江南水乡的一组图画,模仿课文..
发布于:2020-05-03 14:03:20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草》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当你看到这一题目时,你会设计什么样的故事?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本文是作者从1976年底到1977年7月连续写的十篇以长城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中的第四篇。
... ... ...
草PPT,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2.学习文中细腻的语言、动作、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
3.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用生动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
小说情节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 ... ...
草PPT,第三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焦灼( ) 踉跄( )
愠怒( ) 拽到( )
蔫巴( ) 霎那( )
飒飒( ) 抽噎( )
湿漉漉( )
警戒: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焦灼:非常着急。
踉跄:走路不稳。
愠怒:愤怒,生气。
惶惑:疑惑,畏惧。
蔫巴:枯萎。
抽噎:抽搭。
... ... ...
草PPT,第四部分内容: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2.本文的人物有哪些?
杨光(线索人物) 、周总理(主人公) 、医生、卫生员、警卫员
... ... ...
草PPT,第五部分内容:课文讲解
1.围绕“草”作者写了哪些情节,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红军过草地的第四天,二班战士因误食有毒草野菜而中毒,二班长杨光摸黑寻找部分向上级报告。
第二部分(6—16)故事的发展:杨光找到一支红军小队伍,恳求医生前往救人,而医生也有紧急任务在身,于是杨光拦住路口不让医生走,一时陷入僵局。
第三部分(17—36)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潮:杨光的举动惊醒了昏迷之中的周副主席,周副主席询问战士中毒的原因,仔细观察并亲口咀嚼有毒野菜,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部分(37—结尾)故事的结局:杨光和其他战士聆听周副主席评说吃草的意义,从中获得巨大力量,立即执行命令。
1.请大家根据时间顺序划分课文的层次。
战士误食野草 班长摸黑报告(开端)
撇开毒草忙救人 引出担架设悬念(发展)
主席下令辨毒草 不顾安危尝毒草(发展和高潮)
平易近人议吃草 启迪战士悟真理(结局)
2.思考: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
“立时惊住”、“惶惑”;“不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3.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亲自尝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这些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 ... ...
草PPT,第六部分内容:课文主旨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找出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与神态描写,模仿这一段,写一段类似的描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优秀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情景导入 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 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你的童年生活里有没有难忘的人或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免费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注意通过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点,迅速理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阅读素养 ◇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
发布于:2020-05-03 14:03:19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长征》节选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有一个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故事,名字叫《金色的鱼钩》,有知道这个故事的吗?请同学讲述这个红军过草地时发生的感人故事。
这样感人肺腑的故事还有很多,作家王朝柱也充满激情地讲述了一个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2.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3.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他们对待困难不屈不挠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 ... ...
长征节选PPT,第二部分内容:作者简介
王朝柱,河北吴桥人。196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2年调总政文工团工作,历任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作曲,总政话剧团编剧。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电视文学剧本《长征》。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将王朝柱的电视文学剧本《长征》搬上屏幕。这部电视连续剧,从第五次反围剿说起,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在逆境中开始战略转移,经遵义会议解决领导权和斗争指导方针问题,爬雪山过草地完成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该剧浓墨重彩地刻画了领导人、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和雄才伟略,表现了红军战士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展示了我党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艰难过程及其原因,弘扬了对今天仍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长征精神。
... ... ...
长征节选PPT,第三部分内容:文体知识
电视文学剧本是电视艺术作品的基础,是为未来的电视作品绘制的蓝图。它与一般的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语言描写应立足于如何以更为明晰的视觉形象出现于屏幕。它有以下突出的艺术特点:可视性,即剧本要表现出鲜明的可视画面,有具体明确的造型表现力;剧本在结构上要有灵活性,要适合于镜头组合的规律。此外,剧本在写作时要简洁,不必详尽地交代过程,要有利于导演的实际拍摄。
蓦地 哽咽 篝火
分外 冤枉 和着
... ... ...
长征节选PPT,第四部分内容: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 ... ...
长征节选PPT,第五部分内容:精读品味
1.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特写镜头有什么作用?
【答案】特写镜头凸现了过草地的艰险和场景的惨烈。倒下的同志仍然“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表明红军战士北上抗日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2.“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体会句中的“猝然”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猝然”是突然的意思,这里指彭德怀突然晕倒,有力地表现了彭德怀爱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给伤病员吃,忍饥为革命操劳过度而晕倒的精神。
3.“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如何理解警卫员的哭?
【答案】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此突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
4. “不要哭了,我冤枉了你,向你道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言描写,表现了刘少奇实事求是、知错就改的磊落个性和胸怀。
... ... ...
长征节选PPT,第六部分内容:研读探究
1.【难点探究】课文第四个场景中写“万籁俱寂的草地夜空,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的歌声”,为什么要唱《马赛曲》?
【答案】《马赛曲》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表达了法国人民争民主、反暴政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蔡畅、成仿吾等在法国留过学,深知这一段历史,面对困境,想到危急形势,便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这首歌,用它来鼓舞战友的斗志,表达红军坚强的意志。
... ... ...
长征节选PPT,第七部分内容:归纳总结
《长征》节选
泥泞的草地——困难重重 彭德怀欲杀马救急
草地水塘旁边——顾全大局 周团长毅然赴死
泥泞的草地——爱兵如子 彭德怀忍痛杀爱马
草地之夜——唱《马赛曲》红军战士得粮解危困
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 ... ...
长征节选PPT,第八部分内容:艺术特色
1.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
场景为内容服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剧情的展开提供相应的空间舞台。例如,在无边无际的草地这个大背景下,选择水塘来表现周团长赴死让生的优秀品质,看着水塘、爬向水塘、爬进水塘、塘中遗帽、对塘致哀……围绕水塘这个小背景切换的一个个场景,生动地推进了剧情的展开。二是以自然环境来表示某种寓意,如第三部分结尾的景物描写,残阳如血,环境险恶,带给观众的是浓烈的悲壮和不尽的哀思。
2.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
本文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如:刘少奇富有个性的言行,充分展现了刘少奇急人之难、官兵一致、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彭德怀拔枪击杀坐骑的战将风度和挥泪诀别爱马的苦恋情结,领导人那令人荡气回肠的睿智妙语和豪迈潇洒的伟人风采,都通过极富个性的台词和动作,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3.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
作品根据表达的需要,成功地运用运动拍摄的多种方式,为观众展现了近景、中景、远景和特写等景致。尤其是两个特写镜头,十分到位,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 ... ...
长征节选PPT,第九部分内容:拓展延伸
《马赛曲》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词、曲均出自鲁日·德利尔。作于1792年奥地利、普鲁士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形势下,表达了法国人民争民主、反暴政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原著《莱茵河军队战歌》,因马赛营志愿军在进军巴黎时歌唱此曲而有《马赛曲》之称。1795年定位法国国歌,第二帝国时被废弃,第三共和国时恢复为国歌,沿用至今。
发布于:2020-05-03 14:03:19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枣核》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学习作者巧设悬念和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组织全文结构的写法。(难点)
3.理解海外华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
... ... ...
枣核PPT,第二部分内容:基础知识
“枣核”是全文的核心。首先表现在以“枣核”为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其次在于用“枣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又是一条凝聚着浓浓乡情的感情线索。
萧乾(1910-1999),北京人。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著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等;所译名著有《好兵帅克》《尤利西斯》等。
... ... ...
枣核PPT,第三部分内容:背景探寻
1979年8月,已近古稀之年的萧乾应聂华夫妇的邀请踏上了赴美旅途,参加30年来大陆与台湾及中美作家之间的首次文学交流活动,并应邀到一些大学作巡回讲学,参加文化团体座谈。1980年初,萧乾回到大陆,他将这一次出访的见闻写成系列随笔《美国点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共10篇。这些特写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枣核》就是其中的一篇。
新闻特写是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作出形象化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它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
... ... ...
枣核PPT,第四部分内容:字词集锦
殷切(yīn) 蹊跷(qī qiāo)
玛瑙(mǎ nǎo) 嫣红(yān)
山坳(ào) 倘若(tǎng)
厂甸(diàn) 嵌(qiàn)
义务献血者每一滴殷(yān)红的鲜血都倾注着他们殷(yīn)切的愿望:拯救每一个需要拯救的人!
①蹊跷:奇怪。
②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③殷切:深厚而急切。
④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⑤嫣红:鲜艳的红色。
⑥托付: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
⑦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 ... ...
枣核PPT,第五部分内容:中考变式问
1.结合全文,说说以悬念开头有什么作用。
开头就设置悬念,没有明说枣核的用途,使读者也觉得“蹊跷”,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福建泉州中考,T14)“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中“托”字好在哪里?
“托”在掌心,表现出朋友满心欢喜地端详、欣赏枣核的情态,她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出她对枣核的珍视之情。
3.(广西柳州中考,T22)课文第5段和第6段似乎和中心无关,是否可以删去?
不能删去。这两段写了山城景色的美丽、老友生活的优裕。优美的环境和优裕的生活并没有使友人感到满足,这里关于友人的居住环境和家庭情况的记述,为显示枣核的珍贵做了陪衬。
4.(山东枣庄中考,T22)第7段中说“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旧时同窗心里总是缺点什么呢?
缺的是故乡的温暖,缺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寄托,国外再好,那也不是心的归宿。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 ... ...
枣核PPT,第六部分内容:主旨探究
本文以“枣核”为线索,讲述了一位美籍华人异常思念家乡院里的枣树,因而托朋友远渡重洋带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的故事,表现了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友人亲手造的“北海”?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对友人亲手造的小“北海”“白塔”做了与环境、家境相比可谓详细的叙述:石头论公斤买下,小凉亭和白塔从唐人街买来。还写了友人在月夜常和老伴并肩坐在长凳上,追忆当年北海泛舟的日子。在友人心目中,比起事业、享受,这些更让她充实和陶醉。因为在她的心目中,这就是故乡故土。而枣核,如果将来长成枣树,这里就成了“总布胡同”,又多了一分故乡的情趣,经过比较,枣核的分量就被“掂量”出来了。通过详写这些情节,更能展现友人的思乡之情。
... ... ...
枣核PPT,第七部分内容:特色品鉴
1.巧设悬念,结构精巧。
开篇设置悬念:朋友索要枣核,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对其用途还“故弄玄虚”,再次设置悬念。踏访后花园,在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用枣核设置悬念,有张有弛、摇曳生姿,始终紧紧地吸引着读者。文章结构的精巧还表现在用“枣核”贯穿全文,枣核不仅是一条叙事线索,而且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2.叙事详略得当。
作者围绕“爱国思乡”这一中心,在文中对事件的处理有详有略,错落有致。如对友人精心布置的中国式花园的情节详加描述,而对车站接“我”及友人在美国的优越生活的情节则略写或一笔带过。
... ... ...
《枣核》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枣核是一种常见但并不起眼的事物。本文以枣核为题,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看一看吧! 我会认 ..
《枣核》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引入新课 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小男孩儿的名字,因为长得和枣核一样大小,爹娘给他起名为枣核。 资料链接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
《枣核》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初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民间故事记叙了枣核帮助百姓从官府牵回牛、驴,并惩罚县官的故事。 字词学习 ..
发布于:2020-05-03 14:03:19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最后一课》PPT免费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从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长篇小说《小东西》,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 ... ...
最后一课PPT,第二部分内容:相关资料
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本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塑造人物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分类(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 ... ...
最后一课PPT,第四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写法。
2.从分析人物入手,深刻理解重点语句,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阅读分析能力。
3.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热爱母语、立志学好母语的精神和信念。
... ... ...
最后一课PPT,第五部分内容:字词积累
膝 盖 诧 异 惩 罚
郝 叟 思 量 踱步
字帖 服帖 请 帖
1.宛转:(歌声、鸣声)抑扬动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不失本意)。
2.操练: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3.思量:考虑。
4.诧异:惊奇。
5.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6.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 ... ...
最后一课PPT,第六部分内容: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1.本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理出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镇上的人、普鲁士兵;韩麦尔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朗士是在文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情节:课前-上课-下课。或者: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环境:(社会环境)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2.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哪些不同?
(1)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2)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还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
(3)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教室里有一种严肃的气氛。
... ... ...
最后一课PPT,第七部分内容:句段品析
1.课文开头写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
本题可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正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2.“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什么事啦’?”句中的“又”字有什么作用?
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战乱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预示着将要发生一件大事,自然地引出下文。
3.“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句中的“偏”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偏”表示事实跟所希望的恰恰相反。与平时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今天的课堂气氛不同寻常,为读者留下悬念。
4.“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这句心理独白独立成段,并且加上感叹号,突出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话在感情上引起了小弗郎士强烈的共鸣。表达了小弗郎士对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深情,体现了他的爱国感情。
... ... ...
最后一课PPT,第八部分内容:难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
小说是通过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叙述的。通过他的装束、语言、行动来塑造他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借此体会揣摩他的内心情感。
在孩子的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老师,所以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在今天,小弗郎士迟到了,韩麦尔先生居然如此温和,这实在让人感到惊异!况且,老师今天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也让小弗郎士大觉诧异。
作者没有直接写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但是读者可以和小弗郎士一样体会得到:只有在重大的事情发生时,先生才会有如此打扮。
当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他的内心深处在翻腾着什么呢?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要被迫离它而去;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突然要从此放弃……其间的悲痛,连孩子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我们难道体会不出吗?
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时,作者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对这一人物的塑造。这个动作,使他真正成为一个爱国志士。
2.作者是怎样安排组织小说的情节的?
作者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安排组织小说的情节的。
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上学迟到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串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 ... ...
最后一课PPT,第八部分内容:写作特色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刻画韩麦尔先生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进行的。刻画小弗郎士主要是运用心理描写进行的,并运用了符合小弗郎士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的语言进行描写。
2.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主题。如第4段和第12段两次写到“布告牌”,点明了“最后一课”发生的背景。对韩麦尔先生小院子的描写充满了惜别之情,衬托出他被迫离开校园、家园的悲痛和热爱祖国的深情。
... ... ...
最后一课PPT,第九部分内容:课文主旨
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
《最后一课》PPT教学课件 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明..
《最后一课》PPT课件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三个阶段。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3.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
《最后一课》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2.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3.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情境引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
发布于:2020-05-03 14:03:19
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